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靠暴利致富,一夜成富翁,不用每日碌碌操劳,这对所有人都是极大的诱惑,何况是对靠盈利为生的商人?况且,这批货是高价买回的呀!和田一家不免有些动摇了。
和田一夫却坚定不移。送走客人,他立刻对家人说,我们仍按原有的计划平价售出,我们不能做第二个纪伊国屋!他还把自己的想法分析给家人听:我们历来是薄利多销,以微利经营的,不可能靠暴利致富。我们是以顾客和自己共同悦乐为经营原则的,怎能为这点盈利失信于人呢?
一夫坚定的信念强烈地感染了大家。担任八佰伴食品百货公司社长的和田良平,向来思想开明,看儿子言之有理,也果断地投了赞成票。
八佰伴商店依旧人山人海。顾客自不知其间还有这么一些波折,但廉价就是一种强有力的号召。持家过日子的家庭主妇,历来对合理的价格抱有强烈的好感。买到商品的人笑逐颜开,确实如一夫所希望的,在到处提价的时刻,享受到了购物的乐趣!一出商店门,她们立刻成了八佰伴的热情宣传者。
第三天,顾客如潮,人数比平时多了两三倍。连一些住在离热海几十里远的人,也不辞劳苦,搭车到八佰伴来采购物品。
台风过后一个星期,所有受损的公路及农业用地都回复了正常的运作。蔬菜水果肉类的供应已恢复正常,热海市的大小商店也回复了平时的售价。
这时,一个意想不到的现象出现了。
八佰伴商店依旧宾客盈门,保持着物价上涨期间顾客的流量。顾客好像不知道外面的物价已恢复了正常,依然乐陶陶地在此选购平价物品。
原来,在台风过后,物价上涨期间,到八佰伴来采购平价生活用品的家庭主妇,不再回到她们原来购买商品的商店,很多人成为了八佰伴的长期顾客。
家庭主妇们认为八佰伴不趁火打劫,是个有商业道德的商店,她们因此信赖它,乐意成为八佰伴的长期支持者。
那些嘲笑八佰伴“在有利可图时错失良机”、“没有纪伊国屋的本事”的人,这回瞠目结舌了!看到商店里熙熙攘攘的顾客,开口与不开口的都佩服了:还是和田家棋高一着啊!
社长和田良平心知肚明:多亏一夫的好主意!
和田一夫在这场突如其来的天灾面前,有勇有谋,扛了一场漂亮仗,留下了隽永、回昧无穷的“台风的故事”。
和田一夫不止一次地描绘过企业领袖应具备的素质:有设想,有决断,有创造……不知是否应验了他出生时的异常表现,他确实具有着领袖的禀赋:热诚,刚毅,自信。但在这件事中,他所表现出来的却是善意与信心,是对正确的商业行为所投入的诚意!不牟暴利,这是每一个商家都可以做到的,唯和田一夫坚定不移地把它当作自己的信念去做,不因困难与利诱而改变,因而他获得了空前的成功!
但即便在今天,八佰伴已在日本与世界各国建立了良好的企业基础的今天,和田一夫依然坚持:不牟暴利的原则不变,以顾客的欢欣为经营目的。
就在那场令他记忆犹新的台风过后,八佰伴迎来了空前的盛况,生意兴旺,顾客盈门。如此“人气鼎盛”,真令八佰伴的所有职员喜不自禁,做生意的人谁愿意享“门可罗雀”的清福呢!
但正如睿智的老子2000多年前所预言的那样,“福兮祸所倚,祸兮福所伏”。生活充满了矛盾斗争,它不断形成着平衡,又不断打破着平衡……
八佰伴商店赢得了众多的顾客,使它原有的平衡打破了。人员紧张!原有的店员非常忙碌、高度紧张!白天,生意忙到喝口茶的时间都没有;收市后的晚上,店员还得清洗、整理、进货以及为明早开市做好一切准备。真是从清早到深夜,“两眼一睁,忙到熄灯”。
这些跟八佰伴同甘共苦捱过来的老店员,素来信服和田一家的为人,他们把企业的盛衰当做自己的事,珍视八佰伴取得的成绩,因而虽忙虽累,毫无怨言。
和田一夫看到这种人力短缺的情景,便向父亲提议,是否要加添些人手?父子俩一商议,决定招收5个新工人。这么一来,八佰伴的困难理当迎刃而解,买卖双方的关系又达到了新的平衡。
5位新人立即投入了忙碌中,他们与老店员一样努力工作。
但谁也没想到,这5个新工人的到来,却引发了八佰伴首次的劳资纠纷。由此而产生的冲击波,如水面的涟漪,小圈套着大圈,层层扩展,其影响延及和田一夫的后半生,深及和田一夫的思想内核!
歌德曾讴歌“生活之树常青”,生活是丰富多彩的,这是生活独具的“魅力”——此处这个词并非褒义,有时它足以令人苦恼不堪!
和田良平此时就正处于这种情绪中!他的办公桌上,放了一封5名新职员给他的联名信,内容是:强烈要求改善劳动条件!强烈要求加薪!
与此同时,他们展开了一项突然的罢工计划。
这个突如其来的行动,令一夫和父亲极为震惊!父亲焦虑不安地踱着步,一夫也一筹莫展。父子相对枯坐许久,还是想不出令人满意的解决办法。一夫试探性地提议说:
“我们要不要召集资深职员商量一下解决办法?”
和田良平别无良策,答应试试看。
最后,召集了八佰伴的老职员共同商议此事。老职员听了一夫父亲读的5人联名信后,纷纷表态说:“他们不为公司的长远利益着想,不愿努力工作,由他们去好了。他们的工作我们分摊就是了!”
和田父子都非常感动!5人的罢工问题由此得到了解决,又没有影响正常的工作。
和田一夫并不知晓“走群众路钱”这一说,但他却凭着直觉,充分依靠老职员,集思广益,于山穷水尽之处走出一条路来,这不能不归功于信任了。是信任开发出了老职工巨大的潜能!
事情至此,并没有完结。伟人与凡人的区别在于:凡人只能见一知一,伟人却能见微知著、一叶知秋!
和田一夫善于思考,每个问题都要从多角度、多侧面反复衡量。罢工问题虽已顺利解决,但他并不因此而心存侥幸,麻痹大意。他反复思考事情的种种因素,从中悟出了对他一生都极富教益的思想:
——必须关心职工利益。做生意,在为顾客着想的同时,不能忽略职工的应享利益。因为正是八佰伴的所有职工,促成了八佰伴的事业!
和田一夫反复细读了5名职工的要求书,每读一次,都有新的感受。后来,他设身处地从职工的角度出发,思考这一问题,渐渐豁然开朗:原来很反感的无理要求,如此想来,显得合乎道理,并不过分呀!
他把这一发现说给父母,又和父母反复讨论了这个问题。他的“换角度”思维也启发了父母。最后,大家都赞同按照信中所提的要求,给全体职员提高了薪金待遇!
由此事得到启发,和田一夫未雨绸缪,从长远的目标着眼,为将来事业的发展做更多的准备。
自此以后,关心职工利益始终是和田一夫处理企业事务的一大原则,原先所忽略的职员的内心感受,自此成为他的一条敏感神经!
后来,和田一夫的八佰伴总部迁港之后,大量收购餐饮业,仅派一个管理人员去管理一家有200多个香港职工的餐馆。语言不通,业务不熟,但仍能管理得卓有成效。奥秘何在?和田一夫不无骄傲地回答:“因为他关心职工的利益,为职工着想,职工当然拥戴他了!”
其中的草蛇灰线,千里伏笔,可见一斑!
一个善于总结经验的人,从不在摔过跤的地方再摔一跤。相反,他会从摔跤的教训中反复咀嚼出许许多多有价值的经验,防患于未然。
和田一夫还不满足于这项收获。在反复的思考后,他发现了一个饶有趣味的现象。
为什么老职员能与公司同甘共苦,而新职员却不能够如此?
仅仅是因为老职员忍耐性好,对公司有感情?
应该说后者有些道理。老职员与公司共过患难,了解公司的过去与未来,当然明白以公司为重的道理。
新职员缺少这份经历,故而凡事免不了光从自己的角度去考虑问题。
“归根结底,还是职员教育抓得不够!”和田一夫高兴得一拍大腿,恍然大悟!
此后,职工教育就成了八佰伴的首要任务。和田一夫将此内容衍生拓展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