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解密中国大案2-第1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对于这类官员的监管和治理,说到底,其实还是“怎样制约权力”的老问题。

    治理腐败窝案的措施其实也非常简单,关键还是制约权力。但是,如何制约权力就是“各村的地道有各村的高招”了,具体到药监局,还是由药监局自身“对症下药”才能做到“药到病除”。

    药监局窝案发生后,国家药监局很快宣布:2007年我国所有的药品都要开始再注册,没能通过再注册的药品将退出市场。这是一个振奋人心的好消息,对所有药品的生产批准文号进行重新登记及再注册,就是要淘汰一批生产标准、生产工艺落后,存在安全隐患的药品,从而规范药品市场。但是,目前我国的药品企业有4000多家,截至2006年8月31日,国家药监局核发的药品批准文号168740个,数量太大,药监局的工作量是相当大的。

    药品质量事关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身负审批和监管任务的药监局依然责任重大。随着药监局官员的连续落马,人们对药品的审批、注册、安全保障产生了普遍的怀疑。所以,国家药监局从五个方面,开展了整顿和规范药品市场秩序的专项行动,2007年又把药品再注册作为重点工作来抓。

    我们不妨把药监局的一系列举动称为“药监新政”。这套组合拳能否取得预期的效果,想必药监局自有一套考评体系。有了前车之鉴,想必不会有人再敢冒天下之大不韪,拿自己的脑壳往枪口上撞了。我们期待着,也坚信药监新政会让国家安心、让百姓放心。
第二章 统计局长的重婚危局
    2007年1月9日,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在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七次全体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就领导干部生活作风要正派作了长篇论述。一些媒体将胡总书记的这次讲话进行了更为深层的解读,认为“官员生活作风开始纳入反腐视野”。

    2007年1月23日,新华社发布消息:国家统计局局长邱晓华在任国家统计局领导职务期间,收受不法企业主所送现金;生活腐化堕落,涉嫌重婚犯罪。中纪委对外公布,给予邱晓华开除党籍和开除公职的处分,并对其涉嫌犯罪问题移交司法机关处理。让人始料未及的是,邱晓华的倒台竟和生活作风这种被视为官员“花絮”的小问题联系在了一起。的确,在中国腐败官员长长的名录中,因涉嫌重婚罪被追究的省部级高官,邱晓华是第一个。__

    拥有经济学博士学位的邱晓华48岁出任国家统计局局长,成为中国最年轻的部级高官之一。7个月后,他因涉嫌重婚罪落马而引人注目。此后,各种媒体对邱晓华案件进行了多种角度的报道,有的媒体甚至称邱晓华的重婚是上海大亨张荣坤利益集团精心策划的桃色陷阱,也有媒体称邱晓华公开纳妾并生育一子,甚至称邱晓华与美女记者对重婚一事大肆张扬风光无限。

    那些沸沸扬扬的花絮掩盖了事件的真相,事实上,邱晓华在与美女记者姜映吟从相识到重婚的5年里,一直处在战战兢兢如履薄冰的四面楚歌之中。重婚使得这位部级高官和美女记者如同鼹鼠一样,带着他们重婚后生下的儿子过着举债租房四处躲藏的日子。

    本文首次揭开邱晓华重婚的真正内幕。

    苏州相遇,政坛新星与美女记者网络传情

    2002年11月1日,由国家统计局、江苏省人民政府、江苏省苏州市人民政府、世界大型企业联合会等单位联合举办的中国经济增长论坛在苏州举行。这次高峰论坛同时举行了中国制造业百强峰会、政府高官与跨国公司对话会等一系列圆桌会议,为国内外经济学家、企业家和政府官员搭建一个面对面沟通和交流的平台。时年44岁的国家统计局副局长邱晓华作为主办方的高官代表,成为这次论坛上众星捧月的焦点人物,也是国内外众多记者竞相采访的对象。

    在前来采访的记者之中,来自上海电视台的财经记者姜映吟被众多同行挤在圈外,她急得满头大汗,如果采访不到这次论坛的核心人物邱晓华,就不能抓到第一手采访素材,那么,这次采访就是一次失败的采访。而姜映吟刚进入上海电视台1年多,虽然形象气质、交际能力和业务素质等方面都堪称一流,但毕竟已经年过30,比不上那些刚刚出道的年轻记者。台里的领导之所以安排姜映吟采访如此重大的活动,就是希望姜映吟能够在记者的位置上尽快得到锻炼,确立自己在台里的位置。

    正当姜映吟焦急万分的时候,个子不高的邱晓华的目光穿过记者们的“长枪短炮”,一眼就看到了正在焦急擦汗的姜映吟。邱晓华微笑着对眼前的记者们说:“大家能不能让一让,让后面的那位记者也能采访到。请放心,今天我对记者朋友知无不言,言无不尽!”说着,邱晓华竟然拨开众人,站在了正在愣神的姜映吟面前。

    邱晓华的这个举动令姜映吟措手不及,她甚至清晰地看到了邱晓华脖子上那条红黄相间的领带花纹。当她发现邱晓华正在笑呵呵地看着自己的时候,经历过各种重大场合的姜映吟稍微镇定了一下就理清了采访思路,举起话筒伸到了邱晓华面前。

    面对姜映吟的话筒,邱晓华神采飞扬地说:“近些年我国经济的出色表现聚集了世界越来越多的目光。随着加入世贸组织以及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世界各国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关注更加强烈,这一点突出反映在对我国政府统计数据需求的日益旺盛。国外投资者需要藉此理解中国经济,国内厂商需要藉此理解市场、把握商业机会。如何营造一个支持和发展制造业的社会环境,提升制造业国际竞争力,促进经济增长,也成为国际学术界、企业界关心的话题。”

    接着,姜映吟请邱晓华专门安排时间接受采访,邱晓华爽快地答应下来。2002年11月3日晚上,姜映吟来到邱晓华下榻的宾馆专程采访了邱晓华。邱晓华以“制造业与中国经济增长”为主题,围绕制造业的全球移动、中国制造业与区域经济增长等话题,与姜映吟进行专题交流研讨。在这次采访中,邱晓华提出了一些关于制造业最具代表性和前瞻性的发展思路,令毕业于上海工业大学又在外企工作过多年的姜映吟佩服得五体投地。

    这次采访,两人相谈甚欢,邱晓华对这位上海电视台的美女记者也刮目相看。在邱晓华眼里,30岁出头的姜映吟看上去比实际年龄要年轻许多,身材高挑,长相甜美,不但有上海女人的精致和典雅,而且具有一般记者所缺乏的艺术气质。当采访结束姜映吟提出要留下邱晓华的联系方式时,邱晓华不但留下了自己的手机和办公室号码,还将自己的电子信箱留给了姜映吟。

    由于邱晓华的配合,姜映吟“漂亮地”完成了这次采访,受到领导的高度赞赏。而姜映吟尽管给邱晓华留下了不错的印象,但他仅仅是例行公事接受采访,并未对她留下特别深的印象。

    但是,邱晓华没有想到这次正常的工作交往会改变他的人生。当邱晓华从苏州开完会回到北京后,却突然收到了姜映吟从上海发来的电子邮件,这是邱晓华始料未及的。在这封邮件中,颇具文学才华的姜映吟用诗歌的语言袒露了她对邱晓华的仰慕和感谢。

    整天埋首于枯燥数字的邱晓华看到如此文采飞扬的来信,禁不住回忆起姜映吟那双秋波荡漾的眼睛。他当即热情地给姜映吟回信,不但赞赏了姜映吟的才华,还表示愿意成为姜映吟的好朋友。

    邱晓华是政府官员中年轻的学者型高官之一,30岁就成为厅级干部,35岁成为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而且拥有博士头衔。对他而言,进入更高的部级领导岗位指日可待,所以他不希望自己像某些动辄贪污受贿、包养情妇、流连欢场的官员一样,因为女人而堕入深渊。而且邱晓华在高级官员中已经属于凤毛麟角的人物,一般的女人他也看不上。尽管邱晓华曾经与很多仰慕他的异性擦肩而过,但却没有任何花边新闻。

    得到国家统计局副局长的青睐,作为财经记者的姜映吟从工作上就等于挖到了富矿,可以得到第一手的采访资料。邱晓华无论在学识上还是在仕途上都是出类拔萃的男人,能与如此出色的男人成为朋友,姜映吟当然求之不得。于是,两人频繁通过电子邮件互通信息。

    在互通邮件的过程中,姜映吟告诉邱晓华,她原名不叫姜映吟,父母曾经给她起了一个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名字,姜映吟是参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