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研究很多老板之所以成功的原因,发现99%的成功者都坚称自己的成功源于努力。
而事实情况的确如此。
“如果你还没有成功,还在为别人打工,那一定是你的努力还不够”。这句话是陈安之说的。我觉得:“如果你没有得到你所期望的回报,那一定是你的付出还不够!”其实两句话的道理是一致的。
按照二八法则的推理,假设你所期望的回报需要你付出5年时间,那么在你前四年的努力当中,你得到的回报只有20%。这一阶段毫无疑问付出大于回报。这一点在哲学上的理解是量的积累导致质的改变。
遗憾的是无数的人都在这一阶段放弃了,很大一部分原因来自于“看不到效果”。因而也不难理解这个世界上胸怀大志者总是少数。
不过一旦进入第五年,你20%的努力将会获取甚至超越80%的回报。这样的例子也不少见:成龙,他当年出道时,当临时演员、替身、武行,一天不过几十元港币;几年后成为主角时,片酬也不过一万多港币;而今,他的片酬早已涨至亿元港币以上。周星驰、任贤齐等众多耀眼的明星刚出道时都是人所不知的幕后工作者。
就像你学习一项技能一样,刚开始总是举步维艰,不过努力到一定阶段后,即使不用别人指点你也可以融会贯通,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所以,如果你没有得到你所期望的回报,那一定是你的付出还不够。
另外,这个世界存在着很多不平衡。你有没有发现:
其实是20%的人掌握着80%的财富;
20%的顾客贡献着80%的利润;
20%的瑕疵导致了80%的问题;
20%的时间创造了80%的价值;
20%的事情分散了你80%的注意力;
20%的原因对结果的80%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
……
难道不是吗?
我们来反思一下:
你是不是选择一个老婆只用了5年时间,而你却要用50年甚至更久的时间来爱她?
你会不会和一个老朋友因为一件小事而终结了10年甚至20年之久的友谊,而那件小事的发生只有不到两个小时的时间?
你有没有发现很多企业敲定人选的标准不是学历,不是经历,也不是面试时的表现,而是你落座后一个整理桌面杂物的习惯性动作?
你有没有发现你经营的人际关系网中多半是泛泛之交,而对你能起到帮助作用的总是那么有限的几位?
我们再来检讨一下:
你有没有抓住你生命中的关键性事情?
你有没有照顾好你人际关系中的几个关键性人物?比如说父母、直接主管和关键的朋友。
你有没有把时间和精力花在对你的生存和发展起关键性作用的事情上?比如说工作。
你有没有在处理事情时分不出轻重缓急,做事毫无效率?
你有没有在对待妻子、子女时没有搞清楚他们究竟需要什么?
你是不是从来只知道努力付出而不拿出时间来研究付出的方法?
因为,付出大于回报,所以你不能斤斤计较,也不能因为没有看到回报而丧失努力的信心。又因为付出大于回报,所以你不能一直傻傻的付出,而要研究付出的方法。
第二章 除了工作 ,你还能选择什么?(10)
各位还在打工的朋友们,成功者之所以能成功,是因为他深刻地懂得一定要抱着付出大于回报的心态努力,更因为他懂得回报最终必将大于付出。
送给各位一句话,请永远铭记:
“假如我的结果不能赢过别人,那么我的努力一定不能输给别人!”
生存PK生活
你现在只是生存
各位,你生存得好吗?
不要奇怪我没有用“生活”提问。
因为大部分人尤其是打工者都处于生存阶段而远没有达到生活层次。这里我没有质疑我们今天的生活水平在不断提高的意思,我也没有说正在看这本书的你还会担心温饱问题。
只是当你今天买东西首要考虑的不是品质和健康而是价格时,我不得不把你划归到生存状态!
当你今天不工作,明天就担心吃饭问题时,那你就是在生存!
当你总是得接受加班的安排时,那你就是在生存!
当你的时间总是被别人安排时,那你就是在生存!
当你的计划总是被别人打乱时,那你就是在生存!
当你很少陪孩子逛商场时,那你就是在生存!
当你总是不能睡到自然醒的时候,那你就是在生存!
当“现实”这个词对于你来讲是流行词语时,那你就是在生存!
当你打车总是要盯着计价器看时,那你就是在生存!
事实上,我们很多人都在貌似生活其实却处于生存状态。生活中有太多的无可奈何,太多的无能为力!按照美国社会心理学家、人格理论家和比较心理学家,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主要发起者和理论家;心理学第三势力的领导人亚伯拉罕?马斯洛(Abraham Harold Maslow; 1908~1970)提出的需求层次心理来看,马斯洛将人的需求分为以下五个层次:
(1) 生理上的需要
这是人类维持自身生存的最基本要求,包括饥、渴、衣、住、性等方面的要求。如果这些需要得不到满足,人类的生存就成了问题。在这个意义上说,生理需要是推动人们行动的最强大的动力。马斯洛认为,只有这些最基本的需要满足到维持生存所必需的程度后,其他的需要才能成为新的激励因素。而到了此时,这些已相对满足的需要也就不再成为激励因素了。
(2) 安全上的需要
这是人类要求保障自身安全、摆脱丧失财产或失去事业的威胁、避免职业病的侵袭、接触严酷的监督等方面的需要。马斯洛认为,整个有机体是一个追求安全的机制,人的感受器官、效应器官、智能和其他能量主要是寻求安全的工具,甚至可以把科学和人生观都看成是满足安全需要的一部分。当然,当这种需要一旦相对满足后,也就不再成为激励因素了。
(3)感情上的需要
这一层次的需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友爱的需要,即人人都需要伙伴之间、同事之间的关系融洽或保持友谊和忠诚;人人都希望得到爱情,希望爱别人,也渴望接受别人的爱。二是归属的需要,即人都有一种归属于一个群体的感情,希望成为群体中的一员,并相互关心和照顾。感情上的需要比生理上的需要来的细致,它和一个人的生理特性、经历、教育、宗教信仰都有关系。
(4) 尊重的需要
人人都希望自己有稳定的社会地位,要求个人的能力和成就得到社会的承认。尊重的需要又可分为内部尊重和外部尊重。内部尊重是指一个人希望在各种不同情境中有实力、能胜任、充满信心、能独立自主。总之,内部尊重就是人的自尊。外部尊重是指一个人希望有地位、有威信,受到别人的尊重、信赖和高度评价。马斯洛认为,尊重需要得到满足,能使人对自己充满信心,对社会满腔热情,体验到自己活着的用处和价值。
第二章 除了工作 ,你还能选择什么?(11)
(5) 自我实现的需要
这是最高层次的需要,它是指实现个人理想、抱负,发挥个人的能力到最大程度,完成与自己的能力相称的一切事情的需要。也就是说,人必须干称职的工作,这样才会使他们感到最大的快乐。马斯洛提出,为满足自我实现需要所采取的途径是因人而异的。自我实现的需要是在努力发挥自己的潜能,使自己越来越成为自己所期望的人物。
各位,你可以试着对号入座,看看你现在处于哪个层次,再看看你打算去哪个层次?
按照我的估计,这本书的读者大部分处于安全需要这一个层次,而且还有不少人还没有度过生理需要的阶段。
虽然衣食住用行性等基本生理需求你不再那么迫切,但是你又时刻担心失业,财务依然没有自由,必须接受工作可能会造成的潜在危害以及接受你可能不喜欢的管理制度及企业文化。
改革开放的30年时间已经使我国经济总量步入世界前列。大家的生活水平已经前所未有的提高,这逃不出政治经济学中一条基本的规律: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简单的说,你还处于安全需要阶段,你的经济基础不足以支持你个性的成本。何况还有更高层次的需求!
你的财务没有自由,你的生活就不会自由!
所以,面对你不得不接受的现实吧:你还处于生存阶段。
工作质量决定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