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钱-第1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的挑战。
  事情似乎以光速变化。股价大幅攀升,现在我们知道,在互联网的终端市场前途未卜的情况下,许多此类互联网公司已经是市值几十亿美元的大企业了。许多股票的价格高达100美元、200美元,甚至300美元(因为分析师亨利·布洛杰特着名或“臭名昭着”的推荐,亚马逊的股价达到了400美元)。但是,这些公司绝大多数最终不是破产,就是股票被以极低的价格抛售了……有些股票的价格已经不是以美元而是以美分来计算了。不但这些数字很让人称奇,其变化速度在金融史上也是空前的。
  更注重价值的投资者一般在快速成长的技术股上没有多大作为,其中有些人对这种高速的发展变化,看似很高的估价以及对所谓新经济股的高度期待都持有强烈的保留意见。
  这些估价只是“看似”很高,因为那些成功地投资过刚起步并且尚未赢利的公司的人,早在几十年前就懂得:新公司的价值靠的是它们的未来,而不是还没有收益的起初阶段。
  在我的公司里,我们要先进行预估,然后再根据不确定性和风险性做出调整。因此,当安进、健赞和其他公司上市的时候,我们理所当然地赚了很多。现在,绝大多数优秀的生物技术公司(其股票一发行就被许多人看成是长期投资)都已站稳脚跟,并被有些人看成是蓝筹股。安进不仅是最成功的生物技术公司,而且是行业中的佼佼者。2004财年安进的收入为亿美元,赢利亿美元。
  在互联网公司中,eBay 2004财年的收入为亿美元,赢利亿美元;雅虎2004财年的收入为亿美元,赢利亿美元。
  有两点值得注意:第一,尽管对互联网公司而言失败就等于破产……过去所有新兴行业都是如此,但是,成功的互联网公司创收和赢利的速度要比生物技术公司(或许比之前的其他任何公司)来得快。雅虎、eBay和其他一些公司的收入仍在以50%~60%的年增率增长,而且最近赢利的增速也在提高。
  第二,雅虎和eBay这两家公司在财务信息公开透明方面都做得非常出色,投资者可以很清楚地了解公司的情况。其邮件系统和网站都很出色。
  那么,如果互联网表现这么好,接下来发生了什么呢?
  谬误信息四起,股市瞬息万变,*与互联网公司之间的竞争也是如此,以至于到真相大白时,一切都已结束了。股票、经济和电信业的繁荣都已无以为继了。
  公司管理者做了许多可靠的介绍,华尔街和投资者都把它们当做事实接受了,并且投资界开始认为这次由互联网推动的技术潮与生物技术,甚至与电力和铁路的情况类似。这些公司的经营者几乎都非常诚实,并且相信自己对华尔街所讲的。他们也将成为谬误信息以及随之而来的他们自己的、国外的经济的受害者。
  很多备受尊敬的技术权威都说前景大好。就连比尔·盖茨也在他1996年出版的《未来之路》一书中提到,互联网和其他新技术对社会的影响可以和印刷术的影响相提并论。
  从另一方面来说,比尔·盖茨当时并没有对股市进行任何预测,他考虑的只是未来的整体框架,他书上所说的有可能实现。他没说这需要多长时间,我也肯定他并不希望引起人们的狂热。第一次见盖茨的时候,也就是微软刚上市的时候,我就已经知道他是很有远见、很有创造力的思想者,所以他说的话很值得认真思考。此时的盖茨还被公众看做是世界级的技术领袖,并且许多人都以最乐观的方式阐释他所说的话。
  然后2000年,“第34届超级碗美国橄榄球赛”举办,后来被称为“泡沫场”,因为多数登广告的都是些互联网公司,其中许多都倒闭了。宠物网花了260万美元展开商务攻势,另外还有许多昙花一现的名字,比如计算机网、流行网等(这些公司,还有那些我从来没有见过其管理者的公司,我从来不投资)。此类公司挥霍式的广告开支一般出现在它们的鼎盛时期,也就是倒闭前的两个月。不过它们确实让人更疯狂。
   电子书 分享网站

皇帝的新装:信息失真与“弥天大谎”(1)
除谎言、广告和媒体的声势之外,还有三个因素或分别或共同创造了泡沫。
  第一,弥天大谎
  世通对顾客、预测者及全世界说,互联网流量每100天就翻一番。对任何行业或技术领域而言,这样的速度都是空前的。世通在投资者和顾客的心目中不但是了不起的增长型公司,而且还有信誉。如果一个公司每100天就翻一番,那么它用两年多一点的时间就可以做到现有规模的8倍……几乎是天文数字般的增长速度。这也意味着最乐观的预期都追不上其发展速度。鉴于此,对互联网公司而言,要想成功,所需要做的全部只不过是抓住规模如此巨大、增速如此快的市场的一小部分份额而已。
  不但世通告诉公众互联网流量魔幻般巨大的前景,美国商务部也如此说,因此“肯定”是真的。美国商务部写了一份报告,称互联网流量的增速为每100天翻一番。这份报告很是被引为依据,并且等于政府给增长预估和基础商业实力的度量加盖了“有效章”。
  商务部采访了世通,但在引用了它的数据之后没做再深入的调研!这一点,直到泡沫破裂的时候才被披露……这些数据完全是捏造的。
  然而,在当时丧失理智的氛围中,“100天”报告让投资银行把每一个新生的互联网公司都视若天大的机遇,然后仓促采取行动。无数新兴公司诞生、上市、发行股票……甚至都还没有制订出靠得住的商业计划。后来,他们也像我们一样发现,虽然行动迅速、抢占先机没什么过错,但如果没有扎实的商业计划,一切都等于零。
  世通为什么要这么做?它觉得这样可以给预估家们留下深刻的印象,并且能够告诉他们谁是老大,然后世通就能占领最大市场份额了。这是成为行业老大的阴谋的一部分,无论其代价是什么。这导致互联网公司对未来市场规模判断的失误、扩展过快、散播建立在错误信息之上的预测及计划等后果;不仅如此,它还影响了*。*还没准备让世通成为领头羊,所以几家大公司决定扩张,对客户说它们将建设覆盖范围更广的光纤网络,并将提供最好的服务。
  互联网公司也超额开支,以尽可能快的速度扩张,并把商业计划给分析师们看……建立在这种“知识”之上的计划……进而让情况更加不可收拾。
  他们都信了,我们都信了。
  或许这些已经足够了,但还有两个因素要继续把这个泡沫吹大。
  向来可靠的信息发布者(如商务部)提供的通常可靠的信息,以及上公司对政府与公众的报告,最终竟都是弥天大谎般的误导。华尔街的分析师提供了另一部分误导信息。所有这些信息源都是诚实的,但他们都成了失真信息的受害者,并且加入了传播虚假信息的行列。无论是财长拉里还是美联储主席格林斯潘,都没能免遭这一虚假信息的影响。这两位重量级人物像大多数非官方机构的执行者一样,工作都很出色,很守诚信。事实上所有人都相信了这些神奇的故事。这就是19世纪的哲学家威廉詹姆斯所谓的“相信的意愿”。人们倾向于相信好消息。
  第二,火上浇油的电信开支
  尘埃落定、真相大白之后,拉里在一次午餐时对我解释了我所谓的第二个因素。他称之为不可思议的“火上浇油的电信开支”。
  只要告诉拉里真相和信息,他的分析会比任何人的好。每次跟他谈经济或商业,我都能想到他有了不起的头脑,是个出色的导师。泡沫破裂后,拉里在纽约的一次午餐当中对我们三个人讲这一切是怎么发生的。他想要解释*的开支增长是怎样远远超出实际所需的(在很多程度上开支是创造了远远超过需求的网络容量)。他向四周看了一下,说:“现在想象我们每个人都想得到这1美元,并且从5美分开始叫价竞标。”我们的叫价一路攀升到至70美分左右。。 最好的txt下载网

皇帝的新装:信息失真与“弥天大谎”(2)
拉里继续说:“这个叫价象征着*在扩建上的投资,其致力于未来的现有发展能力,并且也起到了给用户留下深刻印象的作用。每个*都希望客户对自己的开支能力、现在及将来的整体实力充满信心,以便锁定客户。”
  “现在,随着叫价的攀升,*忽然明白:如果在这场角逐中败阵,花出去的钱就收不回来了。因此他们断定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