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天早晨我和儿子在穿衣服的事情上发生了不快,这件事情一直让我感到闷闷不乐。
事情是这样的,儿子的爸爸前不久给儿子寄来了一件三百多块的上衣。因为儿子平时的衣服已经很不少了 ,而且档次、样式也都不错,可以说儿子穿什么都很精神、很好看。我就根据这样的实际,跟儿子谈妥了,这 件新衣服等到春节再穿,儿子总算勉强同意了。当然,我知道儿子还是很希望穿上新衣服的。其实,除了让孩 子懂得节约之外,也希望他能用“舍不得”的心情去珍惜爸爸从远方寄来的新衣以及新衣服里所包含的无言的 父爱。
但是,有一天,儿子和他爸爸视频聊天时,告诉爸爸我在穿新衣服的问题上所提的要求。他爸爸却说了“ 买衣服就是穿了。都什么时代了,还要等春节再新衣服”之类的话。儿子好象得到了“尚方宝剑”似的,心里 老是想着早点穿上新衣服。但是儿子又知道妈妈的态度,所以就在我没注意的时候,悄悄地换上了新衣服去上 学了。其实,一件衣服穿上就穿上,我并不太在意的。而在意的是儿子对穿着过于注重的行为以及行为背后的 心理活动。我认为,热衷于外在形象,过分注重穿着,会降低自己对内心世界丰富和充实的兴趣以及不断追求 知识的热情。同时,在同学中会很招人注意,太显眼,太花哨,也会分散学习的精力。
为了让儿子提高认识,我中午叫他写一篇日记来反思一下。谁知,儿子拿过来给我看。我看了之后更难过 ,因为他完全接受的是爸爸的理论,对我给予的要求和批评不仅不接受,而且还一肚子的委屈。我真的很难过 ,在这样的问题上,和儿子产生了分歧,使我感到非常的失落。
这件事情虽然是小事,但是我已经看到危机正在出现……
透过这位母亲所讲的事例,我们可以发现,青春期孩子伴随着自我意识的增强,他们比较“爱美”了,爱 打扮自己了。青春期之前,父母怎么打扮他们都可以。但孩子进入青春期之后,他们在关心自己内心世界的同 时,也把一些兴趣和时间用在如何打扮自己以及别人是怎样打扮上面。在穿衣、发型等装饰上,表现得比较“ 时髦”,尤其在外表上,特别引人注意;喜欢得到别人赞扬以及不甘心落于人后的愿望,是根深蒂固的。尤其 对于女孩子来讲,把兴趣用在外表形式打扮上,是有其特殊的心理功效的,那就是:吸引异性的注意;引起同 伴女子的羡慕。每当出现这种情况的时候,她们就感受到了一种心理上的满足。
对此,家长应认识到:
1。青春期的孩子在追求美的时候往往会出现一些偏执倾向。他们爱美爱打扮是很自然的,无可厚非。但由 于少男少女们对美的本质认识还较肤浅,在追求美的时候往往会出现一些偏执倾向:盲目节食减肥保持苗条体 形,穿着打扮上过分追求成人美,追随时尚、刻意修饰、矫揉造作,也就失去了少年纯真、健美和青春气息。
2。针对孩子的爱美心理及对美的认识上的偏差,家长应注意培养孩子健康的审美情趣,使他们懂得什么是 真正的美。要使孩子明白美是寄寓在和谐、统一、协调、相宜之中的。
学会倾听孩子内心的感受
有些父母总是把长大了的孩子仍当小孩看待,不尊重他们的成长感和独立性。不兴许孩子拥有自己的秘密 ,充当侦探角色,搞得孩子既无安全感,又容易使代沟从此滋生。
当然,父母这样做,本意都是为了孩子着想,只是这种“父母心”如果不为孩子所认同,就会成为套在儿 女头上的紧箍咒。当孩子与父母意见相左而有某种强烈的感受时,父母不应以供养者的姿态来禁止孩子说话。 相反,应该鼓励孩子尽量抒发心中的不满。在这时候,父母应该坐下来,细心倾听孩子心中的不满,包括对父 母不满的感受。
然而,在现实生活中,往往是孩子有错时,逼迫向父母道歉,比如:“妈妈辛苦苦苦将你养大,你竟然说 出这样不孝的话,快向妈妈说声对不起!”爸爸许多时候也会用上述强迫性的口吻要求孩子向妈妈认错。而父 母感到抑郁、烦恼、愤怒时,不可能总是以冷静的态度和最好的方式对待孩子,有时对孩子怒吼也在所难免。 然而,父母向孩子大发脾气或吼叫,事后大多会感到非常难过。
我曾在《家庭》杂志上读到过一篇署名为曹巍所写的文章。她在文中讲述了这么一个故事。
在一个闷热的下午,她浑身是汗地骑着自行车在人流车流中艰难地行进。女儿坐在她的车后,向她讲着在 班里与同学闹别扭的事,劳累疲惫、心里正烦的她毫无反应地听着。
渐渐地,女儿的声音弱了下来。突然,她小声说:“妈妈,我差点儿忘了,老师让买一盒橡皮泥。”曹女 士不耐烦地说:“早干嘛去了,刚才路过文具店为什么不说!”谁知当她极不情愿地带着孩子返回文具店时, 女儿竟然气鼓鼓地自己跳下车,恨恨地说:“不买了,回家!”说完,头也不回地径直往家走。
一进家门,曹女士就冲到女儿面前质问她为什么这么不听话。女儿眼泪汪汪地望着她说:“妈妈,你知道 吗,我们小孩儿也很可怜!”曹女士一下子愣住了,像遭到重重的一击。女儿的小脸通红,哽咽着:“妈妈, 你们大人心烦的时候,可以对我们小孩儿发火;我们小孩儿心烦的时候,找谁发火呢?你知不知道,我们有时 也很难受……”孩子的话使曹女士的内心长时间无法平静下来。
曹女士说,我们曾经也是孩子,也曾因为父母拒绝了我们的正当要求,因为一次误解而遭斥责……这种伤 害往往留下难以抚平的伤痕,有时甚至会伴随我们一生。今天,做了母亲的我,却因为工作、生活的压力和烦 恼而把不良情绪发泄到孩子身上,全然不顾孩子的心理变化和承受能力。
“我们小孩儿也很可怜”,这句话使曹女士猛醒,她知道,自己粗暴的态度已经伤害了孩子幼小的心灵。 望子成龙的殷殷期望、缺乏兄弟姐妹的亲情沟通、繁重的学习压力……他们太需要心的交流和沟通。许多家长 常常忽视了这一点,而只关注孩子的学习,只看重每次考试的分数,却不知道这样做会不利于孩子心理的健康 成长。所以,许多的孩子便变得不愿和父母说话。在这种环境下成长起来的孩子,又怎么不会和父母产生代沟 ,又怎么不会心生隔膜呢?
从这以后,曹女士就开始有意识地给自己的心灵留出一块空间,让它去盛纳孩子的喜怒哀乐。她知道不仅 应该在学习和生活上关心孩子,更应该悉心去体味孩子那一颗渴望得到理解的心。
从此,她与孩子之间的沟通越来越密切,代沟这堵墙在她们的身上也消失得无影无踪。
有人说,教育就是不断消除误解的过程。倾听,可以增进沟通,促进理解。一个孩子就是一个世界。我们 都应学会倾听,倾听他们的话语,倾听他们的心声,倾听他们对世界的理解和对未来的梦想。
父母最担心孩子的青春期
青春期是人成长和成熟的一个重要阶段,也是一个人的身体素质,思想品德,理想情操,知识才能基本形 成的一个关键的时期。所以对青春期的教育是非常关键的,这一个时期也是父母最为担心的时期。作为家长应 该在这一时期承担起教育孩子的重要任务。这时父母对子女的影响也非常重要的,往往会是一生的。
在今天的社会中,女孩一般在12~13岁,男孩14~15岁进入青春发育期,这是人生的一个极其重要的成长 阶段。家庭,作为子女社会化的微观环境和第一源泉,在此阶段起着关键作用,父母作为子女社会化的导师和 表率,也在这个阶段受到严峻的考验。许多父母在面对青春期的孩子时,显得惶恐不安,一个母亲在家长会上 描述了自己的担心。
自从女儿上了中学,我这颗心好像就全拴在她身上了。初中不仅是学习的关键时期,又是孩子从儿童转成 少年的“青春期”。当妈妈的责任重大啊。
这位母亲说,她的女儿上初中以后,看着班上女孩子差不多都已经发育,女儿开始着急了,说:“妈妈, 同学都说我看起来像小孩子,我都有点自卑了,我该不会有男性特征吧?妈妈,你看我长喉结没有?“怎么会 呢?女孩的发育有早有迟,一般从十岁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