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经过半年多的研究,我们课题组特别是张梅玲教授对习惯的概念作出了初步的解释:
习惯是在长时期里逐渐养成的,习惯一旦养成就不易改变;习惯一旦养成了,就变为自动化动作的需要了。因此也可以说,习惯是人在一定情境中所形成的相对稳定的、自动化的一种行为方式。
习惯按其价值可分为良好习惯和不良习惯。如有的小学生在做完作业后能做到自我检查的习惯,这一方面能促进学生自我评价能力的发展,另一方面能提高其学习能力,这就是积极的良好习惯;而有的小学生做作业时,一边吃零食,一边听音乐或看电视,不能专心致志地抓紧时间完成作业,这就是一种不良习惯或称之为消极习惯。
习惯按其水平可以分为动作性习惯和智慧性习惯。如吃饭前洗手的习惯,这是生活方面的一种基本卫生习惯;有人做任何事情总是要了解各方面情况后制定一个切实可行的计划,有人做事不习惯先计划,想到就做,而且任意改变这种做事的计划性、策略性等,这应该说是一个有无智慧性习惯的问题。
习惯按其性质可以分为一个人必须遵守的社会公德性习惯和一个人所独有的个性化习惯,如敬老爱幼、遵守交通规则等习惯均为社会公德性习惯;有人思考问题的时候总要在房间内来回地走动才能有思路,有人则喜欢一个人闭上眼睛默默地思考才更有效,这些都是每个人所特有的一些习惯。
习惯按其功能可以分为一般性习惯和某种工作所需要的特殊性习惯。善于观察事物、勤于思考等,这是一个人无论做什么工作都需要养成的良好习惯;建筑师、艺术家等职业则需要养成在头脑中利用表象构图的习惯。
习惯总是表现在一个人的行为中,而且是比较稳定和自动的。但习惯养成和表现行为也受着一个人诸多因素(如一个人的理念、能力、智慧、性格等因素)的影响。一个人一旦形成了一种良好的习惯,这种习惯的深化和整合又能促进其健康人格的形成。如一个人不论做什么事情事先总是习惯于要认真地制订计划,并听取有关人士的意见,这就是一个人的责任心的体现。而责任心是属于健康人格的,是它的一个组成部分。责任心这种人格特质在有的人身上可以表现得很强,在有的人身上则表现得不强。因此,对中小学生培养良好的习惯,尤其是智慧性习惯和社会公德性习惯,应该是有利于健康人格的形成的。
我赞同张梅玲教授的分析与概括,并且认为:习惯与人格的关系是相辅相成的。习惯影响人格,人格更会影响习惯。也许可以说,年龄越小,习惯对人格的影响越大;年龄越大,人格对习惯的影响越大。因此,在儿童时期重在培养良好习惯,就是为健康人格奠定基础。
童年是人生的春天,春天是播种的季节,播下真善美的种子,开出良好习惯的花朵,收获健康人格的果实。
书包 网 。 想看书来
四 人生目标与智慧性习惯(1)
进入21世纪的前五年里,关于习惯培养的重要性已逐渐成为人们的共识。在这个良好的变化过程中,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课题——“少年儿童行为习惯与人格的关系研究”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因为该课题有全国各地数百所中小学和幼儿园参与,又有许多高水平的专家、学者的强力支持,因而产生了一批受欢迎的科研成果。譬如,我的“儿童教育12讲”《习惯决定孩子命运》一书,仅在广州购书中心就销售了一万多册,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
然而,长期以来,人们对于习惯培养的认识存在着一个很大的误区,即认为习惯的培养到了中学阶段就无能为力了。“三岁看大,七岁看老”的古老民谚,也容易让人重视儿童期而忽略少年期。作为“少年儿童行为习惯与人格的关系研究”的重要成果之一,课题组成员李庆丰等人的专著《中学生良好习惯培养策略》,详尽而深刻地剖析了这一误区,提出了“中学阶段是又一个培养良好习惯的关键期”的鲜明观点。或许可以说,这是一部具有开创与建设意义的力作。
在有些人看来,重视行为习惯似乎就是培养日常生活的好习惯,诸如饭前便后要洗手(现在医学研究建议,便前也应当洗手)、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等等。这些日常生活的好习惯自然是需要培养的,但我们从课题研究开始,就作出了对当前少年儿童行为习惯状况的清醒判断,即传统性习惯好,时代性习惯不足;强调动作性习惯,忽视智慧性习惯;重视私人性习惯,忽视公共性习惯。
因此,我们将行为习惯培养的重点确定为时代性、社会性和智慧性三个方面。也就是说,我们在课题研究中倡导:在培养良好传统习惯的时候注重时代性,在培养良好私人性习惯的时候注重社会性,在培养良好动作性习惯的时候注重智慧性。
从更深入的层面上说,我们之所以将课题命名为“少年儿童行为习惯与人格的关系研究”,就是以形成健康人格为目标来培养行为习惯的。我们的研究假设是:行为习惯的养成可以促进健康人格的形成。
值得欣慰的是,经过五年的研究实验与广泛实践,我们的研究假设得到了有力的证实。不仅如此,我们还获得了许多重要发现,譬如张梅玲教授总结的习惯养成中的两个转化,即行为习惯的养成是一个从被动到主动再到自动的过程,其中,第一个转化即从被动到主动,采用快乐训练法较为有效;第二个转化即从主动到自动,采用主体体验是根本方法。我则总结出了习惯培养的“加减法”,即培养好习惯用加法,矫正坏习惯用减法。也就是说,好行为坚持越久好习惯越牢,坏行为用递减的方法才能见效。
那么,《中学生良好习惯培养策略》一书的特别价值在哪里呢?
首先,作者论证了为什么说“中学阶段是良好习惯培养的又一个关键期”。
现代心理学的研究表明,人的某些具体素质和能力发展均具有关键期。
所谓关键期,也称敏感期,是指个体在发展过程中有一段特殊的时期,其成熟程度最适宜于学习某种行为。如0~6岁,是个体语言发展和感官发展的关键期,基本的口语表达能力在这个时期发展完毕;3岁前,孩子通过潜意识的“吸收性心智”吸收周围事物,3~6岁通过感官来分析、判断环境里的事物。2~4岁是孩子秩序发展的关键期。15~4岁是孩子对细微事物感兴趣的关键期。2~6岁是孩子动作发展的关键期。25~6岁是社会规范发展的关键期。35~55岁是孩子读写发展的关键期。6~9岁是孩子文化发展的关键期,他们开始表现出想探究事物奥秘的强烈需求。3~7岁是孩子动作思维发展的关键期。
四 人生目标与智慧性习惯(2)
著名心理学家林崇德教授曾提出个人品德发展具有6个彼此联系的阶段:
(1)0~1岁(婴儿期),主要是适应性时期;
(2)1~3岁(幼儿期),是品德萌芽时期;
(3)3~6/7岁(学前期),是情境性品德发展时期;
(4)6/7~11/12岁(小学阶段),是品德发展协调期;
(5)11/12~14/15岁(少年期),是动荡性品德发展时期;
(6)14/15~17/18岁(青年初期),是品德发展开始趋于成熟的时期。
其中,25~3岁,55~6岁,小学三年级、初中二年级,是儿童少年个性发展特别是品德发展变化的关键期,其成熟期一般出现在初三末到高二初。到了成熟期,每个人的品德结构和个性特点就基本定型了,会保持相对的稳定性。
之所以说“中学阶段是良好习惯培养的又一个关键时期”,除了上述品德发展规律的证明之外,这也是由中学生的认知和思维发展水平决定的。第一,中学生感知觉的发展,使其习惯培养由个人向社会、由被动向主动、由外向内、由无意向有意的方向发展。第二,中学生记忆、想象和思维的发展,为其智慧性习惯的培养奠定了基础。
其次,作者提出了中学生良好习惯培养的具体策略,即从中学生的身心特点实际出发,从做人、做事、学习三大方面入手,在时代性、社会性、智慧性习惯培养中寻求突破。
我始终认为,中学阶段是人生中立志定向的关键时期。且不说古今中外的杰出人物,大都是少年立志成英才,即使再普通的人也需要确立人生的理想和奋斗的目标,因为理想是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