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教育就是培养好习惯-第1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也许,古希腊伟大的哲学家亚里士多德的一句话道出了其中的奥秘:“卓越不是单一的举动,而是习惯。”
   txt小说上传分享

一 人格与人格的形成
一个具有普遍性的问题,即教育犹如海上行船,必须按正确的航线行驶;否则,船越大越有触礁沉没的危险。用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的话来说:“教育既应提供一个复杂的、不断变动的世界的地图,又应提供有助于在这个世界上航行的指南针。”
  这里的“指南针”就是“首先培养一个真正的人”,或者说“培养孩子的健康人格”。如果没能首先把孩子培养成一个“人”,即使培养成为一个“才”,也是可能会发生问题的。
  那么,什么是人格呢?在我与卜卫共同主编的《培养独生子女的健康人格》一书中,卜卫研究员作了较为详细的介绍。
  “人格”似乎是一个很学术的名词,而实际上,人格是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经常感受到的现象。譬如一个孩子乐观自信,不怕失败,活跃而有创造力,人们会说:“这个孩子具有健康的人格。”若一个孩子缺乏安全感,常常自卑,或常主动攻击别人,人们会说:“这个孩子可能有人格障碍。”
  简单地说,每个人的行为、心理都有一些特征,这些特征的总和就是人格。人格的形成是先天的遗传因素和后天的环境、教育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
  行为遗传学的最新研究证明,遗传对人格(总体上)的影响占50%。但是,人格发展也受个体的生活史以及社会历史条件的重要影响。
  一些儿童心理学家对个体生活史的作用有很好的描述。
  埃里克森说,人在生长过程中有一种注意外界的需要,并与外界相互作用,而个人的健全人格正是在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中形成的。
  班都拉指出,一个人的行为的获得是对他人的行为、态度和各种反应的模仿和认同,如同孩子经常模仿父母的行为、语言等。
  罗杰斯认为,理想的自我概念是个体所希望的自我形象。人格很重要的方面是自我与现实之间的和谐,以及自我和理想的自我之间的和谐。
  这些描述可以概括为一句话:后天的环境、教育因素对孩子的人格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那么,在外界经验或个体的生活史中,有哪些重要因素影响孩子的人格发展呢?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教授高玉祥列举了家庭、学校、生活实践(包括人际关系和职业等)三个因素。在儿童全部成长过程中,父母对子女的态度和教育方式一直起着重要作用。这一论点已经得到了许多心理学实验研究的支持。高玉祥先生对这些研究进行了概括(在他看来,人格与个性的含义是一致的),如表1。
  除了家庭,学校教育的作用也非常重要。儿童是在学校里形成较固定的自我意识和社会意识的,学校对儿童的评价以及儿童在学校中的地位也对儿童的人格发生着影响。在独生子女的生活实践中,另一个比较重要的因素是同龄群体。独生子女在成长过程中,不断地受到同龄伙伴的影响,年龄越大,其影响也越大。
  表1:父母的态度对孩子人格的影响
  父母的态度孩子的人格
  支配的消极的、缺乏自主性、依赖的、顺从的
  干涉的癔病、神经质、被动的、幼稚的
  娇宠的任性、放肆、幼稚、神经质、温和
  拒绝的自我显示、冷淡、暴躁的
  不关心的攻击的、情绪不安定的、冷酷的、自立的
  专横的反抗的、情绪不安定的、依赖的、服从的
  ###的合作的、独立的、坦率的、社交的
  现代社会里,除了家庭、学校和同龄群体,社会学理论也将大众传媒列为影响独生子女社会化的重要影响因素。
  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们非常关注现代教育制度和家庭教育方式能否使儿童具有健康人格。比如,我们会提出如下问题:
  1.儿童能否专注于学习活动?
  2.是否感到对所学的东西有一种胜任感?
  3.是否是学习活动中的活跃的参与者?
  4.是否有自由感,是否有获得创造性培养的机会?
  5.能否根据自己的成熟程度在一定范围内决定自己的生活?
  6.是否能够缔造适合自己的有意义的生活?
  7.是否有能力控制自己的生活?
  8.是否对新的经验有一种开放的态度?
  这些方面将在相当程度上决定儿童的人格。我们以更通俗的语言来表述现代社会中儿童所应具有的健康人格,也就是说一个具有健康人格的孩子至少具有以下特点:能比较客观地认识自我;对外部世界的态度是开放的;对所承担的学习和其他活动有胜任感;能充分发挥潜能;对父母、朋友有显示爱的能力;有安全感;喜欢创造;有能力管理自己的生活;有自由感。我们希望儿童都能成为具有健康人格的人,以充分地享受人生。
  书 包 网 txt小说上传分享

二 不会做人,何以生存?
2001年10月的一天晚上,《素质教育在美国》的作者黄全愈先生约我长谈。他对中国教育界关于“学会做人”的理念表示不解,因为此概念是由“学会生存”一语译出来的。把“学会生存”译成“学会做人”,是否反映了一个倾向性的问题呢?黄先生表示要写一本书,书名就叫《学会生存在美国》。一年之后,他的书写完了,出版社与某著名媒体合作,拟专题讨论:“为什么把‘学会生存’译成了‘学会做人’?”并请我参与对话。
  此时,我才感到问题并非那么简单。
  早在1998年至1999年,我曾主持“中小学生学习与发展”的课题研究,结合中国国情来研究21世纪教育的四大支柱,即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学会做人。研究的背景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发表了《学习——内在的财富》的报告(另一译本名为《教育——财富蕴藏其中》)。该报告提出了“终生学习”与“教育四大支柱”这两个相互关联的中心思想。作为研究成果,1999年9月,我们出版了《走进学习时代》丛书5册(2006年1月再版,丛书名改为《我相信我能》),并请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唯一的中国委员、中央教科所副所长周南照研究员担任主编。
  那么,为什么把“学会生存”译成了“学会做人”呢?
  周南照先生在丛书前言中有详细的阐述。他写道:
  学会做人的立论基础就是对教育目标的阐述:“发展的目标是人的完整实现,是人作为个体、家庭成员、社区成员、国家公民、生产者、发明者、创造性的梦想者等具有丰富内涵的个性的完整实现。”也就是把孩子培养成为在认知、情感、伦理、审美、身体诸方面全面发展的人,完整的而非畸形、片面发展的人。因此,“to be”的原意,在这里不应是“生存”、“存在”,而应是“to be human”,“to be a plete man”,即“成为真正的人”,“成为完整的人”。
  学会做人在这里超越了单纯的道德、伦理意义上的“做人”,而包括了适合个人和社会需要的情感、精神、交际、亲和、合作、审美、体能、想象、创造、独立判断、批评精神等方面相对全面而充分的发展。从这个意义上说,学会做人与我国教育方针强调的“在德、智、体诸方面都得到生动、活泼、主动的发展”相吻合,正是我们追求的教育目标和终生学习的最终目标。
  2002年9月,我接到黄全愈先生自美国打来的越洋电话,又讨论了“学会生存”与“学会做人”的问题。
  我想,把“生存”两字译为“做人”是更为准确的,因为它揭示了教育的本质,是一种科学精神的回归。简而言之,不会做人,何以生存?生存之道正是做人之道,学会做人是生存之本。
  

三 习惯与人格相辅相成
那么,应当如何看待习惯与人格的关系呢?我在接受《光明日报》记者采访时说:“培养孩子的良好习惯应当是人格化的,而非技能化的。”
  这里涉及习惯与人格两个重要概念的关系,涉及许多复杂的理论与实践的问题。或许可以说,很少有人深入研究过这一问题。因此,2001年秋天,我与中国科学院心理所著名教授张梅玲女士讨论之后,决定作“少年儿童行为习惯与人格的关系研究”。该课题被批准为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课题,也是团中央和中国少先队工作学会的重点课题。
  经过半年多的研究,我们课题组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