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衣服脱下来,要放在固定的位置。大家想想看,咱们多少孩子早上起来,要大叫:“我的袜子呢?我的鞋子呢?”每天早上找袜子,找不着,不知扔哪儿去了,这就是不良的习惯。都是要好好矫正的。
我们在北京有一个子课题学校,叫北京府城小学。该校对学生有一个非常具体的要求,凡是他们学校的学生,每个人上学期间,要有两双袜子,每天回家要洗袜子。第二天要穿一双干净的袜子上学。就这么个要求,每天洗袜子,要穿一双干净的袜子上学。
我们想想看,这对一个小学生意味着什么?穿着一双干净的袜子上学,不仅脚丫子很舒服,他还有一种新的开始的愉悦,向往整洁清洁的一天、新的生活。而且,洗袜子能养成爱清洁爱劳动的习惯,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所以说对年龄越小的孩子,要求要越具体。
有一次,府城小学组织学生去亚运村玩,其中一项是跳蹦蹦床。别的学校学生一脱鞋,臭气熏天,特别是男孩子的脚最容易臭。可是,府城小学的学生脱了鞋,却闻不到一点儿异味。这让管理人员大为感动,特别欢迎府城小学的学生。这就是行为习惯的差异。
北京实验一小的一位老师,对学生有个要求,写字之前要洗手,把手洗干净了,才能看书写字。我觉得这也很有意义。小孩子的手总喜欢东抓西抓的,脏乎乎的马上又拿着笔写字,本子上污迹很多,这就是不良习惯。要求先洗手,洗的过程从心理学上来讲,就是一个心理准备的过程:“我要写作业了,写作业是一件很神圣的事情,我要把手洗干净了,我要好好写作业。”
从儿童教育来说,未成年人时期是一个人养成习惯的关键时期、最佳时期。教育的核心不是传授知识,而是培养人的健康人格,而良好的行为习惯正是健康人格的牢固基础。
八 养成好习惯是一生的功课(1)
熟悉教育的人会明白,儿童教育最重要的就是培养好习惯,而父母的习惯如何对孩子的影响巨大。因此,《人民日报》曾发出“为孩子改造成年人的世界”的呼吁。
由于工作的关系,我接触到大批青少年的父母与教师,并有机会听到他们许多心里话。我发现,中国的父母绝对是爱孩子的世界冠军,虽说“改造”一词难听,为了孩子的幸福,父母们也心甘情愿。但是,他们有一个普遍的担心,自己年龄大了,有一些积习颇深的坏习惯还改得了吗?需要的一些好习惯还能够建立起来吗?
的确,习惯的养成与年龄的关系是密切的。一般来说,年龄越小越容易,年龄越大越困难。例如,幼儿时期是养成生活习惯的最佳时期,小学阶段是养成品德习惯的最佳阶段,中学时期可能是养成学习习惯和智慧性习惯的最佳时期。但是,容易的并非能自然形成,困难的未必就不能做到,最佳的也仅仅是一种可能。准确地说,人的一生都是不断养成好习惯和改正坏习惯的过程,这是人类生存发展的必然趋势。
2005年5月2日,我从《北京晚报》上,读到了周士渊先生的文章,题目为《管理自己的学问》。巧极了!他专门谈自己50岁后是怎么养成好习惯的,如合理膳食、适量运动和心理平衡等等,这对广大父母朋友具有直接的借鉴作用。他写道:
“习惯培养当然应从少年儿童开始,这样最为有效。但我以上所有习惯,除气功外,几乎都是50岁以后逐步养成的。南京有位名叫郭彩如的105岁老人,至今居然还能###,还能双手抱柱,双脚凌空,做‘大鹏展翅’的高难动作,甚至他还宣布与世界范围内的健康老人打擂台,以武会友,从中挑选出2008位百岁老人,相约2008年到北京为奥运加油添彩。而据调查,郭彩如老人的许多健康习惯都是他退休后才开始养成的。
“在习惯问题上,不论老幼,人人都可大有作为,年龄绝不是一个障限,关键是看我们对自己的健康是否真正高度负责……”
周先生总结出了培养习惯的“三二一模式”,“三”是指三个性,即认识必要性、选择可行性、具有操作性;“二”是两句话,即“关键在前三天”和“奥妙在缠缆绳”,后一句出自西方著名教授曼恩对习惯培养很精确的比喻:“习惯仿佛像一根缆绳,只要我们每天给它缠上新的一股,要不了多久,它就会变得牢不可破。”“一”是一个简单的口诀,即“三七二十一”。周先生认为,“关键在前三天”,指前三天要启动、要认真、要咬着牙熬过它。这“七”是指一星期七天。“二十一”可是个习惯领域里的重要数字,必须记住。因为根据西方科学家的研究,一种习惯的培养如果认真去做,平均大概是二十一天。但请记住,这是“平均”数。好习惯的养成和坏习惯的克服所用的时间一定差异很大,认真程度不同,对重要性的认识不同,所用时间也显然会大不相同。
我与周士渊先生相识几年了,相识也是因为对行为习惯的研究。我认为,他的上述方法基本上是可行的,虽然习惯的培养过程比他讲得还要复杂。我敬佩周先生,因为他不光在说更在做,他在不断养成良好的习惯,而且毅力惊人。
那一天,周先生在我的办公室里,为了说明持之以恒可以养成意想不到的新习惯和新能力,他当场做了一个表演。
八 养成好习惯是一生的功课(2)
当时已经56岁的周先生站正后,低头把腰慢慢弯下,膝盖绷直。他先是手指尖触地,后掌跟触地,继而又全掌稳稳着地。紧接着,他又双腿左右叉开,叉成大“八”字形,两手抓住脚后跟慢慢弯腰,头顶渐渐向地面接近。最后,他的头顶竟触到了地面!
我看得惊呆了!我比周先生年轻许多,手指尖却够不着地面,头顶触地更不可能。可是,腰髋关节炎严重的周先生怎么做到了呢?
原来,2001年春节周先生回上海时,他快60岁的四姐为他演示了一遍这样的动作。于是,他开始练,每天坚持练。到了当年的8月1日,他终于达到了原先以为达不到的目标。
周先生对我说:“世界上的事情,怕就怕认真,怕就怕坚持。如果你真的凡事认真,坚持去做,一个月下降一厘米难不难?不难。第二个月再下降一厘米难不难?不难。难的是什么?是坚持。”
我想,这就是习惯的养成,坚持才有习惯,习惯在于坚持。
我曾经谈过一个观点:“德育为什么成了一壶烧不开的水?”因为许多家庭和学校虽然也重视德育,却大多只重视了道德认知和道德行为的培养。例如,父母与老师总对孩子讲道理,也要求他们落实在行动上。可是,从认知到行为,这只是德育的前50℃;如何从行为到习惯,是更重要也更艰难的后50℃,往往被忽略了。也就是说,许多养不成习惯的教育,都是“一壶烧不开的水”。
父母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如何养成自身的好习惯呢?也许,首先要反思自己的教育习惯。比如,您是否有欣赏孩子优点的习惯呢?如果您总能及时发现孩子的优点,并且恰当地表达出来,这表明您有一个好的教育习惯。再比如,在批评孩子的时候,您是否注意倾听孩子的诉说呢?如果您总是训个没完没了,根本不给孩子申辩的机会,这表明您有一个坏的教育习惯。如此想来,父母以及教师的许多教育习惯都值得反思了,因为教育习惯比一般的教育失误更影响孩子成长。
总之,教育孩子的过程是两代人共同成长的过程,只有做到这一点,教育才真正是一项幸福的事业。我们为什么在教育中常常痛苦不堪?那不是教育错了,而是我们错了。我们丢失了快乐,也就丢失了教育,剩下的只是两代人之间的相互折磨。教育的核心是人,而本质是诗。
还以周士渊先生为例,谁能料想到,这样一位充满诗人气质的成功学讲演家,早年从清华大学毕业之后,居然三次上吊,还喝下了98%浓度的硫酸。他回忆道:“这就是三十多年前的我,一个肉体和精神上完全化为一片废墟的我,一个对生活完全绝望的我。如今的我,每天精力充沛、情绪高昂……是什么使我发生了如此奇迹般的变化?除了众多白衣天使的及时抢救,除了无数亲朋好友的关###慰,那就是‘习惯’,‘习惯’两字给我带来无穷的力量!”
也许,古希腊伟大的哲学家亚里士多德的一句话道出了其中的奥秘:“卓越不是单一的举动,而是习惯。”
txt小说上传分享
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