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面试的诀窍——扬长避短
中国政府曾与世界银行、联合国计划开发署(UNDP)等协商达成在英国牛津大学培训中国政府官员的协议。而希望获得培训机会的人,除了需要组织上推荐之外,还必须通过统一的英语面试。
陈兴动就在英语面试中遭遇了困难。当时,世行驻中国副首席代表Peter对他进行面试,说话速度很快。陈兴动底子不强,加之在大学和研究生期间,花费在英语听力上的时间很少,因此,理解对方的话比他自己即兴说还要困难。后来,陈兴动采用了扬长避短的策略。一方面集中精神听对方说话,通过单词来判读对方的意思;另一方面回答问题时,尽可能把时间拉长,让考官少问问题。于是,Peter提的每个问题,陈兴动都用了近20分钟的时间回答,一个小时下来,Peter只问了他三个问题。面试结束之后,Peter还微笑着夸奖:“你是所有面试的人当中表现最好的一个。”
就是这样一个巧妙的策略,改变了陈兴动这次面试的结果,而出国参加培训又改变了他的人生。现在,陈兴动已经成为非常活跃的投资专家,人大财经委都经常找他咨询。
从面对对手的角度来说,我们都知道田忌赛马的故事,这是一个典型的如何形成和利用优势的案例。对手的每一匹马都有绝对优势,但没有关系,优势是相对的,只简单地顺序调整,就能以长击短:上等马对中等马,中等马对下等马,下等马对上等马,这就形成了整体的优势,这也是典型形成优势的战略方法。
从面对自己这个角度来说,如何发挥自身优势,美国著名的“优势理论之父”、盖洛普公司已故的前董事长唐纳德?克利夫顿博士认为:“在成功心理学看来,判断一个人是不是成功,最主要是看他能否最大限度发挥自己的优势。”
优势层次与优势运用
唐纳德?克利夫顿博士和他的盖洛普公司,曾对数万名事业有成的销售代表、经理、领导人、公司主管、教师、医生、飞行员和运动员进行过深入研究。他给优势的定义分为两个不同的层次:在基本的层次上,优势就是你擅长做的事,你的特长;而在较高级的层次上,优势是一种擅长的行为、思维和感觉的模式,它能产生高度的满足和自豪,带来心理和财富的回报,并以可测定的方式向成功推进。最后,他得出结论:
第4章 富有胆略(13)
“每个人都有天生的优势;教育的优势就在于发现优势,并发挥优势。”
“当人们把精力和时间用于弥补缺点时,就会无暇顾及发挥自己的优势;同时可惜的是,任何人的缺点总要比才干多得多,而且许多缺陷是后天难以弥补的。”
正如唐纳德?克利夫顿博士的观点,优势的定义很广泛,不仅仅包括个人的技能,还应该包括个人的各种特质,包括与你有关的先天或者后天的各类事物:诸如外貌、身高、服饰;诸如观念、思维、文化;诸如自信、勇气,等等,都可以成为你的优势。当然,我们还需要关注特长、兴趣、爱好等等,它们也能够提供基本的优势来源。
换句话说,每个人可以形成优势的数量和种类都庞大无比,甚至连自己都无法完全清楚。因此,优势的数量和来源并不重要,甚至毫无意义,就算拥有十八般武器,并且样样精通,但能拿在手上使用的也就那么一样。人生由胆量提升为胆略的关键在于:对外要善于利用关键的优势,对内要树立自己的基础和核心优势。
当我们在竞争中具有十分关键的优势,当我们将生活、工作、事业建立在各种核心优势之上,扬长避短或者以长击短时,这样的人生开放将会更加高效。关于如何了解自身的优势,我个人认为尤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倾听内心的渴望
核心的优势应该符合自己的内心期望。我们要从倾听内心开始:期望实现什么?理想目标是什么?爱好和兴趣是什么……内心的这些渴望,将会告诉我们:我们的核心优势应该建立在哪里?我们应该怎样去利用自己的勇气?什么事最值得我们去冒险?
因为渴望才有希望
易趣网的创始人邵亦波,非常信奉一句话:“一个人要成功,一定要找到自己最想做的事,当然这也是他最能干的事,这样他就能够每天都很有劲地去工作。”
邵亦波人生当中有过三次重要的转折:第一次是放弃了名牌大学的直升,孤身一人到哈佛学习物理及电子工程专业;第二次是本科毕业时,放弃了进入物理研究院的机会,转而进入波士顿咨询公司工作;第三次是哈佛商学院MBA毕业后,放弃15万美元的年薪和几乎唾手可得的绿卡,回国创办易趣网。他之所以有勇气做出这三次决定并且获得成功,正是因为他内心的渴望。
“当初学数学,是受父母的影响,并不是我最想做的事;大学毕业后,发现自己其实并不是甘愿呆在实验室里的,所以选择咨询业;后来,易趣网这种商业模式在我大脑中出现的时候,才发现选择回国创业才是我最想做的事,也是最有干劲的事业。”
(2)注意进步快和表现完美的领域
不知道你有没有这样的经历:天天踢足球,经常看足球比赛学习,可就是比班上大多数同学踢得差;我们试图去读些哲学书增加思想,可无论怎么读了又读,就是不知所云;我们很希望自己成为一个数学人才,我们也非常勤奋,非常努力,可就是没有别人那么会打算盘……如果做某一件事,总是不开窍,就说明这确实不是适合你的领域。
进步快和完美表现是找到优势最明确的体现之一,如果一学就会,并且表现完美,产生“我天生就会”“非我莫属”的强烈感觉,那么,很可能我们天生擅长并适合做这类事。而通常做这些事,我们也会做出在外人看来是“疯狂”和“冒险”的举动,只不过在自己特长的领域冒险,成功的可能性要大很多。
高考方向的改变
1977年全国恢复高考,我先是准备考理科,但在复习一段时间之后,却发现复习效果还不如同一年参加高考的弟弟好,于是,我动了改考文科类外语专业的念头。当时离考试已经只有20多天了,这种根本方向的转变非常危险,许多朋友都建议我还是以稳为好。
在仔细思考过后,我觉得自己很努力还依然吃力不讨好,从根本上说是自己不适合理科的原因,以后上了大学学习也一样会很吃力。同时,我在农村插队时就喜欢博览群书和阅读报刊,有文科方面的底子和优势。因此,我决定改变方向,最终,这次转变也使我顺利地考上了大学。
(3)专注最熟悉或一直从事的行业
你过去一直所从事的行业,也许不一定是你最喜欢最擅长的领域,但却可能成为你最好的基础积累。“本行”的东西总会让你感到驾轻就熟,由此可能产生得心应手和游刃有余的感觉,而且你在熟悉的那个职业和行业上,已经积累了能力、经验、资源、渠道、人际关系等等——这其中许多相对于别人来说都是优势。
大多数成功者的创业,一般都从自己最熟悉或者从事过的行业开始,然后专注地做下去。正像商会的一个理事、梅菲特涂料公司董事长喻恒所说:“人生有限,我们要学会聚焦。只有聚焦,才能有所成就。相反,太阳光虽然照亮宇宙,但因为不聚焦,却穿不透一张白纸。”
―――――…
本 章 概 要
● “我们唯一不得不害怕的,就是害怕本身。”
● 如果我们能从“危机”中抓到机会,那绝不仅仅是因为我们有胆量,而更多是因为我们有胆略。所有的谋略都可以归纳为一点:形成和把握优势。做起来很简单:面对对手,以长击短;面对自身,扬长避短。
● 四大要素激发我们冒险的勇气:
――一个充满使命感的目标;
――争强好胜的个性;
――不断求新的激情;
――产生危机感的环境。
第5章 有效策划(1)
——开放式人生的自主途径
胜利不会向我走来;我们必须自己走向胜利。
——美国女诗人穆尔
邝子平的策划人生
启明创投的董事总经理邝子平是个典型的策划成就人生者。1980年,高中毕业的邝子平通过一个亲戚来到美国。在来美国之前,邝子平已经进行了周密的出国策划,并且确立了“三步走”的策略:第一,先读书而不是打工,把书念好;第二,读完书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