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成功人生,需要一颗冒险的心
英国剧作家萧伯纳有句名言:“对于害怕危险的人,这个世界总是危险的。”
恺撒则说:“懦夫在未死之前,已经身历多次死亡的恐怖和痛苦。”
每个人都希望自己有一个表现的舞台,都渴望成功。但是,大多数人也都有着懒惰的天性,总希望面对同样的状况,能用同一种方式来处理,然后习惯成自然,通过重复的量的积累,实现自我超越,就算有冒险与创新的想法,也因为怕麻烦和风险而不愿实施。
而且关键在于大多数时候我们依靠量的积累,通常也只能带来量的变化,而非质的超越,更别去谈人生大转型和大开放。所以,成功者从来都是少数。大多数人过的都是无理想或者有理想的琐碎日子,为生计而奔波,为有饭吃之后最基本的生存问题——住房、教育、医药新“三座大山”而日日苦恼,月复一月,年复一年,最终消磨了一生。
被誉为“20世纪世界奇人”的美国盲聋作家、教育家海伦·凯勒,就信奉这样的座右铭:“人生要是不能大胆地冒险,便一无所获。”
英国小说家W·M·萨克雷则认为:“只要你勇敢,世界就会让步。如果有时它战胜你,你就要不断地勇敢再勇敢,世界总会向你屈服。”
只有充满胆略的冒险,才能为我们带来通常难以企及的成功。
人生怎能没有冒险?
当担任加拿大的外交官任期届满之后,我开始审视自己:少年时代,我曾经把当外交官看作理想,如今理想已经实现,我是不是该为新的目标去进行一次冒险——下海创业。
当时,我小女儿还不到两岁,第二个孩子快要出生,正是需要安定的阶段。许多朋友都劝我稳当一点,认为基础已经够好,选择余地非常大,随便可以找一个年薪几十万美金加补贴的工作,何必要吃这个苦?如果不成功,反而会留下一段失败的履历。
这个时候对我来说,比较保险的方法是以保守的方式来获取稳定,并回避挑战。可这是个创业的时代,每天有大量的公司倒闭,也有大量公司成功,人人都乐此不疲地一次创业、二次创业……我问我自己:为什么我就不能冒险?我为什么不能有新的人生突破?正是这种冒险意识,使我义无反顾地在34岁那年走上创业之路,并最终成为国家发改委主办的《中国投资》杂志评选的首届“中华海归十大创业人物”之一。
在我的这次对开放型成功人士的采访研究当中,有无数这样的案例,尤其是在刚刚改革开放的年代,许多人正是在冒险精神的驱动之下,放弃令人羡慕的铁饭碗,漂洋过海去西方发达国家学习;然后在国外工作稳定、事业有成之时,出于内心深处的“根”以及中国表现出来的发展潜力,又毅然放弃一切,决心成为一名海归。
第4章 富有胆略(2)
我曾联合新浪网和《神州学人》杂志做过一次大规模的海归调查,主题是“海归回国创业应该具备什么样的素质”。结果74%的人认为“敢于冒险和坚持”非常重要,得票率超过了“不断创新的激情”、“团队合作精神”、“海外从业的经验”等,与“整合资源的技巧”并列第二,仅次于“把握机会的能力”。
表4…1:创业应当具备的素质
选项 比例
把握机会的能力
敢于冒险和坚持
整合资源的技巧
不断创新的热情
团队合作精神
海外从业的经验
来源:2007年王辉耀海归调查。
我们看看那些成功的开拓者,那些笑傲“江湖”的创业家,博弈成败犹如赌博,哪个人没有超人的勇气和胆略?
一个具有开放意识的人,尤其是创业者,通常都有着过人的胆略。
比尔·盖茨曾如此激励青年人敢于创业:“如果一生只求平稳,从不放开自己去追逐更高的目标,从不展翅高飞,那么人生还有什么意义?”
百度的创始人李彦宏回顾自己的创业历程,如此说:“作为一个创业者来讲,如果你害怕失败,就几乎不可能成功。10个创业公司可能有9个都要倒掉,这一点我有清醒的认识,正是因为有这样的认识,所以我才敢去冒风险。成了皆大欢喜,如果不成,跟不做其实没有什么太大的区别,因为如果不做,也一样是不成功。”
每个人的人生只能书写一次,如果我们已经处在成功的巅峰,当然可以只需要维护和维系,稳定压倒一切。可问题在于我们大多数人,并没有一个显赫的基业可以用来守成,也没有先天就铺好的成功之路,要改变自己的命运,要建功立业,要从一无所有开始建立自己的辉煌,要从被迫适应社会变成自主命运,就不能不进行大胆的冒险。
人生开放,也需要我们敢于摸着石头过河,面对未知复杂的时代敢为天下之先,成为时代的引领者。
不冒险就是逃避责任
医生的天职就是救死扶伤,而当一个真正负责的医生,除了拥有医术和不“见钱眼开”的救死扶伤职业操守之外,还需要心理承受能力强、敢于冒险。譬如经常发生这样的情况:医生需要立刻进行风险很高的手术,而病人昏迷没办法签字,家人联系不上。这时,不动手术病人必死,但你可以不负任何责任;如果动了手术,病人有超过三分之二的可能死在手术中,而你需要负责任。医生该怎么选择?
北京同仁医院院长韩德民曾经历过这样的事:2005年春节,一场车祸,一个人半边脸被撕开,颅底多处骨折,血管、神经严重损伤,右眼失明。如不及时手术,双目将失明,甚至可能继发颅内感染死亡;如果保守性处理,医生不会有任何责任;而选择手术,如果不成功,医生可能被追究责任。眼科和神经外科的会诊意见是不适合手术,但他却决定做这个手术。他认为:一个好医生要永远把病人利益放在第一位,不敢冒险就是逃避责任。
“类似这种事,做医生的都会遇见,要是你总在想,呵,这个不成,太危险,成功概率不大,一朝失误,我的一世英名就完了!那你就永远都不要做医生了。”
我们还需要明白的是:冒险冒的是风险。
人生处处都有风险,就业可能被炒,创业可能破产,结婚可能遇人不淑,就连普通的感冒都可能被不良医院治死,坐在校园里安静地上课也可能会被无冤无仇的枪手打死。但一个很关键很清楚的事实是:风险并不是已经存在、必然遭遇的结果性危险,而是可能存在的危险、困难、挫折;这意味着我们可能会遭遇危险,失败到一无所有,但也可能完全顺利,一点困难也没有。
换句话说,我们所面对的其实只是危机——风险中还有能使我们实现目标的机会。并且,世界之事大半是风险与机会成正比:往往风险愈小,成功的空间越小;风险越大,成功的空间越大。
唐越的冒险艺术
我在前文中曾提过蓝山中国资本的创始合伙人唐越,他表示自己选择投资最看重的素质就是:“我喜欢的企业家首先要有冒险精神。”因为他认为“新投资行为本身就是一个高风险的事情,但好在我们本身习惯于这种不确定性的环境,喜欢这种不确定性,这就是我们的兴趣。”
第4章 富有胆略(3)
唐越本身也是一个敢于冒险的人,他最漂亮的一次冒险是在2000年3月,赶在互联网寒流之前将e龙作价6800万美元卖给美国纳斯达克上市公司,成为了当时互联网热潮中少有的出售创业公司的企业家。随后,互联网寒流,包括在内的大多数互联网公司都受伤严重,于是,在行情见底的2001年5月,唐越又进行了一次冒险——花300万美金将e龙又从手里买了回来。三年之后,2004年7月,唐越再次卖公司控股权时;只用了e龙公司30%的股权就换回了美国网上旅游服务公司Expedia的6000万美元。短短四年之间,唐越高抛低购,因为敢于冒险和胆略过人而获得了丰厚的回报。不久前,唐越目前所在的蓝山资本还获得一次性融资10多亿美元,准备在中国投资更多的项目。
事实上,我们之所以选择冒险,正是因为结局和过程充满不确定性,而我们从中看到了机会。否则,明知道是地雷还要去踩,那就不是冒险,而是自杀。阿尔卡特公司中国区副总裁刘江南就说:“不要把世界上所有的冒险都看成是壮举,其实这背后都隐藏着许多精巧的计算,只是不为外人所知而已。”
拥有胆略才能赢得冒险
我们常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