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断裂-第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句话,使卞绍宗热泪盈眶。就是这句话让卞绍宗哭了,刚才,他的眼眶里还没有泪水,眼眶里被画面塞满,而今,画面里像是遭遇一场暴雨。   

  庞社教告诉卞绍宗:〃你知道吴四求的左胳膊是怎么没的吗?四年前,也是在这里背学生的时候,上游下来了一根木头,击中了他……〃   

  卞绍宗哽咽着,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时间像风一样快,转眼就到了和师生们分手的时刻,为了欢送卞绍宗返回师大,校长庞社教在宣纸上写了一个条幅送给卞绍宗。   

  卞绍宗一看,竟是一幅隶书,不禁暗吃一惊。古人云:秦篆汉隶。篆书和隶书讲求的是端庄和拙扑,今人成大器者,大多是学有专攻的书法人士,而浮躁之人大都爱辟捷径,靠行草成就虚名。没想到在这远离学界的僻壤山乡,竟有好篆隶之人。卞绍宗没来得及细看内容,首先就被这幅隶书的风格吸引住了眼球。但见通篇字势,貌秀气酣,仪态纯真;沉郁遒古,大巧若拙;布白匀称,疏密有致。间架灵动阔达,字态端方敦厚。其沉着稳重,若泰山之安;其磅礴气势,如大河之流。字里行间蕴含着逶迤深沉的力量。书法研习到这等境界,没有十年八载的水滴石穿、面壁修行是达不到这个高度的。卞绍宗既感动,又感到惊讶。关于这里的民间书法,卞绍宗走村串户家访时早就领教了。文盲不少,却不缺写毛笔字的人,许多山野人家祖祖辈辈对文房四宝的崇拜,显然传承了秦汉遗风,每个村落里都有那么三五个顶极的书法艺人,一手好字即便放到县里的群众艺术馆里参展也不逊色。   

  再看隶书内容,是唐代司空图《灯花》中的名句:〃几时金雁传归信,剪断香魂一缕愁。〃   

  一种只有面对先哲圣人才有的敬仰之情在卞绍宗心中油然而生,他没有想到这个万金油式的农村校长,求知的翅膀会伸展到中国博大精深的古代文化之中去,并且能用极富有内涵和深意的古人诗句来表达即将分别的感受。好个〃几时金雁传归信〃,那分明对他卞绍宗充满一种期待和希望,期望他大学毕业后,能继续回到九十里铺来。对于字里行间蕴涵的这个无比恳切的愿望,卞绍宗从来没有听庞社教正面对他提起过。         

虹←桥书←吧←BOOK。←  

第12节:第四章:天空飘满安全套(3)         

  卞绍宗想到这里苦笑一声,如果套用世俗的观点,在这个正在物质化、铜臭化的时代,有谁,如果明目张胆地恳请一个城市里的学生、一个有着光明前途的大学生自愿扎根到这山里来,那肯定是神经错乱了。   

  本来他也想回赠庞社教一幅字的,看了庞社教的笔墨,他突然胆怯了许多。庞社教说:〃来而无往非礼也,把你的墨宝给我留一幅吧!我们早就了解到,你在文学和书法方面,好生了得呢。〃   

  卞绍宗窘得红了脸,连说:〃不敢当,不敢当。〃   

  卞绍宗犹豫了良久。他太了解自己的深浅了,他觉得自己的书法尽管龙飞凤舞,腾挪有致,也曾经在大学校园里被人追捧,但与庞社教的笔头相比,明显属于花拳绣腿的那种。不过,这样扭捏下去,反而不好,就精心写了一幅行草。他知道,自己并不在乎在庞社教这里失去书法意义上的面子,他在乎一种表达。他写的是唐代黄滔的《旅怀寄游人》中的两句:〃一船风雨分襟处,千里烟波回首时。〃当夜,当他在宣纸上把〃回首〃两字落到上面时,他感觉到胸中有大潮咆哮的声音,浪花排山倒海,直贯头顶,冲击得他头脑有些发蒙。九十里铺这样的地方确实是需要他的,需要他的青春,需要他的奉献,需要他这样的大学生来建设、来创造、来经营。真的有〃回首〃之日吗?他在一遍又一遍地拷问着自己的决心、信心和灵魂。   

  当他把条幅送给庞社教的时候,庞社教当场就愣住了,他只评价书法而不提及内容:〃好字!好字!好字啊!真是名不虚传,我原来总以为现在的大学生都不爱写毛笔字了,从你这里,我就得改变看法了。〃   

  卞绍宗十分明白庞社教此时的心情。庞社教内心称赞的肯定是内容而不是书法,他还能说什么呢?只有借助称赞书法来表达自己的感受了。庞社教的目光久久地在〃回首〃两字上停留的许久,不易察觉地、无可奈何地摇了摇头。   

  卞绍宗什么也没有说,他知道,庞社教不会对字面中表达的意思过于认真的。有位伟人说过,这个世界上,怕就怕认真二字啊!   

  欢送那天,庞社教特意吩咐食堂的师傅到镇子上买了一只嫩母鸡,买了几瓶清谷牌的白酒。那天,老师们围着卞绍宗,轮番给他敬酒。窗户玻璃上,紧紧地贴着一些大大小小的蠕动的小肉墩儿,那是来自各班的同学们被挤扁的鼻子,大家都想争先恐后地最后看敬爱的卞老师一眼。   

  那天大家都醉了。醉了就都号啕大哭,哭得最厉害的是民办老师周元宝。周元宝是九十里铺中学的骨干。他利用业余时间参加了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硬是拿下了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大专文凭。但是,现实总是荒诞而严酷的,学识再高,也改变不了他民办的卑贱身份。为了转正,他每年都要回过头去拼命复习高中课程,参加全县的民办教师考试,成绩都不错,但是转正偏偏没有他的份。事情其实明摆着,现如今没有过硬的关系和后门,你就是有天大的本事,也休想跨进正式教师的门槛。   

  周元宝像死了爹一样向卞绍宗哭诉:〃卞老师老弟,你知道吗?我是多么喜欢人民教师这个工作啊,每天站在讲台上,看着自己的学生,我的心里特别的高兴,觉得自己在干着世界上最崇高的事情。可是,可是……呜呜呜……〃   

  卞绍宗心里一酸,安慰他:〃周老师,别哭了,这次,你一定能考个好成绩,争取转正。〃   

  周元宝说:〃上面给咱民办教师考试,那纯粹是嫖客耍婊子呢,成绩算个啥?〃   

  卞绍宗只好说:〃……好好考,好好考,考他个第一名,看他们还有啥话说。〃   

  周元宝却没有回音这个话题,他说:〃这次转正不了,我就不干了,去南方打工。在南方的工地上扛沙袋、挖地基,一个月挣的,比咱破民办一年挣的还要多。我一个破民办,低人一等,图的啥啊。〃   

  卞绍宗忿忿地说:〃这次如果转正不了,就去告。〃   

  〃告?〃周元宝睁大了眼睛,〃你说的是告乡教委?老弟,你这是站着说话不腰疼啊。咱乡里人的饭碗口粮,全在人家手里攥着呢,告他们,跟飞蛾扑火有啥两样?好了,好了,不说了,不说了,喝酒,喝酒,来,敬你一杯!〃         

虹桥书吧BOOK。  

第13节:第四章:天空飘满安全套(4)         

  卞绍宗就喝了周元宝再次敬上来的酒。酒是什么味道,他没有品出来,倒是品出来了周元宝内心巨大的隐曲和苦痛。   

  卞绍宗即将返回西北师范大学校园的最后时刻,九十里铺再一次馈赠他一份避之不及、不得不直面接收的记忆,这份记忆看似荒诞不经,却有着坚实的历史根基和生活渊源,足以让他这个师大学生会主席用一生去咀嚼。   

  不好意思,是安全套,关于安全套的故事。   

  安全套的故事就发生在卞绍宗离开九十里铺的那天。那天的天气可真叫天高云淡,万里无云。这样的天气,仿佛是专为安全套的故事提供舞台似的。   

  九十里铺中学的师生把他送出校门,送出镇子,一直送他到一棵苍老的大槐树下,这里就是长途车站了。九十里铺乡是清谷县最偏远的一个乡,曾经一度以贫穷落后而著称,说是九十里,实际上离县城足有一百里。县城发往九十里铺的班车,一路翻山越岭,跨沟过河,最少也得四个小时。卞绍宗感觉到自己的脚步很沉,像是灌了铅。心里像是有一条坚韧绵长的丝线,一头牢牢地扎绑在心尖上,一头扎绑在九十里铺中学的讲台上,他说不清楚这根丝线是什么做的,为什么如此地坚韧和绵长,紧紧地缠裹着他回归的脚步。这使他的心里慌乱如麻,像是更多的丝线纠缠在一起了,感到一种从来没有过的疲惫和困惑。   

  在山里等候长途班车是需要耐心的。大家就都在日头和风中慢慢地等待着,眼神里蓄满了被分别酿成的失落和无奈。话并没有说多少,都在静静地感受着空气中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