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二天,两人徐徐漫步在松花江畔。她默默地和他并肩来回走了许久,才靠着一根栏杆站住,告诉他,省里的几所大学已经开始试行招收工农兵学员。她要尽一切努力为他争取到一个名额。如果争取到了,他就可以有三年的时间一边在城市学习,一边照料他的恩人父女了。他感激得紧紧握住她的手,不知说什么话才能表达自己的心情。
她听凭他握住自己的手,将脸侧转向松花江,隙望着冰封的江面;说:“你应该明白,我是因为爱你才这样做的。”
他没有回答她这句话,但他在自己心中暗暗立下了誓言:我今后要开始爱这个姑娘!我再也不能挫伤她对我的爱情!全连只有他一个人知道,郑亚茹超假半个月,是为他在城市多方奔走。
不久,连里收到了由团部转来的一份哈尔滨医科大学的录取通知书。
曹铁强要离开北大荒,去上大学了!消息在全连传开,所有的知识青年都感到意外。他们从那一天开始用另外一种眼光审视他了。那种目光向他表明,他们怀疑他过去是否值得受到他们那么多的尊敬。
他是怀着一种悲凉的心情离开连队的。
只有一个人为他送行——郑亚茹。
当夜住在团部招待所里,已经十点多了,忽然有人敲门。
他打开门,见门外站着一个陌生的知识青年。
“你是曹铁强?”
他点点头。
对方走进房间,说:“我想和你谈几句话。你是接到了一份哈尔滨医科大学的录取通知书吗?”
他迟疑了一下,点点头。他觉得并没有隐瞒的必要。
“你热爱医生这种职业吗?”
“……”
“你愿意毕业后还回到北大荒吗?”
“……”
“你能够成为一名北大荒所需要的出色的医生吗?”
他生气了。反问:“你是谁?我根本不认识你。你有什么权利这样质问我?”
对方缓慢地从兜里掏出一盒烟,缓慢地抽出一支,叼在嘴上。缓慢地擦着火柴,缓慢地吸了几口,眯起眼镜后面一双沉静的眼睛瞧着他,用缓慢的语调说:“我叫匡富春,团部的卫生员。谈到权力,我不但认为我有这种权力,而且认为,任何一个北大荒人都有这种权力。北大荒需要医生,需要出色的医生。争取到一个上医科大学的名额是很不易的,如果被一个对医生毫无职业感情的人,或者被一个仅仅想利用上大学的机会离开北大荒回到城市去的人占有了这个名额,那未免太令人失望和遗憾了!”
对方的表情和语气,都流露出毫不掩饰的嘲讽甚至侮辱。但对方所说的这番话,又是那么理直气壮。令人丝毫也不能怀疑这番话有任何不光明磊落的企图或动机。
他虽然感到受了难以容忍的嘲讽和侮辱,但他还是容忍了。他第一次觉得在别人面前心中有愧。
对方又开口说:“这个名额本是我争取到的。我曾给医科大学写过一封信,向他们反映了北大荒缺少医生的实际情况,并向他们提出请求,允许我去自费学习。我的祖父和父亲都是医生,而且是很出色的医生。我从小热爱医生这一职业。我向他们提出请求,没有任何个人目的。我只是想成为北大荒所需要的一名出色的医生。我相信给我一次学习的机会,我可以成为一名好医生。他们回信答应了我的请求。可是最近他们给我的又一封信中解释,由于某种原因,答应了我的名额,被我们团里的另外一个人顶替了……”
他怔怔地望着对方,一句话都说不出来。
“我并不想责怪你。更不想和你吵架。我只是来对你说,不管你是否已决定将来当一名医生,我希望你能珍惜这一次学习机会,希望你三年后还能回到北大荒来。北大荒需要出色的医生……”对方看了他一眼,缓慢地抬起手,用食指朝鼻梁上推了一下眼镜,没有任何告别的表示,一转身走出了房间……
第二天,他又回到了连队。
可想而知,郑亚茹对他这样做恼怒到何种程度!无论他怎样向她解释,都不能求得她的谅解。
他几乎是把匡富春对他所说的话一字不差地复述给她听,一遍又一遍。但却只能愈加激起她的恼怒。
“你多高尚啊!可我是为了谁?我在城市四处奔波,拉关系,挖路子,走后门,求爷爷告奶奶,就差没给别人下跪了!整整半个月,两条腿都跑细了,舌头都磨短了,为了谁?!团长心里记着你一笔账呢,根本就不同意让你上大学!也是我一次次跑到团部替你说情,装哭,耍赖,连一个姑娘的自尊心都不顾惜了,可你!你倒成了无比高尚的人,我倒成了顶顶卑劣的人了!高尚不过是一种自我表现欲,这一套我也会!我从明天起要每月给这个匡富春寄抬元钱,写一封信,要写得情意缠绵,鼓励他为北大荒好好学习!他会比感激你更加感激我!……”
她果然说到做到,第二天就给匡富春寄出了一封信和拾元钱。不过信中写了些什么,是否情意缠绵,他却不知道了。
他和她又一次闹僵了……
发枪了!
随着边境局势的恶化,全团几个重点连队,包括工程连,组建了“战备分队”。真枪实弹,代替了每天清晨出操训练时的木枪木手榴弹。枪,比镰刀,比锄头,比拖拉机和收割机更使生产建设兵团的知识青年感觉到他们不同于一般下乡插队知识青年的特殊价值。
这种特殊价值是他们每个人自我意识的支撑.点。
他们早已不满足于一年四季仅仅播种和收获了。他们渴望着浴血战场报效国家的机会!
因为他们是生产建设兵团——战士!
当初,他们中许许多多的人,正是为了这两个字,放弃了到离家较近,生活条件较好的农村插队的机会,而千里迢迢奔赴北大荒的。
他们不怕死,只要能做英雄。
他们就怕平凡的生活。艰苦他们已经习惯了。习惯了的就是平凡的。而“平凡”对他们来说是一种软性的挑战。他们没有足够的耐力应付这种挑战。渐渐冷却的政治兴奋在他们身上转化成追求那种惊天地,泣鬼神的英雄壮歌的激情。
但,并不是每一个人都有资格获得战斗武器。
枪,只能发给“红五类”。
这是内定的原则,但战备形势报告会上的动员令,却是向每一个知识青年发出的。
于是一份份申请书由班排长递交到连部。连部讨论通过的申请书,附上鉴定和意见,密封后报到团军务股审批。
裴晓芸也写了申请书。
那不是一般的申请书。
那是用指血写成的申请书。
别人,钢笔写的字句,尽可表达对党对祖国对人民的忠诚和献身精神。但她不可以,她是入了“另册”的,她十分清楚这一点。
只有用血来表达。她想。一腔血都洒在战场上,乃是她心甘情愿的。在烈士的队伍中,也许是没有“另册”的吧?她这样相信。
她没有按正常程序将申请书交给排长郑亚茹。
晚上,连部开会,讨论确定“战备分队”的战士名单。
老指导员一份接一份地翻阅申请书,忽然问郑亚茹:“裴晓芸没写?”
女排排长点点头。
指导员又问:“是不是写了没交?”
能不能被批准为“战备分队”的战士,和有没有这种要求,意义是并不相同的。每一份申请书,都要做为一种忠诚的证物入档案的。
“根本没写,或者写了没交,对她还不是一回事吗?”女排排长不以为然地回答指导员的话。
“这不一样。”指导员很严肃。
“你有必要去问问她。”曹铁强看着郑亚茹说。
“我认为没有必要。”郑亚茹顶了他一句,坐着不动。
裴晓芸就在这时走进连部,将申请书交给指导员,立刻低着头转身走了出去。
指导员看着她的申请书,脸色肃穆起来。
申请书从指导员手中传到曹铁强手中,又从曹铁强手中传到郑亚茹手中。
“我们就最先来讨论这份血书吧!”指导员说完这句话,开始卷烟。这是他内心不平静时的习惯动作。
郑亚茹许久都没有放下那份申请书。虽然纸上仅写着五个字:我要一支枪。
曹铁强的目光盯着郑亚茹,举起了一只手。
指导员随即举起了手。
郑亚茹仿佛受到迫使,也缓缓地举起了自己的手。
第二天,曹铁强在食堂门口碰见裴晓芸时,对她低声说了一句话:“连队通过了。”
裴晓芸的脸色霎时苍白,连薄薄的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