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金梭银梭-第6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柳云涛不禁叹道;“真是可惜了,一个花园般的企业竟会败落到今天这种境地。”又问:“你们计划什么时候把这个企业给盘下来呀?”

  “还没计划好,我们暂时还是在租赁经营。我们一家人都是工薪阶层,底气不足哇。眼下连流动资金都凑不足,哪儿有那么多的钱来收购这个企业呀!”梁金鹏满脸佛笑地回答说。      

  他可能是怕柳云涛对日后长期合作有什么顾虑,复又笑道:“不过,我们和镇政府签有《托管协议》,已经讲定了,这个企业是不容许外人再来插手掺和了!”然后又用一种斩钉截铁的语气说道:“我们一家人现在是‘王二麻子打仗——盯住了’,这个企业早早晚晚都是要姓‘梁’的!您就放心吧!”

第 九 回(4) 矢志东山金鹏出云霓  名登魁首鲤鱼跃龙门
第九回(4)忍痛割爱

  柳云涛、吴忠信在梁金鹏的引领下,围着院子一边走一边聊,不知不觉已是日上中天。梁国军兴匆匆地跑来,催促大家一起到餐厅用餐。四个人便相拥着直接向餐厅方向走去。

  “和秦中书联系上了吗?”梁金鹏关切地向梁国军问道。

  “联系上了!”梁国军冲劲十足的回答,“老秦说晚上给我们回电话。我怕他一时找不到头绪,又找了两个老乡去帮忙打听!”

  “那就好!”梁金鹏高兴的答应着,领着一行四人迈步进入了餐厅。

  席间,河南来送麻的商师傅和贾师傅也在场。重新介绍过后,柳云涛和吴忠信才得知哪个大个子叫商广智,中等身材的叫贾桂亭;两个人年龄相仿,都在三十五六之间。

  酒菜上齐以后,大家交杯换盏,你敬我让,气氛搞得非常热烈。在坐的都是生意人,自然是三句话离不开老本行。柳云涛乘着酒兴向商、贾二人问道:“你们二位师傅都是麻纺行业的行家,对原麻的市场行情一定很清楚。现在原麻的市价大致在什么样的价位上?”

  商广智笑应道:“这个价位可不好说。可以说是一时一个价。因为原麻是一种农副产品,要看当年产量的高低和市场需求的多少来定。丰收年景产麻量大时就相对便宜一点,歉收年景产量低了就相对价格高一点。所以有大小年之说,就是说丰收年景为大年,歉收年景为小年。再就是要看什么时候用。一般是原麻刚刚收下来时价格会便宜一点,再就是春节前夕会便宜一点。原因就是农民在秋收秋种和春节时需要换点活钱急用。一般情况之下,等过了春节之后,原麻价格就会一月高过一月,一直会持续到下季新麻上市之前,价格只会涨不会落。您要说现在的原麻价格嘛?我们今天送来的原麻是两千八百元一吨,还不包括运杂费。这在我们当地来说就属算是优惠价了!”

  “那你们的运价是多少钱一吨呢?”柳云涛急于了解当前的市场行情,便进一步刨根问底地问道。商广智应道:“这个价格也不一样,要看运程的远近才好定。贾大哥的运价就和我的运价不一样,我们那里离这儿距离稍近些,每吨的运价是按一百二十元计付,这也是最低价了。因为我们是长期用户,车主才肯帮忙。这个运价贾大哥就做不下来了。”

  梁金鹏见柳云涛问得真切,便佛笑着打趣道:“柳总这生意还没和我们做,就在这里替我们计算产品成本了!”

  柳云涛呵呵笑道:“那里,那里!遇到行家就想请教请教。在商言商嘛,问问心里也好明白明白。”心里却在暗自忖道:“看来交阳的王总所言非虚,他所说一吨麻三千块钱,价格还挺靠谱的。”

  酒足饭饱之后,商广智和贾桂亭说要先行押车回河南,便起身告辞。梁金鹏和柳云涛等人一起动身相送,一直目送两辆大卡车开出工厂大门方才回转。

  送走商广智和贾桂亭,梁金鹏又邀柳云涛和吴忠信到楼上喝茶。几个人在总经理室聊了一会儿闲话,相约明天一早在武汉相见,一起到缝纫机市场去看机器。吴忠信说他明天没有时间相陪,要请柳云涛代劳。柳云涛正中下怀,便爽快地答应了下来,并对他说道:“你若有事就忙你的好了,这边的事情有什么进展我会及时打电话和你联系的。”

  柳云涛看看事情已然了解,便和吴忠信告辞要走。梁金鹏热乎乎地安排梁国军开车相送,一直送到了白龙山长途客运站, 到二人上了客车才回转。

  客车尚未驶近武汉,梁金鹏就给柳云涛的手机上打来了电话,说是已通过武汉的朋友找到了卖地毯绞边机的商店,商店就在乔口长途汽车站附近,要柳云涛明天一早在乔口长途汽车站碰头。还告诉柳云涛说,要他务必带上交阳麻纺厂和他们上次送来的样品,以便好做个参考对照,因为上次所送“防水麻袋”的绞边工艺日本客户已经认可了。

  闻听此讯,柳云涛的心里一阵欢腾。

  在人生事业成功与失败的道路之上,大概总有一个名叫“运气”的家伙在其中兴妖作怪。对此,柳云涛是深信不疑的。虽然他上午在蒲城麻纺厂曾言之凿凿地对梁氏父子说,在一个“九省通衢”的大武汉不可能找不到要买的机器,那不过是在鼓着肚子说大话给梁氏父子和自己打打气而已,其实在自己的心中是一点谱也没有的。不久之前,远在青岛的龙永泰在加工交阳发运去的“防水麻袋”时,找遍了全青岛也没有找到这样的机器,最后在无奈之下只能用普通缝纫机跑直线给“防水麻袋”封口,就是个前车之鉴。他心中明明白白地知道,直到目前为止,他手中仅仅拥有交阳和蒲城两个供应客户。这一次,在交阳供货失败的情况之下,如果蒲城不能满足日本客户的工艺要求,其结果就只能是望梅止渴、画饼充饥、空欢喜一场了!一得知在武汉已经找到了生产所需要的机器的信息时,柳云涛禁不住心中一阵狂喜。他隐隐觉得幸运之神仿佛正在微笑着向自己招手。

  第二天早上,柳云涛按照约定的时间于八点之前赶到了乔口长途汽车站。等了约莫有十多分钟的时间,便在游动的人丛中看到了梁金鹏那张溢满佛笑的胖脸。

  这次随同梁金鹏前来武汉的还有三个人。一位是生产科的梁科长,一位是现金会计小梁,还有一位是供销部经理齐东平。

  现金会计小梁是个乳臭位干的毛头小伙子,嘴巴上的胡子还没长出来。他长得一付细高挑身材,赤红脸膛,在平地上一站就象秋天庄稼地里长着的一株红高粱。相比之下,梁科长则显得较为瘦弱矮小,其年龄在五十上下,眉宇间透现出一股文静之气。齐东平则是个窦尔墩式的粗壮汉子,三十多岁的年纪,两颗不太显露的虎牙分插上唇两边,一付自来笑的面孔。

  梁金鹏分别介绍过后,便命齐东平和小梁到汉正街小商品市场去买白布和尼龙白线,留下了梁科长和柳云涛相伴一起到缝纫机商店去买地毯绞边机。

  按着事先打听好的地址,三个人穿过横穿东西的马路走到北面的边道上,然后向右一拐拐到了一条南北大街上。在南北大街的西侧边道上,三个人沿路北行。走了没有多远就看到前面楼上探出一个立式的长方形门店招牌。上书:“宏大缝纫机总厂经销处”。一见这个醒目的门店招牌,梁金鹏便一脸佛笑地回首叫道:“你们看,就是这家!”

  柳云涛喜道:“怎么这么好找!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啊!”说着,不由自主地笑出了声来。梁金鹏笑侃道:“‘要知山中路,须问打柴人’吗!有‘地下党’给我们提供情报,还怕找不到‘敌人’的踪迹!”

  三个人循着招牌走近大门一看,只连商店的营业面积并不大,充其量不过百十平米的样子。商店的门面坐西朝东,面向大街。在营业厅的左右两侧和里面的墙上,三面环绕着立满了货架,。货架之上摆满了各式各样的缝纫机配件。营业厅的地面上挨挨挤挤地摆满了各式各样的缝纫机。营业厅临街宽大的玻璃门紧闭着,只有南面的一个偏门敞开着,供顾客出入。在临街玻璃大门的后面摆了一张圆桌和几把椅子,供顾客歇息待茶。

  三人刚刚走进店门,正在东张西望,一位年轻的女营业员笑容可拘地迎了上来,欢声问道:“各位老板,来看看缝纫机呀?”

  “是的,是!”梁金鹏应声答道。说着,便自柳云涛手中接过“防水麻袋”的样品,展开来递到女营业员的面前,正容说道:“我们要买能够绞这种花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