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柳云涛呵呵笑道:“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嘛,我这可是一种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炽热情怀,又怎么能和朝秦暮楚的乱搞男女关系去挂钩呢?你的联想力也太丰富了!”
黄全胜自豪地夸耀道:“虽然说是山光水色各有千秋,若是同我们的千岛湖认真对比起来,东湖、太湖、西湖和莫愁湖就有点平淡了些。就以我们湖面上这些千姿百态,雄奇瑰丽的岛屿来论,是没有那一个内陆湖泊能够和我们千岛湖媲美的。这可不是我在王婆卖瓜自卖自夸!没有梧桐树,怎能引得凤凰来,看看到我们这里来观光赏景的人有多少你们就清楚了!云涛兄还是很有鉴赏的眼光的!”
杜民生大笑道:“真是‘谁不说俺家乡好’!云涛兄这么一捧,你就登着梯子要上楼,也太不谦虚了!我们东湖的人文景观有数千年的历史,这一点你们的千岛湖就比不了;我们磨山有‘绿色宝库’的皇冠,又有世界三大赏樱胜地之一的‘樱花园’,这也是你们的千岛湖所难以匹敌的!可不能夜郎自大哟!”
客轮在水路上行过几个站头之后,来到了湖区中心的千岛镇。林中华的千岛湖水产养殖公司就设在这里。这里是黄全胜的家乡,又是他曾经工作过的地方,自然是熟门熟路,客轮一泊岸,他赶紧招呼杜民生和柳云涛随着川行的人流走出了站台,一路往前走着,又兴致勃勃地向杜、柳二人指点介绍着岛上的景物。
三人正然前行,迎面撞见了前来接站的孔令军,春节之前大家在南京会过面,不用介绍便立地亲热了起来。孔令军开来的仍然是上次去南京时驾驶的黑色帕萨特轿车,三个人把随身行李放到后备箱中以后,先后礼让着坐到了车里。孔令军徐徐把车弯上大道一路朝千岛镇的方向驰去。
千岛湖水产养殖公司位于千岛镇的最东边。在一个阔大的院落里,有楼房、有平房,还有一座规模不小的冷库和一个水产品加工厂,看起来很是气派。林中华的办公室在办公大楼的二楼。孔令军把车开进院子后将车停在了办公楼门前的停车场上,便招呼杜、柳、黄三人一齐上了楼。
四个人刚刚走近林中华的董事长办公室,就听得里面传来阵阵杂乱的吵嚷声:“我们的鱼货供应是有合同的,林总怎么能单方面撕毁合同呢?”“你们千岛湖有六百平方公里的水面,难道这么点鱼货都不能保证供应吗?”“我们向来没有短过贵公司一分钱的货款,怎么这鱼货能供应别的客户,单单就不能供应我们呢?&;#8226;&;#8226;&;#8226;&;#8226;&;#8226;&;#8226;”
在一片嘈杂的吵嚷声中,孔令军轻轻地把董事长办公室的屋门推了开来。进门一看,只见在里面男男女女聚集了七八个人,正在和林中华进行舌战。一见杜民生,柳云涛和黄全胜三人到来,林中华象是遇到了大救星,欣喜异常,赶忙起身迎道:“哎呀,辛苦,辛苦,怎么这么晚才到哇,可把你们给盼来了!快坐,快坐!”
满屋子的人正在七嘴八舌地吵吵着,一见有生人到来,一下子都住了口。眼见得林中华离座上前相让,又看着满屋子的人无处下脚。杜、柳、黄三人苦笑着站在当场不知所措。转瞬间,林中华立即意识到了这一点,赶忙挥手向孔令军吩咐道:“你先去会客室把门打开,让三位老总去歇息一会儿,我随后就来!”
没等杜、柳、黄三人和孔令军转身走出屋门,又听林中华解释道:“大家都不要着急,事情总会有解决的办法的。你们看,我这又来了客人,是武汉来的朋友,我总得先去见一见呀!等吃过午饭我们再约时间商量好吗!” 电子书 分享网站
第三十五回(3)披坚执锐勇拔上海港 先声夺人威震黄浦江
第三十五回(3)不依不饶
会客室就在董事长办公室的斜对门,杜、柳、黄三人随着孔令军进了会客室。坐下没有多大一会儿,就听到楼道里闹闹嚷嚷的一群人退了出去,又听到一阵急促的脚步声渐行渐近,林中华满头大汗地闯了进来。
“真是好事多磨,可算是把人给打发去了!”林中华没头没脑的嘟囔着,又一一和杜民生、柳云涛、黄全胜三人重新握过手,然后如释重负地一屁股坐到了墙边的沙发上。
柳云涛笑问道:“我听这些客人好像都是来买鱼的,林总这里的买卖这么兴隆啊!”
林中华自嘲道:“兴隆是兴隆,已经兴隆的快焦头烂额了!过去总怕出的鱼货卖不出去,到处求爷爷告奶奶的去推销;现在又反过来了,弄得供不应求了,照样愁得让人头疼!”
杜民生一听来了兴趣,又问道:“什么事让林总这么头疼啊,能不能讲来听听,我们也好学习学习长长见识!”
林中华苦笑道:“这又有什么好学习的,无非是花钱买些教训而已!”他这里正然倾述无门,一听杜、柳二人频频相问,便打开了话匣子。
“我们这里出产一种鳙鱼,土名又叫胖头鱼,并不是什么名贵的鱼种;因为这种鱼鱼头太大,过去一直不太好卖,价格特便宜。当地湖边的老百姓吃这种鱼时,为了节省油盐佐料,常常时先把鱼头剁下扔掉,我们在市场上推销这种鱼没有少费周折。
不想人们现在吃顺了口,竟对这种鱼吃上了兴趣,原因就是这种鱼是湖里天然生成的,靠吃湖里的浮游生物长大的,不是人工饲养的,有一种天然的纯正美味,前来订货的客户就渐渐多了起来。到现在常年来订货的客户已增至到两百多家,我当时也没预测到需求这么旺盛,来者不拒,就把常年供应合同都给签了下来,不想一下子就给自己戴上了枷锁!”
又解释说:“当时签订常年供应合同的时侯我也没有用心去想,只求有市场销售就知足了。可凡是前来订货的客户都有一个先决的条件:一要供应的胖头鱼必须是活鱼;二要个头重量要大致相当;三要能保证天天供应不间断。这些合同条款签起来容易,大笔一挥就成了,可实际执行起来就难了。
你们想,这种鱼在湖里是天然生成的,又不是我们人工饲养的,下湖捕鱼的数量哪儿能天天都是如此,又怎么能保证入网的鱼捕上来个头重量都一样呢;而且这种鱼要长到能上餐桌,生长期要四五年的时间,产量有限,哪能满足这么多客户的长期稳定的需求。这糊里糊涂地一搞,可把我们自己害苦了。刚才你们见到这些人,都是上门来兴师问罪的客户,个个都不依不饶的,真不知让人怎么应付才好!”
“供不应求就提价嘛,物以稀为贵,这有什么好头疼的。您老兄天天卖鱼,难道连这招都给忘了?”柳云涛听林中华讲时下的鱼货供不应求,很为他高兴,便积极地鼓动着。
“我也是这么计划来着,可是眼下这一大堆合同怎么处理呀?要是单方面中止这些供应合同的执行,得要赔客户不少钱哪!这可是用钝刀子在自己身上往下割肉,论到谁身上谁不心疼呀!”林中华忧心忡忡地叨咕着。他本来是个做事果断,雷厉风行的人,面对这种纷乱的局面,一时间也犯了难。
对于林中华时下的处境,黄全胜早有耳闻。眼见得他郁郁寡欢的样子,便进言道:“长痛不如短痛,一刀斩下去不是万事都解了。当时造成的损失以后还可以再找补回来嘛!这样不死不活的长期拖下去,还不得把自己拖死。与其让他拖死,还不如现在就一刀两断呢!”
几个人触景生情地聊了一会儿闲话,渐渐地就把话题转到了鱼粉销售方面来。
柳云涛笑道:“春节前林总的南京之行给了我们很大的支持,使我们获益匪浅,这次我们千里迢迢地赶到千岛湖来,又是向林总求助的,不知林总眼下是怎么计划的,我们的鱼粉可是用不了几天就要到上海港了!”
此时,林中华已从纷乱的思绪中挣脱了出来,又恢复了往日的镇定和自信,便应道:“这件事小黄早已和我讲过,从打一开始我就认购了两千吨。到今天还是这个计划,没有变。不过,眼下的情况你们二位都见到了,要是真和二百多个客户中止胖头鱼的供应合同,我们公司恐怕得拿出一笔数额不小的款子来赔人家,账户上的资金怕就不够用了。如果能够容我多一点时间筹集资金,吃个两三千吨是没有问题的。如果时间赶的太紧,恐怕我一次就吃不进这么多了,我得在账面上留点周转资金以解眼下的燃眉之急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