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金梭银梭-第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序     …… 雄关漫道真如铁    而今迈步从头越
立意要写这么一部小说并不是自己人生计划篇章中一个既定的章节,而是缘自于我在2004年大年除夕的一次偶发性的感悟。

  除夕之夜,在喜庆的节日气氛中看过中央电视台的春节文艺联欢晚会之后,犹觉余兴未尽,便信手从书架上拿了香港财经小说作家梁凤仪先生所著的《九重恩怨》捧在手中来看。不想看着看着便触发了一个荒唐的念头:如果把自己最近几年来亲历亲见亲闻的商业故事拿来敷衍成篇,不也可以写一部有趣的财经小说吗?

  可是想归想,做归做,真正动起手来要写的时候,却又不知从何处下手了。春节假期匆匆而过,自己又忙着为养家糊口四处奔波去做生意挣钱,根本就没有时间来搞这劳什子,几天一过,就把要写小说的荒唐念头给抛到了爪哇国去了!

  忙忙碌碌地又过了三四年,一直拖到了2007年的下半年;当自己已经不再为挣钱吃饭而四处奔波的时候,鬼使神差地又打起了写小说的歪主意。这一次非同以往,因为有了时间做保障,竟然笔不停辍地写了下来。原本只想写个三四十万字,勉强凑成个长篇就知足了,不想把小说写得象懒婆娘的裹脚布一样又臭又长;可越写越收不住笔头,竟糊里糊涂地写了有上百万字之多。这一下让自己吃尽了苦头,就象一只陷在泥沼中的困兽一样,越挣扎陷得越深,真让人受够了!痛定思痛,不知那些以笔耕为职业的朋友们,怎样才能够打熬过自己艰难的一生?

  中国的改革开放已经走过了三十年的风雨历程。三十年来,在改革开放的社会潮流的推动下,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出现了百舸争流万马奔腾的壮阔场景。随着以高度集中为其标志的公有制经济体制的弱化和以多种经济成分并存为其特征的市场机制的引入和形成,在建立新的社会经济秩序的过程中,社会各阶层进行了重新的排列组合。在这新一轮的排列组合运动中,经过改制而发展起来的中小企业业主成了率先富裕起来的一个全新的社会阶层;原始意义上的民营企业家的社会地位也得到了明显的提高;规模以上国有大型企业的干部职工由于在社会竞争中占据着垄断的制高点而*独领;党政部门的干部职工,特别是公务员阶层,由于经济收入的不断提高且具有高度的稳定性,自然被晋升为小康一族;在党和国家惠民政策的大力推动下,随着农业税的全部取消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反哺农村政策措施的落实,广大农民的经济地位也得到了很大的改善;而在庞大的工业建设大军中被市场竞争所分离出来的众多的下岗失业人员则成了当今社会生活中的弱势群体。回首往事,令人感慨良多。

  按照木桶理论的论断,木桶盛水量的多寡要以其最短木板的高度做为其衡量的标准;如果将这一理论延伸到社会生活中来,那么衡量一个国家社会进步的繁荣程度的高低亦当如此。在构建和谐社会的现实社会环境下,如何关注、关心、爱护、扶助城镇人口中下岗失业这一社会弱势群体,并将其引导回归到主流社会中来,共同参与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这是当前我们全党全国人民所共同面临和亟待解决的重大的社会课题。基于我自己对这一社会阶层人民实际生活的熟悉和了解,因而在创作这部小说的构思过程中,我便自然而然地将自己的笔触瞄向了城镇人口中下岗失业大军这一游离于主流社会之外的弱势群体。

  下岗或者失业是当今人类社会,包括资本主义社会和社会主义社会所共同面临的一个复杂的社会问题。失业不是资本主义社会制度的专利,下岗也不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专利;这其中有经济规律所制约的不可逆转的必然性,也有可以经过人的主观努力进行适当改善的可塑性。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人生不如意事十之*,世界上原本就没有完美无缺的社会制度,进步优越的社会制度也只能够在实践发展中才能够得以逐步完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创立和和社会实践无疑给全人类为建立优越的社会制度指明了前进的方向,可优越的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和完善是一个长期的发展过程,又怎能以“社会主义”一词的名世而轻易了得!因而一味对现实社会制度的求全责备是不足取的。基于这一认识理念,我坚信,只要遵循*主义的科学发展观,实事求是地去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再辅之以科学得当的有力措施,动员全社会的力量来共同关注、关心、爱护和扶助城镇人口中下岗失业这一弱势群体,定能使我们全社会的就业状况大大改观。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我们已经建立起了一个朝气蓬勃的新中国,我们也一定能够集全国人民之力把我们的社会主义祖国建设得更加繁荣富强,让全社会的人民都能够享受到改革开放取得的伟大成果,走上共同富裕之路。

  沧海横流方能显示出英雄本色。社会上城镇人口中的下岗失业人员多是学无专长或年老体弱的普通劳动者,就科学文化素质的层面而言,其中殊少社会精英。但是在市场化激烈的社会竞争中,他们那种勇于拼搏,吃苦耐劳,甘于奉献,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以及他们在逆境中通过艰苦奋斗所创造出的光辉业绩依然是可歌可泣的,他们也足可称得是在新的历史时期为振兴中华为民族复兴和社会进步而献身的英雄。

  陶醉在社会繁荣和家庭幸福之中的朋友们,可能并不清楚我们当今的社会上究竟有多少下岗失业人员,并不清楚我们今后在社会上还会增加多少下岗失业人员;假如这些朋友能够在无意间窥见其中的概貌,也许会在猛然间大吃一惊!

  据官方统计数字表明,自2004年以来,在我国的城镇人口中年新增就业人员1000万人,年下岗600万人,年失业800万人,每年有2400万人的就业压力。如果年安置1000万人就业,仍会有1400万人得不到工作岗位。如果照此延伸累计,到2010年,我国的下岗失业人员就会保持在9800万左右,接近达到一个亿;而采取拔苗助长的方式推进城镇化的进程则更将会直接导致城镇人口中下岗失业人员的剧增和膨胀。

  另据官方统计数字表明,自2004年始,有一亿农民进城劳务,农村仍存有一亿五千万闲散劳力。此外,农村年新增闲散劳动力又有500万到600万之多。如果照此延伸累计,到2010年我国的农村闲散劳动力将会高达2个亿。

  相信这种官方统计只反映了社会就业情况的基本面,而实际的下岗失业人员当会更多,就业压力当更加严峻。特别是城镇人口中的下岗失业人员,一方面受到激烈的市场竞争的挤压,另一方面又受到城镇化农业转移人口和农民入城就业大军的堵截,在这双重重压之下,其生存生活处境将会更加艰难。

  面对这种现实的社会状况,不得不引起人们的深思,如果社会上的这种就业状况得不到实际的改善,继续容忍下岗失业大军无休止的大量增加,那么人们会问:建立在下岗失业大军日益膨胀基础上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繁荣景象到底还能维持多久?中国走出这种困境的出路何在?

  特别值得人们担忧的是,自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我国国民经济每增加一个百分点,仅仅可以吸纳100万人就业,由此可见仅仅依靠国民经济的自然增长来促进社会就业不过是杯水车薪!千军易得,一将难求,在就业竞争日趋激烈的社会条件下,期望劳动素质低下的亿万下岗失业人员完全通过自主创业而谋求实现广泛的就业安置则更无异于天方夜谭!“战争伟力之最深厚的根源存在于民众之中!”哲人仙去,言犹在耳。有鉴于此,那么,我们可不可以秉承这一人民战争的战略指导思想,借鉴我们曾经扶持农业经济发展的经验和方法,通过制定或采取信贷资金和财政税收优惠倾斜政策的措施,集中全社会的力量大力扶持遍布全国各地的、以劳动密集型为其特征的、为数众多的中小企业的发展,从而为人口众多的下岗失业人员创造出一片大有作为的广阔天地呢?

  要奋斗就会有牺牲,下岗失业的事情是会经常发生的。但是,如果亿万下岗失业人员的就业状况得不到基本的和有效的改善而且日益恶化,那我们所梦寐以求的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立、稳定、巩固、发展和完善又将怎样才能够得以实现呢?

  在小�
返回目录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