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国游戏-第1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美国对此举动的危害性认识不足,其中有很多原因,比如20世纪90年代石油价格偏低,两相比较俄罗斯开采石油成本就太高。再加上美国看死了俄罗斯资金不足的缺陷,认为俄公司迟早要向西方大公司求救,最终成为这些公司的代理人,用不着去拦着这些俄本土寡头。
  所以在1998年俄罗斯政府几近破产时,居然很多俄罗斯石油招标都没有人出标(估计中国也没有看到这一点而在世界范围内扫货,当然,那时中国不像今天这样外汇储备爆棚,可能也是原因之一)。当时大家小看了俄罗斯人的生存能力,以为他们活不下去了,地缘政治大师布列津斯基(Zbigniew )更是在名作《大棋局》(The Grand Chessboard)里将俄罗斯说成一个突然幻灭的地缘中心留下来的“大黑洞”。谁知道那年冬天,一群在英美金融系统里的“不同意见派”在伦敦秘密会见当时俄总理普里马科夫的私人经济顾问,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从此俄罗斯经济政策180度大转弯,不再做西方和国内寡头的乞丐(笔者因为偶然机会对此机密略知一二)。更没想到普里马科夫的后辈普京上台后,狂飙的石油抬着普京这个新兴强权填满了这个黑洞,拿起了能源大棒反教训起欧美来。

自笑栖迟淮海客,十年心事一灯前。(7)
第二股冲击美国的势力是美国后院——拉丁美洲的委内瑞拉,该国在1999年出了个风云人物查韦斯,开始了世界范围内的石油民族主义运动。本来在保证石油价格上,所有产油国的利益是一致的,但由于世界主要石油消费市场集中在美国、西欧、日本,美国就可以通过分而治之的方法,令产油国家之间互相牵制,导致他们不能有一个共同的行动方案。通常在以色列人和*人开战时,才可能看到*人自己的一致限产行动,但非*产油国又不会跟进。但是在1999年期间,因此前亚洲金融危机引发的需求紧缩,导致了世界所有的产油国不得不在3月共同减产以稳定油价。而查韦斯的主要贡献在于他把产油国和西方大石油公司的利益斗争,从一个在商言商的角度,提升到了一个反西方殖*义和经济掠夺的高度,得到了包括俄罗斯、伊朗、苏丹甚至沙特在内的支持,这就使欧佩克的运作可以真正起到实效,从而使世界石油市场摆脱了西方的控制。当然,中国经济的崛起,为石油生产国提供了一个替代的市场,也是这个石油民族主义可以成功的一大因素。
  二十六
  如果美国可以成功地控制和增加伊拉克的产油量,可想而知,世界油价将滑落,就会使俄罗斯、伊朗和委内瑞拉等美国的对手在说话时没那么嚣张。而美国也就有机会对沙特施行“*革命”,推翻沙特王室,建立一个更温和的“民选”亲美政府,终止沙特对埃及的穆斯林兄弟会和巴勒斯坦的哈马斯的支持(现在哈马斯的支持更多来自于叙利亚和伊朗),为美国的中东重建计划扫清思想势力上的障碍。
  美国和沙特关系的恶化在伊拉克战争后更为显著。一方面是美国参众两院的大嘴巴议员们在新闻界大声疾呼,要求调查沙特的资金如何转入了恐怖分子的账户;另一方面是美国的“9?11”真相调查小组在追踪沙特的资金流向。纽约市市长朱利安尼拒绝接受沙特王子阿勒瓦利德向“9?11”遇难者高达1000万美元的捐款,来自纽约州的参议员舒默(也是推动经济制裁中国议案的主力议员,犹太人)直接要求彻查在美国的沙特投资,并呼吁把沙特列上美国的种类繁杂的国家黑名单。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当时的沙特王储阿卜杜拉面临美军在伊拉克的军事行动和美国的政治、外交和军事压力,决定从美国撤出3000亿至4000亿美元的沙特资金。这个消息在外汇圈里尽人皆知。一方面是为了自保,另一方面也是出于对美国的报复。而在美国富裕的中东裔人士,发现在他们的住宅附近开始频繁出现仿佛是水电公司修理车的大车。其实这些车上安装的是监听人们在家对话和电话通话的仪器,由美国情报部门的反恐专家24小时监听。当然,在《爱国法案》的授权下,全美国的电话和电子邮件都在情报部门的监视之下。这些惊恐的中东裔美国人,开始偷偷地在加拿大等国家买房买地,准备一旦形势不对,立即走人。加拿大的城市,尤其是温哥华,在那段时期地产价格高涨,和这个因素有一定的关系。
  沙特在美国的大幅撤资大致是源于美国在伊拉克战争的高潮期之后。那时,美国借强大的军事高科技,打垮了萨达姆政权,逼得连头脑容易发热的伊朗人都在考虑和美国沟通,避免自己成为下一个目标。伊朗这种要求有条件投降的降表,当然被只接受无条件投降的美国拒绝。见《华盛顿邮报》(The Washington Post)2006年6月18日报道《2003年美国拒绝伊朗对话建议》,该文记录了2003年伊拉克战争期间的美国和伊朗的暗斗。于是伊朗人除了向莽撞但勇猛的朝鲜人学习如何赶紧加快核计划之外,只能偷偷地发展伊拉克什叶派民兵以自保。而沙特就忙着支持伊拉克国内被美国打得七零八落的逊尼派等各派武装。这时候声讨沙特的呼声在美国达到高潮,应该也是预料中的事。 。。

自笑栖迟淮海客,十年心事一灯前。(8)
沙特从美国的撤资自然为美国的财政赤字和巨额贸易逆差造成巨大的资金缺口,直接威胁到美国的经济。为了应付这一挑战,美国众议院快速地在2004年通过了一个“本土投资法”(Homeland Investment Act; 缩写HIA),鼓励美国的跨国公司将在世界各地的利润拿回国内,以填补沙特资金外撤的缺口。本来,美国的大公司在把海外利润汇回国时,所得税税率为35%,而在HIA法案下,如果资金在2005年年底前回国,就会享受525%的优惠税率。美国用了这个办法,总算是渡过了一关。
  图33赖斯的2005年中东之行:与沙特王储会谈,到开罗鼓吹*
  美国同沙特的关系的谷底是在阿卜杜拉继承王位之前。2005年4月,沙特王储带队和布什政府全班人马,在布什老家美国得州克劳福德牧场搞了一次全面讨价还价的会谈,当年6月下旬,美国国务卿赖斯在访问中东时,又和王储阿卜杜拉进行了近乎摊牌式的谈判。有关这两次谈判的细节和结果从来没有公开过,但可以猜想到双方的立场是南辕北辙。美国对沙特的要求当然是非常明确——要求沙特为美国意在全力推动美式*的“新中东计划”在宗教上和经济上给予支持;打击宗教极端势力,使其停止对伊拉克逊尼派反美游击队经济支持;而沙特却要求美国停止在中东推行“美式*改革”,并停止以调查“9?11”事件真相为名,破坏沙特声誉。两者的主张完全背道而驰。
  这次谈判大概是不欢而散,赖斯在中东之行抵达沙特前访问了埃及,在开罗美国大学发表的演说中,公开要求在沙特*进行如同颜色革命一般的“*革命”。赖斯中东之行的演讲摘录,详见附录三。——编者注
  在这种情况下,沙特必须有一张更好的牌才可以和美国对抗。就像今天这个世界上的所有国家一样,当他们不满美国压力又希望找到一张王牌对付美国的话,他们就会遥望东方,大打“中国牌”。别说是第三世界国家,甚至像加拿大这样的美国盟友,一旦与美国发生争端,比如说在木材之类贸易上发生纠纷,都会不由自主地把“中国牌”打出来,扬言要把木材卖往中国而报复美国的高关税。
  二十七
  沙特新国王阿卜杜拉选择了在2006年春节前夕访问中国,这是他即位以来的首次出访,中国是这次出访的第一站。是沙特在1990年与中国建交后第一位来对华访问的国王。在访问中国后,他又去了印度、巴基斯坦和马来西亚。他的这次出访,表明了沙特开始面向东方,为自己的石油寻找西方之外的替代市场,而其中的重中之重,就是提升沙特和中国的关系。在出访前,阿卜杜拉国王接受沙特电视台的访问,被问到为什么在中国春节期间访华。他的回答是,在古代历史上,这是亚非各国的国王们和中国的皇帝交往、进贡、换礼的时间。
  沙特新王如此善意,中国也给予高度的礼遇,称赞了他的“三个第一”和对中沙友谊的高度重视。在这次出访中,沙特和中国签订了未公开的能源合作计划,并为新疆的阿克苏市的基础建设提供优惠贷款和援助。笔者当时估计这一能源合作计划的主要内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