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胡润百富榜:中国富豪这十年-第3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2007年,全世界似乎都在寻找一位26岁名叫杨惠妍的女士。4月,家族企业碧桂园在港上市,10月登上胡润百富榜首位,使得“杨惠妍”成为一个高频词汇。
  这一切的缔造者是顺德地产大佬杨国强──杨惠妍之父。他把所持碧桂园股份悉数转让给了女儿,自己挥挥手,不留下一片云彩。但他近乎刻意的低调──据说他曾郑重地告诫他的团队和下属,如果有人把他及女儿的个人信息和照片公布出去了,“后果自负”──结果反而刺激了传媒和大众的偷窥欲,杨惠妍婚礼的视频截图登上各大报刊,成为杨氏父女2007年最尴尬也最窝火的事件之一。
  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公安局的传真
杨国强第一次进入胡润百富榜是2002年。在榜单发布前,我们将调研来的关于杨国强的信息发给对方确认,他的律师很快回复了我们,一边小心谨慎地核实我们的身份,一边介绍了碧桂园几大股东的持股情形。在这一年的百富榜上,杨国强以10亿元的个人财富排在第58名。
  第二年的时候我们便遇到一些麻烦。跟往常一样,在榜单发布前我们发信息给对方,结果收到一份传真,落款是广东佛山市顺德区公安局,加盖了公章。传真写道,“兹证明杨国强与杨贰珠、杨志成、杨永潮、杨文杰非兄弟关系、非父子关系。”
  杨国强的律师也很快找上门来,给我们介绍了一些情况,主要意思是杨国强的财富没有我们调研结果那么多。
  这一年,杨国强的名字没有出现在胡润百富榜上,主要原因便是碧桂园其他股东的身份难辨,我们在调研过程中得到的信息是,杨贰珠是代杨国强持股的,但碧桂园方面一定要我们将其“划清界限”。
  2007年胡润百富榜上,碧桂园富豪可谓“批量制造”──首富杨惠妍财富1300亿元;杨贰珠、苏汝波、张耀垣、区学铭等与杨国强一起创业的同乡均位居百富榜前60名,四人财富合计570亿元。
  杨惠妍一举成为中国首富后,一些传媒跑到杨国强农村老家,意欲寻找富豪批量制造的源头,一些村民说,Boss杨成为首富很正常,“他有胆有识,善于抓住一切好的机会。”
  “Boss杨”是杨国强同乡对他的称呼,其友则称他为“强哥”。杨国强是农家出身,幼时放过牛、后来种过田、做过建筑工匠和包工头。后来进入地产界。1992年“碧桂园”项目开建,1997年集团成立,10年后,一度成为中国最大的“地主”。
  在这一过程中,有一个人和一个词很关键。一个人是杨国强已逝的哥哥──当年顺德二建的负责人杨国华;一个词是后来才被命名的“MBO”──杨国强等人于1993年开始反向收购,几年后碧桂园即成为一家纯粹的私人企业。
  哥哥杨国华为其搭桥走上了房地产开发之路。然而杨国强出师不利。1993年,中央政府进行宏观调控,投资过亿的“碧桂园”项目岌岌可危。这时候,另一位人物──比杨国强小一岁、时任新华社广东分社记者的王志纲出现了,杨国强想请他为其项目包装、鼓吹一番,结果遭到王志纲的抢白,然而杨国强不但没有生气,反而决定聘请他为总策划。
  王志纲后来为杨国强开的“药方”是建一所贵族国际学校,吸引有钱人子女就读,并以此带动学生家长到穷乡僻壤买楼定居;向每名学生收取30万元教育储备金,规定学生在毕业后才能收回,将这笔钱投到房地产项目中;进行品牌运作与“给你一个五星级的家”营销推广等。
  王志纲工作室后来把这一案例收入《谋事在人──王志纲策划实录》中,并在书中称,“王志纲的大手笔文案,以及对媒介出色的调动能力,使碧桂园学校短期之内,获得了与‘可怕的顺德人’这个生猛概念关联密切的符号价值。”
  在我们制作的“2003房地产影响力人物50强”榜单中,杨国强、王志纲分别位居第14位和第23位。王志纲是榜单上唯一的策划人,其余皆为房地产公司掌门人。王志纲回忆当初做杨国强“军师”的情节时称,“当时我隐约觉得他是个能干大事的人,就问他想不想当李嘉诚,他说想。”
  碧桂园上市后制造出系列财富神话,王志纲评价道,“这不是被高估的结果,投资者投资的不是蛋(碧桂园的某个项目),也不是鸡(碧桂园的品牌运营),而是母鸡的生育能力(十几年来碧桂园已被证明的生育能力和鸡舍里满当当的饲料——土地储备)。”
  杨国强曾这样定义碧桂园的成功,“大规模、快速生产、价廉物美的房屋工厂”,“低成本土地、规模化生产、快速销售”。
  

超强媒体公关能力
杨氏父女和媒体的关系颇值得玩味。2007年,有两家媒体的报道可看出杨国强执掌的“碧桂园帝国”的公关能力。
  一是5月份《瞭望东方周刊》做了一个名为“一个保守十年的慈善秘密”的封面专题,主人公是杨国强,文章称赞他做善事不留名。事情的由头是,1997年初,广州某报社社长接到一位企业家的电话称,他将每年拿出100万元,设一个大学生助学金,委托报社负责管理发放这笔助学金。不过他有两个要求:第一,不能让任何人知道是他捐助的;第二,要与被资助者签下《道义契约》。
  《瞭望东方周刊》在文章中称,“10年来不断有政府领导及身边好友劝说他说出自己的名字,但都没有奏效。”于是称杨国强为“最聪明的道义引路人”──“这是一位名副其实的中国首富——尽管他已将财产转移给女儿,但他连同他钟爱的女儿一起,他们既是金钱的富翁,更是道义的富翁。”随后几日,全国不少媒体特别是广州媒体都报道或转载了这一“十年后才有答案”的感人故事。
  这件事很有意思。我们对杨国强的慈善表示敬意──在2006 …2008年连续三届的胡润慈善榜上,杨国强分别居第95名、第63名、第8名。捐款总额为数亿元。但是值得注意他“自爆保守了十年的秘密”的时机──正是碧桂园上市后不久,传媒竭尽所能挖掘碧桂园背后的故事的时候,低调的杨国强最后还是没能沉得住气。
  二是11月份《南方周末》做了一则题为《两份秘密协议引发悬疑 碧桂园被指零地价拿地》的头条新闻,引起业界巨大反响,几日后新华社也发表文章称,“有人白拿了一块地并不可怕,查处了就是,怕就怕这不是一个偶然事件,因为媒体记者的能量毕竟有限。希望有关部门和地方尽快介入调查,并顺次追查下去,不获全胜决不收兵,以解民疑,以慰民心。”
  这则报道令杨国强始料不及、非常被动。在此之前不久,碧桂园计划发行15亿美元的债券计划因此被无限期搁置。“零地价风波”无疑是雪上加霜。不过此次,碧桂园反应迅速,很快出来公关并“辟谣”,对相关报道矢口否认。
  这两件事将杨国强的两面性折射无疑。他一方面不愿直面传媒,一方面又想利用传媒。事实上,碧桂园有专门的媒体监测部门,杨国强对关于他的负面新闻非常关注。一旦有“突发情况”,则会动用自己的实力和资源进行公关。
  2008年盛夏,杨国强意欲收购TVB的消息被轮番炒作。财经作家张小平在一篇题为《“最土”首富杨国强的危机感》中说,这是围魏救赵之举──“在杨国强眼里,TVB是他围攻强取的‘魏’,而处于舆论和政策调控双重压力之下的碧桂园却是他急待解救的‘赵’。此招具有一箭双雕的效果——既可转移媒体的视线,又可利用多元化扩张减少自己企业的经营风险。”这一年的6月26日,杨国强以个人名义斥资20亿元投资云南一个煤制油项目,杨国强的多元化步伐明显加快。
   。 想看书来

碧桂园如王老吉
2006年胡润百富榜上,杨惠妍以12亿元排在第281位。一年之后,她以1300亿元,直接登上首富宝座。毫无疑问,杨惠妍是2007年财富增长最快的富豪。
  表9…1  2007胡润百富榜中上升最快的企业家
  排名 财富上升(亿元) 姓名 公司名称 行业
  1 1288 杨惠妍 碧桂园 房地产
  2 500 张茵家族 玖龙纸业 包装纸
  3 400 彭小峰 江西赛维 太阳能
  4 390 许荣茂 世茂集团 房地产
  5 315 张近东 苏宁电器 家电零售、房地产
  5 315 郭广昌 复星集团 综合
  6 312 张力 富力地产 房地产
  7 300 许家印 恒大集团 房地产
  8 289 卢志强 泛海集团 房地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