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问题咨询过中药师,专业的中药师也不认可中药注射液。如果是口服药物,我们人体的胃肠道还能作为一道天然的屏障来阻挡药品中的杂质,而注射液这种剂型是毫无阻挡地直接把药物打到血管里,因此对制剂的要求非常高,溶液一定要无菌、无热原,要和身体有相等的渗透压、相等的pH值等。
而中药注射液里面的成分太复杂,杂质太多,不可控因素太多。由于不可控因素导致过敏的概率太高,发生严重药物不良反应的概率也太大,过去的几年里,中药注射液频频出事。2006年鱼腥草事件,若干名患者在使用了鱼腥草注射液后直接死亡;2008年刺五加注射液发生3起
患者死亡事件,茵栀黄注射液导致4名新生儿发生不良反应,其中1名死亡
这样的严重不良反应病例在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的网站(。sfda。gov)上就能搜到。比如这个案例:“患儿,男,7岁,因上呼吸道感染,静脉滴注喜炎平注射液,约10分钟后,患者出现大汗淋漓、双眼球持续充血、两眼肿胀、全身荨麻疹伴瘙痒,停止使用药物,并静注地塞米松5毫克,口服开瑞坦,测血压为63/30毫米汞柱,加用多巴胺、阿拉明各一支,半小时后血压上升,上述症状有所缓解,留院观察。”
你看,为了治疗一个可以自愈的普通感冒,差点搭上性命,非常不划算。而这还不只是个案,在2011年1月1日~12月31日的一年时间里,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病例报告数据库中有关喜炎平注射液的病例报告共计1476例,涉及14岁以下儿童患者病例报告达1048例,占整体报告的71%。对于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率如此高的中药注射液,我们有足够的理由说“不”。听说在不少医院的药房,中药注射液从西药取药窗口发药,如果你不知道如何区分中药注射液和西药注射液,我建议你在药盒或者药品说明书里找一下药品批准文号,批准文号以拼音字母“Z”开头的代表中药,以拼音字母“H”开头的代表西药(化学药品)。
感冒药只治标不治本
前文说了那么多在感冒时应该拒绝输液,那么你是不是急于想知道不输液该如何治疗感冒呢?
感冒分两种:流感和普通感冒。流感一般发病比较急,伴随着发烧、头痛等症状,这样的症状常常要持续3~4天,同时会有肌肉酸痛、轻中度寒战等症状,得了流感后身体感受到的乏力、虚弱等症状往往会持续2~3周(也就是说,身体需要14~21天才能完全康复),而且流感的并发症往往会很严重。比较而言,普通感冒发病较慢,在儿童身上会表现出和流感一样的发烧、头疼症状,可能会持续3~4天,但在大人身上则很少表现出发烧、头疼症状,往往鼻塞、流鼻涕症状更常见。而且普通感冒的并发症也没有流感那么可怕。引发流感的病毒通常是甲型流感病毒或者乙型流感病毒等有限的几种病毒,因此预防流感可以选择每年接种流感疫苗,接种时间一般是每年的9~12月份(有些医院可延续到第二年的春天)。而引起普通感冒的病毒可以是鼻病毒、腺病毒等很多种病毒,因此没有疫苗可以预防普通感冒。在流感表现出症状的48小时内,可以针对病因选择奥司他韦(商品名:达菲)等神经氨酸酶抑制剂来进行抗病毒治疗,但仅限于发病48小时内使用,如果超过了48小时,抗病毒药也不再有治疗作用。而治疗普通感冒则完全没有针对病因治疗的抗病毒药物可用。
感冒通常建议多喝水、多休息,靠提高自己的免疫力来对付病毒。目前市场上出售的感冒药基本上是以缓解流鼻涕、头疼、发烧、咳嗽等感冒症状为主的药物,也就是所谓的“治标不治本”的药。这类感冒药的主要作用是为了缓解不适,提高患病期间的生活质量,不至于让患者太难受,但不会缩短感冒的病程,人们常说的“吃药一周好,不吃药七天好”就是这个道理。药店里的西药感冒药成百上千种,面对满架的药品,普通老百姓常常无所适从。事实上,感冒药的品种虽多,但不同品种包含的有效成分却大同小异,而且这些成分的数量也非常有限,熟悉这些有效成分比记住感冒药的商品名更重要。西药感冒药里的有效成分无外乎下列六类:1。抗过敏成分,2。减轻鼻黏膜充血的成分,3。解热镇痛成分,
4。祛痰成分,5。镇咳成分,6。抗病毒成分。
如果感冒后有流鼻涕、流眼泪、打喷嚏的症状,要选择含抗过敏成分的感冒药,这类成分包括马来酸氯苯那敏(俗称“扑尔敏”)或者氯雷他定等。前者有嗜睡的副作用,后者则没有。
如果感冒后有鼻塞的症状,要选择含减轻鼻黏膜充血成分的感冒药,这类成分主要指伪麻黄碱。由于这个成分曾经被不法分子从感冒药里提炼出来去制作冰毒,目前国家对含此成分的感冒药实施限制购买政策。
如果感冒后有发烧、头痛、关节痛等症状,要选择含有解热镇痛药物成分的感冒药,这类成分包括对乙酰氨基酚等。
如果感冒后喉咙里有痰,要选择含祛痰成分的感冒药,这类成分包括愈创木酚甘油醚、乙酰半胱氨酸、氨溴索等。
如果感冒后伴有咳嗽的症状,要选择含止咳成分的感冒药,这类成分包括右美沙芬、可待因等。
至于第六类抗病毒的成分,国内市售感冒药里常用的是金刚烷胺,而国外感冒药里则完全没有这个成分,因为目前国外的临床数据表明,感冒病毒对金刚烷胺耐药严重,因此这个成分对感冒病毒基本上没有作用。2012年5月,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也修改了含金刚烷胺的感冒药说明书,对于可用于儿童,也可用于成人的氨酚烷胺胶囊,将原说明书中“5岁以下儿童应在医师指导下使用”修订为“5岁以下儿童不推荐使用”,在禁忌一项中新增加“因缺乏新生儿和1岁以下婴儿安全性和有效性的数据,新生儿和1岁以下婴儿禁用本品”。我个人甚至不推荐成人选用含金刚烷胺成分的感冒药。
选择感冒药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其一,缓解感冒症状要尽量只吃一种药,针对症状选择含有相应有效成分的药品,能选择单一有效成分时,尽量用单一有效成分的药品。多个症状同时出现时,要针对症状选择含有相应有效成分组合的感冒药。其二,含有相同有效成分的不同感冒药一定不要同时服用,比如“白加黑”和“日夜百服咛”,它们含有相同的有效成分伪麻黄碱、对乙酰氨基酚、右美沙芬以及属于同类别的抗过敏成分氯苯那敏和苯海拉明,同时服用会导致相同有效成分以及同类成分过量中毒,可能会损害肝脏和大脑(参见第243页附录2《常见感冒药所含有效成分分析》)。其三,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甲亢、青光眼、前列腺肥大患者慎用含伪麻黄碱成分的感冒药。前列腺增生患者应避免使用含抗过敏成分的感冒药。其四,目前欧美等很多发达国家都不推荐4岁以下儿童服用感冒药(详情参见第050页“4岁以下儿童,国外不推荐使用复方感冒药”的相关内容),而我国目前还没有相关的规定。
输液有弊也有利,掌握3点趋利避害
“能吃药不打针,能打针不输液。”这句广泛流传的话非常正确,但要认识到这里面包含着选择。有选择时选择前者,可以规避由输液带来的输液反应、严重药物不良反应、静脉炎等风险;但没有选择时,要理性接受后者。因为在急救病人以及治疗危重症病人时,输液的给药方式能够及时将药物送入血液,免去了药物通过小肠被吸收再进入血液的步骤,因此可以让药物更快地发挥药效。另外,输液不需要病人的主动配合,即使病人意识不清、无法吞咽药物,也能通过输液的方式高效地为病人补充水分、补充营养、调节水和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等。因此大家一定要有理性的思维,知道不该输液时不滥用输液,但该输液时不能盲目地拒绝输液。
由于病情的需要必须输液时,除了指望药品质量安全以及医务人员责任心强外,自己也要学会规避输液相关的风险。输液是事关性命的大事,不能只是要求医生和护士等医疗工作者对自己的生命负责,他们也是人,难免会有疏忽的时候。有效规避风险,你可以从下面三个方面来做。
第一,主动核对药品信息。
在医院里,医生开药、药师发药以及护士给药之前都有严格的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