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冀连梅谈:中国人应该这样用药-第2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以内婴儿为重点对象,并应系统管理到3岁。他们提出的建议如下:

    第一,孕妈妈应经常户外活动,进食富含钙、磷的食物。妊娠后期为秋冬季的女性宜每天适当补充维生素D400~1000国际单位。使用维生素A和维生素D合剂时,应避免维生素A中毒,维生素A每天摄入量应小于10000国际单位。

    第二,婴幼儿应该尽早户外活动,逐渐达到每天1~2小时户外活动时间,尽量暴露婴儿身体部位如头面部、手足等。

    第三,婴儿(尤其是纯母乳喂养儿)出生后两周每天摄入维生素D400国际单位至两岁。400国际单位的补充量应是食物摄取、阳光照射、维生素D补充剂、维生素D强化食品中的维生素D含量的总和。如婴儿每天摄入500毫升添加了维生素D的配方奶,可摄取维生素D约200国际单位,加之适当的户外活动(尤其是夏季户外活动较多时),可不必另外补充维生素D补充剂。

    第四,高危人群如早产儿、低出生体重儿、双胎儿出生后就应该每天补充800~1000国际单位维生素D,3个月后改为每天400国际单位。

    无论美国还是中国,医学专业委员会给出的每天摄取维生素D的推荐量都是总量,因此对于饮食习惯和户外活动不同的个体而言,维生素D补充剂使用的量是因人而异的。鉴于今年开始中国的食品规范标签标识,大家在吃东西的时候可以根据标识计算一下维生素D的量,由此估计需要额外补充的量。

    根据美国医学研究所2010年的数据,人体每天能耐受的维生素D的最大量也因年龄而不同,具体数值见表2…1。

    表2…1不同年龄人群维生素D推荐摄入量和能耐受最大量表

    维生素D(国际单位/天)

    人群推荐摄入量上限

    0~6月龄4001000

    6~12月龄4001500

    1~3岁6002500

    4~8岁6003000

    9~13岁6004000

    14~18岁6004000

    19~30岁6004000

    31~50岁6004000

    51~70岁(男)6004000

    51~70岁(女)6004000

    》70岁8004000

    孕妇/哺乳(19~50岁)6004000

    有记载成人维生素D中毒的量是每天服用60000国际单位,由此可见,维生素D是相对安全的营养补充剂,不太容易过量中毒。

    维生素D属于脂溶性维生素,因此建议随餐服用,食物中的油脂能促进它的吸收。目前国内婴幼儿维生素D补充剂多以软胶囊的形式存在,需要剪开胶囊将维生素D挤到小勺里,然后用勺一点点喂给宝宝吃。有的说明书可能会建议直接挤进婴儿嘴里,我不推荐这样做,因为万一家长没拿稳,胶囊壳容易掉进宝宝嘴里,万一堵在气道会引起窒息。也有家长图省事,直接把胶囊里的维生素D挤进奶瓶和配方奶一起喂,这种做法我也不推荐,因为脂溶性的维生素D容易粘在奶瓶壁上,宝宝吃不到完全剂量的维生素D。

    别盲目给宝宝吃增高药

    看一个宝宝的生长发育是否正常,通常参考儿童生长发育标准曲线(参见第246页附录3《世界卫生组织儿童生长发育标准曲线(Z评分)》),而不是盲目地和周围的宝宝做比较。有些家长总喜欢说,别人家的宝宝怎样怎样,如果自家宝宝身高比同龄宝宝矮,做家长的就会着急。有些家长一着急,看病不找专科医生,而是乱信江湖游医。

    我曾听一个治疗矮小症的专科医生说,有一个不到10岁的小女孩,乱吃增高药,不到一年就性早熟了,估计成年后身高也到不了一米四,这让医生恨得牙痒痒,恨骗子太缺德,恨家长太无知!家长们要注意,性早熟容易导致宝宝身材矮小,这是因为宝宝出现性早熟时,性激素提前大量分泌,生长激素也伴随大量分泌,使宝宝身高短期加速增长,导致宝宝早期身高暂时比同龄宝宝高。但由于性激素的刺激,骨成熟变早,骨骺会提前闭合,导致宝宝骨骼生长期缩短,身高发育过早停止,最终导致身材矮小。

    目前市面上没有疗效确定的增高药物,也没有真正具有增高作用的保健食品,某些宣称具有增高作用的产品里多数非法添加了性激素。若家长认为宝宝身材矮小,应咨询矮小症的专科医生确定治疗方案,切忌乱买增高药。

    另外,身高与遗传、内分泌、后天环境等多种因素有关。据测定一个人早晨和晚上的身高也不一样,而且总是早上刚起床时身高略高,能差0。5~1。5厘米左右。这是因为人的脊柱的椎骨之间都由椎间盘相连接。

    为了减少摩擦,椎间盘之间有帮助润滑的软骨,它的形态可以随受力的变化而变化:受压时可被压扁,除去压力又可恢复原状。由于椎间盘有上述特点,因此,人体经过一天的劳动或长时间的站立、行走之后,椎间盘会因重力作用而变扁,整个脊柱的长度会缩短,身高就会降低,经过一整夜的睡眠,椎间盘恢复原状,于是便出现了“早高晚矮”的有趣现象。有骗子就利用这一点来行骗,先让小朋友下午来量一下身高,然后服用所谓的增高神药,一周后让他早上来量,身高长了1厘米,家长被骗买了半年的药。面对有常识的骗子,家长们更要多长个心眼,别轻易就被人骗了。
第17节。
    获取维生素D和防晒,不可兼得

    家长们都知道维生素D能促进钙的吸收,获得充足的维生素D是成功补钙的关键。而晒太阳无疑是获得维生素D最经济、最方便的途径。

    但是,凡事有利有弊,晒太阳在让宝宝获得维生素D的同时,如果阳光中紫外线过强,或晒太阳时间过长也可能给宝宝的皮肤带来一些伤害。因此宝宝娇嫩的皮肤一定不能直接在太阳底下晒,很容易晒伤。晒伤的皮肤会出现红、肿、热、痛,随后出现水疱、脱皮,这不仅给宝宝带来一时的痛苦,而且也有研究表明,童年时代的皮肤晒伤会导致宝宝此后患严重皮肤癌的风险增加。所以,国外儿科医生和皮肤科专家不建议婴幼儿在阳光下直晒,建议外出必须涂防晒指数高的防晒霜,而且6个月以上的宝宝就需要为他考虑防晒产品了。那么如何为宝宝选择防晒产品,宝宝用了防晒霜该如何卸掉,万一晒伤要如何护理呢?。19zs。

    6个月以上的宝宝就可以用防晒霜了

    对于6个月以下的宝宝,美国食品药物管理局不建议使用防晒霜,因此最好的防晒方式是限制外出的时间,避免上午10点~下午2点间紫外线辐射高峰时外出。外出时给宝宝穿浅色、宽大、长而薄的衣裤,戴宽檐帽遮住脸、鼻、耳朵和脖子,使用遮阳伞或在婴儿车上罩遮阳篷以避免阳光直射宝宝皮肤。

    6个月以上的宝宝除了采取上述防晒措施外,还可以选择使用防晒霜。给宝宝选择防晒霜时要选既防UVB(紫外线B)又防UVA(紫外线A)、SPF》15的产品。防UVB可预防皮肤被晒伤,防UVA可预防皮肤癌和皮肤老化。SPF是防晒系数(SunProtectionFactor)的英文缩写,主要指防晒霜阻隔UVB的能力,表明防晒霜所能发挥的防止皮肤晒伤的强度。如SPF15是指15倍的防晒强度。假设一个人在没有涂防晒霜的情况下晒太阳10分钟后皮肤开始出现红斑,那么涂上SPF15的防晒霜后,可以保证她在晒太阳150分钟(10分钟×15)后才可能被晒伤。防晒系数越大,防晒时间越长。

    日常选用防晒系数在15~50之间的产品就足够用了。需要注意的是:其一,要避免选用含二苯甲酮的防晒霜,二苯甲酮会导致一些人产生皮肤过敏症状;其二,要避免选用含有维生素A棕榈酸酯的防晒霜,因为这个成分目前存在可能致癌的争议;其三,不要购买具有驱蚊效果的防晒霜,因为防晒霜至少需要出门前30分钟涂,而驱蚊液仅需要出门时才涂。

    涂防晒霜前需要仔细阅读产品说明书,多数防晒霜要求出门前30分钟涂,每两个小时重复涂一次,即使阴天也不例外,因为云层只能遮挡20%左右的紫外线。游泳后或流很多汗后也需要重新涂抹防晒霜。一旦从户外返回室内,应立即清洗掉防晒霜,对于小宝宝而言,可以使用低敏、无刺激、宝宝适用的洗面奶或者宝宝沐浴露进行清洗。

    有一种晒伤叫“日光性皮炎”

    一个小宝宝因吃无花果和用无花果叶子泡的水洗澡后晒太阳导致双下肢严重晒伤,红、肿、起水疱,被医生诊断为“植物性日光性皮炎”,焦急的家长在微博上求助治疗手段,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