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前言(1)
杰瑞·希克斯
你认为本书有何吸引人之处?你为何会阅读本书呢?哪部分标题吸引了你的注意力?财富?健康?幸福?学会吸引?又或者是吸引力法则?
不管你关注本书的原因何在,本书将会为你答疑解惑。
这本书是讲什么的呢?它教导我们生活是美好的,我们的幸福是自然存在的。它教导我们,不管你现在的生活如何安逸,它还是可以更美好。只要你愿意,你可以拥有更丰富的生活经历。它也提供了实际的思想工具,只要你持续不断地使用,它将助你拥有财富、健康和幸福——这些都是你的天赋权利(我知道之所以这些,是因为我已经有所体验,生活也开始蒸蒸日上)。
生活万岁!现在是2008年的元旦,当我开始写这篇序言时,我正坐在加利福尼亚州德尔玛(该市以风景如画、豪宅众多而闻名)新家的餐桌前。
自从埃斯特和我结婚以来(1980年),我们就视此处为我们的“伊甸园”,常常在梦中前往。现在,在欣赏圣地亚哥的风景很多年后,我们最终成了这儿的居民。
为何不学会欣赏呢?正是我们的朋友替我们找到了这处房产(我们曾告诉他,我们正在德尔玛附近寻找一处房产,可以停放我们长达米的旅游巴士)。这儿有景观设计师、工程师、时装设计师、木匠、电工、水暖工。这儿有贴砖匠、粉刷匠、家具匠。这儿有地板安装工、滑动门安装工、木窗安装工。这儿有高端的高科技人才,安装了路创自动照明系统,音频、视频、电脑的多媒体网络系统,自动无声的多分区空调,施耐德/美诺/博世/维京厨房器具(这些都是欧美厨卫用具的名牌)。这儿的商家服务周到,不厌其烦地为我们布置家具。这儿有勤劳的挖掘工、搬运工、水泥工、石匠、花匠……这儿还有成千上万的人热衷于发明、创造、新产品的传播——并借此赚钱……这里值得欣赏之处够多吧。
那只是值得你欣赏的事物中的九牛一毛。也许几分钟后,你又会发现一家价廉物美的餐馆,还有贴心的服务人员。热情好客的邻居们以别开生面的方式欢迎你的加入。
还有更多的事物道之不尽。向南边极目远眺,正是陶利松州立自然公园(据说此类松树全世界只有两处),越过卡梅尔山谷的潺潺溪水和水鸟禁猎区和礁湖,太平洋的海浪一浪接一浪,不知疲倦地冲刷着陶利松海滩。啊,生活多美好。
(埃斯特和我刚刚在海边散完步,我们现在正为新书《财富吸引力法则:学会吸引财富、健康、幸福》收尾。)
回想40年前,当我在全国的大学巡回演讲时,在蒙大拿的一个汽车旅馆里,我偶然发现咖啡桌上有一本书——拿破仑·希尔的《思考致富》,它完全改变了我对金钱的信念。利用他所传授的法则,我取得了巨大的成功,那是我连做梦都未曾想过的。
我其实不太在意财富的多少。但是,在发现此书后,我决定改变自己的挣钱方法——我要挣到更多的钱。说起来,我之所以注意到了希尔的书,正是因为我有这样的“愿望”。
在蒙大拿的汽车旅馆读到《思考致富》后,我在明尼苏达遇到了贵人,他为我提供了很好的机会。那项事业和希尔的教导相当吻合,我在那愉快地待了9年。9年间,我的公司已成长为资产上百万的国际公司。在那些年里,我也从一名普通收入水平的美国公民(那是我以前打算的生活)变为百万富翁。 txt小说上传分享
前言(2)
我从希尔的书中受益良多,开始将其作为“教科书”,并向朋友大力推荐。但是,虽说这些教导让我大获成功,我已意识到,只有部分朋友获得了巨大的成功。我想让所有人都成功,因此,我开始寻求可以让更多人受益的方法。
在《思考致富》的经历后,我已坚信:通过学习,人人都可以获得成功。我们不必出生在富贵之家;我们不必在学校名列前茅;我们不必认识某人,出生在某个国家;或是要有恰当的身材、肤色、性别、信仰等等。我们只要学会一些简单的法则,并且将它持之以恒地应用于实践,成功唾手可得。
然而,并非每个人都能从相同的文句中看出相同的信息,从相同的书本中看到相同的结果。因此,当我渴求更深刻的体悟时,理查德·巴赫的奇书《幻影》进入了我的视野。《幻影》带给了我一段激情岁月,一些令我大开眼界的概念和现象,我能熟练地在生活中运用它的基本原则。
一次,我在凤凰城图书馆消遣时,在书架上层偶然瞥到了一本书——简·罗伯茨和罗伯特·布茨合著的《赛斯如是说》。我摒弃其中无关之处,提炼出合理之处与帮助他人致富的部分。
赛斯对生活的观念和我先前接受的固有观念大相径庭,我对赛斯的两段话特感兴趣:“你创造你的现实”和“力量源于当下”。虽说我反复阅读,却总觉得自己始终没有真正了解这些原则。但我相信,这里有我苦苦追寻的答案。然而,赛斯后来没能进一步阐述。
在一系列偶然之后,我的夫人埃斯特开始接受一系列讯息,即现在众人皆知的亚伯拉罕教诲(如果你想听听我们对亚伯拉罕最初的介绍,可以访问,此网站提供对亚伯拉罕长达70分钟介绍的下载)。
当埃斯特自1985年开始灵修后,我就感觉,这将有助于我对宇宙法则有更透彻的了解,并能帮助我们更好地掌控生活。因此,早在20年前,我和埃斯特和就向亚伯拉罕询问了20多个方面的上百个问题,特别是灵修实践,并用录音机记录下来。当许多人对亚伯拉罕有所耳闻,希望和我们交流时,我们就将这些磁带分为两大主题出版了。
过去20年间,在我们的书籍、磁带、DVD以及各类研讨会、采访的影响下,上百万人了解了亚伯拉罕教诲。同时,其他畅销书作家也开始在他们的书籍、电视访问中使用亚伯拉罕教诲。两年前,一位澳大利亚电视制片人开始以我们和亚伯拉罕的工作为主题拍摄纪录片。她带着摄制组上了我们在阿拉斯加的游艇,拍了一些场景,又找了一些可以融入其情节的受我们教导的学生——余下的众人皆知。
制片人将影片命名为《秘密》,展现了亚伯拉罕教诲的主旨:吸引力法则。该片虽未被澳大利亚网络电视台(9频道)采纳,却直接发行了DVD和相关书籍。正是因为《秘密》,吸引力法则被成百上千万渴望更美好生活的人知晓了。
这本书就是在我们20年前所记录的手稿的基础上写成的。这些手稿还是首次出版。为了让读者更易理解和付诸实践,按照亚伯拉罕的意见,我们对每一部分都进行了修改,使之颇有系统,而不会有零碎之感。
在演讲圈有句俗话:“告诉他们你打算说些什么,然后告诉他们你说了些什么。”因此,一旦你主动学习这些技巧,你会通过不断重复而获得进步,所谓熟能生巧,学习也不例外。你不可能一边继续老习惯、旧思想,一边产生新想法、无限的可能。但是通过简单的重复,一段时间后,你就会养成新的积极的生活习惯。
传媒界也有句俗话:“人们更乐于娱乐而非教益。”但读过本书,你会发现一种审视生活的新方式,从而无比快乐。这本书对人的教益更胜于娱乐,不像读完放一边的娱乐小说,更像一本教科书,教你如何取得和保持财富、健康、幸福。因此,它需要不断阅读并付诸实践。
一直以来,我都希望能够帮助别人走上成功之路,特别是在财富方面。我相信,这本书能够为你答疑解惑,不管你有何困惑,都可以在本书中找到属于自己的答案。
这本《财富吸引力法则》是计划中四卷本“吸引力法则”的第二卷。两年前,我们出版了《吸引力法则:亚伯拉罕的基本教诲》。下一卷将是《人际关系吸引力法则》,最后一卷将是《灵性吸引力法则》。
在准备此书出版时,重温这些改变命运的文字,对我和埃斯特来说,都是一次愉快的经历。我们再次回想起了初次和亚伯拉罕讨论这些基本法则时的情景。
从一开始,埃斯特和我便决定将亚伯拉罕的教诲付诸实践。我们的经历十分愉快:在实践这些法则的20年后,埃斯特和我依然恩爱如初 (虽然我们在加州购置了新家,在得克萨斯州的公司也翻新了,但我们更愿意驾驶着我们那137米长的汽车参加一个个研讨会)。我们已经20年没有进行医疗检查(保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