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法绝不是陛下的初衷,定是受了小人的挑动,还望陛下下诏禁止。”
唐宪宗见书大怒,他—面严词痛责王播,一面又让他进奉财物,且说:
“进奉乃是臣子的忠心所哀,实行已经多年,向来无人提出非议。你身为臣子,不热心为朕分忧,且出言指责,其意为何?若臣子都似你一样没有忠心,当真江山有失了。”
王播遭此痛击,无法接受,他有心辞官不做,他的家人便惶恐说:
“皇上命你进奉财物,已是对你施恩了,若你辞官,分明是和皇上对抗到底,你的性命还保得住吗?人人都是这样,为何你却不能呢?财物还是献上吧。”
王播思虑再三,自知进奉之事无可劝阻,于是他随波逐流,乖乖献上许多财物,唐宪宗转而大悦。
王播兼任盐铁转运使之职,这是个肥缺,许多人艳羡。王播不贪不占,他还向朝廷荐举了贤才皇甫鎛。令王播万想不到的是,皇甫鎛得志后竟忌恨王播,他向皇帝屡进谗言,致使王播被免去了他所兼任的盐铁转运使之职,改由程异代之。
王播气愤失态,遂和皇甫鎛公开作对,千方百计地攻击他,以报大仇。他曾多次对人宣示说:
“我仁爱对人,怎知仁爱养虎成患呢?非我不义,乃不义之人逼我使然啊。”
王播不是皇甫鎛的对手,几番争斗,工播便败下阵来,被贬出京师,出任剑南西川节度使。王播气极败坏,从此竟一改前态,变得十分贪婪和无耻,他在任上疯狂搜刮,还自己开脱说:
“人活着有所不同,怪命也怪自己啊,我从前奉公守法,勤于政事,宽厚对人,不想竟被贬到此地,落得这般下场。我不算计别人,别人也会算计我,非我不能,乃是我从前无心于此啊。”
他为了再获皇帝的宠信和早还京师,他把搜刮来的钱财贿赂用事太监,结交朝中权贵,在进奉一事上更不惜重金,一次进奉的钱财竟达100万匹绢之多。他还向皇帝自责说:
“臣从前愚钝,不解陛下对臣的教诲之心,如今想来悔之何及!臣只知廉洁白好,却忘了为陛下分忧,这是臣沽名钓誉的私心在作怪。臣反省颇多,惟尽心改过,方为正途,望陛下容臣戴罪立功。”
王播的贪婪,招来剑南西川百姓的齐声指责,对此,王播采取高压手段,下手从不留情。他的巨变让熟悉他的好友痛心,有的便写信对他规劝道:
“你蒙冤受挫,虽过不在你,但你也不能因此怨恨一切,改变立身的法则。所谓君子不改其志,说的便是要经受住打击和不平,不然就枉称君子了。你现在悔悟不晚,切莫误此一生啊。”
王播看罢书信,随手丢弃,他恨恨道,
“我身陷此地,无一人致书慰勉:此刻来书规劝,却是何意?我王播不当君子了,有什么不好呢?”
王播的进奉既勤又多,皇帝笑纳之下,对他刮目相看。皇帝的亲信太监和宠臣们收了王播的重贿,不时在皇帝面前屡献美言。821年,王播终被召回京师,任刑部尚书,复领盐铁转运使。同年十月又进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不久,又当上了宰相。
【原文】
构人以短,莫毁其长。
【译文】
用他人的短处来构陷他,不要抵毁他的长处。
【释评】
在构陷者看来,找准对象是第一位的;谁都可以找出构陷的理由,除非他不在构陷者的目标之内。人都有他的长处和短处,真正的完人是不存在的,这就为构陷者行使阴谋手段提供了契机与空间。把他人的短处、缺点无限夸大,上纲上线,罪名的成立也就有了“坚实”的基础;对他人的长处无端攻击,只能暴露自己的不良居心。
【事典】刘晏的冤案
唐代宗大历十三年(778年)十二月,刘晏升任尚书左仆射,统理六部政事。刘晏勤于政事,选授的官员也贤能多才,一时,刘晏的名望十分显著。
宰相常衮为此忌恨刘晏,他向代宗说:
“刘晏虽有才干,无奈他选授私人,任人唯亲,这就不是出于公允了。他做事自作聪明,任意胡为,陛下不可太放纵他。”
唐代宗信任刘晏,常衮所言自是不能让他动心,他冷声一笑,反而讥讽常衮说:
“你身为宰相,本该心胸广阔,为何对刘晏口出怨言呢?他理财有方,提携贤能,联知之甚深,你就不要胡乱猜疑了。”
常衮害人不成,反遭训斥,心中气恼,他的心腹于是给他出主意说:
“大人攻击刘晏的,都是他的长处,皇上怎会接受呢?”
常衮皱眉说:
“刘晏政绩卓越,治家以俭朴著称,寻他的短处实在不易啊。”
心腹奸笑说:
“找不准他的短处,大人切勿乱加指责。不如大人借势赞其才能,表面推举他升迁,不就可以削夺他的实权了吗?”
常衮于是向唐代宗奏称刘晏可为百官楷模,当另迁新职。唐代宗认为刘晏的职务无人能够替代,仍让他担任转运诸使,主持三铨选事,常衮的阴谋没有得逞。
唐德宗即位后,杨炎担任了宰相。杨炎曾为刘晏的下属,与刘晏不和,他一上任便要整治刘晏。杨炎的手下劝杨炎说:
“常衮屡番整治刘晏不果,大人可知为什么吗?其中的原因,只是常衮攻击不得其法啊。刘晏为政清廉,才能卓著,又善于迎合权贵和皇上,对他这样的人如果抓不到切实的把柄,弹劾他不但无用,反让自己吃亏。大人只要保持耐心,多方监督刘晏的一举,一动,不愁找不到他的短处的,”
杨炎自思不错,遂不再急于行事,他派人监视刘晏,表面上仍和刘晏有说有笑。
刘晏深知杨炎的为人,他一见杨炎一反常态,心中狐疑,却也未能深想。刘晏的好友崔宁劝他防范杨炎,对他说:
“大人耿直刚介,而杨炎乃势利小人,如今杨炎窃居高位,他怎会对大人放过呢?他现在主动和大人示好,定是别有阴谋啊。”
刘晏忧虑道:
“我自认问心无愧,却也难防小人的暗算,我只能凭天由命了。”
一日,杨炎得报,说有流言道刘晏曾劝代宗立他的宠妃独孤氏为皇后,立独孤氏的儿子韩王李迥为皇太子。这个消息毫无根据,可杨炎听来却如获至宝,他私下对心腹说:
“刘晏表面上无懈可击,这个消息来得太是时候了。皇上若知刘晏不忠于他,还会记挂他的那些好处吗?”
杨炎于是进宫见驾,他故作神秘说:
“陛下身边有一奸人在侧,为时已久,陛下可知吗?”
唐德宗一惊,杨炎再道:
“刘晏挑拨陛下与先皇帝的关系,托老祖宗的保佑,陛下才安然无事。否则,今日为君的当是韩王了。”
杨炎细述其事,后说:
“刘晏貌以忠直,其实他不过掩饰自己的野心罢了。韩王倾心与他结交,而陛下从前却无恩惠于他,刘晏帮韩王而不帮陛下也是情理之中的事。”
唐德宗被激怒了,他不问实情,就认定了刘晏的不忠,罢免了刘晏的转运使职务,贬他为忠州刺史。杨炎没有就此歇手,不久,他又诬告刘晏心怀不满,写信向别人求救不说,还公开对皇上指责。最后,刘晏终因谋反罪被杀。
【原文】
伤人于窘,勿击其强。
【译文】
在他人窘迫的时候中伤他,他人强势之时不要攻击。
向对手发起冲击,把握恰当的时机是致胜的关键。落水绚打来容易,而得势者却难以损伤了。对风头正劲的人物,不要轻易发动责难,这固是避免失败的良策,亦是保存自己的无奈之举,只有自己不首先倒下,才有战胜对手的可能。不顾现实和背景而一味冲锋的人,常是他人的靶子和垫脚石;注重策略与着眼大局的人,总能笑到最后。
【事典】专横的肃顺
清咸丰帝时,肃顺逐渐受到重用。咸丰七年(1857年),肃顺升任左都御史、理藩院尚书,权势在手,肃顺开始专横起来。
当时,太平军势力口渐发展,肃顺借此时机,竟以剿匪为名排挤与他意见不和的人。他向咸丰帝上书说:
“匪患日重,终有剿除之日;朝臣不忠,却是眼前之忧。不除去乱臣贼子,匪患就无法肃清了。
在肃顺鼓动之下,咸丰帝授他全权整顿朝纲。肃顺于是假公济私,大力提拔自己的心腹,打压政敌,朝廷大臣都对他侧目以视。
咸丰八年,肃顺升任礼部尚书,不久又调任户部尚书。其时,英法联军侵犯天津,大学土耆英,随同钦差大臣桂良、花沙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