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才能准备好手中的现金,将计就计,趁机抄底。【巴菲特股市抄底秘诀】中国的许多投资者总喜欢根据市场消息来决策股票买卖。但巴菲特的经验是,当股评家唱空股市时,说不定真的到了底部,这时就应该趁机抄底;相反,当股评家们纷纷唱多股市时,反而要警惕顶部出现,要注意及时逃顶。
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人的性格生来就不同
我没有从父母那里继承财富,说真心话,我也不想从他们那里继承。但是我在合适的地点和时间出生了,我中了“卵巢彩票”。
——沃伦·巴菲特巴菲特认为,每一位投资者的性格天生就不同,但要学会把不利因素变成有利因素,这一点是相同的,尤其是在抄底股市时。
巴菲特在他的传记《滚雪球》中说,他并没有从父母那里继承到财富,说真心话也不想从父母那里继承财富。幸运的是,他在合适的地点和时间出生了,他中了“卵巢彩票”。
“卵巢彩票”是巴菲特经常挂在嘴边的一个比喻。他说,他1930年出生时能够出生在美国的概率只有2%,他在母亲子宫里孕育的那一刻开始就中了彩票。如果他不是出生在美国,而是出生在其他国家如孟加拉国,命运将会完全不同。
“卵巢彩票”成为指导巴菲特投资、政治、慈善事业观点的向导。无论在思想还是现实生活中,巴菲特都有着开阔的眼界。他喜欢开玩笑,他的风趣使他显得非常与众不同。
当然,巴菲特就是巴菲特,其他任何人都没有必要成为巴菲特。从基因角度看,也不可能再重新成为巴菲特。但是这“任何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可以通过学习巴菲特的性格,克服股市下跌时的不利因素,并且学会把这种不利因素变成有利因素,创造新的投资业绩。
从总体上看,“卵巢彩票”给巴菲特带来的最大发现是很好地利用了保险业务中的浮存金,这是他取得巨大投资业绩的关键法宝。
他在伯克希尔公司2005年年报致股东的一封信中再次解释说,保险公司的浮存金是一笔虽然不属于保险公司但却可以暂时被保险公司使用的资金。1967年,伯克希尔公司的浮存金为亿美元,而到2005年末已经增长到490亿美元之多。
要知道,这些浮存金几乎是免费提供给巴菲特投资的,从伯克希尔公司过去38年来的实际情况看,超过一半年份的浮存金成本是零利息,甚至是负利息。
那么,伯克希尔公司的浮存金为什么会增长得这么快呢?主要原因有两个:一是保险业务通常是先收取保费,一年左右后才提供保险理赔服务;二是保险客户在现实中发生的损失并不意味着马上要进行理赔,从发现造成财产损失、调解到最终解决有时需要好几年,而这几年中的浮存金仍然可以用来投资其他项目。
巴菲特的“卵巢彩票”决定了他的成长经历,而他的成长经历决定了他的投资业务轨迹中有巨额浮存金可用。
但是,对于数量庞大、没有浮存金资源可用的普通投资者来说,又怎样学会在股市下跌通道中把不利因素变成有利因素呢?最主要的还是要通过正确判断内在价值,买到价廉物美的股票,严禁根据小道消息来决定投资行为。因为任何人包括巴菲特在内,根据消息和宏观经济形势来判断股市走势,是经常会“眼花”的。
下面的例子就反映了巴菲特常人的一面:
据美国财经新闻台CNBC报导,巴菲特2008年2月12日上午主动打电话给他们,表示有一个拯救陷入困境的债券保险业计划。巴菲特表示,当时美国股票市场的价格大致上已经到了一个合理区域。
巴菲特告诉财经新闻台说,在此之前,他已经告诉AMBAC、MBIA、FGIC等债券保险业者,准备针对它们所担保的市政债券提供再保险,以确保对方的债券信用等级能够维持在AAA等级水平。
原来,受次贷危机影响,上述保险公司已经造成巨大的相关证券损失,债券保险业者面临债券信用等级遭降级的命运,所以这时候巴菲特准备出面向市政债券提供8000亿美元的再保险规模。
由于这项计划会给债券保险商和可能遭遇业绩亏损的银行带来巨大压力,所以外界普遍认为,尽管巴菲特的这一举措可能会促进美国市政债券市场发展,却无法消除债券保险商面临的压力。
而巴菲特自己也承认,这项计划是从自己的投资获利回报角度来考虑的。结果不到一个星期,上述三家保险公司中就有一家明确拒绝了巴菲特的好意,另外两家则没有做出回应。
由于巴菲特没有披露详细计划,所以大家都在纷纷猜测他的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但市场普遍认为,巴菲特的投资风格一向稳健,他之所以打算采取这一行动,很可能意味着次贷危机对债券保险行业造成的冲击已经到了尾声。
受此影响,消息见报的当天,纽约股市中的两大股票指数早盘均高开高走,道·琼斯工业指数涨幅一度超过200个点。
事后证明,巴菲特的这一预见并不准确,美国股市仍在狂跌不止。这表明,一方面,巴菲特自己对市场判断也有失误的时候;另一方面,在商言商,巴菲特倾向于从自身投资角度看问题,这当然没有错。【巴菲特股市抄底秘诀】俗话说,性格决定命运。“卵巢彩票”决定了你在生理上不可能成为巴菲特,实际上你也没有必要成为巴菲特,但你完全可以通过学习巴菲特的投资理念、投资方式来提高投资回报。
人人认为该这样就危险了
3亿美国人、美国的借贷机构、美国政府和美国媒体都曾认为房价会一路直升。但他们不知道,借贷正是基于其上,所以每个人都犯下了不少愚蠢的错误。
——沃伦·巴菲特巴菲特认为,在股票投资中,正如每个人的性格天生不同一样,每个投资者对于股市的判断也会不同;因此,如果每个人都认为股市“应该”是这样时,恐怕就有些危险了。
巴菲特在2008年9月24日接受公共广播电视台采访时说,这次次贷危机爆发的唯一诱导因素是房地产泡沫。他举例说,3亿美国人、美国的借贷机构、美国政府和美国媒体都曾认为房价会一路上涨,可是结果怎么样呢?他们不知道,次贷危机正是在此基础上发生的,从这个角度看,发生次贷危机与每个人都有关系。
巴菲特曾经表示:“我通常是在人们对股市失去信心时购买。”关于这一点,很有点像中国“商圣”——战国时期的白圭(公元前370年~前300年)的投资理念。
白圭是东周洛阳人,他通过观察市场行情变化和年成丰歉关系,采取了“人弃我取、人取我与”的经营策略。他在丰收年景买入粮食,卖出丝绸、油漆;当蚕茧结成时他买进绢帛、绵絮,卖出粮食。他经常深入市场了解行情,对谷物价格变化了如指掌。他通过观察天象预测来年雨水多少及丰歉情况,如果当年丰收,而预测来年要大旱时,他会提前大量买入粮食、囤积货物,经商风格强调速战速决。
从这点来看,巴菲特“在别人贪婪的时候恐惧,在别人恐惧的时候贪婪”的反向操作策略,与白圭的“不与人趋”有相通之处。
20世纪90年代末,美国股市中的网络股和高科技股价格飞涨,巴菲特因为无法衡量这些股票的内在价值而根本不投资这类股票,从而使得1999年伯希尔公司的投资业绩不但低于市场平均水平,而且还造成了亏损。于是,在1999年度伯克希尔公司股东大会上,投资者纷纷指责巴菲特,几乎所有报刊杂志都认为巴菲特的投资策略过时了,可是巴菲特依然不为所动。他抱定这样一个信念:当大家都狂炒科技股的时候,就表明投资科技股已经到了最危险的时刻,他在那里等着“看笑话”。
果然如此。接下来的2000、2001、2003年,美国股市分别下跌了、、,累计跌幅超过一半,而伯克希尔公司在这期间的投资业绩却增长30%以上。直到这时候,原来那些指责巴菲特“老套”、“守旧”、“过时”的舆论才纷纷醒过神来,感觉还是巴菲特目光长远,不得不承认巴菲特善于抄底股市。
这样的投资业绩,就像2008年有谁能够在中国A股市场上取得30%以上的回报一样伟大、光荣、正确。
巴菲特认为,无论股市上涨还是下跌,与其他人抱有完全相同的判断是很危险的。以股市上涨为例,巴菲特在伯克希尔公司1986年年报致股东的一封信中说,其实还有什么比参与一场牛市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