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巴菲特这样抄底股市-第1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现代企业核算中已经看不到这样的蓝印花布包袱了,取而代之的是现金流量表。普通投资者对现金流量表非常陌生,甚至认为与自己毫无关系,这种观点在巴菲特看来是很可怕的。因为巴菲特是把自己投资的股票当作自己经营的企业来看待的。就像过去的年代,你作为老板或老板之一,只知道做生意,却从来不看蓝印花布包袱中究竟还剩下多少现金,这不是很荒唐吗?
  现金流的基础是现金收付制。简单地说就是,当一笔业务发生后,只有收到了现金才能确认这笔收入。现金流量的计算过程很复杂,但它有一个好处,就是不会因为会计标准的不同而有所区别。就像蓝印花布包袱中的那些现金一样,无论是谁做老板、做记录,结果都一样,现金就是那么多。相反,普通投资者最关注的损益表中的盈利水平却相反。损益表的基础是权责发生制,简单地说就是,当一笔业务发生后,确认它能否作为“收入”的标准,不是看有没有收到现金,而是在销售成立或者劳务履行期间就要确认为收入了。
  显而易见,这种方法在确认资金的收入、支付、资产和负债时间方面,与现金的实际收支时间不一致,这就给做假账创造了条件。
  在上述情况下,投资者与其相信经营业绩,不如相信现金流量更可靠——总体来看,企业经营活动的现金流量越大、流速越快,表明该企业的财务基础越稳固,企业适应能力与变现能力越好,抗风险能力越强。由于现金流量表不会因为会计方法的改变而改变,所以它比利润表(损益表)更可靠。【巴菲特股市抄底秘诀】巴菲特认为,投资者与其关心股价变动,不如关注其内在价值变化。而关心内在价值,必须把重点放在考察该公司现金流量表而不是损益表上。过于相信损益表,就容易上当受骗。
  

选择最佳的退出时机
大约在18个月以前,我就给你们写了一封信,告诉你们说不论是环境因素还是个人因素都已经发生了变化,我不得不修改我们未来的经营目标……我知道我不会用我一生的时间来追赶投资这只野兔,唯一让我慢下来的方式就是停止。
  ——沃伦·巴菲特巴菲特认为,股票投资尽量不要去关心眼下的一时涨跌。任何事情有开始就有结束,股票投资也是如此。与其把目光盯着眼下股价的一时涨跌,不如认真考虑一下什么时候退出。当情况符合你预想的条件时就抛售股票,否则就持股不动。
  巴菲特在1969年5月29日的一封信中写道,早在18个月以前他就认为,无论是环境因素或个人因素都已发生了变化,所以必须修改伯克希尔公司的经营目标。他的话说得很含蓄,当然,在公司没有解散时他不便过于直截了当,实际上这意味着他想选择一个时机退出股市。
  最终的结果是,这个“恰当的时机”定在了当年年末。仔细研究可以发现,巴菲特这里对投资环境和股票形势的告诫以及对什么时候退出股票市场,都是经过精心挑选和严密安排的。具体地说是:一方面,当时的美国股市行情非常火爆,巴菲特担忧股市泡沫,所以想落袋为安;另一方面,巴菲特有限公司经过几年的迅猛发展,巴菲特个人已经拥有强大的投资实力,不再需要通过合伙公司这种形式用别人的钱来投资了。
  巴菲特在这封信中还说,如果把投资比作一只野兔,他并不一定保证自己会一生追赶这只野兔,什么时候让他慢下来,也就意味着追赶这只野兔的步伐要停下来了。40年后的今天来看这句话,可以说巴菲特追赶投资这只野兔的脚步不但没有停下来,而且依然步履匆匆;不过从当时他解散巴菲特有限公司、组建伯克希尔公司这一举措看,当时他的脚步确实是停下来了,或者至少是变换了跑道。
  就连巴菲特这样的职业投资者都这样,更何况业余投资者呢!业余投资者真的有必要整天泡在股市里、一生在股海中拼搏吗?其实,认真研究一下什么时候退出股市也是一种投资之道,所谓“回头是岸”是也。
  那么,什么时候是退出股市的最佳时机呢?这里以1969年巴菲特解散合伙公司为例,看一看他是怎样决策的。
  资料表明,从1957到1969年间,伯克希尔公司的年平均综合收益率高达,同期道·琼斯工业指数的年平均综合收益率只有。截至1969年末,伯克希尔公司股票发行量为983 582股,市值上升到亿美元;其中巴菲特有限公司拥有691 441股,占70%。
  当时的伯克希尔公司经营业务主要包括三大类:纺织工业;由国家赔偿公司及附属国家消防及海运公司经营的保险业务;伊利诺伊州国家银行和联合企业。此外,它还拥有《太阳报》有限公司、布莱克印刷公司和网间连接器保险公司70%的股份,但是这些业务并不能为伯克希尔公司创造多大盈利。
  然而,巴菲特这时候选择解散公司,一方面是他已经厌倦了作为合伙公司领导的那种压力;另一方面,当时的股票市场非常火爆,就在其他人普遍看好股市时,巴菲特却担心哪一天股市泡沫破灭,把以前赚到的钱全部赔光。当然,这时是巴菲特个人拥有的资产净值已经达到2500万美元,要求加入合伙公司的人越来越多,而巴菲特却不再需要他们的加入,想挡也挡不回去。
  以上几种因素综合起来,巴菲特选择了解散合伙公司,按每位股东的投资额分配应得利润和利息。每位股东可以有两种选择:要么继续持有伯克希尔公司股票或迪佛斯菲尔德零售公司股票,要么换取现金。
  巴菲特在1970年2月18日写给巴菲特有限公司合伙人的最后一封信中这样说道:感谢所有股东放手让他进行投资操作,而不是在背后指手划脚该出什么牌、如何抓牢牌,以及说些什么其他人做得多么多么好的风凉话。否则,合伙公司不一定能取得这样的成功。
  在这里,实际上表达了巴菲特对投资动机、管理天赋、人性深刻理解方面的三重含义。三者结合起来,使得巴菲特的投资策略和过程完全与众不同。他善于从*角度看待投资,这种方式有点像爱因斯坦看待空间、时间、地心吸引力之间三者关系,弗洛伊德研究人类精神及神经系统的深度一样。巴菲特的天才就表现在这里。
  果然不出所料,当拥有100名股东的巴菲特有限公司正式解散后,巴菲特一直担心的股市泡沫终于在1973、1974年间爆发,从而导致股市崩溃,而巴菲特躲过了一劫,其他人则深陷于其中不能自拔。
  巴菲特有限公司解散时,巴菲特把他个人的大部分资产悄悄投到了伯克希尔公司。随后,巴菲特的好朋友比尔·瑞恩在1970年5月成立红杉基金会,该基金会把大约1/4的资金购买了伯克希尔公司股票,其他资金购买的股票品种基本上和伯克希尔公司相仿,伯克希尔公司买什么股票,它也投资什么股票。容易想见,该基金会的投资同样也取得了巨大成功。
  认真研究股市退出时机,而不是等到股市暴跌时被迫割肉,这既是一种智慧,也是一种品格。正如巴菲特1969年在一封信中所说的那样:“我们不想通过在证券市场上玩弄各种各样的把戏赚钱。”
  说得多好啊!【巴菲特股市抄底秘诀】巴菲特认为,当股市持续上涨时,与其把精力放在关心股价一时涨跌上,不如认真考虑一下要不要退出、什么时候退出。然后休息一段时间,等待股市大跌后再进行抄底,做大波段。
   txt小说上传分享

长期来看股市总是向上的
长期而言,股市整体是趋于利好的。20世纪,美国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代价高昂的军事冲突、大萧条、10余次经济衰退和金融海啸、石油危机、流行疾病和总统因丑闻而下台等事件,但道·琼斯工业指数却从66点涨到了11 497点。
  ——沃伦·巴菲特巴菲特认为,股票投资尽量不要关心眼下的一时涨跌,因为从长期来看,股市总是不断向上发展的,只要耐得住性子做长期投资,就不用过分担心投资亏损。
  2008年10月17日,巴菲特在《纽约时报》上发表署名文章说,20世纪美国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代价高昂的军事冲突、经济大萧条,发生了10多次经济衰退和金融海啸、石油危机、流行疾病等,结果怎么样呢?道·琼斯工业指数仍然从66点上涨到了11 497点。这表明,股市从长期来看总是向上的,所以没有必要过于关注眼下的一时涨跌。
  巴菲特的这一想法与他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