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说完,心里在期待:买方将立刻露出满意的笑容,并毫不考虑地立刻回应一声:
“就这个价,买了!”
然而,我猜错了,中国式的买卖哪有这么干脆的“不二价”,门儿都没有!对方的反应很快,马上就地还价:
“500万!”
(事后回想,这才是正常买方心理的最具体反应。)
我一听急了,立刻叫起来:
“哎哟!老板啊!我一开始就先说过,一定开实在价,这个价钱真的很便宜,不能再让价了!”
“李先生,你别开玩笑了!哪有买卖不杀价的?就这样,500万含所有家具,随时到我家来收钱,多一块钱就别谈了!”
?
这下子,没办法了!只好回头找业主“商量商量”了。花了几个钟头时间,差点磨破嘴皮;好不容易业主勉强点了头,立刻又赶到买方家里。一面走,还一面打着如意算盘:
“哼!你以为难倒我了吗?早着呢!你看我不又把价钱压下来了吗?这下你可没话说了吧!该我的银子,跑都跑不掉,乖乖掏钱吧!”
见到买方,我忍不住以一种洋洋得意的口气对他说:
“上次你出的价钱虽然偏低,由于业主已办妥移民手续,急着把房子脱手,加上我的三寸不烂之舌,总算把他给说服了,就照你开的价格卖给你,总值500万,现在就请先付25万订金吧!”
本以为事情到此就可以圆满结束了,没想到买方听了,丝毫没有一点喜悦之情,又支支吾吾地扯了老半天,最后这才明白,现在500万又不算数了,又往下吹了50万——
“450万,不卖拉倒!”
碰到这种“得寸进尺”型的客户,真会给活活气死!笔者也差点当场翻脸,正要开口讲他两话时,忽然想到:自己干的就是服务业,哪会有不受气的道理?做生意嘛!和气生财,这要一翻了脸,以后若碰到更不讲情理、更难缠的客户,那又怎么办?难道还动手打上一架?打得完吗!越打只会让钞票离你越远而已。顾客是商家永远的衣食父母,此路不通,我转个弯总可以吗!虽然殊途,但却同归啊!好,不能力敌,那就智取吧!
于是我压下怒气,对买方深深一鞠躬:
“* 先生,我现在得立刻回公司去开个会,房子的事一定继续服务让你满意为止,等开完会后,我会立刻和你联络,请等我的消息,好吗?”
说完,立刻回到公司,清查公司所有尚未成交的案子,最后找到了这么一户:
“面积和前案差不多,但地点较差,屋龄也稍老了些!没有任何附赠品,而且业主还特别交代过,宁可待价而沽,而不急着低卖,所以价钱只能往上拉,不能往下杀。
于是我在几天之后介绍这户房子给这位买方,并一齐去参观。看完后,我就对买方说:
“* 先生!这间房子大小和上一间差不多,而且价钱刚好符合你的需要,就是450万,但可得先声明,这是不二价。你要的话,现在就可以签约了!“
“李先生,你搞什么啊?又不是第一次见面,难道你还不知道我心中想要的房子吗?像上次那户房子我才喜欢哪!这户啊!八折我都不要!”
“我看你还是以450万买这户算了,上次的房子恐怕很难买了。原来开价就已经很便宜了,结果你先杀了50万;害我费了很大的劲才说服屋主,结果人家一答应,你又反悔,又往下再砍了50万,屋主一听气死了,他现在连500万都不肯卖了。你如果还想要的话,现在的价格是575万,但我知道你不会肯出这个价钱,连回报价钱都不需要了,所以,我还是建议你买这一户算了。才450万,还可省100万,买一部奔驰230,还找25万呢!多划得来!”
“话不是这么说,买东西当然是价钱越低越好,而且,我又不懂房地产行情有,哪知道这个价格是高还是低呢?反正我就是想少花点钱嘛!”
“出低价,人人都会,反正就是用嘴巴说个数目嘛!但有行情!要不然买方一高兴,随时随口喊个根本不可能成交的价钱,那大家岂不都白搭了吗?”
?
看买方默默无语,我又立刻接着说:
“至于前面那户,我可以很肯定地说,不要说是550万,就算是用575万买下来,都算很便宜呢!这点,你不妨去比较一下附近的行情,看看有没有一一规格的房子有这样的价钱。据我所知,同地区内两个月前成交了一户,价钱是600万,而且没有任何赠品。现在如果你还是比较喜欢前面那户的话,我可以回头再和屋主谈谈,看他愿不愿少个25万,不含家具,用525万成交。”
看买方那一副略带懊恼的神情,就知道这招是用对了!
这个换我吊他胃口了!
迟疑了一下,买方摆出了低姿态:
“525万!当时你不是答应500万含可以卖了吗?怎么现在又加价了?晕教我怎么办呢?”
“这不是我的意思,是屋主的意思,如果要含家具,可能要550万才有可能卖。”
现在情势转过来了,又把“起跑线”从450万拉回到550万,游戏又重新开始了。
经过一番讨价还价之后,我估量情势,已经是行销高点了,再不收钱,说不定买方又打退堂鼓,于是以含家具(其实本来就包含在条件之中的)525万成交。
这个例子最主要是想突显一个重点:
当买方出价后,若没把握立刻谈妥,并收下斡旋金时,可明白表示,价钱差距太大,没办法买,并尽快将“战场”转移——带他去参观另一户大小差不多,但价格较贵(可先将价格拉高),而品质较差的房子。
两相比较之下,买家一定不会喜欢,再趁机切入,将话题转回至原战场。这时,对方的气势自然转弱,在互相拉锯之中,往往高成交价就这么产生了。。 最好的txt下载网
出奇篇(六)
6??????? 掌握稍纵即逝的购买冲动
多数行销在销售高价位商品时,面对杀价型客户出价的本能反应就是——
“不卖!”
理由不外两种:
①??? 价钱太低。
②??? 只要买主喜欢就会加价。
看起来似乎很道理?
事实上,这都只是一厢情愿的如意算盘,我们如能深入一层思考,就可了解,有时买主出价不过是一时冲动而已,根本连自己也搞不清楚这价钱是高是低。你嫌他价低不卖,等他回家一算,预算根本不够时,说不定他又觉得价高了。
基本上,买方会出价,多半是对产品有些意思,但这或许是暂时性的,一旦让他空手出了大门,你能保证没有更好,价钱更低的商品可供比较、选择吗?既如此,他会不会再回头都是个问题,遑论加价!
上面的问题都是假设性的,没人能肯定出了门的客人是否还会再回头而且还加价买你的产品。既如此,何必以未知搏已知呢?既然客人出价在底价之上,你若不当场拍板成交,很可能已经犯了大错。与其数鸟在林,倒不如一鸟在手,岂不更实际吗?
看看下面的例子:
例:一盎司房子交给中介公司,合约注明委托期30天,底价275万,中介公司开价287万,经过大笔广告促销;虽有几个人来看户,由于总价高,却没有人肯出价。
一直捱了20余天,眼看着委托期快满了,总算出现一位准买主,经过一番参观、盘算后,出价“250万”。
开价287万,底价275万,这老兄下手可真狠,一砍就是37万!
熬了这么久,眼看委托期限快到了,促销费也快血本无归了。好不容易才来了这么个买主,哪能轻易地让你给占了便宜!
价钱出得这么低,非让你加价不可!
在这种心理背景下,行销本能的反应就是:
“不卖!”
??
这位行销恰好是笔者部门里的同仁。当我看到这份行销报告时,立刻把这位老兄找来,提醒他注意下面几点:
①买主出价被拒绝,除非他实在找不到更好、更便宜的同类产品;否则,没人有把握他会再回头。
②买主“空手”离回来去,久等不回,这时候,再打电话请他回来,唯一的成交可能只有再降价了。
③??? 就算买主再回头,但有可能自动大幅加价并按开盘价287万成交吗?
④即使买方有意愿,但从经验来看,多半只会加个1万、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