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老板特地交代某位资深主管:
“等同仁走了以后,到我办公室来一下。”
没多久,资深主管来到老板办公室,先敲了敲门,然后说:
“董事长找我,有事吗?”
“什么董事长!我们是好兄弟,是事业上的伙伴,叫董事长不是过个形式而已。现在关了门,还有什么不能说的?请坐!请坐!”
顿了一下,老板又开口说:
“这些年来,辛苦你了,没有你的大力支持,公司不会成长得这么快。今年过年,我不在台湾,没办法亲自到府上拜年,请原谅!所以,先在这里向你拜个早年。这包小红包是给你人家两个小孩的。我可强调,是给‘小孩’的,你已经有年终奖金了,可别独吞了!”
主管连忙“伸手”“婉谢”:
“不用了!不用了!”
一阵推拉之后,主管很“勉强”地收下了红包,回头一看,是一个5万的“小”红包。我看这位主管的下半辈子,大概也“卖”给老板了。
现代社会中,人情愈来愈凉薄,温情成了奢侈品,从这个角度来看,施的人确实比受的人更有福得多了!
企业经营者一定得先认识一点:
“天下至广,非一人所能独治”;同理“天下钱至多,非一个所能独赚。”
一个人再怎么聪明,再怎么能干,终究不过一个脑袋,两双手而已!
王永庆一天赚的钱比多数人一辈子赚的还多,因为多数人只靠一双手赚钱,而王永庆却有几万人在帮他赚钱。
在商业战场中,任何一个领导人或主管,都不可能事必躬亲,面面俱到。如果能“收服”部属的心,部属就会成为自己的耳目,乃至于双手的延伸。部属的向心力越强,主管的意志就会被贯彻的愈彻底,这样,1个脑袋就会变成10个,甚至20个、上百个,1双用也会变成20双,甚至百双;力量在无形中便加强了。
在“攻心”时,千万记得一点:
别摆出一副“大爷赏饭吃”的姿态来,这种高姿态最容易伤部属的心。一里弄处理不慎,恐怕会“做了人情,又失人情”,可就划不来了!
战略篇(十二)
12??????? 攻心为上的攘外策略
“安内”的目的是为了“攘外”。
所谓攘外,在战场上是“摆平对手,收拾敌人。”
在商战中,攘外就是把外面的钞票,合情、合理又合法地“攘”到自己的荷包里。
对于消费性商品而言,要如何让客户主动而长期地购买呢?
最好的攻心策略就是给予适当的“暗盘优惠”。否则既然是不二价品,咱们又不是朋友,凭什么一定要到你这家买,让你赚这个钱呢?
反过来说,如果和店家是朋友,买东西却没有比别人好点的暗盘优惠,这算什么朋友呢?更何况不是朋友也没关系,有了暗盘优惠终究也会变成朋友。
所谓“生意归生意,朋友归朋友”,有时候不一定行得通的。在中国人的社会里,人与事是分不开的。
例:我曾经连续几天陪未婚妻上菜场买菜。每一次为了买一块五花肉,她宁可绕过二、三十个肉摊,来到一个并不特别起眼的摊子前:
“老板,给我切3斤五花肉。”
“喔!是林小姐,你好!你好!”
然后,压低了声音说:
“今天的五花肉不够好,太肥了,怕不好吃。你看看是不是改买梅花肉,今天的梅花肉特别瘦、特别嫩,我照老价钱给你。”
“好!那就切3斤吧!”
我很纳闷地问她:
“你买肉都不挑,也不问价钱的啊?”
“不必,这家老板和我熟,我是老主顾了。他说几肉不好,就是肉不好,不会骗我的,而且他的价钱一向很公道。”
老板很快地切好3斤肉,上过枰,确实3斤还多了一点点,并顺手切了块瘦肉当添头,一起包起来。这时,我才恍然大悟,为什么这个摊子的生意会比别人好了!
我想到家里附近有两家超市,一家杂货店,但自己却很习惯地到杂货店买东西。而这家杂货店的货色,装潢却没有一般超市齐备、漂亮。原因是这家店的老板在找钱时特别大方,买104的东西,付125元,他会找你22元,而不是21元;买16元的东西,付20元他会找给你5元,而不是4个一元的铜板。这小小的暗盘优惠,无形中已经赢取了我的好感。
有一次,上杂货店买罐头时,商家顺口问:
“你未婚妻怎么没有一起来呀?”
我也顺口回答:
“她现在生病。瘫在床上,动弹不得了!”
当天晚上,家里门铃声响,一开门,竟是杂货店老板带着一篮水果来探病。
你们说说看,我还会去别家光顾吗?
例:由于生意上的需要,有时候不可避免地要上酒廊应酬。其中有一家的经营手法特别灵活,去过一次之后,我就不想再去别家。
第一次去的时候,只有3个人,呆不到一小时,两瓶啤酒,几盘小点心,几个小姐蜻蜓点水式的坐了台,就这一两下子,收费1075元,不算便宜。但想想才花千多块钱的代价,而250万的买卖已经完成一半,其实不贵。我掏出钱包准备付账,会计小姐已经恭恭敬敬地把签单送上来,我当时就愣住了!
“小姐,我只是第一次来,你放心让我签账吗?”
“这位先生一看就是个体面的人,您能光临就是我们的荣幸,根本就不会让人想到倒账的问题!”
当着客户的面,这种恭维即使是场面话,也实在让人感到爽快又有面子;这还能不签吗?
回到公司后,我和同事们提起这件事,心里还洋洋得意的。过了一段时间后,打听之下,慢慢地比较熟悉了酒廊这个行业,却不得不佩服他们的攻心之策。
其实,这种事说穿了也没有什么大不了。他们敢让你赊账,就不怕收不到钱。而你会签第一次,就会有第二次,干这种行业的人,什么样的人没见过,客人会不会赖,他们分得出来。一旦开始第二次消费时,他们会视消费金额大小,不断地给一些优惠,一下子端盘水果,一下子送份点心,说是经理招待的;人多的时候还会送瓶XO,说是总经理奉送;让你面子撑足。到后来,只要有应酬,你第一个念头就会想到它,而不是别家!
读者们可以想见,这种暗盘优惠可使多少一般客户变成永久而忠实的散财童子! 电子书 分享网站
反思学(一)
1??????? 为什么赚不钱?
商品不畅销时,许多人都会归咎于:
“经济不景气!”
“价格太高,无法在市场上竞争……”
“消费者不识货!”
而有些人还会这样自我安慰:
“商品虽然不畅销,但他的品质真的很好。”
我认为这些都是很不切实际的想法,任何以大众为对象的消费品,一旦不畅销时,一定有地方出了问题,例如:
一 东西的品质好不好?
二 是否能满足消费者的需要?
三 价格是否合理(能否为多数人接受)?
四 行销管道是否通畅?
五 是否提供了充分的资讯让大家了解商品?
不先检讨这5个问题,却一味地希望消费者喜欢自己的产品,无旨是天方夜潭。殊不知,现代社会中,能选择的商品愈多,被市场淘汰的机率也愈大,所以,任何从事行销工作的人,绝不能有这样的想法:
“成绩不好没关系,只要头脑很好,点子又新又多,就够了!”
每次听到这种因果不分的论调,都让我啼笑皆非,商品推出市场的最终目的就是卖掉赚钱,成绩要好才行。两者之间的障碍愈少,管道就愈通畅,换句话说,如果头脑真的够好,点子真的够新鲜,成绩就一定会好,在市场经济体系中,绝对是以成败论英雄的。只要商品卖得好,它就是适合消费者使用的好产品。
管他黑猫还是白猫,只要会抓老鼠的就是好猫。
我有个玩股票老手的朋友常对我说:
“当你操作输了,不要‘怪盘’有问题,基本上,盘是中性的,它只是一种现象,就看你能不能看穿它,所以,玩股票赔了钱,问题一定出在人,而不是盘。”
这话对我很有启示性,记得曾在某大企业的会议室看过这样的“标语”:
再好的时机也有人赔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