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那中古车商的朋友告诉我:
“这对一个经历不多的业务员来说,是很难下决定的,但对一个资深的业务员而言,又显得很简单。”
面对客户出价在已方底价上时,没有经验的业务员最容易犯的一个错误是:“见猎心喜”。心中幻想也许还有人会出更高的价格也说不定,暂且先别和他敲定,过两、三天对方一定加价的!
读者们,切记!这是“纵虎归山”!
谁能保证,这3天内一定有更高价出现?
谁能保证,这3天内他没有更好的选择?
谁又能保证,这3天内这位客户不会变卦?
就算3天内这3种可都没出现,而你又回头找这位客户时,等于告诉对方:
“这3天中,你是出价最高的买主。”
说明白点,这种讯息等于嘲笑对方:“阁下是我们要找的第一号冤大头”。将心比心,如果是你,会拿银子出来买吗?
有这么一个故事:
有位富翁在海边碰到了一个男孩,富翁心血来潮,想考验这个男孩的智慧,让他在前行100米的范围内捡一个石头。石头愈大,奖金愈高,但有一个限制,不准回头捡。结果,这一趟走下来,小男孩只捡一个半大不小的,所以,奖金也就不是很高了!
如果这个男孩够聪明的话,应该“骑着牛找马”,也就是说,先把眼前所能找到的最大的石头捡起来放着,除非有比手上更大的石头,否则不放,而不会越来越小,不是吗?
用这个原则来看刚刚那个例子,笔者倒有两个建议:
一 从经验上判断,如果再出现另一个高价的可能性不大的话,最好当场尽速成交。因为大多数的买方在出价时都会有股冲动,对商品本身有种强烈的渴望,如果能趁机挑起他的加价意愿,在原先设定的利润范围已达的情况下,所加的价钱都是多赚的了!
战术篇(六)
二 采用“骑马找马”的原则,请看下面的实例说明:
例:有一天,我在公司里接到一位部门新进业务人员从现场打回来的电话:
“主管,这里有位买家很中意这栋房子,他出价125万,还问我这个价钱能不能?我记得您曾说过,这户房子125万就可以脱手,可是,我又担心,如果立刻答应他,又怕他觉得自己出价太高,不答应,怕买主出门后不再回头,结果又不买了,您看我该怎么办?”
我回他:
“你问他可立刻付多少订金?”
行销立刻回身去问买主,然后回头告诉我:
“可付7万订金。”
我当场请行销转达这位买家,请他带着这7万订金到公司来,当面商议,30分钟后,行销果然把客户带回公司,我立刻出面亲自接待。一阵寒暄后,我对客户说:
“125万的价格可能太低,屋主不一定答应,如果是130万,我倒是可以帮您和屋主争取看看。”
买方:“125万以上就超过我的预算,我恐怕就买不起了,现在,7万订金已经带来了,行不行?就现在决定好了。”
“您稍等一下,我打电话问问屋主同不同意。”
说完,即转身拨电话给屋主,几分钟后,我给这位买方回话:
“屋主同意降低至127万,这已经是特别优惠的价钱了。”
买方先是抗拒,但由于买意甚强(带足7万订金),加上业务员在旁边不断地“敲边鼓”,最后终于以126万成交。
如果没有经过当场地“讨价还价”,就不会有多1万元的利润;如果不是立刻成交,也不知买方会不会回来,就算有下一个买方,也不一定能出到原先125万的价格,何必冒这个险呢?
要多掌握利润,就应在买主出价后(假设在底价之上),立即“讨价还价”,结案成交。注意,行销的机会往往稍纵即逝!
7??????? 专业形象的促销策略
1989~1990年之间,正是台湾股市的大多头时代,股票成了全*动;因而造就了一个超高利润……股票资讯业。
所谓“股票资讯业”大略分成3类:
一 股票电脑软件。
二 股票操作书籍。
三 股市行情与技术分析。
笔者有位朋友就在这个期间从事第二、三种资讯服务而日进斗金的。
例:当年,这位朋友曾在短短的一年内,一口气出了5本“股票操作学”方面的书,外观比“儿子兵法”稍大些,厚度不过200页,每本售价高达250元,几乎创下了台湾出版社史上,书籍单一售价的最高纪录(硬体与售价比例)。由于我当年对股票完全外行,所以,不免对这么贵的书感到好奇。在一次特意安排的机会里,我请教了这位朋友:
“这么贵的书,有人买吗?”
“当然有,有几本甚至已经印第三版了!”
“哇!这种书可真好赚啊!”
朋友一听,立刻正色对我说:
“表面上看起来很好赚,因为每一本的直接成本不超过12元;但这3万字的内容,你可知道,是我在股票市场中交了多少学费换来的?”
他接着又说:
“股市是一个高利润也是高风险的战场,聪明人永远享用别人的血汗换取经验。股票书和一般书最大不同是……它传授快速在股市中获利的技巧。消极一点地说,我教人家如何降低操作上的风险。因为我在书中详细说明了致胜之道与失败之因,换句话说,在这个领域里,我懂得比别人多。表面上看来,我是在卖书、卖股票操作资讯,本质上,我卖的是很专业的东西,我是以专业形象来促销我的产品。你看过敢和医生抬杠或对医生杀价的病人吗?”
这一番话让茅塞顿开。所谓“专业形象促销”,也就是最高级的促销方法,对方只有受与不受的问题,没有“议价空间”。
再换个角度观察“专业形象”的促销策略。
逛百货公司时,常会看到在某些特别摆设的摊位上,总有个服装整齐、口才流利的专业人士不断地当场示范。也许把酱油倒在衣服上,再用一种“特别配方”的清洁剂迅速清除;也许用一把经过镭射处理过的菜刀,表演切棷子如切白菜;也许当场表演煎鱼,不但不起油爆、不沾锅,而且鱼身完整……
这种现场表演的促销方式最容易打动消费者。当场掏腰饣的人不在少数,如果有人要求折扣,行销就会告诉你,他的产品和一般产品有很大的差异性,然后告诉你一些你不懂,或听都没听过的专业术语或理论,听得你肃然起敬,最后打消了杀价念头,付钱走人。
追根究底,是对方的专业形象使我们相信,这是物超所值,也是我们最需要的产品,应该让他赚这回钱。
“专业形象”的促销策略让买方愿意以对方的高“开盘价”,心甘情愿地成交。读者们有没有想过,为什么消费者不敢也不愿杀价?
这是因为卖方的“专业”无形中突显了买方的不专业,再挑明一点地说,就是“他懂你不懂”。一般人不敢和医生抬杠或讨论病情,是因为当医生用很多听都没听过的专有名词解释病情时,阁下就会宣布投降;再换个角度解释,一般人初来乍到一个新环境,总是战战兢兢地先入境随俗,再谈其他,不是吗?
战术篇(七)
另一种形式的“专业形象”,却又大异其趣了,请看下面的例子:
例:在一个艳阳高照的大热天,我带着女朋友去某海水俗场游泳。游累了,两人就一齐躺在沙滩的遮阳伞下聊天。这时候,刚好场卖饮料的小贩过来推销可乐,每瓶要价6元,女朋友听了立刻大叫起来:
“怎么这么贵!7…11一瓶也不过3元而已!这么贵,跟他要两根吸管,我们合着喝一瓶好了!
不久,太阳下山了,我们清理完毕,一齐上某大观光饭店用晚餐。由于白天嫌小贩的可乐卖得贵,没喝过瘾。上菜之前,先请服务生送两“杯”可乐来,一大口下肚后,女友直呼过瘾,然后凑过来悄声对我说:
“这家饭店的可乐真便宜!”
我一听,愣住了,忍不住问她:
“白天在海边,人家一瓶才卖6元,你嫌贵,只肯买一瓶两人合着喝,这里一杯就卖20元,你一叫就是两杯,还直呼便宜,这算哪门子?”
女友笑咪咪地对我说:
“那小贩卖的可乐不够冰,地点也不对,哪像这里的五星级设备,不但有服务生随侍在侧,又有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