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chemy of Finance)② 中。1963年,他进入阿霍尔德-布雷希洛德合伙公司做证券分析师。这家公司成立一个名为“双鹰”的离岸基金,并于1969年交给索罗斯来管理。那年他在一份研究备忘录中描绘了一种新的投资工具—房地产投资信托(REIT)—的诱人前景。他准确地预言了REIT市场将经历一个繁荣、过度发展并最终崩溃的过程。他买了些REIT,并于1974年REIT市场过热时全部卖掉了,赚了一笔很可观的利润。1971年他用基金1/4的资金投资购买了日本证券。
1969年,已经39岁的索罗斯决定成立自己的公司,并和吉姆·罗杰斯合作共同创立了量子基金—可能是历史上最成功的大型基金。由于量子基金没有在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登记,不能在美国出售,因此其股东都是些外国人,主要是欧洲人。量子基金大量利用杠杆从事商品、外汇、股票和债券的跨国投机交易。索罗斯透露量子基金的资本主要投在股票上,而对商品和外汇的投机主要是利用期货和杠杆。量子基金做空了诸如迪士尼、宝丽来(Polaroid)和特劳碧卡纳(Tropicana)之类的机构股,因此在1973年和1974年都赚了钱,而那两年对大多数投资者而言是痛苦的回忆。他又以120美元的价位做空了雅芳—这只股票是典型的“一次决策”性股票①—漂亮的一仗。
正是由于索罗斯,量子基金率先发现了国防工业股的投资价值。此外,量子基金对高科技股的投资也走在了别人的前面—1979年量子基金持有M/A 8%的股份,1980年持有博尔特-贝拉尼克-纽曼公司(Bolt Beranek & Newman)23%的股份;还分别持有化学核能企业(Chem Nuclear Enterprises)和规划研究公司(Planning Research)和的股份。
知情者认为量子基金早期的成功是和罗杰斯分不开的;他当时持有索罗斯管理公司20%的股份。索罗斯制定大的和总的投资策略,并负责交易;而罗杰斯则负责股票分析,并在选择投资国家方面做了很多工作。
在1979年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指控索罗斯操纵计算机科学公司(puter Sciences)股票价格后,他在同意判决书(Consent Decree)上签了字;1986年,他又被控越限交易并在同意判决书上签了字。其实这两次违规并不值得大惊小怪:进行如此复杂的操作而不违反任何管制几乎是不可能的。
1987年,索罗斯着手为其办公室引进一套新的管理团队。他安排一人和他一起做宏观经济分析,其他人则分为四个小组,其中有两个小组分别从事风险套汇和期权套利,另两个小组则分别专注于在美国和欧洲进行投资。他还计划再成立一个小组,专门负责在日本进行投资。另外,量子基金还有一个负责做空的团队:一个内部经理,其他几人则是半独立的。索罗斯的每位副手都有自己独立的“账簿”(他称之为“迷你账户”);如果索罗斯本人也看好一笔交易,那么他会扩大交易的规模。他说他的任务是,在进行每笔交易时,将其助手带到起跑线上或“扣动扳机”,而他自己则作为教练,站在线后,观察比赛规则的变化。②
我对索罗斯有一种与众不同的感觉,因为我的第一位雇主伊姆里·德·维格(Imrie de Vegh,其实也是唯一的雇主,如果不算军队的话)也是一位在伦敦受过教育的匈牙利裔经济学家;他转行做了投资,并成了投资大师。匈牙利人是一个坚强、自信的民族,曾抵御过来自不同方向的侵略者。他们的语言马扎尔语①是任何外人都不能理解的。他们以陌生人的眼光来探索世界,不带任何错觉地思考生活。和索罗斯一样,伊姆里·德·维格的经济学头脑也令他在其他许多方面游刃有余;除了管理一个投资公司,他还和瓦西里·列昂惕夫(Wassily Leontief)教授合作,为大型企业、行业和政府提供宏观投入产出分析;而后者是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投入-产出经济学之父,曾经做过索罗斯基金会理事会的理事。不管怎样,索罗斯也不想做一个“偏才”,他还要“全面出击”,例如,他曾写了一本书(使他懊恼的是,几乎没人理解他这本著作,即便是评论家)并创立他个人的基金会。实际上,他对别的慈善活动不感兴趣,也没参加任何俱乐部或协会。
我曾向索罗斯提到,德·维格(其实他不适合做一个领导者)曾雄心壮志地想办一所学校,但最终失败了。“我也想试试,”索罗斯说,“那也不是我的长项。不过,和年轻人打交道是件有趣的事。”
实时实验
索罗斯的著作《金融炼金术》描述了他从1985年8月18日~1986年11月7日的交易活动。
正如我们接下来将要看到的那样,索罗斯在命名时喜欢用稀奇古怪的词语:他称他在这段时间内所做的交易为“实时实验”。这段日记是索罗斯最成功的一个时期,在此期间量子基金每股资产净值② 翻了一番。
这段交易日记是从1985年8月开始记录的。它使人记起1984年里根总统连任竞选成功后—随后里根政府实施了减税政策并增加了国防开支—美元和美国股市竞相一路走高的繁荣景象。外国投资者喜欢眼前所看到的一切:美国已经下定决心和苏联对抗,而且美国经济正在高速扩张并对外来投资持欢迎态度。在外界看来,美国的情况确实是独一无二的:世界上其他国家要么正受到苏联的威胁,要么由于内部原因而使投资者望而却步。因此,当时自信的美国吸引了全世界的过剩资本;这些资本要么光明正大地直接进入美国,要么绕道瑞士、卢森堡或拿骚① 等地。
在里根执政的早期阶段,大量外资的涌入使美元和资本市场一路上扬,刺激美国经济出现新一轮扩张,而这反过来又使更多的资金蜂拥而至,推动美元节节走高。索罗斯将这种现象称为“里根大循环”。(参看图2,他利用该图简明生动地解释了这种效应的作用过程。)通常用“泡沫”一词来形容这种经济状况;其能够维持的最迟界限是当债务成本超过我们赚钱的能力的时候。从本质看,泡沫的破灭是必然的—最迟是当偿债压力超过我们重新借债和赚钱的能力,即我们无法如期偿还债务时崩溃。不过,诸多因素都可能令泡沫提前破灭。泡沫的破灭是瞬间完成的,届时美元将大幅下挫,大量投机资本外逃。这反过来又将导致经济衰退,从而造成一种螺旋式向下的局面。
以上就是1985年8月18日索罗斯开始写这段交易日记时的大背景。量子基金的资产净值为亿美元。有些读者也许会记得当时投资者担心货币供给的增加会导致股市过度繁荣—同时利率水平升高—并随后崩溃;最终经济恐怕会出现一场“硬着陆”。受益于股市的繁荣,周期性股票将走强,而那些经营效益与利率水平负相关的股票将出现低迷。
在日记里,索罗斯宣称他根本不相信这种常识性推断。他认为“大循环”已经开始摇摇欲坠,因而他预期美元将走软,利率将上升,而这将导致经济出现衰退。因此他没有购买那些将在持续的繁荣中受益的周期性股票,转而购买了有可能被收购的公司的股票,以及财产保险公司的股票。这使他大获成功,这一年也是量子基金业绩最佳的年份之一。至于货币,索罗斯一直持弱美元的观点,并买进了德国马克和日元。另外,他还认为石油输出国组织将解体,因此做空了石油。
当时基金持有的敞口头寸如量子基金表(表1)第一列(1985年8月16日)所示。
表1?量子基金(单位:100万美元)
(1985)
日期 8月16日 9月6日 9月27日 10月18日 11月8日 11月22日 12月6日
美元* –73 –182 –289 –433 –592 –567 569
马克 +467 +491 +550 +680 +654 +668 +729
日元 +244 308 +458 +546 +806 +827 +826
英镑 +9 +10 –44 –72 –86 –87 –119
其他 +50 +45 +16 +34 +42 +40 +33
其他持仓
美国股票与指数期货 +604 +588 +445 +253 +442 +707 +1 020
外国股票 +183 +163 +142 +152 +206 +251 +271
美国债券 –113 0 –77 0 +580 +1074 +751
日本债券 +354 +300
石油 –121 –145 –176 –37 –187 –214 –150
基金资产净值 647 627 675 721 782 841 867
股份价格() 4 379 4 238 4 561 4 868 5 267 5 669 5 8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