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成功没有榜样-第1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取你。”
  进入美术学院的梦想破灭后,罗丹找到了一份做建筑物缀饰的活儿,维持自己的生计。不久又因二姐的病逝而痛不欲生,住进了修道院,决心当一个修道士打发余生。但是仅过了一年,罗丹发现自己根本无法忘记雕塑,于是又重新回到了勒考克的工作室。
  历经磨难的罗丹下定决心:今后不管遇到什么挫折,一定要追求成功,再也不犹豫动摇。后来,罗丹相继完成了《思想者》、《吻》、《巴尔扎克》等传世的雕塑作品,成为一流的雕塑艺术大师。
  罗丹功成名就之后,一位名叫斯蒂芬·茨威格的奥地利诗人前去拜访他。这位诗人当时很年轻,但已出版了两部诗集,好评如潮。但在茨威格的内心深处,他总觉得自己做得还不够好。一次,在朋友的介绍下,茨威格在巴黎结识了罗丹,罗丹邀请他去看看自己最近的作品。茨威格欣然前往,他非常希望了解罗丹是如何完成那些堪称完美的雕塑作品的。
  茨威格到达罗丹工作室的时候,罗丹正在雕塑一尊女子半身像。在茨威格看来,这应该是一部已经完成的杰作。两人简单寒暄了几句,罗丹的目光就落在了这尊雕像上。他审视了一会儿,喃喃自语说:“那肩膀上的线条仍嫌太硬……”他向茨威格说了声“对不起”,就拿起了自己的雕刻刀,在塑像上轻轻拂过,人体顿时发出更细腻的光泽。茨威格看到罗丹眼里放着光芒,手指也活泼了起来。“还有这里,这里……”罗丹又做了几处修改,然后后退一步,头部左右上下地移动,细细观察,有时微笑,有时皱眉,有时加上一点泥,有时又去掉一些,嘴里仍旧不停地喃喃自语。显然,罗丹沉浸于自己的创作中,已经忽略了茨威格的存在。
  直到罗丹丢下雕刻刀,才想起茨威格来,赶忙道歉:“对不起,先生,我忘了您在这儿了……”茨威格却紧握着大师的手,感激得说不出话来。
  与罗丹的那次会面,令茨威格永生不忘,他在自己的一篇隽永小品《成功的秘决》里记述了这件事。他回忆道:“如此持续了半小时,一小时,罗丹没对我说过一句话。除了创造他完美的塑像之外,他把一切都忘记了。似乎天地间只存在这个活儿,如同上帝创世的第一天那样……一个人居然可以彻底忘记整个世界的存在,这使我得到前所未有的感动。在这一小时里,我把握住了一切艺术、一切事业成功的奥秘——专注;把我们容易分散的意志贯注于一个小点,集中所有的力量完成它,无论它是大是小……”
  这次颇具教育意义的会面,对茨威格的事业也产生了很大影响。当然,他没有像罗丹一样拿起雕刻刀,而是拿起自己的笔,专心致志地从事小说和传记文学的创作。最终,茨威格写下了《象棋的故事》、《心灵的焦灼》、《巴尔扎克》、《罗曼·罗兰》、《人类的群星闪耀时》等名著,成为享誉世界的文学大师。
  罗丹有句名言:拙劣的艺术家永远戴着别人的眼镜。在迈向成功的道路上,你不要管别人在说什么,在做什么,或者得到了什么,你只需专注于自己的目标,持之以恒,就一定有水到渠成的一天。
  

5。5一步步向高处走(1)
人类是怎么登上珠穆朗玛峰的?最佳答案是:朝着心中的那个目的地——峰顶,然后一步步走(爬)上去的。如果把人生比作登山,那么在达到成功的顶点之前,我们也必须不间断地迈出自己的每一步。
  无产阶级革命家李大钊先生说得好:凡事都要脚踏实地去做,不驰于空想,不骛于虚声,而惟以求真的态度作踏实的工夫。
  比利时有一出基督受难的舞台剧,演员辛齐格扮演受难的耶稣,他高超的演技常常让观众产生错觉,似乎真的看到了重生的耶稣。一天,演出结束之后,一对夫妇来到后台,与辛齐格合影留念。合完影,丈夫对辛齐格的道具——一根巨大的木头十字架产生了兴趣,于是嘱咐妻子给自己拍一张背负十字架的照片。丈夫走过去,准备把十字架背起来,但他费了九牛二虎之力,十字架仍纹丝不动。原来,那个十字架是用橡木做成的,十分沉重。那位先生最后无奈地放弃了拍照的打算,他站起身,好奇地对辛齐格说:“道具不都是假的吗,为什么你每天都扛着这么沉的十字架演出呢?”辛齐格说:“因为沉重的十字架,能让我更出色地演好这个角色。我的职业就是在舞台上扮演耶稣,和道具没有关系。”
  辛齐格在舞台上的每一步,竟然都如此有分量,浸透着自己的心血。在我们看来,辛齐格的做法确实匪夷所思。或许在一些人看来,他这是自讨苦吃。但优秀演员和一般演员的差异,就根源于此。
  在华人演艺圈中,也有这样一位凭借勤奋不断向上的人物。他是影、视、歌坛的天皇巨星,同时还集词作家、编剧于一身;他用二十余年的时间,在华人演艺圈内创造了一个不朽的奇迹。如今,他虽已年届中年,但所到之处所引起的轰动,仍令其他明星望尘莫及。
  这个人,就是刘德华。
  天王的奋斗史
  有人说,“在香港不知道刘德华的人只有两种人:一种是不懂事的孩童,一种是白痴。”而且,刘德华不像有些明星一样,只是昙花一现般地“火”一次,他是持续地“火”,一直“火”了二十多年,而且仍不见衰退的迹象,把这称之为奇迹,应该是不为过的。
  刘德华达到今天的高度,完全是一步一个脚印闯出来的。
  刘德华早年入香港无线艺员培训班学习,毕业后任无线电视台演员。尽管他长相英俊,工作勤奋,但入行后却被批演技差,长期遭到冷落。20世纪80年代,香港古惑仔片风行,刘德华在戏中常扮演一个小混混之流,属于跑“龙套”的角色。虽然在剧组中尝尽了人情冷暖,但他毫不气馁,怀着对成功的渴望不断努力。
  入行两年后,刘德华终于受影坛大哥周润发的推荐,主演了电影《投奔怒海》,从此他时来运转,拥有了众多的“粉丝”,开始了自己的演艺明星之路。
  但是,很快刘德华就意识到,很多影迷只是迷恋他“有型”的外表,把他视为偶像,而对他的演技不太留意。刘德华没有满足于只当“偶像”,他认为,如果想在演艺圈有更大的发展,就必须具备高超的演技。而提升演技的方法,在他看来,就只有多拍戏。
  1986年以后的十年,是刘德华最多产的十年。其中,从1988年到1992年,他每年拍片都达到10部以上,1989年更是创纪录地拍了16部,其中多数是当时流行香港的江湖片。那几年里,他的生活里除了拍片还是拍片,甚至有过22天不上床的纪录!在演艺圈,“刘铁人”的外号也不胫而走。。 最好的txt下载网

5。5一步步向高处走(2)
当被问到为什么要拼命拍那么多影片时,刘德华答道:“我也不知道,我觉得我一定要继续在演艺圈活下去,才可以让大家有机会知道我的演技。”
  刘德华当初的戏路并不宽,他最早出演了一些言情片,觉得难以发挥自己的特色,因此决定在江湖片里一显身手,为自己“打”出一片天地来。当时,成龙、洪金宝、元彪等武星早已称雄江湖,刘德华深知自己的“三脚猫”功夫,在这几位武林大哥面前,不过是“小巫见大巫”。但他相信如果自己努力提高演技,一定能够弥补动作的不足,直到与这些巨星们分庭抗礼。
  他开始虚心学习成龙等人的长处,尤其学习他们如何在镜头前打出漂亮的招式。为了闯出一条适合自己的演艺之路,刘德华着实吃了不少苦,受了不少伤,经历了拍摄江湖片的种种凶险,但刘德华没有退缩,他决心将这条路走下去。为此他练武功、学骑马,拍片需要掌握的一切技巧,他统统都学。功夫不负有心人,拍摄了多部江湖片以后,刘德华的演技日臻成熟,以潇洒、飘逸而又不失幽默的戏风,形成了不同于成龙等人的独特风格。
  刘德华在影坛拼搏的同时,又于1986年进入歌坛。初入歌坛的刘德华,同样被批唱歌不行,甚至很多人说他“五音不全”,根本不适合唱歌。他没有气馁,而是努力学习音乐知识,练习唱功,到了九十年代初,他凭借《如果你是我的传说》等流行歌曲,开始在歌坛占有一席之地。此后,他的《一起走过的日子》、《真永远》等专辑相继热卖,最终登上香港“四大天王”的宝座。这对于唱歌天赋不佳的刘德华来说,更像是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