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崩溃-第1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债率太高,一旦无法借到新的短期贷款,或者外国银行抽回贷款,就会面临资金链断裂的风险。   

  第二,在这样的情况下,很多大银行却迫于大股东的压力,大举买回了它们自己的股票,从而维护股价平稳,减少大股东们的损失。1931年夏天,达姆施塔特国民银行已经拥有了47%的股本。   

  这是一种非常愚蠢的行为,回购股票让大股东赚了钱,却严重危害了银行的资金安全。因为,银行购回自己的股票必然会用掉一部分流动资金。流动资金外流会对银行——特别是在经济衰退的时期——造成沉重的打击。         

。←虫工←木桥 书←吧←  

第37节:第四章 大崩溃(10)         

  不过,最先出问题的大银行不是德国的银行,而是奥地利信贷银行。   

  奥地利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从德国领土中强制分离出来的,因此它也算是战败国。只是由于它的战略意义很小,享受不到多少来自英国和美国的资金援助,因此它的情况比德国更糟糕。   

  奥地利信贷银行的控制者,就是在《货币战争》一书中被吹得神乎其神的罗斯柴尔德家族。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前,这个家族曾经显赫一时,但战争击垮了德国,这个依靠德国军国主义力量发家的金融集团也跟着垮掉。奥地利信贷银行在战胜国——主要是法国的压力下遭到了多次整顿,严重削弱了它的实力。   

  1931年5月11日,奥地利信贷银行宣布:由于法国抽回投入的资本,自己已经丧失了清偿能力。这在人们中间引起的恐慌超过了任何一次股市崩溃——因为股市投资者至少知道炒股总是有亏有赚,但人们很难接受存在银行里的存款会突然之间消失得无影无踪。人们蜂拥到银行门口,希望取回自己的存款,但越是这样,奥地利的银行系统就崩溃得越快。   

  5月底,奥地利的金融危机波及到匈牙利、捷克斯洛伐克、罗马尼亚、波兰和德国等国,这些国家也出现了银行挤兑现象。   

  由于历史和地理上的关系,德国和奥地利的金融结构联系密切,相互之间资金往来频繁,所以在奥地利信贷银行破产所引发的各家银行清算国外资产的高潮中,德国首当其冲,成为第一个牺牲品。   

  德国马克变得非常脆弱,德意志银行在一周内失去了2亿马克的外汇储备,柏林银行也在6、7月间发生挤兑现象,被提出2亿马克的存款。但问题最严重的还是德国第二大私人银行——达姆施塔特国民银行,它在资金紧张的时候去回购自家股票的愚蠢行为受到了惩罚。那些为了自己的眼前利益而不顾银行利益的大股东们发现,股票下跌只是让他们的财富缩水,而回购股票则可能让他们的财富彻底消失——因为银行会因此倒闭。   

  1931年7月初,这家银行大约30万名客户就已经意识到他们的银行有点不对头了。事实上外国储户当时正在撤回他们在德国各家银行的存款。1931年7月13日,柏林政府发布了一则公告,公告上写道:“尽管作了一切努力,德国第二大私人银行已无清偿能力!”   

  随后,其他银行、储蓄银行和证券交易所休市3周。当银行重新打开营业窗口的时候,害怕失去存款的储户蜂拥而至,其他各种各样的金融机构也同样陷入了困境。   

  金融体系的崩溃,以及跟它互为因果关系的经济大萧条,渗透到了德国所有的生活领域,自杀人数逐渐上升。1932年初,德国已有550万家庭在最低生活水平线上挣扎的失业者,这相当于全国成年人口的四分之一。雇人的单位少得可怜。苦难深重的人民要求摆脱他们的困境,千百万失业者要求工作机会。         

虹桥书吧BOOK。  

第38节:第四章 大崩溃(11)         

  不久,经济危机就发展成为一场国家危机。人民对魏玛共和国政府极为不满,强烈要求建立一个拯救德意志民族、给社会带来安定,给人民带来幸福的新政府。   

  这可给阿道夫·希特勒和他的纳粹党提供了绝好的机会。他们称经济危机是“政府无能”的一个佐证,是政府接受凡尔赛和约和战争赔款及奉行“社会主义”政策的结果,是共和国和历届政府毁灭了德国的一切。   

  希特勒就是靠经济危机起家的,在1923年他曾经发动过一次政变,但那个时候他的力量还很小,政变失败,希特勒本人被投进了监狱。到了1929年的时候,他再一次借助经济危机壮大自己。希特勒一方面为国家社会主义展开更强大的宣传,对各阶层人民不断做出符合其愿望的慷慨许诺。一方面又通过纳粹党的宣传机器,宣称该党不是一个阶级政党,而是“大众党”,并重点向中下层的中产阶级发动讨好攻势,以争取得到他们的支持。这种宣传不能不打动处在绝望之中的德国人民,他们相信希特勒的诺言能够兑现,因而纷纷聚集在纳粹的旗帜下。1923年纳粹党人数是3万多人,到1929年只有10万人,六年增加了3倍。但危机发生以后,到了1932年,人数超过了100万,3年增加了10倍。   

  从1930年开始,纳粹党在国会选举中不断获得胜利,1932年4月10日举行总统第二轮选举,希特勒竟然获得了36。8%的选票。1932年7月31日举行国会选举,纳粹党获得了37。3%的选票,获得230个议席,一跃成为国会中最大的党派。   

  1933年1月30日,希特勒终于登上了总理的宝座,然后又在1933年8月1日兴登堡总统去世以后成为国家元首和最高军事统帅。第二次世界大战的阴影开始袭来,这场战争带来的灾难将远远超过第一次世界大战,经济的崩溃终于导致了整个人类近代文明体系的大崩溃。         

←虹←桥←书←吧←。  

第39节:第五章:谁是大崩溃的罪魁祸首?(1)         

  第五章:谁是大崩溃的罪魁祸首?   

  经济衰退中的美联储   

  在前面中我们提到,美联储在1927年将再贴现利率从4%下调到了3。5%,并且大量回购政府债券,给银行系统注入了大量的资金。这为股市泡沫的形成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到1928年初,股市的非理性上涨让联储警觉起来,他们把再贴现率一下子提高了5%这样的水平。但是他们没有出售手里的政府债券来从银行手里回收资金。到了1929年,股市崩盘前几周,美联储才又把再贴现率提高到了6%。   

  但即使这样高的再贴现率也无济于事,因为在1929年股市罪疯狂的时候,保证金贷款的利率已经达到了12%这样的水平,远远高于6%。也就是,只需要银行不断的从联邦储备银行贷款,然后再转手贷给利用保证金炒股的投机者,就可以稳赚6%。实际上,当时确实有很多银行就是这么做的。   

  在《伟大的博弈》这本书中,作者约翰·戈登把大萧条的很大一部分原因归结于美联储货币委员会主席斯特朗的突然去世。因为斯特朗在1928年曾经说过:“美联储存在的意义在于为美国经济提供保护,以抵御货币利率之类的因素导致的任何灾难……一旦有紧急情况发生,我们将有能力通过向市场大量注入货币来缓解危机。”   

  在戈登看来,斯特朗在1929年将再贴现率提高到6%是为了给经济降温。但是当股市崩盘经济走向萧条的时候,就不应该是降温,而应该取暖。也就是降低再贴现率,放松银根,扩大货币供应。   

  戈登认为,美联储纯粹是一个官僚结构,里面的官员都是政治交易的产物,他们对经济一无所知,也无法理解斯特朗提高再贴现率的意义。因此,在斯特朗去世以后,这些官僚只能守着斯特朗制定的政策而无所作为。用戈登的原话来说:“在美国经济在历史上最严重的一次通货紧缩中几乎冻毙的时候,美联储还在为美国经济开着治疗通货膨胀、经济过热的退烧药。”   

  这种指责是毫无道理的,因为就在股市崩盘后一周之内,在胡佛总统的压力下,美联储就通过回购政府债券的方式迅速向银行系统注入了超过1。5亿美元的资金,并且提供了2亿美元的贷款,这样大的注资规模是美联储历史上前所未有的。而且立即将再贴现率从6%下降到了4。5%。这使得大量本该破产清算的银行得以苟延残喘。   

  戈登指责美联储的理论来源是著名经济学家、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货币主义的奠基人弗里德曼的《1867…1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