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1分钟爱上管理学-第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司应该如何搞好客户关系?这些以公司决策为主体的问题都是管理学的范畴。
前言(2)
    管理学和经济学差别又很小。经济学的历史源远流长,内容包罗万象,而管理学的历史相对短暂。所以,管理学的发展过程借鉴了许多其他学科的理论,比如微观经济学、心理学、社会学等。微观经济学里也有很多以研究公司和个人决策为目的的理论,因此,管理学和经济学又有了很大的交集,比如交易成本理论、价格歧视理论等。

    尽管书名叫做《1分钟爱上管理学》,在本书的逻辑线索中,我时常在管理学和经济学之间跳跃,而无论跳到哪里,在讲解完管理学或者经济学理论之后,我都会回到这些理论对管理实践的应用上来。

    这是一本什么样的书?

    在我着手写这本书的过程中,我时常问自己:“类似的书在市场上还少么?”用波特的竞争战略理论分析的话,这本书在竞争激烈的图书市场上有什么独特的优势?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米┄花┄书┄库┄ ;http://www。7mihua。com

    这不是一本教科书,也不是一本教学参考书,最重要的是看完这本书不需要考试。

    这不是一本学术著作,也不是一本罗列别人学术成果的陈列馆,枯燥无味。

    这不是一本科普读物,缺乏理论深度,也无法激起读者的共鸣。

    这不是一本外国人写的、中国人翻译过来的书,语境不同,让人常常读得像“丈二的金刚,摸不到头脑”。

    这不是一本买来放在书架上落灰的书,让人遗忘或懒得再翻。

    那么,这到底是一本什么样的书呢?

    这是一本来自于MBA课堂,但又高于MBA课堂的书。在书中,我选择了一个职业经理人应该了解的一系列重要的管理知识点,保留了课堂上知识的严谨性和逻辑的严密性,然后用生活中的故事娓娓道来。

    这是一本深入浅出的书,是一本非职业经理人也愿意看下去的书,是一本在校的学生及其他爱读书的人也能够看得懂的书。知识的传播,以深入浅出为上,深入深出次之,浅入浅出又次之,浅入深出为下。深的是内容质量,浅的是表达方式。

    这是一本“酝酿”了十几年的书。十几年来,学习、沉思、讲解、讨论,如此往复数个回合,经不起时间考验和一拨一拨职业经理人挑刺儿的内容都慢慢地流失了,沉积下来的都是精华。看一看美国职业经理人都学什么,也是一件乐事。

    这是一本没有参考目录的书,是一本以传播“软”理念和思维方式为主,以传播“硬”知识为辅的书。“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在信息时代,具体的数字、抽象的理论和书面上的知识都可以轻松地查到,但是,让一个优秀管理人员脱颖而出的不是这些,而一定是先进的经济和管理理念,外加“批判性”的独立思维方式。

    这是一本可以化零为整来阅读的书。虽然全书有一条主题逻辑贯穿,但是每一章都相对独立、自成体系,读者不必等到积攒起大块的时间再阅读,可以分段阅读,这儿几分钟、那儿几分钟,集腋成裘。

    这是一本语言生动的书,是一本买来放在书桌上的案头书,你一定会看得爱不释手,经常没事儿翻一翻。希望这本书给读者带来几分轻松时光,也希望读者能够体会字里行间独特的幽默方式,你的会心一笑是我最大的欣慰。

    经济学和管理学的一个重要理论就是投入产出比,一个挣的比花的多的项目才是好项目。如果读者在看完这本书后,感到收获超过花费的时间和金钱,这本书的目的就达到了。

    最后,祝你阅读愉快!
第一章 信息、科技和人的经济学(1)
    煎饼果子里的“为什么”

    以不变应万变的经济管理

    信息、科技和人的三角结构

    0000煎饼果子里的“为什么”

    早上上班的人川流不息,很多人会在路边的煎饼果子摊前停下来,买个煎饼果子作为早餐。只见卖煎饼果子的师傅手脚麻利,舀一勺面摊在平底锅上,磕上鸡蛋,快速摊匀,撒上香葱,将煎饼迅速翻转过来,把薄脆放入,依次抹上面酱、辣酱,撒上一些椒盐和芝麻,卷起来,用纸包好,然后收钱。行人一边吃着热气腾腾的煎饼果子,一边快步地向地铁站走去。

    煎饼果子是天津小吃,在北方各城市颇为流行。虽然说是流行,但在饭店酒楼里还是吃不到的,只有到一个个推着小车的商贩处现买现做,才是正宗的吃法。小小的煎饼果子,随街可见的推车小贩,这再普通不过的日常生活场景却包含着许多精妙的经济管理学理念。↙米↙花↙书↙库↙ ;www。7mihua。com

    为什么煎饼果子如此流行,几乎每一个街角都有一个推小车卖煎饼果子的小商贩?煎饼果子并不是人们早餐唯一的选择,人们早餐的选择还有豆浆油条、大饼稀粥等,但豆浆油条、大饼稀粥没有流行到每一个街角都有一个小商贩的程度,这是因为豆浆油条和大饼稀粥相对煎饼果子来说,不容易做、也不容易吃。对于商贩来说,提供豆浆油条或者大饼稀粥的固定成本比较高,需要一个比较大的地方做门面,无法像煎饼果子那样在一个小车里做。对于顾客来说,喝粥喝豆浆得坐下慢慢来,不能像吃煎饼果子那样边走边吃,消费成本比较高。

    为什么每个街角只有一个推车的商贩?煎饼果子商贩之间的关系很有意思,他们同时存在着竞争和垄断。每一个商贩占据一个街角,基本上垄断了通过这个街角的人群的需求。他们又同时互相竞争着对方的顾客,如果有人愿意从对面马路拐个弯儿到这边来买煎饼果子,就是竞争过来的需求。每一个街角只有一个商贩的现象存在——如果不是因为工商局的硬性规定——是因为一个街角每天早上的需求只够养活一个商贩。如果一个街角来了两个商贩,形成了直接面对面的竞争,由于需求的量有限,肯定有一家最终会被挤垮。所以,每个街角只有一个煎饼果子商贩是一个动态平衡的结果。

    为什么一定范围内所有商贩的煎饼果子的价钱都一样?如果不一样的话,我们可以想象一下,应该有两种情形:第一种是顾客们很老实,每天去地铁站只走自己的路线,只知道自己路线上的煎饼果子卖多少钱,而不知道别的路线上的煎饼果子卖多少钱。所以自己路线上的这家要多少就给多少,这样每个商贩就可以随意定价,价钱就各不相同。但是,这个情形并不现实。如果有一家煎饼果子卖得比别人的便宜,人们很快就都知道了,因为搜寻成本低,加上口碑相传效应。那么,更实际的是第二种情形,也就是人们清楚地知道附近几个街角煎饼果子的价格,这样一来商贩就谁都不敢单独提价,否则顾客就都跑到对面去了(假设煎饼果子做得一样好吃)。

    为什么买煎饼果子的顾客大部分都是回头客?卖煎饼果子的商贩占据一个街角,他的顾客主要是早上路过这里的行人。对于行人来说,匆匆忙忙地赶往地铁站,肯定要选最近最快的路线,如果绕路绕到别的街区去买别的商贩的煎饼果子,就要产生一定的成本,比如多走路、多花时间。这个额外的成本就是这些顾客的转换成本,而煎饼果子是一个很标准化的产品,每个小贩做出来的味道都差不多,价钱也一样,绕路买别的商贩的煎饼果子并不能给这个顾客增加更多的效益,反而要产生额外的转换成本。于是,绕路的人不多,都是这家街角商贩的回头客。
第一章 信息、科技和人的经济学(2)
    为什么你要多加个鸡蛋商贩反而不一定情愿?如果你告诉卖煎饼果子的商贩多加一个鸡蛋,商贩肯定会多加的,但是他却不一定愿意,尽管他会多收几毛钱,但这比一个鸡蛋的成本还贵。这是因为卖煎饼果子的商贩小推车容量有限,带不了那么多的鸡蛋,或者说他的鸡蛋库存有限。每天带多少个鸡蛋合适,这是后勤管理。他一个早上只能做固定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