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MBA教育和职业指南(2013中文版)-第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直以来,MBA考生对于“体制”外MBA项目的认识和选择存在诸多误区,随着中国MBA教育的发展,体制内外MBA项目已呈融合趋势——不分内外,只有优劣。

    中国的MBA项目在国际上受到重视的原因,是由于中国的经济发展受到了全世界的关注。

    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极大地推动了管理教育市场的需求,使得中国的MBA教育发展也相应加快。

    中国国家统计局2012年的数据显示,中国在工商局注册的企业大概有一千三百万家,具一定规模的企业至少有两百多万家。如果每家企业需要两名MBA毕业生,需求总量就达四百万人。而目前教育部批准的有MBA招生资格的学校不到三百所,假设每校每年平均招生三百人,中国每年至多可培养十万名MBA毕业生,需要几十年才能满足企业的需求。正是这种需求带动了中国MBA教育市场整体快速发展。而美国和欧洲这样成熟的MBA教育市场,情况则完全不同。世界各国都看到了中国管理教育市场这样巨大的需求,所以有很多国家的MBA项目都来到中国招生办学。

    MBA学生不分中外,只有优秀与否我认为学生只有优秀的和不优秀的,而不能分为中国的和外国的。关键在于学校提供的教学环境和平台是否能把MBA学生的潜力发挥出来,能否变得更加优秀,这是我们都需要思考的问题。

    一般说来,欧美MBA学生受到的基础教育使得他们的表达能力比较好,敢说、敢讨论、不怕犯错误;中国的MBA学生比较含蓄,想法很多但不敢说,怕犯错误。其实,这里无所谓好坏,只是文化背景不同。如果把中外MBA学生放在一起,中国MBA学生的演讲和表达能力就上去了;另一方面,中国MBA学生考虑问题比较全面,可帮助欧美MBA学生提升思考问题的全面性、完整性。两种风格,相辅相成。如果我们培养的中国MBA学生不只是书本到书本,而是整体能力的提升,那么他们在国际竞争中丝毫不会处于劣势。

    MBA教育的国际化非常重要经济发展的全球性决定了中国不可能封闭发展,一定会走向全球。全球化资源的分配、专业的分工,推动了效率的提高,也促使外国企业来到中国。中国企业也一定要走出去,逐渐实现全球化和国际化。我们越来越需要思考:企业面临不同的国情、不同的文化、不同的政治体制,该如何运作?多文化的企业机制如何管理?跨国企业的管理具有多重性,不同国家的管理机制不同,文化背景不同,企业战略、市场运作方法也不一样,只有了解这种不同,企业才能做大做强。所以,国际化对于中国的MBA项目非常重要。

    实现MBA教育的国际化,有很多基础的内容。

    作为一个国际化的MBA项目,中欧有几个重要特征:第一是师资的国际化。我们在全世界范围招聘教授,目前我们师资中大约有三分之二是外籍教授;第二,管理层国际化,因为我们是中国和欧盟合作的学校,有中方院长,也有外方院长;第三,员工的国际化,我们的员工中有一部分是外籍员工;最后是MBA学生的国际化,我们MBA学生中有40%是外国学生,除此之外,在学习期间,一半以上的MBA学生会到海外交换,同时,我们也接受来自海外学校的MBA学生到中欧学习。这些特点使得我们的教学语言也非常国际化。国际化对中欧的发展非常重要。

    “体制内外”的界限会越来越模糊所谓体制外、体制内,主要看发展的过程。美国的大学分公立的和私立的,是不是公立的学校就是体制内的,私立的学校就是体制外的呢?办学时间长了,在同样领域里各有特长,那就要看学校自己如何做。

    国内的多元化办学会越来越开放。在这种情况下,体制内和体制外的说法会逐渐消失,区别在于院校在整个市场中的定位。即便是体制内的学校,差距也很大,这就不是体制内和体制外的问题了,这取决于商学院领导人的战略眼光,是不是准备把MBA项目拿到全国的舞台上、世界的舞台上发展。经过比较,优劣势一目了然,再发挥特长,弥补不足,这样中国的MBA项目可以逐步走上去。

    中国MBA教育需要在国际舞台上赢得更多声誉从一九七九年恢复管理教育,到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正式成立MBA项目,这二十年里,我们所做的基本上是引进西方管理教育办学模式、引进西方的教科书和案例。如果按照这个思路继续走下去,中国的MBA教育根本不可能在国际上赢得任何声誉。我们要根据中国经济发展的现实情况设计自己的教学方案。中国是一个非常独特的经济体,是一个处于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换过程的综合经济体,在世界上独一无二。虽然之前俄罗斯也是计划市场,但是十几年前突然转变,没有了计划经济成分。所以,中国实际上在做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

    在我看来,所谓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就是中国还有一部分的计划成份。在过渡过程中有很多很特殊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下企业怎么经营、怎么转??如果基于这个情况把MBA教科书写好,把MBA案例做好,那么中国的MBA项目在国际舞台上就会赢得更多声誉。关键点是要把中国的企业研究透彻。

    管理科学时代&科学管理时代中国MBA教育取得的成果和进步中,有两点很关键,一是从“管理科学”到“科学管理”的转变,二是师资队伍的建设。

    具体来讲,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以管理科学为主。

    所谓管理科学就是讲数学模型、公式、推导,所谓科学管理就是讲方法、讲思路、讲战略。两个字儿前后颠倒位置,代表了完全不同的办学理念和教学方式。全国MBA教育指导委员会成立以后,我们才逐步认识到科学管理的重要性,开始逐步地由管理科学向科学管理转化。这种转化带来了非常大的变化,管理科学时代还分文科、理科学校,转变之后,不管文科、理科还是工科学校,就没有什么可争的了,这个进步是很大的。

    师资队伍建设的进步是巨大的。上世纪八十年代管理学院校刚刚成立的时候,我们没有管理方面的师资,都是其他专业过来的,用美国的教科书。

    现在情况变了,国家在培养管理教育师资方面投入很大,很多学校都设有管理博士课程,为国家管理教育的发展打下了非常好的基础,也为管理教育培养了教授队伍。这是非常关键的,是推动中国管理教育发展的核心资源。

    下一个二十年,我希望中国的管理教育在全球获得更多的认可。现在中国大学里评教授或者高级职称,如果一个老师在美国某个杂志上发表了论文,大家就可以断定这个老师的水平够了。我认为这有很大局限性。以后要做到哈佛大学的老师在中国的杂志上发表一篇研究中国的文章,为此这位老师被评上了哈佛的教授。要做到这点,就要提高整个中国管理学界的研究水准,应该有几本世界级的杂志,应该有一些在世界上有影响的学术会议。每年夏天,有大量的中国学者到美国参加各种学术会议,但是美国人来参加中国学术会议的人数就不多,管理界的尤其少。为什么?

    因为中国学术会议的水平还不够高,学术刊物的质量不够高。我希望今后二十年当中改变这个局面,能够在中国的学术杂志和学术会议上有很多高水平的思想和文章,这样中国才能够在整个世界管理界有强大的影响力。
向左?向右?
    攻读MBA学位的人数正在快速增长,但每个MBA申请者都有清晰的定位吗?选择MBA还是管理硕士、出国读还是国内读、选择脱产班还是在职班、又如何弥补没有海外留学经历的遗憾?

    MBA和管理硕士(Master)的异同点MBA的课程与管理硕士有很多相似之处,但MBA的学习与实际结合得更多,学习中更强调师生之间、同学之间的交流和互动,同学也更有经验、更成熟。管理学硕士的培养方向是科研和教学,而MBA则强调实战,通过系统的学习提升学生处理商业实践中遇到的各种管理问题。简单的理解,无非是两个专业,一个偏理论,一个偏实践。这是一个学科定位的差异,培养目标不同,对学生的要求自然也有差异。为什么讨论差异呢?我想很多人还是需要将学业与自身的职业发展联系起来的,差异明确,选择也就清晰了。♂米♂花♂书♂库♂ ;www。7mihu
返回目录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