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赵宋王朝:烽戎底定(第二部)-第15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张将军!”荆嗣在张永德身旁跳下马,给张永德施礼。“末将闻知张将军在河北巡行,早就做好了迎接的准备,没想到先在这里遇见了老将军!”
  “你怎么到这儿来了?”
  “将军还记得今天是什么日子吗?”
  张永德想了半天,喃喃说道:
  “十月初十。”
  “今天是姚将军的生日啊!”荆嗣脱口说道。“从端拱元年起,每年的这一天,末将都要到姚将军坟前为她擦洗洒扫。张将军不要见怪,姚将军是老将军的夫人,末将身为姚将军的护卫却没能尽职,内心非常愧疚。又知道老将军年事高迈,不能常来,故而代将军祭奠!”说到这里,荆嗣的声音已经哽咽了。
  张永德呆呆地听完荆嗣的话,一时间不知说什么好,只劝他:
  “不要哭,不要哭嘛!”
  听张永德这么一说,荆嗣再也控制不住,大滴大滴的眼泪淌了下来。“末将对不起老将军!”
  “讲这些有什么用!”张永德止住荆嗣不让他再说。他明白荆嗣对桦哥也有深厚的感情,为此自己还曾大发雷霆,然而荆嗣是个义字当先的铁汉子,他没有做对不起自己的事。如今斯人已去,他这种做法无可厚非。姚桦哥生前也深深地爱着荆嗣,如今得到双重的祭奠,她应该更加欣慰吧!不知为什么,他突然敬佩起荆嗣,问道:
  “荆将军年纪几何了?”
  “末将快五十岁了。”
  “家安在沧州了?”
  “至今没有成家!”
  “你呀你!这是何苦啊!”
  “不瞒将军,末将是个死心眼儿的人。”荆嗣朝张永德又行一礼,说道。“张将军走好,末将心愿已了,这就回沧州去了!”
  望着荆嗣渐行渐远的背影,张永德百感交集地摇了摇头。回雄州的路上,再也没和李浚说一句话。几天之后,张永德离开雄州,朝安肃军而来。刚出雄州,便听得路人传言:
  “契丹人要南攻了!”
  李浚感觉不对劲儿,劝张永德道:
  “张将军,还是不要去安肃军了,赶快回大名府坐镇指挥吧。”
  “怕什么,不是有你跟着吗?一旦有警,你替老夫传命就是了!”张永德镇定自若,依然信步前行。“老夫平生最看重仁义二字,你要到安肃军去给杨延昭赔罪,这是义举啊!祖辈的过失你尚且如此挂怀,是个好后生,老夫不能不陪你了却这个心愿。有了闲空儿,老夫还要举荐你回汴京去做官,不要再待在河北前线了!”
  “为什么?”李浚感到惊奇,忘了说谢。
  “因为你是李超的后代,又是他的独苗儿,老夫不忍忠烈之后再冒锋镝。你们这一家子,为大宋贡献足够多了!”安肃军距雄州一百多里,两天之后便到了。杨延昭四十岁冒头的样子,长得威武雄壮,颇有大将之风。自从杨业殉国之后,太宗皇帝在京城西北专为杨家建了一座府第,叫做天波府。杨业的夫人折氏是府州大族折德扆的女儿,今年已经七十多了,为杨业生了八个儿子。为了报效大宋,杨延昭告别母亲、妻子和诸弟,只身在河北最前沿守边。安肃军是个民户不多的边地州军,但地当大宋与契丹的要冲之处,所以杨延昭日夜操练士伍,不敢有丝毫的懈怠。听说路帅张永德来,他才破例让士卒休息一天。
  他请张永德在一间不大的厅里宴饮,参与将校也寥寥无几。张永德不禁问道:
  “杨将军何不召属僚一同宴饮?”
  杨延昭拱手答道:“城小兵少,将校们不敢玩忽职守,所以怠慢老将军了!”
  “好!怠慢得好!”张永德高声赞道。“大宋边军如果都像杨将军这样纪律严明,尽心职守,何愁契丹不破!”他端起酒杯,又问道:“老夫听说杨氏一门归自北汉,朝廷将帅多有猜忌之心,杨将军就不怕众人谗毁吗?”
  杨延昭与张永德、李浚等干了一杯,答道:
  “老父在世时常说,身正不怕影歪。杨氏为刘继元守河东时则忠于刘继元。后来归降大宋,则矢志忠于大宋。如今刘继元不复存在,河东已是大宋疆土,倘若宋将之间再彼此猜忌,岂不是亲者痛仇者快?”
  书包 网 。 想看书来

第三十八回 张永德痴祭双娇(7)
“杨将军好大气度!”张永德称扬一句,接着说道:“其实大宋的将军也不都是妨贤之辈,如今跟老夫来的这个李浚,就执意要替他外祖潘美向你致歉呢!”
  杨延昭瞅着李浚问道:“李大人何须如此?前辈恩怨早已由朝廷了结,与李大人何干?”
  李浚朝杨延昭恭恭敬敬地行了礼,说道:“前事不忘,后世之师,此乃圣人所教。杨将军雍容大度,下官更要负荆请罪,无论如何,请受下官一拜!”说罢离席后退,跪在杨延昭面前叩了个头。
  “使不得使不得!”杨延昭连忙起身来扶。张永德微微笑道:“杨将军不必客气,这也是李浚的一片真情啊!”
  厅里生着几盆火,暖烘烘的,可外头却天气奇冷。杨延昭陪张永德出了厅,正欲送他到下榻处休息,一个军校匆匆跑过来:
  “杨将军,探卒来报,说契丹大军大举南侵,前锋已经过了拒马河!”
  “契丹果然出兵了?”张永德不由一惊。
  杨延昭听说契丹人过了拒马河,心头一阵紧张,倒不是害怕,而是因为正巧张永德在自己这里,他担心万一这位老将军发生意外,朝廷怪罪下来解释不清。还没等他说话,李浚先开口道:
  “老将军,下官护送你回大名府吧!”
  “老夫就这么胆小如鼠?这个时候临阵而逃,雄州、安肃军的将士们会怎么想?”张永德嗔怪李浚道。“老夫前些日子不是吩咐过你吗?一旦有警,你去给各路将帅传令!”
  “老将军!”李浚自责地望着张永德。“都怪下官把你拖到这里!”
  杨延昭怕张永德冻坏,连忙拥着他回到下榻处,边走边说:
  “张将军,末将派人送你速回大名!”
  张永德停住脚盯着杨延昭,训斥道:
  “那大宋的城池就不保了?”
  “将军不要生气!”杨延昭把张永德送进屋里,双手高拱道:“主帅在此,末将但凭吩咐!”
  “这就对了!”张永德坐在凳子上,对杨延昭说道。“傅潜的大军不就在镇州吗?你立即派人传本帅命令,让他连夜派兵北上,再派人到雄州、沧州,让何承矩、荆嗣做好准备,不得耽搁!”
  “遵命!”杨延昭说罢转身,片刻折回。张永德又问:“你这里有多少兵马?”
  “一千多人!”
  “什么?一千多人?”张永德气得站起身。“这个傅潜,自己拥兵八万坐守镇州,前沿州郡,居然只给一千人!这种事莫说皇上不知道,就连曹枢密也未必清楚,胡闹!简直是胡闹!”他盯着杨延昭问道:“你打算怎么办?”
  “末将早下定了拼死疆场的决心!”杨延昭朗朗回答。
  张永德并没有赞赏,反而斥责道:“你战死有什么用啊?敌人南推到大名府,推到汴京,你战死有什么用?老夫要的是战胜,不是战死!”
  杨延昭不再答话,他不知道该说什么好了。张永德骂傅潜骂得对,这老家伙把几万兵马屯在镇州,安肃军、祁州、深州的防范都十分薄弱,尤以安肃军为甚。傅潜是怕给杨延昭军队太多,担心他投降契丹,更不好收拾,而杨延昭降将之子的特殊身分,也不便与他据理力争。如今敌人突袭而来,造成了这么尴尬的局面。
  “去看看城池!”张永德朝杨延昭摆摆手,朝外就走,刚一出屋,一股寒气袭面而来,呛得张永德嗓子都快噎住了。
  杨延昭不敢违命,引领张永德朝城头走去。安肃军的城墙都是用土夯就的,只有四门城楼由青砖砌成。城不大,一会儿就把北城转完了。此时西北风越刮越紧,下城时不知是谁将水泼洒在地上,张永德一脚踩上,差点儿滑倒,幸而李浚手疾眼快,一把将他扶住,才没有跌伤。杨延昭看在眼里,眼睛突然一亮:有办法了!他把张永德送回住处,对张永德如此这般地说了一番。张永德迟疑片刻,说道:
  “如今只能这么试试了!”
  杨延昭出了屋,立即把侍卫喊过来,吩咐道:
  “速去告知所有居户,全城动员挑水上城,倒在城外墙上!有违令不从者,鞭三十!快去!”
  天还没全黑,安肃军全城老少都挑着水桶走出房门,还有小孩子提着单只的木桶或端着面盆,也纷纷赶来,城里所有水井旁都挤满了人。听说契丹人要打过来,城中百姓谁也不敢偷懒,个个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