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只有建于尼罗河下游河畔的这座亚历山大城,才是全新的!在亚历山大看来,这座新城有几方面之利。亚历山大既已占领整个东地中海,此城就有可能成为他的帝国首都。当然,前提是他必须在追击大流士三世的更大计划中获胜。在这种情况下,亚历山大港起码可以成为一个大行政中心。同时,在地中海东岸的古城推罗被夷为平地之后,在世界的这一地区重建一个商业中心已成了当务之急。多年以前,埃及的法老们曾开凿过一条运河,即从红海直通地中海的苏伊士运河,它连接了红海和尼罗河。尽管这条古运河在波斯占领期间已经壅塞,但眼下对亚历山大来说却仍有重大意义:这里完全可能成为从海上到印度的直接通路。
无可否认,亚历山大城的位置恰好起到连接东西方的作用,而亚历山大本人也正站在东西方的交界处。摆在亚历山大面前的还有一项更艰巨的任务,那就是如何赋予这片融合着东西方文化和传统的广大地区以一种共同的思想或理想,从而使未来多民族的帝国里能形成一种统一的力量。这个统一帝国的凝聚力,亚历山大似乎已经从正在建设中的亚历山大城找到了答案。
事实上,位于尼罗河畔的亚历山大城以及随后建成的一些城市,本身不仅限于军事、行政和经济中心。它们也是希腊和马其顿士兵云集的地方,他们会不可避免地把希腊的习俗、希腊的法律、艺术和生活方式带给他们周围的蛮荒世界。由于亚历山大深信希腊文明的优越性——事实上这也是举世公认的。
因此,他猜想,从这些新兴的城市说不定可以萌发出古希腊文明的幼芽,这一猜想最后被证实了,在地中海东部的亚细亚地区出现了希腊化,这无疑是亚历山大一生中的大的建树之一。亚历山大把大军留下来,参加城市的兴建工作。而他自己还有另一项神圣的事业要去完成,那就是要远行到利比亚沙漠中,去拜祭阿蒙神庙。
亚历山大把兴建亚历山大城的事交给哈帕鲁斯去办理,塞琉古等大将留下来统领军队,他自己只带着一个卫队约2000人,还包括数十名考古学家和地理学家在内。哈帕鲁斯表示忧虑,因为那荒芜的沙漠令人望而生畏。亚历山大却早已下定了决心,他笑着说:“去拜祭阿蒙神庙是我心中压倒一切的愿望,现在我既然已来到了阿蒙神的土地上,就一定得去。这里面的意义非常重大,所以即使困难很大也是值得的。”一向机敏的克雷图斯迷惑地问:“国王陛下,我知道您一向很尊重这些神灵。可是以往您祭拜的都是我们希腊人崇拜的天神呀。难道埃及人崇拜的神您也要去祭拜吗?”亚历山大解释说:“神灵的法力是无边的,我想,既然我们已经来到了这个国度,我们就得尊重当地的风俗,绝不可以冒犯神灵。何况,阿蒙神与我们希腊人崇拜的天神还有很密切的关系呢。”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阿蒙神之子(13)
卡利斯瑟尼捧着那本厚厚的纸草本,小心地问了一声:“陛下,我想我恐怕不能随您去了,这里的新城正在破土动工,我的记事内容还有很多要接着写下去呢。”亚历山大哼了一声,对导师亚里士多德的这个宝贝侄子,亚历山大从见到的第一眼起,就不太喜欢他。说起来,他们都曾共同聆听过亚里士多德的教诲,在一起朝夕相处过不少日子,但卡利斯瑟尼心胸狭窄,学识有限,爱慕虚荣,喜欢投机钻营。亚历山大早就不指望卡利斯瑟尼能随军写出什么好的远征史了。
亚历山大早就有了打算:这事将来还得自己亲手来写,他绝对相信自己的思维能力和文笔水平。一旁的托勒密迫切地请求说:“陛下,让我跟您去开开眼界吧,再说我还可以沿途做些记录。”
“噢,你也在写什么东西吗?”亚历山大饶有兴趣地问。
“我只是闲暇时,把一些精彩的战争或征服场面给描述下来。不过,我的文笔可能不太流畅,我的知识也有限。”
“好了,好了。”亚历山大打断了托勒密的话,面露笑容:“你又不是专职作家,何必这么谦虚呢?以我看,有些自称要写远征史的学者倒不一定能写出什么像样的东西来。各位,古人有投笔从戎的事,我们也可以边行军作战边做些记录。等我们告老还乡的时候,就可以从这些记录中回忆当年的往事,还可以传给后人,这样不是很好吗?”托勒密当众得到了国王的夸赞,有些不好意思,而卡利斯瑟尼也听出了亚历山大话中有讽刺他的意思,闷闷不乐。
“托勒密将军,待会把你的记录送给我看看。好吧,你就带着我的卫队随我一起去吧。”托勒密连声答应着,可赫斐斯申急了,他粗声大气地说:“陛下,我可是您的卫队长呀,我怎么办呢?难道因为我写不出来什么记录,就不能随您同去了?”赫斐斯申表情紧张,又接着咕哝了一句:“您就这么把我解职了,我又没犯什么错误。”
亚历山大看着一脸着急的赫斐斯申,几乎要笑出声来:“谁说要解除你的职务了?我的大将军,你可是位功臣呢。难道你不可以接替托勒密的职务,在这里指挥军队修建城池吗?”
“可我……”赫斐斯申一听似乎更着急了,“我怎么能离开您呢?我从小到大,一直都陪伴在您身边,护卫着您。”亚历山大笑着摇摇头:“别这么婆婆妈妈的,亏你还是个男子汉呢。就这么决定了,大家各自准备去吧。”
阿蒙神是古埃及的神祗,原为上埃及底比斯的守护神。中王国时期,以底比斯为中心统一埃及,阿蒙遂成为全国的最高神,法老自称为“阿蒙之子”。阿蒙神与拉神(另一个地方崇拜的太阳神)被视为一体,常被称为“阿蒙拉神”,被宣布为一切神灵中最伟大的神。阿蒙拉神是天地两个世界的唯一主宰,他每天乘金船在天空中航行,把自己的光芒撒遍大地,夜里则降到地下世界,清晨又回到白昼王国。位于底比斯的阿蒙神庙,是古埃及最大的神庙,拥有数不尽的土地和财富,阿蒙僧侣的特权可以和法老相抗衡。亚历山大对于有关阿蒙神的传说和描述很熟悉,所以他意识到,仅靠武力占据埃及,不一定能赢得人心。要获得埃及人的认可,必须得到阿蒙神的有关认可的神谕。因为阿蒙的神谕总被公认为是最千真万确的,在希腊人的眼里,它仅次于特尔斐的阿波罗神谕。
阿蒙神之子(14)
希腊人如此看重阿蒙神庙不无道理:首先,它离希腊甚远,虔诚的人们千方百计地克服困难去特尔斐拜祭,求神问卜,已经很不容易。远渡重洋到阿蒙神庙去祭拜更被人们看为一件了不起的事情,因为到过阿蒙神庙的希腊人寥寥无几。越是这样,在希腊人的心目中,阿蒙神的力量就越神秘。这就如同俗话所说的那样:篱笆那边草更绿。所以,仅从这个意义上来看,亚历山大此行不啻为一次壮举了。事实上也是如此。
另外,阿蒙神庙建在沙漠中的绿洲上实属罕见,它同埃及的关系非同一般,而与希腊的一些主神也有往来。据说希腊英雄柏修斯和赫拉克勒斯都曾向阿蒙求过神谕,而亚历山大最崇拜的赫拉克勒斯是长途跋涉到利比亚的。既然祖先能做到,他亚历山大也一定要做到,亚历山大感到非要跟这些祖先们比个高低不可。亚历山大在登上王位的第一年曾去过特尔斐的神庙朝拜,所以现在他一定要尽一切办法去朝拜阿蒙神庙。
要追溯亚历山大的祖先,还不止柏修斯和赫拉克勒斯,甚至一直可以追溯到阿蒙,正像传说中的赫拉克勒斯和柏修斯的祖先可以追溯到宙斯一样。不管究竟是怎么回事吧,反正亚历山大非去阿蒙神庙不可。他要堂堂正正、光明正大地做埃及的主宰,这恐怕才是他不顾一切困难去祭拜阿蒙神庙的最终原因。
当亚历山大城建设得热火朝天的时候,亚历山大率领他的仅千名卫队开始启程了。按照常规路线,亚历山大首先可以从尼罗河下游乘船逆流而上,这样士兵们在观赏了两岸的异国风光之后,就可以很轻松地抵达尼罗河中游的西瓦绿洲,而神圣的阿蒙神庙就耸立在这块绿洲上。或者,亚历山大可以从尼罗河三角洲的孟斐斯古城——即今开罗附近,出发越过沙漠即可直接前往底比斯。但这两条最佳路线亚历山大都没选。他走的是一条野兽出没、荒原漫漫、杳无人迹的路。
这就是亚历山大的性格,他不愿意走前人走过的老路,他要从沙漠中最荒凉的地方去接受考验和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