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19日,军官们参加了各种登陆作战的专门会议,牢记了有关火力支援和登陆的准备时间,了解了一些贝蒂奥岛、马金岛的特点、日军防御情况以及吉尔伯特土著居民的社会生活情况。陆战队员们最后一次检查了枪支弹药,带足了两壶水、一天的食品和一件带有斑纹用于伪装的披风。
20日0时30分,美运输舰队逼近贝蒂奥海岸。5时7分,岛上的日军向最近的美舰开炮了。负责掩护登岛的美战列舰“田纳西”号、“科罗拉多”号、“马里兰”号用406毫米的主炮猛烈回击,战役正式打响了。
晨5时16分,舰炮暂停射击,可是预计的美舰载机却没有出现,向岸边挺进的美运输舰已暴露在日军岸炮炮口下,遭到肆无忌惮的轰击。约20分钟后,一批美鱼雷机才载着重磅炸弹前来支援,顷刻间岛上弹片呼啸,沙土飞扬。空中轰炸结束后,美舰炮火力又倾泻而下,历时80分钟,共打出炮弹约3000吨。可怜的贝蒂奥岛消失在硝烟弥漫之中。陆战队士兵眼睛盯着这座平均每平方米“享受”了一吨多炸药、被炸得支离破碎的小岛,几乎每一个士兵都禁不住会问:“日军岸炮难道还会向我们开炮吗?他们还没有死光吗?当我们抢滩时,他们会不会向我们开炮?”正当他们提心吊胆之际,一排排的炮弹从被焚烧、被摧毁的贝蒂奥岛上呼啸而出,美军官兵个个目瞪口呆,感到难以置信!
美军分为3个梯队开始登陆。由于潮汐预测发生错误,突击队员们只得在深及胸部的海水中向荒芜、阴森和浓烟弥漫的海滩进发。他们手持步枪,背着手榴弹,在日军的火网中冲击,伤亡不断增加。直到中午,混乱不堪的登陆部队才慢慢恢复了秩序。
接近黄昏,美军又对贝蒂奥岛实施了舰炮轰击和飞机轰炸,美驱逐舰竟一直驶近到离海滩不到1000米的地方向日军阵地射击。飞机则进行低空扫射,发出一种就像油锅炸东西那样“噼噼啪啪”的响声。天黑下来时,美军已有5000人上岸,死伤约1500人,但仅在登陆滩向纵深推进了100米左右,整个美军就像一群压在滩头的海豹。
天一亮,战斗又打响了,而且很快就达到白热化。舰载机的轰炸和舰炮火力的命中率在不断提高。这种支援使得陆战队在贝蒂奥西岸得以全线向前推进。在此基础上,陆战队预备队全部投入了战斗。此后,进攻部队的基本任务是清除碉堡及掩体内的敌军,虽然坦克和火炮在完成这项危险任务时起了很大作用,但目前最艰巨的任务不得不几乎全部由步兵利用火焰喷射器和手投炸药包来完成。
战至22日夜晚,贝蒂奥岛几乎所有残存的日军都被赶到机场的东端,这时的日军困兽犹斗,发动了一场自杀性的反扑。同瓜岛的丛林战一样,日军从好几个方向野蛮地向美陆战队涌去,他们用手榴弹、刺刀同美军展开了一小时的肉搏战。23日凌晨4时,残余的300余日兵发动了最后一次冲锋。天亮后,美陆战队在舰炮支援下,由坦克开路,后面紧跟着喷火射手。
书 包 网 txt小说上传分享
进攻日本始于脚趾甲计划 库拉湾海战打开日本大门(6)
23日下午,朱利安·史密斯宣布敌军有组织的反抗已停止,事实上,4000余名守军已被消灭,100多名朝鲜劳工被俘,但是只有1名日军军官和19名士兵投降,其余的不是战死就是自杀了。在登上贝蒂奥岛的万名美军中,死伤3000余人。接着,美军乘胜进军,一举攻克了拜里基岛、埃塔岛、塔里太岛和布阿里基岛,至11月28日,美军占领了整个塔拉瓦环礁。
11月20日晨,在登陆贝蒂奥岛的同时,美军也向马金岛发动了登陆战。最初的登陆点选在布塔里塔里岛北岸。
布塔里塔里是马金环礁中的一个大岛,驻有日本守军近800人。美军登陆马金岛的6472人由拉尔夫·史密斯陆军少将直接指挥。特纳少将在旗舰“宾夕法尼亚”号上督战,这次进攻美军处于绝对优势,平均8个美兵对付1个日军。战至22日夜,日军已寥寥无几,但他们仍在黑暗的掩护下进行反击—他们投爆竹来吸引美军步枪火力;他们将吉尔伯特土著居民赶向美军散兵线,自己夹在里面假装哭叫,让美军以为是吉尔伯特的妇女和小孩,然后他们突然跳进美军散兵坑进行射击与刺杀。然而,这一切都无济于事,强大的美军攻势进展很快,至23日13时,美陆军第20师师长拉尔夫·史密斯向特纳发出电文:“已占领马金岛!”
在向塔拉瓦、马金岛登陆的同时,美军又向阿贝马马岛进军。
阿贝马马岛上仅有25个日本兵。78名美士兵乘潜艇“刚鱼”号于11月20日午夜从肯纳岛出发,开始了登陆行动,于25日午后占领该岛。日本兵全部被歼,美方损失1人。
1943年12月22日,日本首相东条英机在临时地方长官会议上不得不承认:“现在美国之反攻,日益炽烈……敌借力量之优势,占据马金、塔拉瓦两岛,该处守军均已‘壮烈玉碎’……”
吉尔伯特战役也以美军胜利告终。为这一胜利,美方也付出了高昂的代价。海军损失1艘护航航空母舰,另1艘航空母舰受重创,损失若干其他类型舰只及履带登陆车90辆。美军在塔拉瓦死亡1009人,伤2101人,在马金岛损失达800人。11月26日,美海军部长诺克斯宣布说,塔拉瓦之战美军所遭受的重大损失,是美国海军成立168年来所不多见的。
美军遭到的这一损失,使国内人民为之一震,于是,对吉尔伯特群岛的进军成为一个激烈争辩的话题。但是吉尔伯特战役的胜利,在战略上具有重大意义:它开辟了盟军从中太平洋方向对日军大举反攻的道路,使盟军首先取得了实施这一反攻所必需的海空基地;基本实现了该战役预定的目标,为下一步攻占马绍尔群岛,改善横渡太平洋原交通线以及支援太平洋上的其他战役提供了前提和准备的条件;美军占领了吉尔伯特群岛,迫使日军彻底放弃了攻打斐济、萨摩亚等群岛的战略计划。
美海战史专家莫里森说,吉尔伯特之战铺就了进攻日本的跳板,是1945年胜利的播种机。
巨头聚会设计未来战争前途 马里亚纳之役直指日本本土(1)
美国在中太平洋实施吉尔伯特战役重创日本海军的同时,欧洲战场也发生了重大变化—苏联红军在斯大林格勒战役中击败了德军。这个胜利的意义非同小可,它引出了两件举世震惊的大事。
一是意大利事件。远在1939年欧洲爆发战争前夕,罗斯福总统曾亲笔写信给意大利法西斯创始人墨索里尼,恳请这位意大利首相出来呼吁欧洲的和平。墨索里尼不但不给罗斯福回信,还狂妄自大地在信上批了几个字:“小儿麻痹症”。
其实,这位墨索里尼才是一个大草包。他从希特勒大军直捣法国之际在后背刺了法国一匕首起,就没有打过一次胜仗。
假如说世界上从来没有常胜将军,倒是有常败将军的话,那就是墨索里尼了。斯大林格勒的惊雷使墨索里尼班子的一部分内层人物看出希特勒已经不能控制战局,他们要求墨索里尼赶快摆脱希特勒,另谋出路。这些主张换马的人中包括了墨索里尼的女婿,当时的意大利外交大臣齐亚诺。1943年2月,墨索里尼罢免了齐亚诺的外长职务,还清除了一些他所认定的失败主义分子,企图通过国民总动员来加强战时体制。但人民要开始行动了。3月5日,在意大利共产党领导之下,意大利北部亚将飞机制造厂工人举行了反饥饿、反战的罢工。罢工的浪潮迅速蔓延,扩大到了意大利的各大城市。工人们甚至公开地提出了要墨索里尼下台的口号。
7月10日,英美军队在西西里登陆,战火终于烧到意大利本土上来了。意大利军心动摇,罗马已被英美空军炸得疮痍满目,景象凄惨。7月14日,墨索里尼召开法西斯党最高委员会。墨索里尼第一次发现他在会上成了众矢之的,会议以19票对8票,决定恢复君主立宪制,把军队的指挥权交还给国王。墨索里尼当时还认为,决议只是决议,他还是他。不料,7月25日夜,国王在皇宫召见墨索里尼,毫不客气地对这位在意大利横行了20年的独裁者说:“我亲爱的领袖,再这样下去没有任何好处了。意大利已经分崩离析,士兵们都不愿再打下去了,目前你是意大利令人憎恨的人,我必须将你逮捕。”不待墨索里尼分辩,国王的卫队就把他押了起来,装进一辆救护车,直接开往监狱。墨索里尼的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