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左手的刀-第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随着张大少离开的日子越久,花粒棒在店里的地位越来越凸显。

  来一品香住店打尖的多是些流黑汗出苦力的,三教九流、五行八作什么人都有。这些人走南闯北见多识广,言语粗野、晕素不忌。跑堂的小顺子还是个孩子,尽管聪明伶俐但有许多话他说不出口接不上茬;柜台上的老刘头年龄又偏大,加上生性木讷,整天就知道趴在柜台上写写算算,跟算盘珠子没完没了地较劲儿,店里南来北往的客人他也说不上话;伙房里另外两个打下手的伙计就更兜搭不上了,整天不是淘菜切菜就是刷锅洗碗,忙得屁滚尿流根本就没机会走出厨房一步。

  花粒棒却不一样,他干的是高级工种,只需在最后一道工序上用心思,待一大锅热腾腾、香喷喷的烩菜出锅后便没什么事了,盛菜传菜自有打下手的伙计和小顺子干。碗碗菜实际上就是大烩菜,多少年如一日,花粒棒干起来信手拈来毫不费力,因此他的时间就很充裕。往往这时候他会踱到前堂,以领厨大勺的身份挨桌搭讪、炫耀卖弄,如同屎壳郎拿大顶———亮它几条黑腿。客人们和他之间拍拍打打、骂骂咧咧,彼此间关系相处得甚笃,牲口一样的友谊粗暴而亲热。

  也许正是得益于这种交流,加上一品香的碗碗菜确实油厚、汤浓、肉多、味美、价廉。对于整日出大力流黑汗、吃食上清汤寡水少见荤腥的客人来说,这种烩菜不但頂饥耐饿,而且是一种难得的美味佳肴。因此客人们也就认准了他作出的这种口味,一来二去的花粒棒便成了远近驰名的勺勺客。

  对于那些常年在外奔波的苦力汉子来说,吃一品香的碗碗菜、X雁儿湾的水鸡是人生的两大美事。奶奶的———甭提多美了!!

第二章 勺勺客花粒棒(3)
当然了,花粒棒也决非浪得虚名之辈。同是烩菜,他所采用的原料和做法与别人显然不太一样。

  先说原材料:除了碗碗菜中必不可少的肉片、油汆豆腐、粉条、白菜等常用主菜外,花粒棒用膏汤烩菜,而且膏汤是用老母鸡的骨架子文火慢炖吊出来的,不知这厮吊膏汤时加了什么佐料,鸡汤浓香雪白如同牛奶一般,远远闻去就有一种穿透力极强的香味。

  另外还有一味辅菜———“牛肉丸子”。这才是花粒棒的碗碗菜不同凡响之处。别小看这几粒毫不起眼的丸子,一般的碗碗菜是根本不加丸子的。常言道:君子谋道,小人谋食。花粒棒别出心裁,在碗碗菜里加上这么一两粒硕大的丸子,立马就显出实惠和厚道来,意义自然不比寻常。

  说是“牛肉丸子”,却是用红高粱面炸制而成,跟牛肉一点关系都没有,只是因为该丸子个儿大粒圆、色如牛肉,嚼到嘴里筋道不说还极有嚼劲儿,口感如牛肉,故而有此雅称。

  其他饭庄菜馆刚开始跟着一品香学样儿,照葫芦画瓢也在烩菜里加牛肉丸子,结果碗碗菜的成本一下就上去了,三个大钱一碗稳亏不赚,因为他们用的是真正的牛肉做丸子。为此,这些饭庄的勺勺客们没少挨东家的臭骂。

  几个勺勺客急了,出血本把花粒棒请到翠香楼喝花酒、打水炮,吃饱喝足玩爽之后,花粒棒才吞吞吐吐告诉实情。原来所谓的牛肉丸子是用红高粱面制成的,怪不得红红的呈肉色。几个勺勺客以为得到了真传,兴冲冲回去试验。回去一试,丸子果然做成了,口感也相当不错,跟一品香的味道几乎没什么差别。可就有一样致命的弱点,他们制成的丸子下不得汤锅。一旦下锅经热汤一煮立马散黄儿,好好一锅烩菜即刻变成一锅高粱面焖菜粥。

  于是勺勺客们又低三下四的请花粒棒吃花酒、打水炮。花粒棒挤牙膏似的今天告诉他们炸丸子的油温要六成热、明天告诉他们丸子炸出后要风干晾透、后天再说高粱面要用半烫面的、要不就是完颜山的红高粱最好。

  他说的这些都是内行话,那些勺勺客们一听就懂,每一次都似乎捅破了窗户纸,回回都似乎离成功只有一步之遥,可就是不得要领。

  勺勺客们慢慢地也就悟出来了:花粒棒前面说的都是实情,但这狗日的肯定留了一手,绝对有一样最关键的门道没有点破。反过头来再一想:操妈妈的,花粒棒又不是傻鸟,教会徒弟饿死师傅,能全告诉你?给你点拨这么多已经算是仁至义尽了。 想透了这一层,大伙也便死心塌地了:不能再缠着花粒棒学艺了,只能靠自己琢磨丸子里面的窍道。

  那   段时间里,那些饭庄菜馆天天往外倒丸子烩菜喂猪。半年功夫下来,这些饭庄实在赔不起了,只好改行做油糕面条包子馄饨之类的生意。

  等事情消停下来,花粒棒轻蔑的笑骂道:“老话说得好,‘成不成、喝几盅’。操妈妈的,老子十二岁就扛着勺勺跟师傅学艺,给师娘提尿盆就提了三年。手艺学到后又给师傅白干了三年,整整六年的功夫才把这点门道摸清楚,你们请了几顿酒就想从老子这里掏出底细绝活儿,世上哪有恁便宜的事情?”

  为常人所不能为,即所谓的“绝活儿”,仅凭高粱丸子一项,花粒棒便可称为身怀绝技。

  至于烩菜的工艺,花粒棒的要求就更严格了。例如:烩菜前先要用油干煸底料,待煸出香味后再将底料打出,碗碗菜中你绝见不到底料的影子;油汆豆腐要皮焦里嫩,而且要用斜刀片开;肉片要巴掌大、一指厚;还有主料的下锅顺序等等………这些玩意儿说破了显得非常简单、一文不值,但他要不说,你永远也猜不透他这样做的目的。

  就这样,青狐桥一街八巷的碗碗菜馆全都转行做了其他营生,只剩下一品香一枝独秀,生意的火爆就勿庸赘言了。

  慢慢地,无论南来北往的客人还是本地老客,进了门必先大喊一嗓子:“花掌柜的,老子又来吃你狗日的拿手菜了。”

  花粒棒也不谦逊,闻声从传菜的窗口里面探出头来笑骂道:“嘿嘿———来得正是时候,老子昨晚跑马飚了一碗怂水,还热着哩,正好给你来碗怂水烩毬毛。”

  然后两人便隔着窗子胡吹乱谝。他说:东村鸡生凤,南庄马变牛,六月天里裹皮猴;你道:瓦楞上宜栽树,阴沟里好撑船,裆里虱子能驾辕。

  吹牛不上税、说谎不掏钱,不是为了显谁能,纯粹图了个热闹。 慢慢地,老客们便渐渐忘了这家掌柜的姓甚名谁了,只认一品香的花粒棒,花粒棒便是一品香。

  旧时小吃行当因利润不大,挣得是起早贪黑的辛苦钱,因此也被称为“勤行”。勤行有句老嗑儿:山潮不如水潮,水潮不如人潮。人潮就是人多的意思,意味着人气兴旺、买卖兴隆。碗碗菜虽然利薄,但一品香一天到晚顾客盈门、势如潮水,人气极旺,快速周转下来总利润自是不菲。

  就连那些常到对面马大胖子的万盛楼砸钱的阔佬们也渐渐好上了碗碗菜这种不登大雅之堂的“苦力菜”。在万盛楼喝酒时,他们时不时地要点上一盆碗碗菜分而食之,他们称之为“尝尝鲜”。马大胖子那边的大厨们不会也不屑作弄这玩意儿,于是便打发小伙计飞跑过来买上一盆端将过去应急。久而久之,马大胖子便发现:自己纯粹是大冬天里精*子穿戏装———外面光鲜里面难受。万盛楼看似排场,进帐远远比不上对面这个外表中平的小客栈,于是乎,他把目光盯上了花粒棒。

  他的小算盘拨拉得鬼精,只要将花粒棒挖过来,对面这家一品香客栈必将倒闭关门不可,那个所谓的张大少根本就不是个做买卖的料。到那时,自己便可将对面一品香客栈一同盘到手里。

  他先后打发了几拨人过去和花粒棒说项,谁知花粒棒根本不买帐。按马大胖子的想法:自己开出的条件够优厚的了,这个三分像人、七分像鬼的衰佬为什么就不着道儿?奶奶的、莫名其妙!

第二章 勺勺客花粒棒(4)
花粒棒外表看上去似乎是菜鸟一个,可心里却极有见地。

  他想:人生一世、草木一春,自己嫖也嫖了、浪也浪了,花花世界里也算*快活了一遭。眼瞅着自己也是四十大几的人了,尽管前面讨过两房婆娘,可那俩短命的衰货连个种都没给自己留下就呜呼哀哉了,现如今自个儿仍是掰了棒子的玉米秸———光杆儿一个。自家三代单传,再不正经找个婆娘传宗接代再过几年恐怕就力不从心了。

  东家婆娘荇儿神情*、体态妖娆,一看就是那种在床上让男人欲死欲仙的娘们。可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