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少林禅机-第6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八百里加急飞报正率兵北进的陛下行帐。
  见南朝来势汹汹,军情紧急,武帝只得暂停北进,急调大将军王轨率部前往救援击敌。
  王轨不负王命,听从军中智囊所献的奇兵之计,先以数千具铁轮沉锁于清河上游河底,以阻断南朝兵船的退路,再兵分两路,一路守定清河两岸,一路迅速增援正在告急的彭城。
  南朝水军此时正猛力攻扑彭城,不想一个彭城竟是固若金汤。南朝主帅吴明彻原计划以奇兵速战之计,迅速占领北朝兵地。见彭城久攻不下,忧急交加之下,竟忽然罹病在身。此时,忽然闻听南朝水兵舟船的退路被锁,王轨正率数万大军扑来的消息,军心骤然大乱!吴将军急命扒堰放水,欲乘水势而退兵。
  不想,船队退至清水时,果见河面水势渐小,正惊骇之间,数百兵船早已搁浅水中,挤作一团,你碰我撞。
  忽然,只见两岸万箭齐发,直射南朝兵船。南朝士兵急忙跳往水中泅逃,周兵箭镞又对准水中发射。一时间,南朝士兵死伤不计其数。陈国大将吴明彻被生擒,王轨下令斩俘三万余众。
  一向宁静碧澈的清水河面,死鱼一般凌乱地漂浮着无数陈国士兵的断肢残躯……
  南方大捷的消息传来,武帝大喜,一面诏命重奖大将军王轨,一面重整六军,继续向北进发。
  大军未至边地,前方便有捷报频频传来。
  此时的武帝雄心万丈,志在必胜。白天乘御辇率军疾进,夜晚在帅帐中通宵达旦地与左右大将商议和部署伐敌攻城之计。
  一连十几天,天天如此。
  不料,因几年来连着攻克北齐、征讨南陈,加之此番亲率六军北伐,夜以继日,不知不觉中竟已积劳过度,当主帅行帐快要行至敌域之时,武帝突然外感风热,加之五内匮虚,竟然骤地病倒,且来势凶猛吓人,随军的几名御医,又是汤药又是针石,连着几天,病势不仅未见缓解,倒越发显得沉重了。
  六军挺发,主帅病重,只恐军心不稳,于战不利。在诸臣百般劝说之下,武帝只得下诏:暂停北伐诸兵事,班师回京。
  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第二十七章 大蛟驾崩(5)
归京途中,行舆中的武帝开始全身发烫、呼喘不已了。
  此时,武帝心下已经清楚:只怕自己大限不久了。于是,只得急命左右:火速召宇文孝伯出京觐见。
  宇文孝伯正在长安帝宫辅佐太子署理诸多朝廷国事,突然接到八百里加急:陛下急诏自己前往觐见!
  孝伯即刻便预感到事有异变!
  他匆匆嘱咐了左右值守并帝宫武卫,辞别太子后即刻快马加鞭前往觐见陛下。
  当奔至主帅行帐,宇文孝伯一眼望见陛下,当即便惊呆了——只见陛下躺在病榻之上,脸色苍白,大口喘气。
  率六军离京时,威风凛凛,雄武过人的一个陛下,这才几天时间,怎么一下子就病成了这样子!
  孝伯又惊又痛,扑上前来,一头跪下,叫了声:“陛下……”便哽住了。
  武帝见孝伯到来,抖抖地一把握住孝伯的手,一面气喘吁吁,一面向他托付后事:“公卿……朕,只恐天命不久了。今将新主托付公卿……请公勉力辅佐新君,万勿辜负朕之重托。”
  陛下托辅完毕,即命内史拟诏:授宇文孝伯接任尉迟运之职,晋司卫上大夫,总署京畿帝宫卫兵,并先行还京,以备万一……
  孝伯强忍悲痛,奉旨退出帅帐后,快马加鞭急驰归京,以定大事。
  武帝躺在卧床之上,催促御辇加紧赶往京城。途中,几番觉得难以再支撑下去了,然而,却拼命勉力支撑,要最后再见太子一面。
  当大军遥见京城的轮廓和急急赶来迎驾的旌旗旄旆、戟钺仪仗时,武帝命左右扶他坐起来……
  闻听父皇病危、直惊得魂飞魄散的太子急率文武群臣出城来迎。当他跌跌撞撞爬到父皇的御辇下,怎么料到,雄心勃勃一路率军北伐的父皇,短短十几天下来,人竟成了眼下这副情形!
  太子扑跪在父皇的行床前,叫了声:“父皇……”只觉得全身剧烈发抖发冷,竟是泣不成声了……
  武帝望着尚显得羸瘦而稚弱的儿子,心痛难禁:虽说每次自己去国离京,总是命他留守监国,实习治国理朝,虽说至儿子被册为一国储君的太子后,为了成就于他,处处严厉管教,动辄棍棒相加,四五年里,竟不知苛责几何。想来,统不过是爱之太深、寄望太切的缘故。
  将要离开人世之际,虽有万千语言,却已无力再吐。他无法揣知,从今往后,江山家国的万机之重,骤然落在儿子这双历练未深的肩膀之上,能不能担得起来,能不能顺利传承下去?
  望着泪如雨下的皇子,武帝气喘吁吁地嘱咐:“皇儿,人生长短,皆在天命,无须过悲。父皇平生所愿,能不负太祖所创的江山大位,尽早平突厥、定江南。一两年间,便使天下一统。可叹父皇大志未成,唯遗此恨!皇儿,内史王谊乃社稷之忠臣,可委之以机密重任,切勿使其远任。天下事重,万机不易,望皇儿勤政克己,励精图治,竟父皇之憾,成父皇之志……”
  太子心痛仿如万箭钻心般,泗涕满面地点头呜咽道:“父皇,皇儿记下了。”
  武帝又命群臣近前听诏。
  当太子闻听父皇说:“朕唯冀诸公庶僚共同辅导太子,上不负太祖,下无失为臣,朕瞑目九泉亦无所遗恨。”一时五内痛绝,只觉胸口被铜汁泼了一般,一阵灼痛,又听群臣百官突然齐声哭号“陛下、陛下”,便知父皇已经龙驭宾天,突然觉得满嘴咸腥,随着一口鲜血“哇”地喷出,头晕目眩,竟一头昏倒在地……
  陛下驾崩,太子昏迷多时,太子妃强忍悲痛,一面急召母亲独孤伽罗进宫议事,一面与朱满月二人轮流日夜守在榻前,催太医们针石汤药救治。
  伽罗在府上惊悉武帝在北伐途中骤染重疾并溘然崩天的噩耗,惊痛之余,悲叹人生世事竟是如此无常:如武帝这般天纵神武的一代天子,自亲政以来,三几年间,东讨西伐,南征北战,以大军压境之势,一两年间便灭掉了与大周对峙几十年的北齐。
  

第二十七章 大蛟驾崩(6)
如今,麾动三军,准备先制突厥,再平南朝,英威雄发,眼见便要实现天下一统的千古伟业之际,谁能料到,正值风华英壮之年,便倏然仙归。
  看来,即使至尊贵极的皇帝陛下,也无法逃脱注定的天命运数啊!
  悲叹之余的伽罗,不知何故,竟然蓦地感到一种从未有过的轻松来!
  阴厉多疑的武帝驾崩,或许,他们夫妻从此真的就要结束十多年来一直因“反相”一说,始终被人陷害疑忌,始终因韬晦避祸而夫妻远离的日子了吗?
  正独自遐想之时,突然接到宫里太子妃派人传来的懿旨:太子因惊痛而昏迷未醒,请随国夫人即刻入宫议事,还专意派了一领宫里的黄锦龙凤小轿来接。
  伽罗闻言,刚刚舒了一口气的心即刻又揪紧了——太子若在此时出现什么好歹,齐王必然乘势而上,家国危难,顷刻之间!
  伽罗一面派心腹速去请神医僧垣进宫,一面匆匆更上国丧素服进宫探看。
  伽罗乘着四人所抬的锦轿一路疾奔入宫。
  宫轿绕过外朝,直接进入通往内廷的掖门,行至东宫附近,伽罗掀开一些帘缝,远远地,见东宫正门外,以齐王为首的数十位王公大臣们垂手肃立,在那里等候着消息。
  透过帘缝,见他们个个素衣丧服、满脸忧戚的模样。伽罗想,陛下乍崩,大丧未行,太子还未及行践祚大礼,突然昏迷不醒,朝廷国家,江山万机,漫说朝臣们焦心如焚了,就连自己都觉得祸不单行。帝宫内外,此时处处潜藏着一种吉凶难卜的躁动不安和惶恐肃杀。
  小轿绕过众人的视线,从后苑偏门而入。因守门禁卫皆认得是李妃的宫监,也不盘问,直接穿过长廊,来到了太子的寝殿。
  寝殿外,所有的宫人、内官们一色的素麻大丧,静静肃立,鸦雀无声。
  因知正殿内有朝臣守候,伽罗便和宫监从后门登上玉阶,直接来到内殿。
  太子妃见母亲到来,未及说话,早已泪如雨下起来。
  伽罗一面与太子妃相挽相抚,一面随太子妃往内殿走。伽罗边走,边朝隔着几层帘帷的外殿瞅去:只见身着大丧之服的宇文孝伯、长孙览、尉迟运,加上东宫内史郑译、刘昉,御正大夫颜之仪等人,众人凑在那里,不知悄悄商议着何事。又见有宫监内史交替匆匆来去,向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