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后来,臣妾因此突然生发除灭奸相的主意。臣妾请陛下邀太师一起,以此《酒诰》劝勉太后。”
李妃迎着陛下威烈的目光说。
武帝紧紧盯着李妃的眼睛:“大胆李妃!原来是你和独孤伽罗串通在一起,合谋欲图当今太师!你可知,你们已经闯下了滔天大祸,犯下灭族之罪了吗?”
武帝嘴里这般说着,心下已是激情涌荡起来:自己与奸相有着整整十六年的弑兄擅政之恨,独孤伽罗与奸相则有着杀父弑姐之仇。似这样雷霆万钧之势的诛奸奇计,若非对奸相怀有深仇者,若非与自己同仇敌忾者,如何想得出来!
武帝的眼睛不禁湿润起来:好一篇奇文,好一个女中豪杰啊!
李妃哪里知道陛下此时的心思?因见陛下突然变脸,此时最担心的便是陛下不仅没有勇气除奸,又连累到伽罗获罪。她满脸惊惧地提裙跪禀:“啊!陛下,娥姿原本罪人之后、一介奴婢,是陛下使娥姿得蒙隆恩得有今日。娥姿即使身死百回,也难报陛下万千之一!娥姿虽系女流,却也常读古今、深明大义,臣妾愿效古代女子莫邪,投身烈焰,以血肉之躯铸成夫君干将的复仇之剑。若能得使大周江山稳固、帝祚永延,黎民百官一识陛下的天纵神威,皇儿皇女免遭毒手,娥姿粉身碎骨也心甘!”
武帝蓦觉眼睛酸胀难忍!
患难与共十数年,娥姿对自己的深情,他心内自然有数。他俯下身去,轻轻地搀起李妃:“爱妃,朕知你心了。只是,此事重大,朕与孝伯、王轨商议一番,再最后决断。”
“陛下,万万不可!陛下莫非忘了,当年老三闵帝是因何致祸的。”李妃急切阻拦道。
“爱妃,此乃扭转乾坤的大事,即使诛除了奸相一人,兵马大权仍在他心腹手中,朕还得有左右诸臣发诏拟敕捕拿余凶。同时,还要防止奸相心腹垂死挣扎发起兵变,朕必得有左右帮手才行啊!”陛下不无担忧地说。
“陛下的胞弟卫王自被奸相罢官后,不是曾几番撺掇陛下除奸吗?卫王原在宫中居住,陛下可令卫王事先躲在太后内室相机而动。还有卫士何泉,陛下知道,他一直都是明皇帝的心腹。而且,朝中文武大臣并非都是宇文护之人,如窦炽、尉迟迥、李穆、陆通、王轨、长孙览、王谊、尉迟纲父子,加上陛下的几位胞弟,陛下既已诛杀奸相,大势所趋,那时,陛下下令诏布天下,捉拿余党,谁又不踊跃前往?”
闻言,武帝顿时双目精光四射!
事实上也正是如此:朝廷文武大臣中,除了宇文护诸子和女婿加上三五个死党,其实,朝中文武百官,并非都是死心塌地追随奸相者,他们大多不过是为了自保而表面归附而已。皇帝陛下才是一国之真正主宰,奸相既死,诸臣还有什么可顾虑的?
如此,斩除奸相之后,即命几位近臣进宫,再分别诏命奸相诸子诸婿,仍以劝诫太后饮酒之计诱其入网,然后分而诛之。继而,诏命诸臣分别率兵,抄斩奸相余党并诏布天下!大势已去,谁敢不从?
武帝紧紧地握着手中玉珽,如同欣赏一把真正的宝剑一般。蓦地,他高举玉珽,目射神光,高声诵道:“啊!带长剑兮挟秦弓,首身离兮心不惩!诚既勇兮又以武,终刚强兮不可凌!身既死兮神以灵,魂魄毅兮为鬼雄!”
txt小说上传分享
第二十二章 诛奸奇谋(4)
而后,将手中的“宝剑”高高举起,斜刺里猛然劈去:“丈夫生世会几时?安能蹀躞垂——羽——翼!”
第二十三章 腾蛟诛蟒(1)
天和七年三月,太师、大冢宰、晋国公宇文护率部出巡同州返京。
宇文护依例进宫,来到文安殿觐见武帝奏禀西巡诸事。
叙谈中,宇文护见武帝心不在焉,且不时忧叹,不觉疑惑:“陛下有何烦恼之事?”
武帝犹豫了一会儿,叹气道:“唉!皇兄不知,太后虽春秋至尊,近两年却是越发酗饮无度了。酒后觐见王公命妇,时有失态之事滋生。此事虽系后宫琐事,传出去,毕竟有伤朝廷和皇家脸面。可是,弟虽数次劝谏,太后不仅不肯听从,反倒呵斥弟多嘴,故此烦恼。”
宇文护说:“哦!此事臣也有所耳闻。”
武帝沉吟了一会儿:“皇兄,太后一向都肯听皇兄的。此事,若皇兄肯亲自出面劝谏太后,太后当会稍知戒减的。”
宇文护面露犹豫:“嗯,这个……”
武帝面带愧色:“咳!遥想当年,太祖率兵转战南北,太师府内外诸事尽付皇兄掌理。皇兄那时虽说比兄弟们年长几岁,却仍不过还是一介少年,阖府老少主仆数百人,皇兄一人竟能处处料理得不严而肃,不怒而威。上下人等、兄弟姐妹,谁不钦服?如今,如今,皇兄在外征杀御敌,回朝替弟分担万机之劳,大周方有今日之大周。为军国大事操劳忧患,正值壮年已是须发多白,朝野无不称赞皇兄乃我大周的管仲和周公!弟在帝京后庭坐享安逸,原本不合再以此等家务牵劳皇兄。可惜,弟生性喜静不喜动,平时既不能稍助皇兄处理军国繁事,如今竟连内宫诸事也难以料理齐全了。唉,说来,实在惭愧……”
闻听此言,宇文护一时记起当年太祖率兵南北征杀时,兄弟姐妹甘苦与共的诸多往事,不禁触动了几分亲情来:“哪里!哪里!我不过是仗着诸位长辈的扶持和兄弟的抬举罢了。陛下,太后酗酒之事,不是为兄犹豫,只不知从何开口,才不致伤了太后至尊,又可使她从此稍知戒减?”
武帝见说,忙捧出一份誊写得工工整整的《酒诰》,双手递给宇文护:“皇兄,这段日子为太后酗酒之事所扰,弟参照周文王的《酒诰》,加上一些感悟,得了这份《酒诰》。皇兄请看,若以此劝诫太后,还算稳妥吧?”
宇文护接过《酒诰》浏览了一番,不禁动容道:“嗯!好!好文章!言辞恳切,至纯至孝,至情至理,极是感人!臣以为,太后闻后定会有所醒悟。”
武帝面露喜色:“皇兄,弟几番想以此《酒诰》劝诫太后,又怕太后不等弟开口就大发雷霆。因太后一向敬服皇兄,此《酒诰》若由皇兄宣读并劝谏一番,那时,弟再从旁跪请太后为家国之故,请稍加戒减酗酒,或可行得通?”
宇文护想了想:“嗯,这主意不错!臣愿替陛下排解忧烦,臣这就和陛下一同到宫掖劝诫太后。”
二人当下便离开文安殿,过掖门,穿御花园,径往太后所居含仁殿而去。
正值阳春三月天,御花园里绿柳依依,红桃灼灼。因劝诫太后戒酒本属家事,两人也未带左右,一路度廊过桥一直来到含仁殿外。
宇文护来到殿外时,神情略犹豫了一下,一只手不自觉地扶在腰间的剑柄上,双眼在四周迅速睃巡了一番,见含仁殿前的台下只有两个值守的面熟的侍卫,周围并无陌生之人和可疑之象时,这才扶剑跨上台阶。
一阵丝竹之声袅袅飘来。
含仁殿里,阳光明丽而温暖地斜洒在殿前的青砖平台上。四处的花圃里开着姹紫嫣红的牡丹、芍药和西蜀海棠。微风中飘着似有若无的花香和草叶嫩茎的气味。几个宫伎坐在殿前的雕廊下,一个怀抱琵琶,一个抚着箜篌,还有两个捧着笳竽,正在演奏胡笳十八拍,音乐袅袅萦回于宫殿四处。武帝与李妃所生的儿子宇文赟、冯姬三岁的儿子宇文兑哥俩儿,正趴在门外砖地上跟宫人们斗弹珠玩耍。
一切都是那般清平而祥和。
望着老母娇儿,武帝的心底不觉闪过一丝担忧:奸相一向心狠手辣、杀人如麻。加之擅政多年,狡诈多端,如今又享有仗剑着履入宫上殿的特权。自己赤手空拳与他搏杀,能否成功?
第二十三章 腾蛟诛蟒(2)
奸相擅政十几年里,两位皇兄皆因不满他的跋扈专断而发起政变,最后,徒落得自家和许多忠良死于非命……
一旦事败,自己一人身死事小,老母幼儿,诸亲诸子,必将血溅后庭……
武帝蓦地感到一阵全身发凉!他不觉犹豫起来,唉!今天还是算了吧!
也许,天命合当如此?
想当年,宇文护的父亲为了掩护祖父和自家父亲宇文泰突出重围,率部拼力断后,结果丧命于乱剑之下……
宇文护无意斜了武帝一眼,蓦然发觉武帝的神色有些紧张,不觉顿生疑惑!
他即刻止住脚步,紧盯着武帝的眼睛厉声喝问:“陛下为何神色惊慌?”
武帝心内一紧,忙道:“皇兄,我……”
宇文护握紧了手中的剑柄,目光厉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