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宇文宪、宇文邕、高颎、郑译等人,和大姐夫、杨坚、四姐夫李昺等人低声说了一番话,当众人告辞离开时,伽罗看见宇文宪把父亲的佐僚高颎拉在一旁,不知交代些什么事。
高颎、郑译两人,和府中父亲别的亲腹佐僚一样,因父亲之死,或多或少都受到了牵连。高颎因京中并无存身立命之处,所以,父亲的葬仪过后,都要各奔东西去了。
高颎要举家搬回渤海老家去,郑译赋闲在家。当初父亲被削职之后,伽罗便想把高颎和郑译引见到杨坚幕府的。父亲当时就阻止了她,说独孤府上的佐僚如高颎、郑译、刘昉等人,私下怎么接济都行,为避嫌之故,千万不能直接引荐他们到杨家幕府和大姐夫两家幕府。又说,几人俱为才高八斗之士,因缘际会,自然各有前程。
话虽这般说,伽罗还是放心不下他们,在父亲的葬礼上,也曾对大姐和大姐夫商议过如何接济他们的话题。
见宇文邕兄弟二人告辞去后,伽罗对高颎说:“玄昭玄昭,高颎的字。,我已为你备下两辆车辂和马匹,叔母和内眷们乘坐倒也宽绰,恕伽罗不能相送了,路上请多保重。”
书包 网 。 想看书来
第十一章 一脉三花(6)
高颎自小在为独孤府幕宾,伽罗与他交谈,和别的诸多王公大臣一样,都是直称高颎的字。
高颎道:“谢谢七小姐记挂。车马,只怕眼下已用不着了。”
伽罗望着高颎:“怎么?”
高颎说:“刚才,五公子安城公邀请我到他的幕府做记室。郑译和刘昉两人也被四公子辅城公请到他的幕府做事了。”
伽罗闻听,又悲又喜。悲的是父亲一死,树倒猢狲散,往日亲朋好友属僚故近都各奔生路去了。喜的是,宇文宪竟不避嫌疑,纳高颎入幕府,毕竟有了归属,高母妻儿不用再千里迢迢受奔波颠簸之苦了。
众人散尽后,伽罗独自望着空荡荡的大司马府,望着被风吹得四处飘零残碎的挽联悼幡,蓦然记得父亲临终之前留给自己的大禅师四句谶语:
枭蟒际会,
蛟鹏驭风。
水涸浒塘,
舟覆水中。
这四句偈语里,究竟隐藏着什么禅机?
父亲圆寂前,到底悟破了什么?
伽罗兀自趺坐在父亲用过的那方蒲团之上,合目屏息,努力入定,一时间,只觉得面前明明灭灭,正要有所得悟之际,突然,因连日来的悲愤、惊惧与操劳,只觉得面前一片天昏地暗……
。 最好的txt下载网
第十二章 面壁穿石(1)
父亲之死,令独孤伽罗从琼楼玉宇骤然跌落于万丈深渊。
“罪人之后”四字,毒蛇般日夜缠缚和咬啮着她,令她无法喘息,令她愤懑欲疯,令她虚弱惊恐一如婴儿……
夜晚,她一次又一次地大汗淋漓。当她泪流满面、大声惊叫着从噩梦中惊醒时,杨坚都会紧紧地抱着她、哄着她,使她每每从梦魇中渐渐平息……
独孤伽罗病倒了,她在昏昏沉沉中整整躺了一个月。
病倒的日子,夫君杨坚每天每夜衣不解带地守在她的身边,或是好言抚慰,或是捧药请医。在夫君杨坚无微不至的关爱和坚毅沉蕴的呵护下,濒于崩溃的伽罗终于开始走出屈辱和恐惧的阴影……
春去秋来。转眼,父亲独孤信罹难已半年多了。
不幸之中万幸的是,自独孤家族骤然衰败之后,杨家却因了公爹杨忠的几番沙场奇功,开始骤然腾达起来——
公爹杨忠在近几年的南北之战中屡建奇功,声震中外。宇文护倒和宇文泰当年一样,最喜爱的就是骁勇善战的大将,曾几次派人前往杨忠的戍地慰问犒劳并书信达意,并邀请杨忠回京担当朝廷要职。杨忠却以自己痰症旧疾每到冬天都会发作,南方温暖之地宜于养病为由而几番婉然辞谢。
宇文护见杨忠不愿回京,便以其功而诏封为随国公,并晋拜为柱国将军。
在京兆伊任功曹之职的杨坚,也因父亲杨忠之勋,被宇文护晋迁为骠骑大将军,并封为大兴郡公。杨坚的几个弟弟,也相继得以晋封。
当今朝廷,对社稷功臣子弟,要么干脆不晋封,哪怕你是一介白衣。只要晋封,便会从白衣一跃而为朝三品文武之职或是县男郡公。虽说晋封职爵后,未必就会委以实职,然而,从此毕竟可以承领朝廷俸禄并食其爵邑了。而一般百姓子弟终其一生,也很难晋跃为朝廷上三品职爵的。
即令有奇略奇谋,大智大勇者,也不过被王公幕府养为宾僚,或在阵前杀敌的猛将而已。即令每战大捷,或是有了什么扶危靖乱的奇策,最终的首功,也只能记在主子们身上。
“上品无寒门,下品无世族”一说,便是由此而来。
伽罗沦为罪人之后,骤然腾达的杨坚不仅没有轻淡于她,反倒越发爱怜备至、处处呵护起来。每天公事完毕,便和伽罗相拥或是握手相坐,对她叙说些外面的奇闻逸事,平时,无论公事私事还是人情往来,也总要先和伽罗商议一番再做定夺。伽罗的主意,也每每令杨坚心悦诚服甚至击掌叫好。
伽罗终于打起精神了。
为了报答夫君的深情厚谊,伽罗暗暗发誓:一定要辅佐丈夫成就一番经天纬地的大业。
白天,伽罗帮着婆母操劳和安排诸般家事,到了夜晚,便和杨坚坐在各自的书房秉烛夜读,博览天文地理和经略兵法。
每晚入睡前,伽罗还会跟着杨坚参一半个时辰的禅。
直到婚后伽罗才发觉,原来,杨坚自幼就养成了每天面壁坐禅的习惯。天晚夜静之时,都要在一只大蒲团上合目调息,跏趺禅坐。
伽罗发现,坐禅时的杨坚仿若石佛一般,纹丝不动,神情超然,气志沉蕴,令人惊愕。
她问夫君:为何当年太学同窗时,各科并不出众,而底蕴却非同一般?
杨坚一言未发,提笔写下:
一意入禅,
气沉丹田。
日日面壁,
三昧洞穿。
伽罗深悟个中真谛,蓦然发觉,原来凡人与圣贤的区别,仅在思和不思、悟与不悟之间。有了禅静方能禅思,而后方得禅悟。可惜,世人竟多不知静思禅悟之高妙。
身心入定之后,便可得荡荡无碍、自在洒脱,万事万物犹如静水沉碧,尽皆洞明……
嫁到杨家不久,伽罗就把杨家的藏书翻阅了个遍。她和丈夫的居室、客厅,甚至榻边几上,到处都堆满了各种古今书卷和读书札记。不像个当家的长房媳妇,倒更像个专门读书做学问的儒士。
。 想看书来
第十二章 面壁穿石(2)
后来,为了使伽罗忘却丧父之痛,杨坚便开始拉伽罗参与到自己的诸多交往中了。无论是杨坚的同窗好友,还是父辈的同袍属僚,随国府的亲朋族人,以及府邸在京畿的文武官员,乃至家眷依例被羁留帝京的三品以上外戍武将,家中父母嫡妻子女,何时寿辰,何时嫁娶,何时添子,伽罗都会事先一一打听明白,依序入册。每天都会查看册子,事先备下礼物,到了日子,必会亲到府上拜贺一番。
杨坚和伽罗居住的庭落侧畔有一处占地很大的园子。伽罗设法找来了许多的果苗花种,在园中亲手栽种下了诸如石榴、蒲桃、樱桃、枣子、苹果等各样果树,每天和下人一起为果树捉虫浇水、剪枝嫁接。
杨坚见她竟为这些事忙得满头是汗,便笑她闲不住,劝她说,家里养着成千上万的府兵和奴婢下人,这些事,她只须动动嘴,命下人去做就行了,哪有劳她亲自动手的道理!
伽罗也不解释,只是笑道,到时要请他品尝自己亲手栽的鲜果儿。
杨忠身为武将,半生漂泊颠沛,居无定所,刀林剑丛,生死未卜。中年得子,儿子出生时又逢天兆祥瑞,紫气充庭,加上河东少林寺智仙尼师的一番话,令他们对那罗延充满了厚望。
后来,虽觉得儿子的面相和风采果然有些与众不同之处,如额上五柱入顶,龙颔虎目,神态威毅。又因婴幼儿时曾随少林尼师跏趺禅坐,故而,性情也远比同龄少年深沉缄默不苟言笑。
杨坚十三岁那年,希望儿子能成就大器的杨忠对儿子谆谆教导:杨家自入关以来,功勋较晚,势单力薄。吾儿若欲成就大志,除了文韬武略的苦修之外,还必得通过联姻方可增其势力。而眼下皇室王公家的小姐,多不愿与人共事一夫……
杨坚少小之时便已是志大心雄,自然领悟父亲深意。故而,虽说朝廷帝京王公子弟们在聘娶正妻之前,俱多有宠妾甚至子女,杨坚却始终未曾有过私宠……
随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