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传真实可信。那么,说谎的一方自然只能是日本了。
最后,也是令记者们最为开心的一项活动是,九战区长官部向记者赠送战利品。记者们高兴地分别得到指挥刀、望远镜、手表、军毯、收音机等物品。最引人注目的是一名大胡子美国记者,他在恳切请求下得到了一面日本军旗。在人们热烈的掌声中,这名记者表示,他要让全世界看到这面旗子,让全世界都知道中国军队英勇抗战的故事。
记者团在长沙活动了三天,15日由薛岳主持了送行宴会。送走记者,不用再费力编织“胜利”的故事,薛岳知道到了该深刻反省的时候。
飞机在跑道停稳,蒋介石身披斗篷走下舷梯。薛岳看到委员长本来就十分削瘦的面容又失了几分血色,微笑也显得十分勉强,不觉心中又生出几分愧意。来的人们与接的人们简单互致问候,便坐入早就等在一旁的一排轿车,一溜烟开出机场。
蒋介石与薛岳同乘一车,一路无话,但两人在内心对话,双方都知道此刻对方在想什么。当轿车驶入衡山脚下一座很大的军营时,天已大亮,大操场上一队队士兵已开始了一天的操课。蒋介石接着刚才在车上的内心独白开口了:“惩办视军法如儿戏者、查究作战失利责任事小,伯陵,我看确有必要认真检讨一番了。”
南岳军事会议于10月17日即蒋到来第二天召开。第一议程是宣布赏罚决定,第二议程是部署九战区所有参战部队在休整的同时层层进行针对第二次长沙会战损失惨重的军事检讨活动。
会议宣布:按战时军律,将在作战失利时不组织部队撤退,私自脱离战场、回家探亲的第74军58师师长廖龄奇以临阵脱逃罪处死刑;给予组织指挥失误致作战失利、部队伤亡惨重的第10军军长李玉堂撤职处分;给予作战失利时惊惶失措、率先逃跑的第10军预10师师长方先觉撤职处分。通令嘉奖第79军赵季平暂编第6师不畏强敌,渡过湘江攻入长沙,经激战收复该城的战绩;通令嘉奖在危急关头身先士卒、英勇杀敌直至牺牲的第10军190师副师长赖传湘;通令嘉奖第99军99师295团1营营长曹克人少校坚守湘阴,顽强抗击数倍于己之敌,直至全营殉国的英勇行为。
会场上鸦雀无声。随蒋同来南岳的军政部长何应钦宣读以上决定。蒋坐在主席位置环顾坐得笔直的将军们,被提到名字的将领从座位上起立,或垂首汗颜或挺胸平视。58师师长廖龄奇已在回部队后被军法分监部关押。
蒋介石对林蔚说:“请你安排一下,我去登门道贺。”(3)
作战前期失利受挫,薛岳在公开和私下场合将责任推给部队将领,并几次向重庆报告要追究26军和37军军长指挥不利的责任,但蒋介石通过各种渠道了解情况比较细致,这次处罚了第10军军长李玉堂和预10师师长方先觉,并将嫡系王牌中的一名师长处极刑,众将领从内心感到公正,心悦诚服,因而想到更要从自身查找失利原因。嘉奖之中,人们大多对赵季平师收复长沙和190师副师长阵亡已有了解,但对于在此高级军事会议中以军委会名义嘉奖一名营长一时不知何故。作战中团长、营长在一线负伤阵亡岂在少数?
几天之后,军委会政治部向全军部队下发了一份关于这位曹克人营长的事迹材料,将领们看后无不慨叹点头。
南岳军事会议开了五天,21日结束。会后,各部队进行了在军史上被认为是对日作战的重要战役之后最为深入、效果也最好的“全军大检讨”。
第九战区检讨:
一、对阿南惟几上任后敌11军作战方案的变化判断失误。
二、战区作战方案基本沿用上一次会战旧案,无因敌情而相应变化,至会战初期连续失利。
三、兵力分散使用,其结果是分别为敌之强大兵力集团击破,损失重大。
四、选择决战地带主观随意。以保守长沙为目的,将决战地带一再北推,却非但不能形成决战条件,后来连长沙也被敌占领。
五、通信失密。初期因此失去战场主动,后期查觉破密却无备用密码,只有如明语般续用数日,敌截取战区追截退逃之部署,战果大减。
六、作战初期大云山之役为敌所乘,致湘北正面兵力虚空,开战数小时便被敌突破一线。
七、军纪败坏。师长临阵脱逃者有之,敷衍命令不力战者有之,贪功虚报、畏缩不前、不主动协同、遗弃伤员烈士、被俘变节甚至抢劫百姓、*民妇者均有发生。
……
杨森27集团军的检讨则细到各作战阶段:
甲、新墙河北岸序战时期
一、敌情判断似嫌主观。
二、友军彼此不相信,致乏协同。
乙、新墙河南岸至浏阳河北岸作战时期
三、部队一般运动迟缓。
四、各级指挥员统率能力薄弱。
五、各部队官兵纪律太坏。
六、奉行命令不彻底,甚至对所受任务取巧规避。
……
蒋介石翻看着案头各部队上报的检讨报告时,已回到了重庆。报告中大量反映出军队在作战指挥、平日训练、上下与友邻关系、军法军纪及军队基础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问题严重,令他十分气恼和忧虑,但此次下面能据实说话,不隐蔽错误,这又令他感到欣慰。
秋雨飘飘洒洒,将一场大战留给天空和大地的一切都点点滴滴地带入泥土深处。第二次长沙会战自1941年9月7日始,至同年10月12日止,历时35天。含湘鄂赣边区在内的湘北战场,中国军队投入兵力万;日军则为万。
中方史载:是役,中方伤亡官兵共计69;917人;日方伤亡数为48;372人。
日方史载:中方遗尸54;000具、俘虏4;300人;日方损失为:亡1;670、伤5;184,死伤军马2;260匹。
东条英机用一支红色粗笔在文件封面写上:“一号作战”(1)
庞大而沉重无比的战争之轮吱吱嘎嘎地缓慢前行,一路血泊地碾进1944年。在这个多灾多难的世界,正义的力量历经苦战,终于走出了最为艰辛的岁月,朝着心中渴盼的和平又向前迈进了一步。
在苏德战场,叼着大烟斗的斯大林带领他的将军们开始实施以彻底粉碎第三帝国为目标的“十次打击”。1944年1月,穿着笨重的皮靴和粗呢大衣的苏联红军在冰天雪地中向已经骄傲不起来的纯种日尔曼人发动了列宁格勒——诺夫哥罗德战役即“第一次打击”,几乎在同时又展开第聂伯河右岸乌克兰战役即“第二次打击”。苏军在两次战役*投入兵力345万,而应战的德军兵力也达254万。大气魄、大战场、大厮杀、大流血,名副其实是“世界大战”的感觉。两次战役都以苏军胜利而告终,法西斯德国从此丧失了对苏战争的主动权,直至第二年彻底失败。
1944年1月21日夜,按照罗斯福和丘吉尔两位巨人摆好的棋盘,美国第5集团军和英国第8集团军在意大利的安齐奥登陆,与此同时另一场著名的登陆作战“诺曼底登陆”也进入倒数计时的待命状态。这两次登陆开辟了欧洲的第二战场,加速了德意法西斯势力在欧洲走向全面崩溃的步伐。
在生长着茂密亚热带丛林的缅甸,乘中国远征军牵制着日军主力,英国第5和第7英印师于2月份在阿拉干山区的黄金要塞同日军大战一场。是役,击毙日军7;000余人,俘虏5;000余人。取得了太平洋战争爆发以来英国对日作战的首次胜利。英日两军又在印缅边境的英帕尔平原再次大打出手,这一仗竟持续了4个月,日军以陈尸5万的惨重伤亡告败。
瞩目太平洋,1944年1月至2月间,美国陆海空军攻占吉尔伯特群岛后,紧接着挥师进攻位于日本中太平洋国防圈前卫线东侧的马绍尔群岛。美国军队以强大的火力优势粉碎了守岛日军钢铁般的意志,突破了这条控制太平洋正面的防线。大批悬挂星条旗的军舰驶入太平洋中部停泊,美军飞机像快乐的鸟群结伴从这里起飞,或在海面上寻找日本军舰,或光临更加靠近日本的海岛,后来更是不请自到地飞到日本本土上空乱扔炸弹。
事情发展到这一步,就不能不引起日军大本营的严重关注了。
谁都知道,日本是一个资源匮乏的岛国,为夺取原材料产地和建立海上运输线,日本民族付出了几代人的艰苦努力,甚至不惜野兽般疯狂对外扩张。称海上运输线为自己的“输血线”这并不夸张,这是这个民族的生存之所系。1941年日军以极出色的军事行动偷袭珍珠港、摧毁了美军太平洋舰队,就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