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有时间去讲的,领导还是要回到规则的道路上去,而不是靠个人的聪明去指挥这个企业。
问答录:对话汪中求(3)
第二,领导者也要务实、务细。在什么情况下做细呢?就是解剖麻雀,把一件事情彻底搞清楚。一个领导不可能所有的事都沉下去,这是不现实的,自己的能力也不够,专业水平也不具备。把一件事情搞清楚,了解里面的前前后后以及员工真正的态度,这是可以做得到的,而且也是应该做的。
第三,在日常的管理当中,我们不主张领导者经常往下穿插,我们总结出一句话:上级可以越级调查,但不可以越级指挥;下级可以越级投诉,但不可以越级汇报。
第二个问题,就是你刚才讲到的西方企业细节做得透,规则做得严,人性化会有所缺失。关于人性化的问题,我们应该从两个方面来理解:
第一,中国企业眼前最重要的人性化是什么?我认为中国企业眼前最重要的人性化不是对员工的放任,也不是对员工的迁就,更不是对员工的溺爱,中国的员工包括你我在内,现在都需要加强职业化的训练。因此,这个阶段严格训练可能就是中国企业当下最重要的人性化。因为只有严格的训练,才可以培养我们的竞争力,个人竞争力是靠严格的训练来获得的。
第二,所谓人性化,要从深层次上考虑,人性化不是让员工违犯规则,让员工绕开规则。比如说,我们让大家都准时到会,但有的人不到,这个时候我们如果等他,对他好像是人性化了,但事实上对绝大多数人已经不人性化了。尊重了不遵守规则的人,就伤害了大多数遵守规则的人。人性化是一个深层次的问题,而不是表象的问题,我不主张从表象来看待人性化。
(根据深圳移动组织的商务论坛问答记录整理)问题8:我的公司很小,没有什么管理方法,现在一讲到细节,不知道怎么办。请您给一些建议。
答:很老实地告诉你,我也是从小公司做起的,到现在为止我还办了一个非常小的公司,才20来个人,在北京。因此我们是同道,很有知心话可以讲。
那么,小公司该不该做细节呢,小公司怎么去做细节呢?我想谈三点:
第一,小公司最重要的是经营,而不是管理。因为生存的压力没有摆脱,别的都是空谈。现在首先是解决订单和业务量的问题。小公司老板可能自己就是业务员。小公司的生存压力逼着我们首先从销售的角度来思考问题,小公司的经营比管理更重要,假设我们同意把经营和管理分开的话。
第二,小公司如果开始着手管理,我认为最重要的管理就是老板在个人的人格上要显示出细节的魅力。一个小公司,人只有那么几个,所有的人和事常常是尽收眼底的。作为小公司的小老板,小CEO,我们自己做事做人的一些特征,能不能给员工一些言传身教的帮助,非常重要,这个比制订若干的规则好得多。我从来都认为,小公司有的时候凭领导的人格魅力就可以管好,用不着那么多的规则和制度,而中型的公司必须通过规则,个人的魅力影响不到那么多人。在当代中国再像梁山一样,靠宋江的魅力影响一百多个人,已经很少了,至少你我不是,有三五个哥们儿能够维持十年就相当不错了。大的公司可能光靠规则都不够,还要靠文化,因为它不同体系的规则相差非常大,完全靠规则不行。
第三,小公司即使要制订规则,也不要那么多。想要解决40个问题,我就建议先做20个规则,一个规则假设本来想写18条,我建议先写9条。因为公司太小,就像衣服太大过松穿在身上远远超过身体一样,给人一种虚的感觉。这种虚的公司在文化上就是失败的,人家会认为你不是一个真正做事的人。所以,明明可以细,也不要做那么细,把重要的条款表达出来就足够了。
(根据深圳移动组织的商务论坛问答记录整理)
口号不是目标,倡议不是管理。
——汪中求
txt小说上传分享
政府管理在细节
“大国崛起”成为近来中国社会的一个流行词汇,中国的和平崛起也越来越成为世界关注的一个元素。
2007年1月25日,中国国家统计局局长谢伏瞻宣布:2006年中国GDP总量突破20万亿元(209407亿元),同比增长107%。这个数字代表着一个历史性的突破,让中国人民感到振奋,同时,也让世界的目光聚焦中国。新加坡《联合早报》发表文章称:25年来中国实力快速增长只要持续下去,那么,基本可以确信,到2020年,中国将成为经济和政治上无可争议的全球大国。中国的崛起将再次成为当今世界最为关键的事件之一。
2007年1月28日,新华网公布了由中国现代化战略研究课题组编撰的《中国现代化报告2007》,报告中指出:“中国可能在2015年前后完成第一次现代化。”
在看到这些令人激动的数据及预测后,我认为,我们的经济研究工作者、政府部门、甚至平民百姓应该更加关心一些细节问题,尤其是经济增长的方式。我们现在依然没有走出高投入、高消耗、高产出和低效益的“三高一低”的经济发展道路。中国消耗了全球总资源量的12%和一些重要资源的30%(全球31%的原煤,30%的铁矿石,27%的钢材,40%的水泥),只创造了全球GDP的4%多一些。
如何进行经济增长呢?2006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调整政策,从“又快又好”到“又好又快”。我们如何理解和解读这一方针呢?如何去运用这一政策呢?《南风窗》2006年年终报刊的评论员徐莉芳的文章非常好:“告别没有发展的增长……又好又快的中国新面目,无非取决于技术与细节了。”
《细节决定成败》一书出版后,得到了社会的普遍认可,在书中我提出了“治大国若烹小鲜——公共管理无小事”的观点,也得到政府部门的肯定。包括国务院机关事务管理局、沈阳市政府、成都市政府、贵阳市政府、深圳市政府、大庆市政府、新乡市政府、齐齐哈尔市政府等政府机关请我去做了讲座,与政府官员们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再加上我本人也做了两年的厅级干部的秘书,所以对政府的一些运行方式和管理工作有一些了解。我们的精细化管理研究团队也对此作了一些研究,出版了《政府精细化管理》、《落实要到位 关键看结果》等书籍,试图对政府管理工作的改善尽自己的绵薄之力。
我认为:中央的许多方针大计在贯彻过程中,地方政府管理落实不到位是细节做不好的关键问题。
原###副部长张保庆在接受《中国青年报》采访时说:“中国最大的问题是政令不通,中南海制定的东西有时都出不了中南海。”所谓“出不了中南海”,我想主要是党中央制定的很多方针政策到底下都走形变样了。要改变这种状况,就要做好细节、落实到位。
默而成之,不言而信,存乎德行。
——《易经·系辞上传》
一、调研重细节 决策靠数据(1)
“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是《毛泽东选集》第三卷的一句话,也是毛泽东留给我们的一句至理名言。
让我们看一个小故事吧。1941年陕北闹水旱虫灾,陕甘宁边区经济发生严重困难。6月3日,陕甘宁边区召开县长联席会议,讨论征粮问题。天下起雨,一声雷响,击中了会场礼堂的一根柱子,坐在柱子边上的延川县代县长李彩云身亡。一位农民知道后,说:“为什么雷公没有劈死毛泽东?”保卫部门很快就把这个农民抓了起来。毛主席得知消息后说:“你们先把他放了,问问他为什么咒我?”这位农民说:“你们共产党征粮太多了,我们承受不了。”
毛主席立刻责令派出调查组,调研此事。调查组深入民间调查后,得出结论:“1941年边区百姓要出二十万石公粮,还要运输公盐,负担很重。征粮太多了。但是粮食征少了,部队又吃不饱。”
“雷击事件”后,根据调查,毛主席决定不但减少当年公粮征收任务,而且要大力开展生产自救。从此,大生产运动在各个解放区轰轰烈烈展开。在共产党打天下的过程中,调查研究是一大优良传统,使共产党和群众形成了“鱼水关系”。
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党的高层领导人也一直在强调调查研究的重要性。1993年7月5日,###在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党委政策研究室主任会议上提出:“没有调查就没有决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