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的资本”)转换为有效的、活跃的资本,释放其潜在的价值。西方国家之所以能使经济繁荣,就在于它们洞悉了资本的秘密,建立了使资产转化为资本的所有权制度。“正规的所有权制度也不只是发放所有权凭证、对财产进行登记和绘图的过程,它是一种思维工具,它可以恰如其分地对财产进行表述,让人们致力于使财产产生剩余价值。” 一种完善的所有权制度能够使我们区别出一项资产与其他资产的相似性、差异性以及相互关系;使我们跨越时空对资产进行追踪;使资产具有可换性,使我们能够轻易地将资产进行组合、分割和调动,使它们产生出更多的剩余价值;使我们将资产进行重新组合,使之变得更有价值。所有权的这一能力,是经济增长的主要原因,因为经济增长的核心,就是以低价值的投入获得高价值的产出。
《资本的秘密》2000年一面世就引起了轰动,迅速成为畅销书。在我国,华夏出版社和江苏人民出版社都出版了该书的中文译本。迄今,该书仍被认为是最具有影响力的经典作品之一。这位经济学家遂声名远扬,一度为20多个国家和政府首脑制定所有权改革计划。这位经济学家就是赫尔南多?德?索托(Hernando de Soto)。
何谓资本?经济学大师亚当?斯密认为,资本就是为了生产而积蓄起来的财富。著名经济学家马歇尔说,所谓资本,是指为要得到更多的财富而提供的部分财产。*说,资本是能够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但索托却告诉我们,“僵化的资本”(资产)不能算得上是资本,因为它不能创造出价值来;只有正规的所有权制度确立的、能流转的资本才算是资本。当然,这里的“所有权制度”,应作广义的理解,不能仅仅理解为民法上的所有权。 电子书 分享网站
结论:用智慧掌控资本(2)
为了使“僵化的资本”转换为有效的、活跃的资本,就必须确立所有权制度。而反观我国改革开放三十年以来的历程,可以清晰地看到,它实际上也是一个不断确立和保护财产所有权,并促使其流转、活跃,以挖掘其潜在的经济价值,使财产产生出更多的剩余价值的过程。我国《宪法》确认和保护公民的合法私有财产,“公民的合法的私有财产不受侵犯。国家依照法律规定保护公民的私有财产权和继承权。”1982年、1983年和1990年分别制定的《商标法》、《专利法》和《著作权法》通过对知识产权及其流转的确认和保护,为“天才之火”添加了“利益之油”。1993年制定的《公司法》和《股票发行与交易管理暂行条例》以及1998年制定的《证券法》实际上是确认和保护公民和法人的证券权利,并促使其合法流转。2002年制定的《土地承包法》更是释放了农村土地的潜在价值,“土地承包经营权可以依法采取转包、出租、互换、转让或者其他方式流转。”2007年制定的《物权法》则开宗明义,在第一条就表明了该法制定的目的是“明确物的归属,发挥物的效用,保护权利人的物权”。
而我国证券市场上的一系列重大改革,实际上也是不断地在将越来越多的“僵化的资本”转换为有效的、活跃的资本。交易所的出现,使得各种“僵化的资本”得以以证券的形式流通、交易。发行制度的改革,额度制的废除和核准制的推行,中小企业板和创业板的推出,便利了民营企业的上市,也便利了其将难以流动的股权变成了可以自由流通的证券。股权分置改革,则将不能上市流通的“非流通股”变成了可以上市流通、变现的“流通股”。资产证券化和各种金融衍生品的推出,则将权利更加流动。笔者一直主张,股市不要惧怕变现,因为变现之后早晚还会流回资本市场。本书中的柯希平、李如成等人变现后不都又继续将变现资金投入资本市场了吗?资本市场的生命之源在于:要使越来越多的公司到资本市场来上市,要使越来越多的资金流入到资本市场。
也正是我国不断地将“僵化的资本”转换为有效的、活跃的资本,并保护其所有权,挖掘了其潜在的经济价值,调动了人们生产经营和工作的积极性,调动了企业家改革和创新(包括技术创新和产业结构调整)的积极性,才使我国经济保持了三十年的高增长。
在这三十年的高增长中,有一批民营企业家先知先觉,抓住了历史的机遇,使其企业走向了资本市场,使企业的难以流动的资产变成了可以自由流通的证券,实现了财富的几何级增长,挺进了福布斯富豪榜。然后,通过资本运作,不断增加公司市值,壮大了公司实力,为企业的长远发展积聚了充足的能量。
在这三十年的高增长中,有一些地方政府先知先觉,抓住了历史的机遇,推动了当地的企业上市融资,使当地的难以流动的资产变成了可以自由流通的证券,并从资本市场募集了巨额的资金投入到本地区,创造了可观的经济效益,使当地稳居“百强县”的前列,实现了经济发展,人民富裕。
由是观之,资本的秘密就在于流动。有一次,一个经济学家去一个地级市做资本运作方面的讲座,当地领导听了后很受启发,感慨到:我们这里有钱,但钱在银行里,在土地上,在老百姓家里,很多没有成为本市加快发展的钱,现在关键是如何把这些闲钱“捞”出来。这位官员的话如果置换成索托的话,就是要将“僵化的资本”变成可以流动的、活跃的资本。 。。
结论:用智慧掌控资本(3)
二、从自发的资本意识到自觉的资本意识
中国不少民营企业家,“草根”出身,学历不高,没有在大学里受过系统的本科训练,对资本完全不懂。不但不懂,还很抵触,一听资本就头疼。但是,情势所逼,最后也不得不上市。
例如,福布斯富豪、三全食品的董事长陈泽民(2007年排名350位,2006年排名209位,2005年排名334位)原来对上市极为反对,因为三全不缺资金,产品又好。但是,在三全同思念的较量过程中,思念食品率先于2006年8月18日在新加坡证券交易所的挂牌上市,募集资金超过6亿元人民币。这下三全急了,上市的步伐被逼出来了。总算落后的不算太远,2008年2月20日,在思念上市一年半之后,三全终于上市了,募集资金5亿元,陈泽民及其家族所控制的股份,价值接近40亿元。三全的资本短板被补上了。
其实杨国强也一样。这位“泥腿子”出身的农民企业家和资本市场“亲密接触”也是为竞争对手所逼。1998年即赴港上市的朱孟依“合生珠投系”近年的威风八面,2005年下半年先后成功赴港IPO的富力地产和雅居乐,更大有迎头赶上之势。2003年,富力地产与碧桂园集团的年度销售总额均为人民币40亿元,但2006年,富力全国销售总额已达到人民币100亿元,土地储备更突破1500万平方米,把碧桂园远远地抛在了后头。这一切,主要得益于富力地产巧妙借力香港资本市场的便利融资渠道。“假如我们还固守原有发展模式,等到将来竞争格局大定,我们就难免被边缘化的命运,甚至最终被市场淘汰。”碧桂园上市的缘由即在于此。
企业要上市,企业家必须首先树立资本意识。据观察,对于曾经在大学受到过本科训练的企业家来说,他们的资本意识容易培养,因为他们的资本意识在四年的大学堂里就已经开始培养和萌动;但对于那些农民出身、工人出身,最后靠打拼起来的企业家来说,他们的资本意识的培养相对困难,尤其是那些年纪较大的企业家。“或许企业与资本的接触根本就不是我们这一代人应该完成的使命,而是下一代人的使命”就是这种心理的典型表达。
本书中的周成建的美邦服饰的上市,周成建资本意识的培养是在浙江大学的EMBA、长江商学院的CEO班上,是老师不断说教,同学不断引导的结果。笔者曾接触过一个已经步入上市轨道的企业,当地政府的领导告诉我,为了这家企业的上市,他们苦口婆心,摆事实,讲道理,甚至掏钱派企业家到大城市上资本运作与上市方面的培训班,开阔他们的视野,用了三年多的时间,才培养出了老板的资本意识。
企业上市本来应该是企业自愿、自发的行为,但“一个企业只能在企业家的思维空间之内成长,一个企业的成长被其经营者所能达到的思维空间所限制”(著名管理学家德鲁克的话)。当企业老板受视野的局限影响了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