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鹑缤粒绕涫窃谑詹仄泛屯际樯希救说牟厥樯踔帘仍谒錾耙狄汛嬖诎倌甑墓鹧г海℉arvard College)的藏书还多。他是个修补匠,也是个书虫,更是个地地道道的农场主—这位温和仁慈的农场主,想把农活继续“分配”给其他人。
杰斐逊想让美国成为乡村化的国度,在这样的国家中,独立的自耕农可以成为地方上的政要,主宰公共事务。对于那些认为政府应由贵族阶层掌管的欧洲思潮,杰斐逊拒绝接受。
然而,杰斐逊永远都无法想象,有朝一日,他所憎恶的工厂会吸引成千上万的农民弃农从工,他永远无法想象那些工厂竟然会成为人们通往美好生活的大门,更无法想象那些看似存在许多问题的重工业将使美国人成为人类历史上生活最富裕的一群人。当然,没有大量的金钱,我们也无法修建公路、运河、高速公路、桥梁和工厂,可是这些钱从何而来?就是来自令杰斐逊深恶痛绝的银行!
第1章 美国股市的前世今生(9)
尽管杰斐逊表示反对,但是第一家美国银行还是在1791年由国会通过,正式成立并运转了20年,直至1811年,一批新的银行“憎恶者”开始执掌国会并拒绝继续发行银行特许经营执照,该银行才被迫关闭。
1816年,第二家美国银行在费城成立,几年后,它又因安德鲁·杰克逊(Andrew Jackson)当选总统而陷入困境。来自田纳西州荒野的杰克逊,身上始终带着火暴性格。因为他像胡桃树一样高大(身高185厘米,在那个年代这样的身材算是非常魁梧了),人们叫他“老胡桃树”。他生长在乡间小屋,皮肤粗如树皮。尽管给人适合野外生活的印象,但是杰克逊却体弱多病,大部分时间待在室内。和前任总统一样,杰克逊认为各州的权力应该比联邦政府更大。
好景不长,第二家美国银行因1819年席卷全美的金融恐慌而倍受责难,那时,一大批企业倒闭,人们失去了他们的积蓄和工作(这是第一次出现的连环式恐慌反应,恐慌造成的破坏席卷全美)。西部的农民和东部的工人联合起来,一起声讨银行,银行成为千夫所指制造恐慌的罪魁祸首。因此,在恐慌结束的十年后,当杰克逊当选为总统时,他听从了那些人的建议,把所有的钱从联邦政府支持的银行中取出,转存到各个州的银行里,第二家美国银行到此宣告终结。从此,各个州政府控制了银行的所有业务,它们有权派发特许执照。很快,人们发现,没有什么比开设一家银行更令人快意了。
数以千计的银行涌现在美国城镇的大街小巷上,就像当今突然出现的快餐店一样。由于各州银行有权发行自己的货币,很难确切知道每个州的货币到底价值几何,这在商贸往来上造成了许多困扰,许多商家索性不接受任何一家银行发行的货币。那时,在美国境内旅行和出国旅行一样:从一个地方到另一地方,你不得不操心货币兑换的事。
就银行业这一领域而言,美国和欧洲分别选择了两条不同的发展方向。欧洲有几家大银行,下设许多分支机构,而美国却有大量银行独立经营。到1820年为止,美国已有300家林林总总的银行,相比之下,英格兰只有少量银行。今天的美国,如果把储蓄、贷款和信用行业统统算在内,整个国家的银行金融机构也已过万,而英国的银行还不到15家。
许多美国当地的银行实际上都是小本经营,它们缺乏必要的资金帮助它们渡过经济危机,尤其是在经济危机时有来袭的年代。1810~1820年开张的银行有一半在1825年之前便关门歇业,1830~1840年开设的银行,也有一半在1845年之前歇业。那时的银行不像现在的银行,存在里面的钱得不到任何安全保障,一旦银行破产,人们将失去所有的存款。那时的银行可没有什么存款保险制度。
因此,当时银行并不是存放资金的安全场所,然而,即便如此,也无法阻止人们将钱存入银行。银行吸纳这些储蓄,再把钱贷给桥梁和运河的修建商、公路和铁路的建设项目,美国的繁荣和发展离不开这些项目。银行把钱贷给铁路、桥梁或钢铁公司,这些钱又来自于人们在银行的存款。换句话说,推动经济发展的原始动力来自于普罗大众的资金投入。
当政府为某一项目募集资金的时候,通常有四种途径可供选择:税收、银行贷款、出售彩票和债券(第2章有更多关于债券的介绍)。当公司需要资金的时候,可以向银行贷款、出售公司债券或发行股票。但在20世纪前叶,向公众发行股票仍然是公司最后才动用的筹资手段,这种筹资手法流行得非常缓慢。 。。
第1章 美国股市的前世今生(10)
现代经济学之父
到处都是开放的市场,人们疯狂地买卖,对许多人而言,整个情形已经失去控制。亘古未有这种情况:那么多人,用自己的方式,为自己谋求利益,其中不见任何章法。
于是,经济学家应运而生,他们是一类新兴的思想家。数千年来,虔诚的哲学家们一直试图帮助人们找出如何按照上帝的意愿去生活,他们在如何组建政权、如何运作政府组织以及谁是领袖的问题上激烈地争辩。而经济学家会告诉我们,当人们被赋予自由追求财富权力的时候,社会将会如何发展。
第一位早期的经济学家是位苏格兰人,他智慧超凡,名叫亚当·斯密,他生活的时期正好是美国大革命时期。斯密谢绝一切聚会、野餐,习惯于在家里思考和写作。他如此全神贯注,常常给人心神恍惚、茫然出神的感觉。他写就了一部旷世巨作即《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这部巨著就是当今简称的《国富论》。
1776年《国富论》问世,这一年美国宣布独立。可惜的是,亚当·斯密当时并没有得到应有的、足够的赞誉。他完全值得被载入史册,拥有和约翰·洛克、本杰明·富兰克林、托马斯·潘恩等伟大思想家一样的耀人光芒。那些革命先驱宣布政治自由是实现公平社会的关键,是人们得以安居乐业、和谐共存的根本。但他们不曾提及经济体制或财务问题,斯密做到了,他提出了自由经济的理论。
斯密认为,当一个人在谋求自己福利的时候,社会整体的福利也将大大提升,这比一板一眼的计划经济奏效得多。他的观点今天看来显而易见,但在1776年,这可是异乎寻常的想法:数百万人任意制造、出售自己的商品,任由它们自由流通,如此便能构建出一个井然有序的社会,在那个社会里,人人都能得到衣服、食物和房子。但如果100个人里有99个决定制售帽子,只有一个决定种蔬菜呢?那整个国家必是帽子大泛滥,而肚子空空如也!还好,这个时候,斯密所说的“看不见的手”开始发挥作用了。
当然,市场中不会真有一个“看不见的手”存在。根据斯密的想象,在幕后有这么一只手,它能保证合适数量的人去种蔬菜,合适数量的人制作帽子。事实上,他所说的就是市场经济中的供求关系。譬如,如果帽子生产过量,那么大量的帽子会在市场上积压,迫使卖帽者降低帽子的出售价格。低价将使一些帽子生产商退出制帽行业,转向生产利润更高的商品,比如种植蔬菜。最终,会有足够的蔬菜种植者和帽子制造者提供数量合适的蔬菜和帽子。
当然,在现实世界里,事物不会运行得如此完美。但是,斯密揭示了自由市场运作的基本原理,它们至今仍然成立。当一种新产品(譬如电脑),存在有效需求时,越来越多的公司参与生产这一类产品,直到产品达到饱和,商场开始降低它们的售价。这种竞争对你、对我、对所有的消费者来说都是一件好事,因为竞争促使商家提供质量更好的产品,同时价格更为低廉。于是每隔几个月,便会有价格更便宜的新产品问世。如果没有竞争,即使商家坚持出售老掉牙的产品,消费者对此也无可奈何。
看不见的手使得从泡泡糖到保龄球的所有产品都能达到供求平衡。因此,我们无须国王、国会或政府部门来决定国家该生产什么、该生产多少以及由谁来生产等。市场能自动自发地解决所有问题。
第1章 美国股市的前世今生(11)
斯密认为,想要超越别人具有积极的意义,并非如宗教领袖或舆论一直反对的那样(他们认为超越别人是一种负面因素)。他认为,为自己谋利并不等同于完全的自私自利。这能促使人们尽其所能地为自己的工作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