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彼得林奇教你理财-第3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举例来说,沃尔沃斯是一个具有一百多年历史的上市公司,已有好几代美国人在其成长阶段中曾到沃尔沃斯买过东西,那时,沃尔沃斯的分店遍布全美,随处可见。也正是在这个时候,它不再有更多的成长空间了。
  最近沃尔沃斯连续两年亏损,当然其获利有可能还会好转,但不太可能再像成长阶段那样令人惊喜。一般来说,大部分过去极其赚钱的老公司都很难重新创造过往高速成长的辉煌。当然,也会有一些例外,比如箭牌糖果公司、可口可乐、艾默生电气以及麦当劳。
  美国钢铁、通用汽车以及IBM电脑就是那些风光不再的成熟期大企业最好的三个案例。其中IBM和通用汽车还能扭转乾坤,再创辉煌,但美国钢铁却是命运坎坷。美国钢铁公司曾是全世界最大,也是全球第一个资产上亿美元的上市公司,当时修筑铁路、制造汽车以及建造摩天大楼,没有一项重大工程不需要钢铁,而美国钢铁供应了60%的钢铁需求。在20世纪初时,美国钢铁在钢铁业里呼风唤雨,是操纵市场的主导力量,让其他行业的龙头公司都相形见绌。当然,也没有一只股票能像美国钢铁那么广受欢迎,它也是当时华尔街成交量最大、交易最活跃的股票。 txt小说上传分享

第3章 上市公司的生命周期(7)
曾几何时,每当杂志要描述美国的国力和辉煌成就时,总是会配上有熊熊火焰燃烧熔炉的钢铁厂的照片,以及将炽热金属熔浆倒入模型槽中的图片。那时,美国是一个工业生产导向的国家,到处工厂林立,过半的财富及国力来自美国东部和中西部的钢铁厂。
  钢铁业在当时如日中天,美国钢铁公司造就了持久的繁盛,历经了两次世界大战及六位不同的美国总统。美国钢铁的股价在1959年甚至达到了创纪录的每股美元的历史高点。
  然而,这时电子时代如旭日东升,工业和钢铁时代却如日薄西山,其实这也是投资人卖出钢铁股票,买入IBM股票的最佳时机。不过,你必须是一个富有远见且不会感情用事的投资人,这样才能把握趋势。因为美国钢铁的评级一直都是“蓝筹绩优股”(a blue chip,也就是华尔街对一些声誉卓著公司的习惯说法),这些公司似乎永远值得期待,无人能够超越。当时,几乎没有人能预测到后来美国钢铁的股价可能会转而下跌。
  以美国钢铁公司的股价下跌为例,道琼斯工业指数在1959年时是500点,1995年是4 000多点,也就是说股价指数已经涨了8倍,但美国钢铁的股价在此期间却跌了一半,可怜那些忠实的股东已经心灰意冷,要想指望美国钢铁重振辉煌无异于白日做梦。
  未免日后重蹈覆辙,我们需要从中吸取教训:不管今天这个上市公司规模有多大,或市场地位有多高,它都不能永葆巅峰状态。一个上市公司被称为“蓝筹绩优股”或“世界一流企业”,并不能挽救日渐衰退的命运,与此同理,大英帝国并不因为有一个“大”字在名字前面,就能保证它永远是世界最强盛的国家。
  美国钢铁公司的股东只能重温以往的辉煌,这就像英国人民的感受一样,在英国已失去其世界领导及强权地位很久之后,英国人民仍沉浸在身为世界强国的幻象之中。
  国际收割机公司(International Harvester)曾经主宰美国农耕机器设备长达半个世纪之久,1966年达到顶峰,此后每况愈下,虽然公司后来力图振作,甚至将名字改为航星国际(N*istar),但仍然无法重振往日的辉煌。约翰-曼维尔(John…Manville)曾是绝缘材料业的巨头,1971年达到巅峰之后便一蹶不振。美国铝业公司(The Alumnus pany of America),曾以美铝(Alcoa)之名闻名遐迩,当铝箔刚被发明时,铝被广泛使用,而其股票也非常吃香,在20世纪50年代美铝公司的股票在华尔街炙手可热,但到了1957年其股价攀升到每股23美元的高价后,股价一路下跌,直到1980年股价才再次回到23美元的价位。
  通用汽车公司曾是全世界最具主导地位的汽车公司,也是汽车行业中最大的蓝筹绩优股票,在1965年10月登峰造极以后,30年来从来没有再创新高。尽管直到今天通用仍然是美国最大的汽车公司,也是最早具有完整产品线的汽车厂,然而,与世界上最赚钱的汽车公司相比,它已经江河日下,早在20世纪60年代时就有老态龙钟之象。
  当时,德国人带着他们的大众汽车和宝马汽车登陆美国大陆,同时日本的丰田汽车及三洋汽车也乘机而入,他们进攻的目标都是瞄准底特律,但通用汽车却反应迟钝,如果当时通用汽车是一个血气方刚的汽车公司,可能早就快速迎接这个挑战,可惜以老大自居的通用汽车还是在以不变应万变。

第3章 上市公司的生命周期(8)
当国外生产小型车的汽车公司在美国已如火如荼地抢占市场时,通用汽车仍然继续生产大型车。尽管后来通用意识到了这股潮流,并且耗资数亿美元更新设备,翻修过时的厂房,可是,当通用开始生产小型车时,汽车市场又峰回路转,重新追捧舒适、豪华的大型车了。
  在长达30年的时间内,美国的制造业公司都不是最赚钱的公司,不过,即使你在1965年正当通用处在巅峰状态时就预测到这个结果,也不会有人相信你。相比之下,人们宁可相信猫王舞台假唱的说法。
  我们再来考察IBM公司,在20世纪60年代晚期,IBM公司就是一个已经步入中年的上市公司,此时大约是通用汽车公司开始步入衰退的时期。而早在20世纪50年代初期,IBM就创造出惊人的盈利表现,公司股票也非常值得持有。IBM是一个超级的品牌和品质的象征,IBM的公司商标就像可口可乐瓶罐一样闻名遐迩。公司凭借其完善的管理,赢得了无数的荣耀与赞誉,许多公司争相效仿IBM的管理方法。20世纪80年代末期,第一本有关IBM经营哲学的书面世,书名为《追求卓越》(In Search of Excellence),很快就成为炙手可热的畅销书。
  当时,几乎所有的证券经纪商都鼎力推荐IBM这只超级蓝筹股票。对共同基金经理人来说,IBM是必不可少的选股标的,如果没有投资IBM的股票,简直就是特立独行、大逆不道。
  尽管如此,发生在通用汽车身上的故事,同样也在IBM身上重演。投资人过于沉湎IBM过去优越的表现,对眼前的新变化视而不见。其实就在那个时候,人们已经不再购买大型主机个人电脑,可见这个市场已经没有什么成长空间,然而这却是IBM的核心业务。与此同时,IBM的个人电脑产品在竞争者低价产品的围攻中四面楚歌。正如你所能猜到的,IBM的盈利和股价如疯狂过山车般地往下滑落已在所难免。
  现在,人们可能会感到疑惑不解,持有像美国钢铁、通用汽车和IBM这些规模庞大而毫无新意的老企业意义何在呢?这样做的理由还是很多的:第一,一般大型企业已经稳固,倒闭风险较小;第二,发放股利的几率很高;第三,大型企业一般都有些颇具价值的资产可获利变现。
  事实上,这些奇怪的老公司随处可见,它们什么都做过,不断投资各种有价值的资产。实际上,研究一个老公司,需要深入研究其财务情况,就好像在有钱老姑妈的阁楼上翻箱倒柜一样,不知道什么时候会在哪个阴暗的角落里发现一些价值连城的宝藏。这些宝藏可能是土地、大楼、设备、存放在银行的股票和债券,或是并购的小型企业。可见,这些老公司都有巨大的“分拆”价值和潜在的利益,这些公司的股东也就像有钱老姑妈的亲戚一样,坐等分到该得的一份遗产。
  当然,返老还童也不无可能,比如施乐和美国运通过去几年来一直努力创新,期望有朝一日找到转机。
  换一个角度来说,当一个老公司日渐衰老时,可能需要花上二三十年的时间才能重新回归正常运作。可见,耐心固然是美德,但如果你持有盛年不再的股票,你的忍耐未必终有所获。
  上市公司的收购兼并
  上市公司时时出现关停并转、你争我夺的情况,如果仔细观看这些事件,就像正在上演的精彩的“泡沫剧”。如果公司间不是“结婚”'即合并(merger)',就是“离婚”(通常指出售子公司,或裁撤某一部门)。此外,还有“并购”(takeover)。所谓并购,也就是一个公司吞并另一个公司。如果这个被并购的公司并没有任何反抗,则称为“善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