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道至拙--曾国藩与中国式领导力-第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往往把自己对人生的体悟,总结出一个字、一段话、一副对联来,与自己的朋友、下属和家人分享。李鸿章对曾国藩的“一言之教”非常佩服,李鸿章曾经对人说:“古人谓一言可以终身行,真有此理!”

    古人说一个字就可以一辈子遵行不悖,真是有这样的道理!梁启超在谈到曾国藩所总结出来的人生道理时也说:“彼其所言,字字皆得之阅历,而切于实际,故其亲切有味,资吾侪当前之受用者,非唐宋以后儒先之言所能逮也。”

    他所说的话,字字都是从阅历中来,符合实际,所以亲切有味,可以使我们受益无穷,不是唐宋之后的那些儒生们所能比拟的。
导语(3)
    曾国藩所总结出来的这些道理,往往都非常简洁、非常通俗,也非常深刻、非常耐人寻味,具有很强的操作性与实践性。像他总结的人生三畏,“畏天命,畏人言,畏君父”;天道三忌,“天道忌巧,天道忌盈,天道忌贰”;人生三乐,“读书声出金石,飘飘意远,一乐也;宏奖人材,诱人日进,二乐也;勤劳而后憩息,三乐也”;居官四败,“昏惰任下者败,傲狠妄为者败,贪鄙无忌者败,反复多诈者败”;为人四知,“知命、知礼、知言、知仁”;修身四课,“慎独、主敬、求仁、习劳”;治事五到,“身到、心到、眼到、手到、口到”;课心课身六法,“敬、恕、诚、静、勤、润”;处世八德,“勤、俭、刚、明、忠、恕、谦、浑”;等等。包括他所写的对联,如“天下断无易处之境遇,人间哪有空闲的光阴”、“好人半自苦中来,莫图便益;世事多因忙里错,且更从容”、“战战兢兢,即生时不忘地狱;坦坦荡荡,虽逆境亦畅天怀”、“打仗不慌不忙,先求稳当,次求变化;办事无声无息,既要老到,又要精明”,凡此等等,都是可以作为领导者的箴言来读的。这是曾国藩给后人留下的最宝贵的财富。

    二

    大道至拙:以理念而非权谋为核心的领导力

    不少人心中的曾国藩,往往是“权谋”的形象。曾国藩因此也成为官场权谋的代名词。事实上,曾国藩领导力的核心,并非权谋,而是理念。

    曾国藩并非天资聪明之人。左宗棠对曾国藩的评价是“才略太欠”,是个“书憨”,即书呆子。梁启超也说曾国藩“非有超群轶伦之天才,在并时诸贤杰中,称最钝拙”,他没有超群绝伦的才华,在当时的杰出人物中,被认为是最笨的一个。

    曾国藩对自己也很有自知之明,他评价自己“生平短于才”、“自问仅一愚人”。曾国藩在给家里写信时也说,“吾兄弟天分均不甚高明”,我们兄弟的天资都不高。他曾以读书、做事为例,“余性鲁钝,他人目下二三行,余或疾读不能终一行;他人顷刻立办者,余或沉吟数时不能了”。我性格鲁钝,别人一眼就能读两三行,而我却用尽全力却读不完一行;别人立刻就能办好的事情,而我却犹豫半天也不能了结。曾国藩的作战指挥也是如此,“行军本非余所长,兵贵奇而余太平,兵贵诈而余太直”。行军打仗本来就不是我的强项,因为打仗贵在出奇制胜,而我过于平淡;打仗贵在权谋变诈,而我过于直接。

    曾国藩的这些特点,同以聪明和才略而著称的胡林翼和左宗棠相比,确实是非常钝拙的。
导语(4)
σ米σ花σ在σ线σ书σ库σ ;book。mIHuA。NeT
    然而曾国藩的成功之处在于,他恰恰因此而发展出了一套“困勉”、“拙诚”的工夫。所谓的“困勉”,就是一步步从艰苦中勉力做出。曾国藩说:

    “自以秉质愚柔,舍困勉二字,别无入处。”我天资愚钝柔弱,除了困知勉行之外,别无下手之处。所谓的“拙诚”,就是不存投机取巧之心。他认为“天道忌巧”,他相信“惟天下之至诚,能胜天下之至伪;惟天下之至拙,能胜天下之至巧”。梁启超认为曾国藩的成功,恰恰就是这个困勉拙诚的工夫,“而困而知,而勉而行,历百千艰阻而不挫屈,不求近效,铢积寸累。受之以虚,将之以勤,植之以刚,贞之以恒,帅之以诚,勇猛精进,坚苦卓绝。如斯而已,如斯而已”。民国学者萧一山也说曾国藩“不尚机权,惟务质实”,这是曾国藩人生哲学的核心,是他一生得力之处。

    在我们今天来看,曾国藩的领导力中,并非完全没有权谋的因素,但其大体,却是以卫道为激励之本、以纯朴为用人之本、以推诚为驭将之本、以耐烦为治心之本、以包容为处世之本、以大局为决策之本、以勤实为治事之本、以力行为修身之本。而其核心,则是“忠义血性”的理念。

    曾国藩是以书生从戎,他所面临的环境非常险恶。一方面是太平军的所向披靡,势如破竹。另一方面,曾国藩所处的时代,又正是封建王朝的末世。整个统治集团中,官吏渎法贪冒,柔靡浮滑;士子不知廉耻,唯利是求。流波所及,军队之中,将帅贪婪平庸,士卒望敌而走。用曾国藩的说法,这些人都已经丧尽天良了。

    在曾国藩看来,可怕的不是太平军的造反,而是人心的陷溺、人欲的横流。军事的失败只是一种表象,它的背后是价值体系的崩溃,“无兵不足深忧,无饷不足痛哭。独举目斯世,求一攘利不先,赴义恐后,忠愤耿耿者,不可亟得。……此其可为浩叹也”。没有兵不必要深忧,没有饷不值得痛哭。唯独放眼向这个世界看去,竟然很难找到一个见了有利可图的事情不奋勇争先、见了急公好义的事情唯恐落人之后的人。这是真正令人深深叹息的现象啊!

    要扭转这种局面,全在于“一二人之心之所向而已”,“此一二人者之心向义,则众人与之赴义;一二人者之心向利,则众人与之赴利”。社会的关键,就在于一两个领导者的价值追求往哪个方向而已。这一两个人追求大义,那么众人就会与之一起追求大义;这一两个人追求私利,那么众人就会与之一起追求私利。

    因此,在曾国藩看来,当务之急,是以“忠义血性”为核心的理念来激发天良,改变人心,号召那些“抱道君子”,以“舍身卫道”、“杀身成仁”的精神,以“打脱牙,和血吞”的刚毅,以“志之所向,金石为开”的信念,投身于挽狂澜于既倒的事业中。

    在“舍身卫道”、“忠义血性”的驱动下,曾国藩的湘军确实表现出了它异于任何军队的战斗力。《中兴将帅别传》说曾国藩“履危濒死屡矣,有百折不挠之志”,胡林翼“虽挫而其气弥厉”,江忠源“每战亲临阵,踔厉风发”,罗泽南和他的弟子们“以灭贼自任”、“忠义愤发,虽败犹荣”……这些平时手无缚鸡之力的书生,竟然“敢战胜于勇悍愚夫”,与“忠义血性”的激励是有很大关系的。曾国藩在《湘乡昭忠祠记》回顾湘军成功的原因时说过一段非常精彩的话:
导语(5)
    君子之道,莫大乎以忠诚为天下倡。世之乱也,上下纵于亡等之欲,奸伪相吞,变诈相角,自图其安而予人以至危,畏难避害,曾不肯捐丝粟之力以拯天下。得忠诚者起而矫之,克己而爱人,去伪而崇拙,躬履诸艰,而不责人以同患,浩然捐生,如远游之还乡,而无所顾悸。由是众人效其所为,亦皆以苟活为羞,以避事为耻。呜呼!吾乡数君子所以鼓舞群伦,历九载而戡大乱,非拙且诚者之效欤?

    君子之道,没有比“以忠诚为天下倡”更大的了。世道混乱的时候,上上下下都拼命追求没有节制的欲望,用奸伪之心相互吞并,用变诈之心相互争斗,各自图谋自己的安全,而不惜把别人置于最危险的地方。畏难避害,就连捐出一丝一粟来拯救天下的力量也不想出。得到忠诚之人起而矫正这种风气,克己爱人,去伪崇拙,亲临艰难而不苛求人共患难,浩然献身如同远游之人回到故乡而无所犹豫担心。于是众人效其所为,也以苟活为羞,以避事为耻。呜呼!我们同乡几位君子之所以能够鼓舞群伦,纵横天下,戡平大乱,难道不正是拙和诚的效用吗?

    这无异是对曾国藩与湘军成功之道的最好总结。可以说,他的信念、他的抱负、他的道德、他的品格、他的毅力、他的胸怀和他强烈的救世意识,以及他执着地将自己的理念付诸行动所形成的强大感召力,便是他的领导力的核心。正因为如此,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