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人是可以改变的。人们在改变现实生活的时候,难保不被现实所改变。方洪涛结识了美儿以后,便产生了一种人生苦短的感觉。他蓦然发现除了事业以外,人还有另外一种活法,还有潜伏在血液中的其它欲望,还有令人*的原始*。是美儿唤醒了他的另一个自我,唤醒了那个长期被压抑的、更能体现他的本质的自我。他感觉自己年轻了,真实地感觉到了那种纯粹的男欢女爱的愉悦。另一方面,他也逐步理会到,我们的社会在一步步地资本化,个人的价值最终要靠经济势力来体现,更要靠经济实力来提升。他方洪涛,一个在同行中被视为创造了奇迹的人物,也到了该为自己做点打算的时候了。从那以后,他也就多了一个心眼……
高人方洪涛(3)
米黄色的雅阁车直抵政府大院。方洪涛用双手搓了搓脸,打起精神下了车,然后三步并做两步来到了周光明的办公室。方洪涛毕竟是A市的风云人物,市长也不能在他面前拿架子,见了他总是笑眯眯地,显出几分关心和亲切。和企业家交朋友,在A市已经成为了一种时尚;每一个市领导,都联系了一家或者几家企业,为企业的发展排忧解难。新光厂这样的企业,通常都由市委书记联系,但解决具体问题时一般都由分管市领导出面,方洪涛也因此成为了一个人物。他和市里一帮子领导,都成了老朋友,在市委市政府打进打出是常事,没有任何一点心虚的感觉。A市毕竟只是一个经济欠发的县级市,在他方洪涛红火的时候,解决过不少关系户的就业问题,也解决过不少领导的政绩问题;因此在他看来,国家干部们有求于他的时候远远多于他老方求他们的时候;从这点着眼,他老方,在市里也算是个说得起话的人。寒暄了几句,谈话进入了正题。
方洪涛说:“周市长,我来向你汇报新光厂的改制情况,也要谈谈我个人的问题。先说新光厂的问题:新光厂面临的大问题是体制和资金,改制必需彻底才能解决这两个问题……”
周光明即是主管工业的市领导,新光厂又是他联系的重点企业。企业有什么困难,企业的效益和发展,都会纳入他的政绩考核。因此,他对新光厂的前途特别关注。周副市长打断方洪涛道:“这不用你来说服我,你先说说职工闹事,是怎么回事。”
“我认为这主要是感情原因。一个集体企业在私有化,这本来就是对职工感情的伤害。另外,有些人不赞成我的方案,希望人人持股。人人持股,性质同样是吃大锅饭,和没有改制一回事。还有一个最重要的原因:新光厂的改制实际上是两个步骤,一是清产核资,明确我们的家底,并对职工进行清偿;二是资产重组,即卖掉大部份股份来融资,使职工的资产得到有效清偿,从而解除职工与企业旧有的关系,达到彻底改制的目的。这应该是两个分离进行的工作,可现在都落在了我一个人的头上,有人就说我老方即在卖新光厂又在找人买新光厂,好像这新光厂已成了我的了,这话不受听,但却很在理。这是很不妥当的,很多人都对此有怨言。”
周副市长思索片刻道:“新光厂的情况你最了解,各级领导对你也是信任的,改制方案由你说了算。改制必须进行到底。至于步骤,买卖都由你一人操办的确不妥,程序一定要合理合法;清产核资和对职工的清偿工作,应该由企业局来提领口,你主要负责新企业的重组工作才恰当。”
“我一直是这个意思,可现在的乡镇企业局,已经形同虚设,根本就派不出人来。”
“这个我来安排。现在说说你的问题。”
“嗨,就是小金库和避税的问题嘛!哪个企业不合理避税?说到小金库,哪能什么开支都摆得进账?听说有人把我告了。告了也好,过去我经常为这些事担忧,有时候弄得我连觉也睡不好。告了,就一了百了了。反正我没有往自己兜里装一分钱,该怎么处理就怎么处理吧,省得我没日没了地担忧。”
“这个问题我可要告诉你:如果个人在里面有什么沾染,那就要追究个人的责任,该承担什么责任推卸不了;如果个人没有沾染,那是企业行为,公事公办,该补交的税款还得补交。现在的问题是,家里面的烂摊子,你打算怎么收拾?”
“有市领导的支持,这个摊子我还收拾得了。”
“你有把握找到新的投资人吗?”
“不敢说有把握,但事在人为嘛!”
“改革总是有阻力的。你要大胆工作。但也要注意方法,程序也要说得过去,一定不能发生群体上访等事件;改制是大事,办好企业是大事,社会稳定更是大事。要把握好这些分寸。中国的企业家,不关心政治可不行啊,老方。有什么困难多联系。”
这样汇报工作,无疑正是方洪涛预想的情形,使他好比吃了定心汤圆,心里踏实了许多。他在心里暗下决心:再大的困难也要上,也要把企业的改制工作进行彻底。
一俊遮百丑。其实,方洪涛心里很清楚,改制是否成功,对他本人来说,也是一件生死攸关的大事。 电子书 分享网站
迂回前进(1)
新光厂事件,在社会上传得沸沸扬扬。原打算购买新光厂大部份股权的一家当地公司,很快做出反应,那就是放弃并购计划。
“你可要考虑好,如果你现在退出,就再也没有机会进来了。”
“当然考虑好了。”
“我也不会再找你,我想,你也不会再回头了。”
“方洪涛,这是肯定的。但我们还是朋友。”
“当然,当然,我们还是朋友。”
这就是方洪涛与投资方的最后一次谈话,标志着新光厂的第一次重组就这么简单地失败了。新光厂事件,在投资人心里埋下一些阴影,也会给今后的重组工作带来麻烦。
没过几天,几家供应新光厂原材料的公司上门催债,要求见方洪涛,并打听方洪涛是否下台了。看那样子,他们唯恐方洪涛下台。郑书记急忙解释和承诺:方洪涛不会下台,你们的资金在新光厂是安全的。
新光厂面临的形势一天比一天更为严峻。如果有一家债主采取诉讼程序追讨欠款,新光厂便会在接二连三的诉讼中瘫痪。
最后,方洪涛还是和债主们坐在了一起。
“新光厂正在改制,困难只是暂时的。这么几百号人要吃饭,背后有政府的支持,我老方也跑不了,无论从哪个方面说,新光厂都死不了。大家对此要有信心。如果你们没有信心,新光厂的未来就难说了。新光厂没有未来,你们能得到什么?债权难以保障,而且会失去一个财源,大家说是不是这个道理?”
老方的态度是诚恳,不仅为新光厂开拓,也为债权人着想,并且能从大局和长远着眼,让人不得不买他的帐。
“老方,我们信你。愿意和你一起度过难关。”
一旦有人松口,其它债主也不得已地跟着来。不到万不得已,债权也不愿意打官司。于是,凭着方洪涛的气度和以往的信誉,只需几句话,就把债主们拉上了自己的船。不过,这并不能从根本上解除危机。老方的手腕再高,也只能缓解新光厂的病痛;病根不除,新光厂的危机依然存在。
内外交困,不确定因素正在增加,改制领导小组和工作组的成员们,一个个忧心忡忡,焦头烂额。市领导也担心,新光厂的最佳改制方案会因为职工闹事而流产。
事到如今,这也是方洪涛意料之中甚至希望看到的情形。摊子越烂,收拾起来虽然越麻烦,但方洪涛手上的筹码也更重,也更能体现他的份量和水平。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迂回前进(2)
新光厂的大门虽然打开了,但一大半职工都没有上班。他们聚集在厂区,就是不开工。他们本来就是计件工,过去一直是来去自由。在他们看来,一天两天不开工,新光厂垮不了,自己也错不到哪里去。
主张人人持股的职工,见试图购买新光厂的公司退出,心里重新燃起了希望。他们并不反对企业改制,只是对改制方案持不同意见,这是允许的,与阻挠改制沾不了边。于是,他们要坚持下去,要作最后的努力。但到了眼前这种僵持局面,多数职工也弄不清楚目前的状况究竟是好事还是坏。看不到前途的人,只好跟着别人瞎起哄,到了影响事态发展的关键时刻,自己也会摇摆不定而陷入茫然之中。他们会重新观望,根据别人的行为做出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