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8)能熟练使用常用办公软件(56次)。
词频说明用人单位对该词所说明的能力的需求程度。词频越高,意味着需求越普遍、越强烈。例如〃良好的沟通表达能力〃出现了285次,说明用人单位对这种能力的需求是普遍的、强烈的。从相对的角度来看,词频除了说明需求程度之外,还说明这种能力是比较稀缺的。
杨正的分类主要根据的是高频词的相关性,至于为什么要从人际、思考、时间、策划等方面来进行分类,与他个人的关注点有关系。
7分析、再整理
杨正计算了高频词频次在总频次中的比重,以及各个大类所含关键词频次在总频次中的比重,如表1—2所示。
分析:
(1)〃良好的沟通表达能力〃和〃人际类〃能力遥遥领先,说明这些能力是社会急需、大学生极缺的。
(2)出现50次以上的关键词依次是:〃良好的沟通表达能力〃、〃团队协作能力〃、〃策划能力〃、〃协调能力〃、〃能熟练使用常用办公软件〃、〃及时〃、〃口头表达能力〃、〃文字功底和表达能力〃、〃具有强烈的责任心〃,说明这些能力也是非常重要的。
(3)〃良好的沟通表达能力〃是社会需求最旺盛的核心能力。
再整理:
杨正根据这张表,将一级分类的比重做成了一个饼状图(见图1—3),从这张图可以更直观地看出社会用人需求核心能力。
第9页:
在社会用人需求核心能力中,最关键的是人际能力。另外,思维能力、时间管理能力、策划能力、自我认知的能力也是非常重要的。
什么是用人单位的实际需求
写在招聘简章上的需求和面试时的需求可能会有一些差异,每个人所读懂的需求和用人单位所表达的需求也可能会有差异,选人时的需求和用人时的需求还可能会有差异,最终还是要以用人单位的实际需求为准。实际需求和真实环境密不可分,要了解实际需求,非要去亲身体验一番不可。所以,我们非常鼓励大学生到相关用人单位去实习、调研,相信有了体验之后,你会对社会用人需求有更切合实际的感悟和认识。
另外,大学生真正进入职场之后,一般会有三个月的试用期,此时决定一个职场新人能否通过试用的标准就不再是能力了,而是实际表现和工作结果。在实际工作中,用人单位会更看重工作结果,至于有没有能力,要用结果来说话。简单地说,招聘好比是相马,主要看一个人的能力和潜力;而用人好比是赛马,雇主更看重结果。那什么是用人单位的实际需求呢?详见第二章〃职业人格:职场需要什么样的人〃。∩米∩花∩书∩库∩ ;http://www。7mihua。com
第二章职业人格:职场需要什么样的人
企业需要的是职业人
第一章我们讨论了用人单位对大学毕业生核心能力的要求,焦点在能力上面。这时,就有个问题:如果企业需要的能力我都有,而且恰到好处,那我是不是就是企业所需要的人呢?我是不是就可以发展得很好呢?
显然,这是两个密切相关的问题,可以一起考虑,但是要分开回答。
有些人可能会想,企业要什么,我就有什么,我应该就是企业需要的人。
第10页:
是的,企业是要你这样的人,不过招聘时的需要不代表真正需要,不要高兴得太早啦。
问题的关键就在这里:现在需要和真正需要的侧重点是不同的。
招聘看什么?了解你的经历,评估你的能力。
真正需要看什么?看业绩,看价值观。你是不是可以发展得好,主要看是否真正被需要。
有些人可能会问,怎么,真正来看,能力居然靠边站了?你不是说企业买的就是能力吗?我们不是还要靠能力吃饭吗?
没错,企业为购买你的劳动力支付了薪酬,你也靠付出劳动力获得了报酬。可是,你不妨从企业的角度想一想:企业为何要购买你的劳动力呢?用人是要花钱的,而企业是要赚钱的,那么这就是必然的:企业之所以用你,是因为企业觉得你能为它赚钱。不仅如此,还因为它觉得在目前的条件下,你的劳动力性价比最高,能为它创造最大的价值。z米z花z书z库z ;http://www。7mihua。com
有些人可能会说,这样说岂不是很没有人性?以此推论,〃兔死狗烹〃、〃鸟尽弓藏〃都是合理的了?
能提出这样的问题,是有人性的表现,但是,买卖劳动力也是有人性的。一定要区分清楚,买卖劳动力和买卖人口是不同的,找工作不是卖身。至于〃兔死狗烹〃,是没有人性的。如果不用打猎了,可以把狗的捕猎能力弃之不用,或解下圈套让它自谋生路(〃杯酒释兵权〃),但不至于还要把曾经有功的狗煮了吃了。〃兔死狗烹〃之所以没人性,是因为狗和主人之间是依附关系,狗的捕猎能力,乃至它的生命都是属于主人的。现在社会进步了,无论你到哪里去工作,生命还是你自己的。当然,〃兔死狗烹〃也有新的内涵,如果你的劳动力性价比下降了,企业把你解雇了,那么只要依法办事,只要法律有人性,依法办事的企业自然就是有人性的。这是企业的人性,和妇人之仁是不同的。
第11页:
我们已经知道,企业的目的是盈利,劳动力是企业盈利的工具之一。(从宏观上看,盈利是企业最主要的社会责任,百业兴旺是社会之福,破产是不负责任的。在社会学意义上,企业不只是老板的,还是所有员工的。)企业购买工具,买之前会看工具的性能,买之后就要看使用效果了。能不能解决问题,能不能创造价值,一句话,能不能赚更多的钱,是企业最关心的。
回到开头的问题,个人能否发展得好,关键要看是否真正被企业需要。企业需要什么样的人?企业真正需要的人,是能为企业赚钱的人。这种人,现在有个标签,叫作〃职业人〃。成为职业人的过程,就叫作〃职业化〃。
那什么是〃职业人〃呢?归根结底就两条:能用业绩证明自己,与组织价值观相适应。
为何是这两条呢?职业人是被个人和企业呼唤出来的。个人要发展,企业要盈利,相辅相成。个人发展想什么,企业盈利要什么,就呼唤什么样的职业人。
归根结底,个人发展想两条:高回报、很愉快。企业盈利也要两条:财源滚滚、基业长青。
职业人的两条标准是企业对员工的要求,它的逻辑链条就是:职业人→企业盈利→个人发展,环环相扣。
职业人模型
诸位,请判断一下:在一个竞争有序的企业里,哪类员工会被淘汰:
A:不能达成业绩,不能与企业价值观相适应;
B:不能达成业绩,能够与企业价值观相适应;
C:能够达成业绩,不能与企业价值观相适应;
D:能够达成业绩,能够与企业价值观相适应。
第12页:
很明显,如果这是一个正常的企业,A会被淘汰。这种人不走,反而会使D走人,所谓〃劣币驱逐良币〃是也,慢慢地,企业就会变质。
问题是,如果还要辞退一个人的话,B和C谁会被淘汰呢?
用人要看变化,这两个员工既有变成A类员工的可能,也有变成D类员工的可能。他们的去留,要根据很多种不同的情况来进行权衡,结果也会不一样。不管怎么样,在企业里有这两种人,都是让上司和老板头疼的事情。
对B类员工,尚可培养;而对C类员工,则要进行教育(教育是一种特殊的培养)。B、C两类员工经过培养和教育之后,有可能成为D类员工,这种人是企业的宝贝。
为了更直观地理解和分析,我们将A、B、C、D四类员工和职业人的两大要素结合起来,以坐标系的形式建立了一个分析框架,如图2—1所示。╋米╋花╋书╋库╋ ;http://www。7mih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