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深加敬仰。欲与终身相托,未审君意若何?”庭曰:“小生一介寒儒,何敢当此。且小姐千金贵体,下配一白面书生,非所宜也。”婢曰:“我小姐素性不凡,举止有方,尝自谓曰:‘不配公侯子,愿事知音客。’今观相公人才正与小姐相当,又何辞焉。”庭曰:“愚虽幼,颇读诗书,粗知礼义,婚姻大事当从父母,未闻任意可择者。”婢曰:“我小姐虽非男子,亦知礼义。岂不知婚姻之事出自父母之命。我老爷年老无子,单生小姐,爱之过甚。每择婿必取其才与小姐相当者,数年来未得其人。今相公与小姐以才怜才,年齿相同,故属意焉。倘蒙见允,到署之日即禀请老爷夫人之命,自有差官来迎相公。”庭曰:“既蒙小姐如此怜爱,小生敢不诺命。但求小姐佳句,以订今夕之约。”婢领诺,转入舱中。
须臾,手奉一幅黄罗汗巾而出,递与庭瑞。庭瑞接过看时,祇见上写一绝云:
寒夜长江事已然,
月光如水水如天。
同心玩月订盟处,
便是吴江隔壁船。
江宁女子杨菊英拜题
庭瑞接看一遍,十分欢喜,乃问曰:“小姐有甚言语否?”婢曰:“无他,亦求相公佳句而已。”庭点首入舱,亦用一幅绣巾书一绝,云:
嫦娥祇合在蟾宫,
谁觉今霄下九重。
若是仙缘应有分,
何辞千里订奇逢。
吉水书生张庭瑞应命
庭瑞写毕,送出舱来。祇见他船上纱窗开处,一女子手托香腮与婢言语。见了庭瑞即潜入窗内,庭瑞祇做不知,将汗巾诗句交付婢子收拾去了,庭瑞亦入舱内。
正欲解衣就寝,那婢子又来击门曰:“张相公,我小姐相请,有话说。”庭复出来时,祇见那婢子推开半片纱窗,小姐现出娇容。正将使婢传言,然复半响不语。忽然,那船上有人咳嗽,小姐闻咳声,忙叫婢子进去,掩了纱窗。到使庭瑞倚船**,欲卧不能。
霎时天亮,那船上水手一齐起来开船,急得庭瑞心颠意乱,祇见那船上纱窗复开,小姐立于窗内,默然望着庭瑞,以手指心而已。船到江心,扯起帆来,如飞去了。庭瑞也叫起船户开船,奈因船小赶他不上,乃叹曰:“不期而有此奇遇,真天缘也。此等才貌双全,古来罕有,正使我思慕不能已也。且待科场后,便当往湖南一走,不负今日之约矣。”一日间思想不了,船遂到了江省。
是晚宿于滕王阁边,明日清晨,与来兴儿进城,歇觅寓所。祇见一书生笑迎曰:“庭兄来矣,弟已等侯多时了。”乃以手挽庭瑞同行。正是:
方逢玉女指心约,又遇故人挽手言。
未知此人是谁,且听下回分解。
男子能文,女子亦能文;男子可考,女子赤可考。兰英身为女子不负所学,真可谓志胜男儿矣。
大姑有仆,能窥张宏之奸;大姑有子,能绝张宏之害。有是子,有是仆,可谓否极泰来。君子道长,小人道消也。
庭瑞有才,美玉齐有才;庭瑞入泮,美玉亦入泮。张博积德,张宏却损德。以此较之,善恶之报,亦甚不爽,岂其然乎。
建章无庭瑞,无以为友;庭瑞无建章,无以合志。以文会友,以友辅仁,此二子者其可谓直,谅多闻矣。
菊英能琴,庭瑞本能琴;庭瑞善诗,菊英亦善诗。知音殊遇,诚不易得也。当七月之中,三更之候。明月当空,才子佳人隔船和咏。一片好景,当得一轴清秋画。
未见不思,既见不乱,得其所矣。见而有约,默然指心,情自深矣。别后相思,竟如何哉。或曰:“闻琴则咏,闻咏则和,全无闺节。何殊《西厢记》月下跳墙矣。”子曰:“不然,’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即此意也。”以才逢才,焉有不相怜者乎?
。。。
 ;。。。 ; ;
第三回 建章无意遇缘人 美玉醉狂招横祸
话说庭瑞欲寻寓所,正遇一人叫曰:“庭兄来矣。”庭视之,乃美玉也。当下邀庭瑞来到寓所,曰:“弟到省,便租了这个宽大寓所,早有意与兄同寓。”指谓庭瑞曰:“东边房子,弟已洁净,以待兄矣。”庭甚不如意,祇是面上不好意思,是以强免应承。即命来兴,到船上收拾铺盖上来。美玉即治酒接风。
饮酒间庭瑞将醉,乃格吴城河下遇杨小姐之事,细说一番。又将所吟之诗一一念出。当时祇做笑谈,美玉却紧记在心。庭瑞酒醒,自知失言,悔之不及。
却说方山在家,病略可些,使催促建章赴科场应试。建章领命,带一书僮,搭了快船,望江省而来。
不一日,到了江省,即与书童入城,遍寻庭瑞寓所。遇着同窗学友问及庭瑞,俱言在书院等候,尚未起身。建章自悔曰:“到是我误了他,祇是我有书子与他,约他起身,怎么还在那里等我?莫非我书子寄失了不成。”寻思不了,祇得自寻寓所。
与书僮来到进贤门,有一高大房子,帖着赁寓。即使书僮问其屋主人,即主人答曰:“适间有一吉安张相公租了。祇是房子宽大,他若肯与人共,到也合式。”书僮将此话回复建章,建章暗思:吉安张相公,或者是庭瑞亦未可知。恰一人自内出,书僮指谓曰:“此即主人也。”建章向前揖问曰:“适主人言张相公,是甚么年纪?”其人曰:“大约十四五岁。”建章暗思,必是庭瑞,乃曰:“相烦主人与张相公说,白鹿书院友人相访。”主人领诺入内。
良久乃出,揖建章曰:“原来张相公即是令弟,请进,请进。”建章祇道是庭瑞,乃信步入内。却见一书生,青年俊秀,立于厅上,面貌却与庭瑞相似。见了建章,遂下阶相迎。礼毕,乃问曰:“兄自白鹿书院来,可知张庭瑞否?”建章曰:“庭瑞是愚至交,焉有不知。祇是愚自家中来,不曾与他同伴。适遇同窗,询知他尚未起身。请问兄台,与他是何亲故?”那书生曰:“庭瑞是家兄也。”建章曰:“原来是友人兄弟,妙甚。请问尊讳?”答曰:“名兰,号麟瑞。”建章暗思:“庭瑞与我交厚,祇知他有一妹,未闻他有兄弟。”乃问曰:“兄与庭瑞是同胞否?”兰曰:“共祖各父。”建点首曰:“此间房子颇大,意欲相约同寓,未审可否?”兰曰:“吾兄之友即吾友也,同寓甚好。”于是建章即与兰同寓。不在话下。
原来此生,即庭瑞之妹兰英也。自从庭瑞去白鹿后,他一人尽力读书,终夜不寝。时近科场,是以男妆来省。其母何大姑亦不禁止。及到了省城,便赁了这个房子,以待庭瑞,却不期遇着建章。
相与讲论翰墨,竟成文字知音,问答无不合意。兰英意欲配建章,乃问曰:“兄婚娶否?’建章曰:“弟年未冠,名未就,何暇论及此事。”兰曰:“不然,此人之大伦,身之根本,岂宜落后。弟有一舍妹,年十四岁。虽非花容月貌,亦得乎其中,素爱读书,颇知文艺。倘不见鄙,愿相托焉,钧意以为如何?”建章曰:“既蒙垂爱,本当诺命。但婚姻之事,欲待父母之命,未敢自专。非愚所能允,亦非兄所能许。”兰曰:“弟自幼丧父,祇有老母在堂,凡事悉凭弟裁。但令尊翁处,无人可以进言。”建章因闻其才貌,亦已属意,乃曰:“家君处,弟倒可以面禀,但是路隔千里,往返艰难。”兰笑曰:“千里姻缘一线牵,何难之有。”建章遂允之,自是二人更加亲爱。
一日,兰昼寝,建章独自散步,来到贡院前。忽闻人叫曰:“建章兄来矣。”建视之,乃庭瑞也。傍有一人相与同行。建章近前间慰毕,拱问那人姓名。庭瑞答曰:“即弟同姓兄弟也,字美玉。”又问见寓何处,答与美玉同寓,在新城门内董宅。庭问建曰:“兄寓何处?”建曰:“进贤门彭宅。”庭瑞正欲到建章寓所游玩,建章邀进酒馆小酌,各叙别后之情。
庭瑞对美玉曰:“弟欲将舍妹配与建兄,将归请母命耳。”美玉曰:“兄家中大事,俱兄自裁。兄即如意,伯母无不依从,就今日一言为定,弟作媒人便了。”建章拱手谢曰:“庭兄在窗下早有美意,愚亦有此心。奈弟今已别议婚了,庭兄当为贤妹另选高门,切勿道弟之无信也。”庭曰:“莫非令尊翁,早为兄定了佳人耶?”建曰:“非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