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历史的性格-第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罄次涔Ψ⒋锪耍灿辛耍闵焓窒蛄醢钜凹倨胪酢保醢钤谡帕家唤诺奶嵝阎路飧嫫胪酢H松囊蚬链松涎荨�
  愚私下揣摩韩信的前言后语,他韩信终究不过是要荣华富贵罢了,正如梦中的阿Q,参加革命党的第一件事便是要娶老婆,还嫌吴妈的脚太长。而刘邦是个老辣的政治家,想的却是汉家天下。人心难测,欲壑难填啊,这小子手里有兵,功劳又大,三大战役他打了一个半,现在要齐王,保不准将来要……刘邦不觉打了一个寒噤,想都不敢往下想。因而就睡不着觉,史家笔法是“心御之”。打仗我不行,阴谋你不行,韩信这位“沙场秋点兵”的老将,最终连吃饭的家伙都没保住,遑论其他。
  司马迁说:“夫乘时以徼利者,市井之志也;酬功而报德者,士君子之心也。(韩)信以市井之志利其身,而以士君子之心望于人,不亦难哉。”司马迁看人入木三分,这话值得再三玩味。
  3。李广难封
  汉武帝元光六年(前129),李广与卫青、公孙贺、公孙敖各率部一万出击匈奴。结果是,除公孙贺没有遇到敌人外,其他三路皆与敌人遭遇,卫青大胜,而公孙敖与李广大败,几乎全军覆没。李广自己也被俘,靠着过人的勇力和胆识,夺了匈奴白马小将的马,这才逃回来。依汉律,败军之将得处死,幸好汉武帝还有一个充满人性化的补充规定,只要出得起钱,可免死罪,贬为庶人。于是,公孙敖和李广都被削职为民,公孙敖还被削去侯位。这样,李广就来到离长安不远的南山闲居,在那打了两年猎。 。。

第一章 百年皆客(4)
一次无聊,出门找朋友喝酒,还至霸陵亭,已是深夜。霸陵,是汉文帝陵寝,坐落在著名的白鹿原上。巧的是,霸陵尉那晚也喝得稀里糊涂,于是大声呵斥李广。因为根据汉律,任何人不得随便在暗夜行动,否则一律治罪。随从说:“这是故李将军。”霸陵尉也是酒壮贼胆:“在职将军尚不得夜行,何况是故的。”硬是不让他过去。李广无奈,只得屈尊在野外露宿一夜。当李广被重新起用为右北平太守时,所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即请霸陵尉与俱,至军杀之”。
  李广身为将军,自然应该做将军本分的事。套一句俗话,常在江湖飘,哪能不挨刀。而李广竟因一点闲气,就直取人家的性命,其无量如此,自然也就无福消受侯位。古人说,小富由勤,大富靠命,这话是有一定道理的。
  不得封侯,一直是李广的心病。当年一同出来混的堂弟李蔡都官居丞相了,据李广自己说,李蔡的才能是远不及自己的,可他连个侯府的台阶都没摸到,不要说“侯门深似海”了,因此就着急上火,终成为李广悲情自杀的主因。李广为了达到封侯的目的,甚至找过望气的先生看相,可见其迷恋的程度。
  公元前119年,李广最后一次随大将军卫青出征。本来汉武帝不准备让李广出马,一者因为李广年老,一者因为李广的运气实在太差,屡战屡败。李广软磨硬泡,终于泡来了个前将军,他也把这次行动看做封侯的最后希望。
  在这一点上,卫青是有私心的,把本来属于李广的前将军位置,调给了对他有救命之恩的公孙敖,想给公孙敖机会,好立功再封侯。可是这个目的最终也没达到。而被调为右将军的李广,本来就窝了一肚子火,偏偏又遇上迷路失期这档子事,按律又得贬为庶人。忙活了大半辈子,出生入死,血雨腥风,到头来还是一场空。思来想去,觉得冤屈得很,于是选择自杀。他自杀前说了一番话,不但博得后人的无限同情,同时也给卫青扣了屎盆子,沉冤至今。
  按我的理解,李广的不得封侯与自杀,和他的个性有不可分割的关系,此人心胸确实不够开阔。而司马迁的非凡笔力,又使后人悉数站在李广一边,进而非难汉武帝与卫青。河南大学的王立群教授说,“是刘彻和卫青联手谋杀了李广”,便是通行的说法。南宋的黄震在《黄氏日抄》中说:“凡看卫霍传,须合李广看。卫霍深入二千里,声振华夷,今看其传,不值一钱。李广每战辄北,困踬终身,今看其传,英风如在。史氏抑扬予夺之妙,岂常手可望哉。”这个评价就相当中肯。
  4。刘邦与刘秀
  刘邦的哥哥叫刘仲,刘秀的哥哥叫刘纟寅,刘邦的性格与刘纟寅相似,刘秀却相似刘仲。而最终竟然是性格完全相反的刘邦与刘秀,走上了历史的最前台,取得与日月齐辉的事功,很好玩的一件事。
  刘邦有五大好:好闲游、好喝酒、好女人、好讲大话、好损人,活脱一个坏坯子。有个叫吕公的人迁居沛县,因为是县令的好友,县中豪强都去拜会。这么热闹场合刘邦自然不能错过,虽说官不大职位不高,好歹“亭长”也是长。身无分文,吾家刘邦自有妙计,他大摇大摆地去了,说:“我出贺钱一万。”其实是“空手道”,连张白条都没打。却惊动吕公亲自出迎,延为首座,他也不客气地一屁股坐下来。后来成为刘邦手下三杰之一的萧何,当初对主子的印象可不好,甚至有点低,“刘季固多大言,少成事”。
  然而吕公亦非等闲之辈,略通相面之术,对刘邦端详了一番,印象极好,于是不顾夫人的反对,决意把女儿许给了他,这便是后来的吕后。可是吾家刘季就是不老实,都娶妻生子了,却不种田。口粮哪里来,喝西北风啊,估计刘太公也这样骂他。虽然史无确载,但通过刘邦定鼎后的一句话可以逆推出来。一天,在未央宫落成典礼的酒宴上,刘邦对父亲说:“当初父亲老骂我是无赖,不如刘仲懂得持家治产业,现在我的产业和刘仲相比,谁多?”噎得老父无话说。
  刘秀要是身居太平世界,肯定会成为南阳一带家道殷实的大地主,因为他“性勤稼穑”,老实本分,上心打理家业,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兄长刘纟寅常打趣他没出息,田舍治得那么整齐,粮仓里的粮食堆得那么满,有什么用。把刘秀比作刘邦的哥哥刘仲。新莽末年,刘纟寅造反,逼得刘秀没办法也跟着反,不反被朝廷抓着也是死。南阳一带人看见了,说,这么老实的人都造反也,看来确实该反。于是竞相反起来。
  公元23年,刘秀打了一场著名的战役,在昆阳(今河南省叶县)以8000兵力对阵王莽的40万部队,令人惊奇的是,刘秀最后竟然赢了,前程看来确实有奔头。可就是在这个节骨眼上,却出了岔子,刘纟寅遭更始帝刘玄的忌妒而被杀。刘秀怎么办?是逞匹夫之勇,为哥哥报仇,还是忍辱负重、放眼长远?考虑再三,刘秀最终选择了后者。“惟深自引过而已,未尝自伐昆阳之功,又不敢为(刘)纟寅服丧,饮食言笑如平常”(《通鉴》卷三十九)。可见刘秀隐忍之功力。
  清人周永年写了一本书叫《先正读书诀》,中说:“钜鹿、昆阳,皆以少胜众。项羽一战而骄,诸侯膝行而前,气焰太露;光武一味收敛,伯升(刘纟寅的字)为更始所杀,夜间泪湿枕席,平居却不露色,便是成事气量。”而《史记》说:“高祖为人……仁而爱人,喜施,意豁如也,常有大度。”此便是性格完全不同的两个人之所以成事之“法宝”。
  

第二章 治乱因缘(1)
1。政治广告
  燕昭王于齐国破燕之后继承王位,很想一雪前耻,便和郭隗商量怎么办。郭隗讲了一个故事,说:“古之人君,有以千金使涓人求千里马者。马已死,买其首五百金而返。君大怒,涓人曰:‘死马且买之,况生者乎,马今至矣。’不期年,千里之马至者三。”郭隗用这个故事劝昭王,如想厚币致士,得先从我这“死马头”开始,于是昭王为郭隗改筑宫而师事之,于是士争趋燕。名将乐毅就是这之后得来的。
  涓人花五百金买回死马头,这事初看起来很吃亏,可是却取得了很好的广告效益,比空口说白话来得更有说服力。春秋战国时期,贵族把持政府的局面渐渐被打破,平民出身而有能力者,为了实现平生抱负,到处游说,情形有点像现在的推销员。比如孔子,周游列国,说周游,其实就是游说,后人便讥他“傫傫如丧家之狗”。是讥讽夫子,其实也是当年那些游说人物的真实身世。而诸侯王为了保护地盘,或者为了雄霸天下,借一些技术手段来表达招贤纳才的意愿,我想这应该是商业广告的最早雏形吧,尽管当时是政治广告。
  《通鉴》说:“齐桓设庭燎之礼,故有匡合之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