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吐蕃古格的象雄对这个方案最心仪,说:“王爷,这下好了,寒风可南行,暖风可北上,雨水会增多,气候会转暖,草木会茂盛,牛羊会兴旺,木木王爷,你们什么时候动手呀?”
黄头回纥的代表问:“王爷啊,是不是那样,印度洋的暖湿空气就能纵跨青藏高原,塔里木就能下雨啦?吐鲁蕃也能种水稻了?”
塞尔柱的智者团长海亚姆则说:“这行吗?你们实地考察过?具体计算过?理论上,爆炸只是化大为小,物件移动而已。你炸开了一山口,不就是又多了一座山了吗?当然,你定向爆破,炸出一个山峡,也是不错的。不过,几千米的高山,几千米的厚度,要炸的口子最起码得几十公里宽,你们能这么大的能耐?计算过土方量吗?计算过物流量吗?计算过爆破当量吗?”
王木木说:“好,各位,刚才那课题,只是表明我们觉得在那里可以有所作为,具体是如何作为,是炸开一山口,还是打通一个大洞,或是其它的利用温差、位差再生能量的科技措施,孰好孰差,这还得请全世界的有识之士共同参与论证,毕竟地球是我们地球人共同的家园。好,这个课题,是亚洲人比较关心的课题,下面我再来说个欧洲人会比较关心的课题,就是改造地中海。在座的各位,有不少人来自地中海沿岸,你们想过没有?在这东西约4000公里,南北约1800公里,面积700多万平方公里的地中之海,仅有一21公里宽的直布罗陀海峡与大西洋相通,所以,地中海基本上是全封闭的。如果将直布罗陀海峡再堵死,地中海就是内陆海了。各位,你们眼中的地中海碧波荡漾,但在很久以前,地中海中没有水,那时的地中海,四周峭壁陡立,是一个封闭的海盆,盆内有不少沙漠。大约550万年前,地壳大变动,围住地中海的直布罗陀海峡所在地裂开一个缺口,一股涓涓细流从大西洋注入到了这片地中海沙漠。随着地壳不断运动和海浪的强烈冲击、剥蚀,缺口越来越大,使大西洋滚滚波涛冲过陡立峭壁,飞流直下,形成巨大的瀑布。地中海平均低于海平面1400米,最深处低于海平面4000米,可以想像,这将是何等气势磅礴的瀑布,这个瀑布其规模要比今天世界上的大瀑布——尼亚加拉大瀑布还要大上100倍。可即使以这样大的规模,把地中海灌满到现在这个程度,也要几百年时间。荒漠变沧海,生物游回,荒原变景点,那里就成了大家现在看见的样子了。
就是在现在,尽管有尼罗河、罗纳河、埃布罗河等诸多的河流注入地中海,但由于地中海它处在副热带,蒸发量太大,远远超过了河水和雨水的补给,使地中海的水收入不如支出多,要是没有大西洋源源不断地供水,大约只要300年,地中海就会干枯,再次变成一个巨大的咸凹坑……”
王木木的“危言耸听”吓着了地中海来的客人了,地中海变咸凹坑,那带来的问题就太多了。现有的港口将越来越远离海洋,如今的渔业收入将日趋为零,以地中海为屏障的国家要正面陆上强盗了,以海军称雄的国家要军种转型了……
神圣罗马的阿迪达斯就是被吓着了的一位,他问了:“哈佛的王爷,既然地中海会变成个大咸坑,那么,你为什么还要去堵死直布罗陀呐?”
王木木:“我没说我现在就想去堵死直布罗陀呀!我只是说,假如那样,将会怎样?而且,现在,相反的,我还想打通苏伊士运河,将地中海现在只有一个对外通道变成有两个对外通道。这不苏伊士运河单能让欧洲人到亚洲少绕行一万几千公里以上的危险的海路,还对平衡地中海的供水大有好处。至于,由于海水温差和盐度的不同,地中海和大西洋海水的有规律的交换,会形成一股每秒多达7000立方米海水的环流,那是一种绿色能源,我们哈佛人愿与地中海的原住民一同开发利用……”
法兰西的苏菲?玛叔听不明白了,就问道:“请问,睿智的大人,你说的地中海和大西洋间有环流,海面上,海水从大西洋流入地中海;海底里,海水从地中海流回大西洋,这怎么可能?”
王木木:“可爱的玛叔,这不是可能不可能的事,而是已经客观存在了几百万年的事了。因为,地中海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湿润,地中海蒸发量大,地中海海水盐度较高,密度大,水面降低,而大西洋的海水盐度比地中海低,密度较小,水面比地中海高。因此,大西洋水面较高,地中海水面较低,大西洋表层海水会经直布罗陀海峡流入地中海,而地中海底层海水会从海峡底层流入大西洋。这种由于各海域海水的温度、盐度不同,引起海水密度的差异,导致海水的流动,这叫做密度流……”
这时绿衣大食法蒂玛王朝的麦列克?艾弗德勒说话了:“尊敬的王爷,其实苏伊士运河早在公元前250年就被托勒密二世开通。在随后的年岁中,改进、摧毁、重建、淤塞,由于战争和经济上的原因,在8世纪为阿拉伯帝国阿拔斯王朝的哈里发曼苏尔废弃。现在既然王爷你有兴趣,我们愿配合,重新凿通苏伊士运河……”
王木木:“好啊!这是好事啊,具体的会后我们再细谈,我们就叫叶迷死尔做这项目的联络人,可好?”
王木木的两个项目,炸晕了欧洲人、非洲人和东中亚人,台下的西亚人想,怎么没有我们的福利呐?大伊朗地区的伽色尼王朝的伊拉克就问了:“多功能的王爷啊,请问你有什么好点子给住在沙漠里的我们讲讲吗?”
王木木想,你们?很简单,石油!但是我可不能随随便便的现在就泄露天机,从这两天的突发事件看,我想起了中国人的一句老话,我惹不起,我躲得起,你们的有些人做事想事很一根筋的。所以,我这几天正在修改我的能源计划。至于你们的沙漠么,有点不太成熟的想法,我就来下投石问路吧:“伊拉克的大人,这沙漠啊,真不是个好东西,不能种植,不宜居住,这全因为沙漠中的太阳光太强,蒸发了水份而没有植被所至,如果,将地球上的沙漠变成多面巨大的镜子,那么炽热的太阳光就会被反射回太空中去。所以,待我们有条件后,我们可以在撒哈拉沙漠百万以上平方公里的土地上,铺上反射性物质,将更多的阳光反射回太空,从而使地球变得更凉快。
当然,要在百万以上平方公里的土地上,铺上反射性物质,成本很高,要有很强的国力和良好的国际环境。所以,在这项项目实施前,我还有个规模小很多的初级项目,可以作这种类型开发的问路石。具体的设计是,以3500亩的土地为一单元,在上面竖起镜子,每面镜子要有6。5平方米,共17万面。这些反射镜将收集到的大量阳光聚焦在3个装满水的塔楼上,将塔楼温度升高到378c以上,从而能为我的机器设备提供热能和压力能……
另外,对于沙漠地区和缺乏淡水的一些岛屿,我还有个好办法,就是去南极拉一座座的冰山过来,然后关在一封闭的港湾里,封住进口,排掉一部分原有的海水,冰山融化后,你就得到一个内陆淡水湖啦!……”
塞尔柱的海亚姆怎么也想不出王木木会有这种稀奇古怪而又胆大妄为的疯狂点子,不过,好像也蛮有道理,他认真了,就问道:“神奇的王爷,请教了,这南极的冰原听说都是连成片的,是冰板一块的,难道你们又想作法,烧啊炸啊的,从大冰块上掰下一块来?就是你能掰下来,你又怎么能把它运送万里之遥呐?谁能造那么大的船?谁又能把冰山往船上搬上搬下?”
王木木:“智慧的海大人,你一定注意到了我们的大船,它的行驶,既不靠风帆,也不用桨橹。它是靠自己肚皮中装的一套机器来行船的。我们可以把这颗能行船的机芯放在南极的一个适当的位置,比如南极冰原一小型的半岛的中后部。然后使法让这冰半岛与冰原断裂。断后的半岛,不就是一大冰船吗?我发动引擎,我把断后的像山一样的半岛,如同大船一样开回我的目的地,不用造超级大船,也不用吊装吊卸,这不行吗?”
海亚姆继续:“神奇的王爷,我注意到了你的淡水取水机只提南极,不提北极,想想,很有道理。靠近北极的国家和地区,都不缺水。而缺水的中东和非洲,如用北极的冰,一绕行,远比南极远。但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