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桂系战争中立下了功劳的陈炯明自认为羽毛已丰,暗中勾结直系军阀吴佩孚,图谋武装叛乱,他密令驻防广西的叶举等部进入广州,叫嚣要以武力解决问题,一时剑拔弩张,大有一触即发之势。这时,身任广东革命政府财政部次长并兼广东省财政厅长的廖仲恺,收到陈炯明打来的电报,邀请他前往惠州,说是有要事相商。廖仲恺虽然深知陈炯明为人狡诈,恐节外生枝,但为了顾全大局,仍毅然前往。果不出所料,廖仲恺刚抵惠州郊外的石龙,即被陈炯明预先布置的伏兵围住,当场被逮捕。叛军将廖仲恺推推搡搡,带到石井兵工厂一间密封的小房,用三道铁链将他锁在一张铁床上,严加看管。一会儿,陈炯明假惺惺前来探望,并劝他离开孙中山,
与其合作,均被廖仲恺严词拒绝。陈炯明仍不死心,企图软化他,便令人去掉了铁链,在生活上给予照顾,并允许他看书写字,但依旧是严加看管。廖仲恺身陷囹圄,自知陈炯明不会轻易放过他,自忖必遭毒手。面对死亡的威胁,廖仲恺想到了很多,他早年远离祖国,家境寒苦,受到外国人的种种歧视和凌辱,自跟孙中山革命以来,身经许多战役,得到孙中山多次帮助与教诲,现在却不能与孙中山先生携手共进,将革命进行到底,心里不免太多遗憾。他也想到自己的家庭,他的妻子何香凝和几个儿女,多年来他投身革命,很少绐他们家庭温暖,现在一旦要与他们永远分手,心中实在难以割舍。但为了革命,他不能儿女情长,他深深记得当年他只身到清政府统治中心天津去执行任务时,何香凝赠给他的诗句:
国仇未报心难死,
忍作寻常泣别声。
劝君莫惜头颅贵,
留得中华史上名。
想到这里,廖仲恺豪情满怀,他提起笔来,给何香凝写下了绝命词:
后事凭君独任劳,
莫教辜负女中豪。
我虽身去灵明在,
胜似屠门握杀刀。
短短几句诗,饱含了廖仲恺对妻子的殷殷期望和缕缕深情。
何香凝得知廖仲恺被捕的消息后,多方奔走,设法营救。8月18日,何香凝冒着濛濛细雨登上广州北面的白云山,当时,粤军总司令部就设在这里。何香凝找到陈炯明,当面质问他:“仲恺有什么地方对不起你?你们说仲恺帮助孙中山筹款,要把孙中山的荷包锁起来,就囚禁了仲恺。但仲恺又何尝没有帮助过你们呢?民国九年时,你们在漳州,那么困难,是仲恺把孙先生在上海莫利哀路的房子抵押了来帮助你们,你们还记得吗?难道只有帮助你们才对,帮助孙中山先生就不对吗?中山先生是革命的,我们帮助中山先生更要紧,我们没有什么地方对不起你们,我们只希望你们不要背叛孙中山。”
陈炯明理屈词穷,仍欲继续耍弄花招,何香凝据理力争,坚持要陈炯明放人,陈炯明无奈,只好下令释放了廖仲恺。何香凝又风尘仆仆赶往石龙,把廖仲恺接回。雨夜中,廖仲恺与何香凝互相搀扶,跌跌撞撞,终于回到了寓所。廖仲恺深知陈炯明的个性,料想他会变卦,于是当夜便与何香凝乘船离开广州。果然,第二天上午,陈炯明后悔了,再次下令重新逮捕廖仲恺,但此时,廖仲恺已脱离虎口,与何香凝顺利到达了香港。
1923年2月,孙中山由上海重返广州,再建广东革命政权,廖仲恺也应孙中山之邀回广州,被任命为广东革命政府财政部长、广东省省长。此时,孙中山在革命形势的推动下,决心联俄联共,廖仲恺坚决赞成孙中山国共合作的主张,并在具体事务中埋头苦干,大力促成联俄联共政策的实行。
1924年1月20日,标志国共合作的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广州召开。廖仲恺担任大会党务审查委员会委员、国民党章程审查委员会委员。在大会讨论党章时,部分国民党右派为排斥共产党人,企图在党章中加入不准跨党的条文,廖仲恺对右派的###行径十分气愤,他旗帜鲜明地说:“吾人第一要问,我们的党是什么党?第二要问,我们的党是否有主义的,是否要革命的?如对于我们的主义能服膺,革命能彻底,则一切皆可不生问题。……共产党人加入国民党是给国民党输入了新血液,是国民党的新生命,如果加上不准跨党的条文,那实际上是将共产党拒之门外,这即是反对国共合作。”廖仲恺的发言一针见血,指出了问题的实质,得到多数国民党人的赞同,扭转了会场的气氛,从而否决了限制共产党人的提案。
左派领袖廖仲恺(2)
廖仲恺真心诚意与共产党人合作的态度,赢得了共产党人的尊敬,也获得了孙中山对他的信任,在选举新的中央委员会的过程中,廖仲恺直接参与了中央领导机构的人事安排。当时,整个中央执行委员会和监察委员会成员的名单初稿,都是由廖仲恺最初拟定草稿,最后由孙中山审定的。在中央执行委员选出后举行的一届一中全会上,廖仲恺与戴季陶、谭平山三人被选为中央常务委员,主管中央日常工作。会议还根据廖仲恺的建议,将原定由廖本人兼任的组织部长职务,让与共产党员谭平山担任。除此外,廖仲恺还建议由共产党人林伯渠出任农民部长,杨匏安、冯菊坡、彭湃分别为组织、工人、农民三部秘书。
国民党“一大”闭幕后,廖仲恺相信共产党,依靠共产党人,精诚与共产党合作。他明确指出:“想要打倒帝国主义,非与共产党亲善不可。”在担任黄埔军校党代表时,他与在校工作的聂荣臻、熊雄、恽代英、萧楚女等共产党人相处很好,结下了很深的私人情谊。当共产党人周恩来从法国巴黎归国时,廖仲恺亲自去迎接。在周恩来担任黄埔军校政治部主任后,他经常主动找周恩来一起研究工作,纵论天下大事。他十分赞赏周恩来的学识、风度和吃苦耐劳的精神,常对人称赞说:“周恩来是共产党的大将。”
国共合作后,工农运动蓬勃兴起,廖仲恺对这一崭新的事物给予积极的扶植和支持。1924年,广东省广宁县农民在共产党人彭湃等人领导下,发动了减租运动。当地土豪劣绅为了对抗农###动,也组织了所谓“保产大会”和“业主维持会”,与农会抗衡,并组织民团武装强行收租、围攻农会、屠杀农运积极分子,一时闹得广宁农村异常恐怖。为了取得革命政府的支持,彭湃等星夜赶往广州向廖仲恺报告,廖仲恺得知这一情况后,怒火中烧,他安慰彭湃说:“你们放心,革命政府一定为农民撑腰。”随后,廖仲恺派出了以共产党员徐成章、廖乾五为领导的大元帅铁甲车队迅急赶赴广宁,为农民壮大声威。廖仲恺还亲自草拟了大元帅命令,明确指出:“此次调兵,全在保卫农民,清除土劣,务使横霸乡曲、损人肥己者,绝迹销声,不为农害。”铁甲车队到广宁后,协助农会严厉镇压了闹事的劣绅,农民的减租运动取得了胜利。
对日益兴起的农###动,反动劣绅恨得要死,千方百计施行报复。这年底,广州市郊第一区的农民协会执行委员长林宝宸在招村指导农运时,被地主武装联团局派人包围枪杀。廖仲恺闻讯后,立即找到广东省长胡汉民,请他出面干预,胡汉民便下令将联团局长彭础立等扣押,并派军查封了联团局。这位彭础立恰好是廖仲恺妹夫的妹夫,廖仲恺的妹妹痛哭流涕地向他求情,但廖仲恺毫不通融,依照原则,严办了彭础立。
廖仲恺还大力支持共产党人在广州建立农###动讲习所,他派出彭湃担任第一届主任,自己还亲自兼任第一届、第二届讲习所的教员。廖仲恺与共产党人亲密相处,携手共进的胸怀,激进的民主主义思想和奋不顾身的战斗精神,受到了共产党人和工农群众的普遍赞扬,却引起了帝国主义、反动军阀和国民党右派的极端仇视。敌人谩骂、污蔑廖仲恺是“被人利用,祸害国民党”,但廖仲恺毫不畏惧,仍然真诚地与共产党人合作,坚定地支持工农运动,
在恶风恶浪中毫不动摇。
1925年3月12日,孙中山因病在北京逝世,这时,广东国民政府面临着极其尖锐、复杂的斗争形势。廖仲恺继承孙中山未竟的遗志,继续奉行三大政策,密切同中国共产党合作,支持工农革命运动,推动中国革命向前发展。6月,由中国共产党领导发动的省港大罢工爆发,廖仲恺坚决予以支持。当部分香港工人回广州后,廖仲恺下令国民党中央工人部封闭了广州一